童年的困惑終於有答案了 為什麼殼向左旋的蝸牛那麼少?

2021-01-09 文化界老謝

我們去海邊經常會在沙灘上撿貝殼,這也是種樂趣。成長在內陸地區的人,可能沒有見過真正的海螺,應該也在雨後見到過蝸牛。

不少人都注意到了,幾乎所有的螺殼都是向右旋轉的,左旋的螺殼非常的罕見。這種現象也被稱為「眼皮子底下的學術難題」。

首先,為了排除掉由於觀察方向帶來的分歧。在研究軟體動物時,首先要給螺殼旋向下定義。我們把一個螺殼的頂部朝上,螺殼的腹面部分朝向自己,這時螺殼的開口所在的側面方向就是它的旋向。也就是說,左旋的螺殼,它的開口方向在左側,右旋的在右側。

根據目前的數據統計,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的物種,比如各種螺,還有蝸牛,蛞蝓等,它們的總量在所有的物種裡,僅次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是動物界的第二大綱。

腹足綱共有6到8萬個物種,在全體的動物界裡佔的物種總數約有5%。在已經有記錄的3萬多個腹足綱的物種裡面,螺殼左旋的一共大概有1000多吧。至於左旋的海螺,數量少於2%;左旋的蝸牛比較多,大概有5%……

針對這種奇怪的現象,在之前有一種比較粗糙的理論,認為這些生物在胚胎發育的時候受到了地球的自轉的影響。但是對於螺殼這種比較小的東西來說。地球自轉帶來的影響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而且不管是在南半球,還是北半球,都是右旋的更多。

在目前的多種解釋中,比較公認的答案是: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的旋向和它們繁殖之間的關係。對於腹足綱的軟體動物來講,它們一般都是雌雄同體的,然後是異體受精。它們在交配的時候是側面扭和的。它們旋轉的不只是螺殼,包括生殖系統在內的所有器官都朝著相應的方向扭轉。只有同樣旋向,才有可能交配成功。如果螺殼旋向是少數的,那麼它們的交配機會就會比較少。

雖然腹足綱種類比較豐富。但是它們全體都來自於寒武紀晚期的一個始祖。腹足綱石灰質的外骨骼雖然保護了內部的軟組織,但是長得太高太大,就容易傾斜,反而會有危險。為了適應自然,他們開始慢慢旋轉自己,長成了一個球,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

與此同時,新的問題就浮出了水面。左旋和右旋的物種互相不能交配,但是在生態系統中處於同一個位階,所以它們必然會發生激烈的競爭。為什麼右旋最終戰勝了左旋?

這可能就是大自然的隨機選擇。比如說,我隨機拋了一枚硬幣,沒有必要問為什麼反面向上,因為我們再扔一次,可能是正面向上。

或許只是最開始的一點點小的差異,在後期之中不斷的被強化,這種差異最後一代一代的保留了下來,螺殼右旋在一次又一次的意外中勝出了。

由此帶來的還有一些別的問題。比如說,既然左旋殼和右旋殼無法進行交配,這意味著它們是生殖隔離的,那我們可不可以把它們認作是兩個物種呢?

相關焦點

  • 蝸牛為什麼有個硬硬的殼,這個殼是怎麼來的
    蝸牛為什麼要背個又重又硬的殼要問蝸牛為什麼要背個又重又硬的殼,蝸牛殼是沉積碳酸鈣形成的。蝸牛的祖先生活於海中,為了保護自己,就演化出硬殼,登陸之後,蝸牛還保持了這一性狀。外殼可以對其柔弱的身體以及內臟形成保護,遇到敵害也能第一時間縮入殼內躲避。
  • 蝸牛為什麼有個硬硬的殼,這個殼是怎麼來的
    蝸牛為什麼要背個又重又硬的殼要問蝸牛為什麼要背個又重又硬的殼,蝸牛殼是沉積碳酸鈣形成的。蝸牛的祖先生活於海中,為了保護自己,就演化出硬殼,登陸之後,蝸牛還保持了這一性狀。外殼可以對其柔弱的身體以及內臟形成保護,遇到敵害也能第一時間縮入殼內躲避。
  • 蝸牛的殼破了,它還能存活嗎?為什麼?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蝸牛最大的特點就是整天背著自己的「小房子」跑來跑去,而這個小房子就是蝸牛的殼。如果強行的把蝸牛的「小房子」弄破,它會不會死呢?答案並不是絕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蝸牛蝸牛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動物,但是在分類上,它卻有些歧義。
  • 能扭轉的生殖器:螺殼左旋的蝸牛也能和正常蝸牛交配
    北京時間11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扁蝸牛科(Bradybaenidae)的真厚螺屬(Euhadra)蝸牛是一類主要分布在日本的陸生蝸牛,其中有些物種有時會出現具有「左旋」螺殼的個體,而絕大多數腹足類物種的螺殼是「右旋」的。這些左旋的真厚螺屬蝸牛或許應該被視為一個單獨的物種。
  • 原創文章:《蝸牛的殼》
    圖片來自網絡今天給孩子指導了幾道數學題,有一道關於蝸牛的題,引起我和孩子聊著共同的話題,我覺得這次對話很有意義。題是這樣的:有一隻蝸牛住在井底,有一天它想要爬出井口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它從井底往井沿上爬。蝸牛每個白天往井沿爬30釐米,晚上睡著後往下滑20釐米,井深3米,請問蝸牛幾天可以爬出井口?這個問題看著很簡單,可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在乎的並不是數字,而是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孩子問:「媽媽,這隻蝸牛為什麼要爬出井口呢?它為什麼要做那麼辛苦的事情?
  • 一隻1/100萬機率存在的蝸牛,全球徵婚尋新娘,生下寶寶卻悲劇了
    傑裡米是一隻有故事的蝸牛,與眾不同,因為它的殼是左螺旋的。什麼意思呢?自然界裡有很多很多蝸牛,但所有這些蝸牛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的殼是右螺旋的。問題是傑裡米特立獨行的左螺旋殼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自然界為什麼會出現左螺旋殼的蝸牛呢?究竟是自然造物的時候偶爾失誤,還是一脈相承通過基因遺傳下來的?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地球上的左螺旋蝸牛大約只佔百萬分之一的比例。
  • 左旋的蝸牛和右旋的蝸牛用什麼姿勢交配?你們說說
    據國外媒體報導,扁蝸牛科(Bradybaenidae)的真厚螺屬(Euhadra)蝸牛是一類主要分布在日本的陸生蝸牛,其中有些物種有時會出現具有「左旋」螺殼的個體,而絕大多數腹足類物種的螺殼是「右旋」的。這些左旋的真厚螺屬蝸牛或許應該被視為一個單獨的物種。一項新研究顯示,它們也具有與正常蝸牛交配的能力。
  • 寫給寶寶的為什麼(13) 為什麼蝸牛爬過的地方總有一道痕跡呢
    13.為什麼蝸牛爬過的地方總有一道痕跡呢為什麼蝸牛爬過的地方總是有一道痕跡呢。小蝸牛小慢絕對是爬行最慢的一位了,這還不是最麻煩的,更麻煩的是什麼呢?他總是忘記回家的路,所以呢他總是要他的好朋友小美幫助他,小美是一條小蚯蚓,小美給了小慢一把鹽然後對小慢說你可以把這把鹽帶在身上,以後出門的時候呢就把鹽一點一點的灑在後面,如果迷路的話呢就順著鹽的方向慢慢爬回來就可以了,從此啊蝸牛每次出門的時候都在身上帶一些鹽,不過呢這些鹽還是不夠用,所以呢他就帶了一個小房子來裝她隨身攜帶的鹽,從此小慢再也不會迷路了,親愛的同學,你知道為什麼蝸牛爬過的地方總有一道痕跡呢
  •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怎麼獲取 藍蝸牛殼獲取攻略
    導 讀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怎麼獲取,藍蝸牛殼有哪些獎勵,想知道藍蝸牛殼怎麼刷,太極外殼和鈦合金盾有哪些屬性加成,不妨詳細了解下九遊小編帶來的新內容吧。
  • 人生向前,我們都有「蝸牛的殼」,負重前行
    我不是你,不知你的負重,你不是我,不知我的前行,人生向前,我們都有自己的「殼」,只是大小不一,形狀不同,重量也不同。一次在富士康內部刊物看了章慶華同仁的《人生有太多負載》引起了上面的感想。小時候聽媽媽講過一個蝸牛的故事,現在還記得大概的意思。幾天前朋友給我發來郵件,著實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因為郵件裡正好有這個寓言!
  • 最強蝸牛 好看的蝸牛殼有哪些?玩家:地獄火蝸牛殼是真的好看!
    《最強蝸牛》是一款最近很火的掛機放置手遊,遊戲內玩家扮演一隻弱小的蝸牛,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最終打敗八大魔神拯救世界。對於蝸牛來說,蝸牛殼肯定是最主要的組成器官,那麼遊戲中好看的蝸牛殼有哪些呢?下面就跟戒戒一起來看看吧!地獄火蝸牛殼獲取方式是通過刷出來的限時禮包,要氪金328才能拿到。肯定會有小夥伴質疑,一個破殼竟然要328?那麼一點點屬性?還不如買身衣服??
  • 無殼蝸牛-中新網
    無殼蝸牛 2015-12-24 16:26: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足見買房的需求,深深影響「想婚、想生」的意念有多深了。  最新市場市調,臺灣今年九月房市買氣略升,但案量仍少,顯示房市仍在低點震蕩。想買房不容易,不僅要準備大把的「頭期款」入場,更要面對「房貸成數下滑」的考驗,也難怪適婚男女因為買房門坎高,遲遲不敢結婚了。
  • 蝸牛帶著殼活一輩子,它們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自己,我們呢?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小蝸牛:毛蟲姐姐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 從牆上摳下來的蝸牛 殼口往往有一些白色的物質...
    從牆上摳下來的蝸牛 殼口往往有一些白色的物質它們是?時間:2020-09-02 09:02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邊答題邊長知識!從牆上摳下來的蝸牛 殼口往往有一些白色的物質它們是? 小雞寶寶考考你,從牆上摳下來的蝸牛,殼口往往有一些白色的物質它們是?
  • 去哪裡找蝸牛?蝸牛是怎麼產卵的?你知道嗎
    蝸牛,是一種我們非常常見的動物,它的特點非常明顯:爬行速度很慢,擁有一個大大的殼。就像歌詞裡唱的:重重的殼裹著輕輕地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蝸牛的身上,長著一對觸角,一對眼睛,當它的眼睛或者觸角碰到障礙物的時候,蝸牛會改變自己的前進路線或者把身體縮到殼裡,這是它保護自己的一種方法。我們看到的蝸牛的殼多數都是右旋的,左旋蝸牛十分少見。
  • 蝸牛身上的殼
    想必你也見過蝸牛爬行的樣子,一寸一寸地移,半天都爬不了多遠。網上有一句話:蝸牛渾身的勁都用上了還走不快,是因為身上的包袱太重了。我想到自己搬家的情況,好像也類似,那一大堆行李,就像是給自己背上了一個重重的殼。
  • 「無殼蝸牛」最需要的是政府幫助
    張師傅大約也不對中介費由房東出或者房東、房客一人出一半抱什麼希望,否則他就不會呼籲成立「無殼蝸牛互助會」了。「無殼蝸牛互助會」頗有創意,但從報導中找不到如何操作的具體辦法。「無殼蝸牛」之間要實現房源信息免費共享,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親親自然】蝸牛
    「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嫩阿嫩綠的剛發芽,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這是陪伴很多人成長的童謠《蝸牛與黃鸝鳥》。慢騰騰卻一步一步努力向上爬的蝸牛是不是很可愛?關於蝸牛,除了它的「慢」,你還知道些什麼呢?走進今天的「親親自然」小課堂,我們來了解下蝸牛的生活吧!蝸牛出來了下雨了,到處溼答答,蝸牛背著殼,觸角伸出來,頭也伸出來,慢慢爬, 慢慢爬,蝸牛出來散步了。
  • 最強蝸牛藍蝸牛殼獲取方式一覽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最強蝸牛的藍色蝸牛殼獲取方式,藍色品級的蝸牛殼稀有度並不是很高,作為低級素材而言作用卻是非常大的
  • 並不是所有左旋的螺都叫「左旋螺」
    為了方便描述,人們給螺旋方向設了一個定義:將貝殼的殼頂(螺塔頂)朝上, 殼口朝向觀察者自己, 如果殼口開在左邊即為左旋,開在右邊即為右旋。  其中陸生貝類的左旋物種比例較大,至少相對海貝來說是這樣的。但是,左旋螺並非想像中那麼稀有。大多數人沒見過左旋螺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沒有仔細觀察,只要你仔細一點,隨時都能見到左旋的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