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北極熊繼海豹海象之後患怪病 皮膚潰爛脫毛

2020-11-23 搜狐網

  據新華社電 美國地質勘探局6日說,繼海豹和海象之後,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海域生活的北極熊罹患怪病。

  地質勘探局所屬阿拉斯加科學中心生物部門主管託尼·德甘奇說,生物專家在北極沿海調查33頭北極熊,發現9頭患病,症狀為脫毛和皮膚潰爛。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去年夏天首次在阿拉斯加地區發現類似病症,超過130頭海豹患病,其中大約60頭死亡。患病海豹多數是環斑海豹,其餘是帶紋海豹、髭海豹和斑點海豹。阿拉斯加州西北部一些海象同樣患病,其中一部分死亡。

  患病海豹和海象中,許多未成年。它們呼吸困難,精神萎靡,皮膚潰爛出血。德甘奇說,正調查北極熊與海豹和海象是否患同一種病。

相關焦點

  • 冰雪王國中的巨獸之戰——北極熊對海象的捕食分析
    北極熊,也稱白熊和冰熊,是現存最大的熊科動物 ,生活在北極地區,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北部,美國阿拉斯加州北部,俄羅斯北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格陵蘭島,是北極的代表性物種,也是備受國際關注的野生動物。北極熊擅長在浮冰上捕獵,在海豹的呼吸口外埋伏,等海豹浮出水面時給它致命一擊;或是在海豹繁殖季節鑿開海豹的巢穴,捕食小海豹;還有更高難度的捕獵方式,在紀錄片中呈現過,北極熊蹲守在呼吸口或者礁石上,等白鯨或獨角鯨浮出水面時迅速躍下,一口咬住它們柔軟的頭部將其殺死。
  • 北極熊冒險試探「死海象」,不想海象突然「活過來」…
    小編來跟你們聊聊北極熊的日常夥食。大家一定都知道,在北極海豹是北極熊的主食,最常見的劇本1:北極熊守在海豹的呼吸洞旁邊,等到海豹從水下探出頭呼吸時,北極熊就已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一舉拿下這隻懵逼的小海豹……劇本2:一隻憨態可掬的海豹正臥在呼吸洞旁的冰面上休息,它沒有注意到一隻北極熊正躲在一旁的冰塊後悄悄觀察著它。
  • 【長者風採】北極動物之三:北極海豹與海象
    北極動物之三:北極海豹與海象北極海豹憨厚可愛,但,近數十年來,「見北極熊容易,見北極海豹難」。何故?人類之中的貪婪者大量捕殺海豹牟利。在此情況下,雖然我去過北極19次,但拍攝到清晰的海豹全身照片只有兩次(照片1-2),其他兩張是外國朋友贈送(照片3-4)。有感海豹現狀,填詞一首《菩薩蠻•關愛海豹》:憨厚可愛數海豹,偏有貪者捕殺狂。當今赴北極,相見海豹難。
  • 無錢做手術 河北男子在家自己鋸掉患怪病右腿(圖)
    □文/圖 本報記者 汪洋  一把鋼鋸、一把小水果刀、一個裹著毛巾的痒痒撓,保定硬漢鄭豔良用這三樣簡單的工具,在家中床上將自己患怪病的整條右腿鋸下,為忍住疼痛他咬掉了四顆槽牙。如今,同樣的怪病還在他左腿上無情蔓延。鄭豔良希望好心人支招,醫治好時刻折磨自己的怪病,安上一副假肢,重新為妻女撐起一個家。
  • 如何區分這些帶「海」字的動物:海象、象海豹、海豹、海獅、海狗、海獺、海豬、海狸、海狸鼠?
    海象喜歡在冰面上活動,把大量時間花費在懶洋洋地曬太陽上。由於它們體型碩大、尖牙護身,再加上被激怒後會非常瘋狂,因此被稱為「浮冰上的王者」,連北極熊也不願意招惹它們。不過,到了夏季,海冰消融,情況就不大一樣了:雖然海象在水裡很歡實,但它們在陸上的運動能力卻差得驚人,有時甚至不得不用那副長牙撬動身體前進……夏季正值北極熊的糧食困難期,北極熊會趁著海象行動緩慢的機會,冒險去群體邊緣獵殺海象幼仔。
  • 海豹正在休息,北極熊突然冒了出來,海豹能夠逃脫嗎?
    北極熊和其他的熊科動物一樣外表看著憨態可掬,然而事實上它們其實並不好惹,而且北極熊是非常典型的食肉動物,而像棕熊黑熊之類的還會吃吃素但它只吃肉。北極熊不僅熟識水性而且可以在水裡自由歡暢地遊來遊去,因為這樣它們可以在水下抓魚。
  • 海象體重重達一噸多,看看它們是如何對抗北極熊的
    這裡是快樂的大拇指,今天帶大家看北極熊如何捕食海象的。海象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豹科動物,他們體重重達一噸多,而象牙則有一米多長。這個時候隨著冬季的來臨,北極熊必須儘快的恢復體力,來迎接大凍結的到來。這個時候海象就成為北極熊最佳的獵殺目標。
  • 分得清獅豹象,但海獅海豹海象為啥這麼像!
    北極熊?……都不對。我們先說說「食肉動物」這個概念。我們平時常說的食肉動物,一般專指哺乳綱、食肉目的成員。這個目除了陸地上的200多種貓狗熊鼬獴等等,還包括海裡的33種「鰭足類」,四肢呈鰭狀的各種海獅、海狗、海豹和海象。(終於說到主題了!)它們比想像中重很多,比如南極的南象海豹,雄性體重可達5000公斤。
  • 海豹、海獅、海象、海牛,到底誰有毛?
    >跟體表光滑的鯨豚類相比,鰭足類其實皮膚上普遍長有濃密的毛髮(除了海象),但是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鰭足類都是剛剛出水,被水潤溼的毛髮緊緊貼住體表,給人一種油光水滑的視覺觀感。南象海豹的幼崽,體型甚至比很多成年的小型海豹還大成年的雄性南象海豹,它們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鰭足類動物,體重可達海象的兩倍以上正在經歷大塊蛻毛的雌性北象海豹,圖片來自Sura Jeselsohn麥誇裡島上正在蛻毛的雄性南象海豹,圖片來自 Barend (Barry) Becker象海豹每年會在夏天至秋天進行褪皮,需要將近一月的時間完成蛻皮
  • 海象自殺式跳崖、北極熊開始吃幼崽……這些照片讓人背脊發涼
    簡直是鵝生艱難海 象抱歉以這樣的形式了解海象年初在家,被這樣一條關於海象的視頻刷屏了海象生活在氣候寒冷的北冰洋地區這裡有大面積的冰面它們可以在冰面下潛水,覓食隨時回到冰上休息但隨著氣溫的上升,海冰的不斷融化意味著海象們一直以來栖息的居所正在不斷消失
  • 北極熊冬眠嗎 北極熊需不需要冬眠
    那麼,在北極極寒之地生活的北極熊冬眠嗎?到底北極熊需不需要冬眠?下面我們一起裡啊了解。北極熊在嚴冬外出活動大大減少,幾乎可以長時間不吃東西,此時它們尋找避風的地方臥地而睡,呼吸頻率降低進入局部冬眠。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皮膚為黑色,由於毛髮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嗅覺極為靈敏,為犬類的7倍,奔跑時最快速度可達60千米小時,為世界百米冠軍的15倍。
  • 簡單明了從外觀分辨:海狗、海豹、海獅、海牛、海象
    北極地區小海豹,幼崽時期為雪白保護色,長大後變黑 斑海豹 水族館中的海獅 四、海象 海象體表無毛,皮膚多為深淺不一的褐色 ,海象兩顆象徵性大白牙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北極熊捕殺3噸重海象,飢餓使它喪失理智,看了讓人心疼!
    北極熊捕殺3噸重海象,飢餓使它喪失理智,看了讓人心疼!人類對大自然的肆意掠奪導致全球變暖,很多動物都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就比如說北極熊這種動物,可以供它們生存的地方少之又少,而且所有動物的數量都在大量減少,北極熊更是難以找到獵物。
  • 海豹海獅和海象 傻傻分不清
    紅網長沙3月2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劉穎 實習生 章超)3月1日,是一種看上去呆萌傻的海洋生物的節日,但面對撲面而來「國際海豹日」的宣傳,又有多少小朋友能分清楚海豹、海獅和海象呢?  央視主持人張泉靈近日發表微博稱,怎麼分海獅海豹海象,估計每個帶孩子去海洋館的媽媽都會被問到。「我是這麼解釋的:長長鼻子的不是海象是象海豹,長長牙的才是海象。會頂球和四肢走路的是海獅,在陸上像大蟲子似的蠕動著向前的是海豹。」  長沙海底世界馴養組主管肖勇介紹,這三者的區別其實更多。
  • 關於北極熊的點點滴滴,了解它才能保護它
    它實際上是黑色皮膚據科學家們稱,雖然北極熊看起來是白色的,但實際上它們身上的毛髮實際上是半透明的。由於這些濃密的、半透明的毛髮可以很好的反射光線,所以使北極熊看起來渾身雪白,可以在極地的雪中提供優良的偽裝效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些毛髮的下面,北極熊的皮膚竟然是黑色的。科學家們指出,這樣的膚色將有助於它們吸收太陽輻射,使它們在嚴寒中保持溫暖。
  • 漂洋過海來落戶 贛州龍川極地海洋世界喜迎江西首隻北極熊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劉明正、記者潘萍報導:1月1日,贛州龍川極地海洋世界喜迎重量級大咖入館,漂洋過海遠到而來的北極熊,來到贛州安家落戶。    在長途跋涉了30餘個小時後,北極熊「安安」於1月1日下午5時到達。
  • 海象有什麼天敵?
    ,身體龐大,皮厚而多皺,有稀疏的剛毛,眼小,視力欠佳,長著兩枚長長的牙,與陸地上肥頭大耳、長長的鼻子、四肢粗壯的大象不同的是四肢因適應水中生活已退化成鰭狀,不能像大象那樣步行於陸上,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海象有什麼天敵吧!
  • 海獅、海豹、海象、海狗、象海豹...傻傻分不清楚
    以上這群呆萌的「土肥圓」分別是:海獅、海豹、海象、海狗、象海豹,作為一群「姓海」的動物,我們是不是犯了臉盲症
  • 憨態可掬外表,藏著一顆兇猛野性的心,主動攻擊人類的北極熊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憨態可掬。皮膚為黑色,由於毛髮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北極熊是唯一主動攻擊人類的熊,每年都會有20到90個人受到北極熊的攻擊。
  • 海洋「音樂家」——海象
    它們的名字就叫——海象。 海象的皮膚怎麼會像變色龍一樣? 海象是既能在水裡生活又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剛出生時的海象,皮膚是接近白色的,但時間一長,皮膚就會逐漸地變深變紅,這是什麼原因呢?海象一般生活在非常寒冷的北極水域,最北可達北緯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