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雪002驗證機,一種自帶噴氣發動機的太空梭

2021-02-24 航空製造網


本圖輯的主角是收藏在德國施派爾科技博物館中的珍品——蘇聯OK-GLI暴風雪號BTS-002驗證機。這架飛機序列號是СССР-3501002,該機主要用來測試飛機的電子系統和飛行性能,並不是能實際進行太空飛行的太空梭,所以機尾安裝了四臺AL-31渦扇發動機。

驗證機能以自己力量起飛,當到達測試的指定地點後,引擎熄滅讓OK-GLI滑翔回基地。這樣的測試為日後的暴風雪號提供了珍貴的飛行數據。

002號驗證機由「閃電」科研生產聯合體設計製造。該型驗證機由格羅莫夫試飛院於1985-1988年試飛了3年,共試飛了24次,總共8個小時。圖為博物館銷售的暴風雪號紀念T恤和棒球帽。

BTS-002的駕駛艙,風擋玻璃透出內部紫色的氛圍燈。BTS-002採用雙人制座艙,都配備了K-36L彈射座椅。

BTS-002最大的特點就是機尾安裝的4臺AL-31渦扇發動機了!依靠自身動力起飛爬升後,BTS-002可以在飛行中關閉發動機進行滑翔降落測試。

4臺渦扇發動機的尾噴口,以及火箭發動機的模擬噴管。

上方兩臺AL-31短艙具有進氣口堵蓋,不開發動機時可以翻上堵住降低阻力。

尾部複雜的發動機陣列,注意垂尾方向舵可以開裂作為減速板使用。

施派爾科技博物館獲得BTS-002很不容易。在困難時期,閃電設計局曾多次試圖出售包括暴風雪太空梭在內的非核心資產,最後施派爾擊敗了與雪梨、巴林等地的競爭對手。2008年起,BTS-002就成為博物館的珍品。

雖然是一架只能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驗證機,但BTS-002也貼滿了隔熱瓦。

雙輪主起落架。

順著旁邊的梯子可以去看看太空梭的貨艙。

貨艙中有個龐大的綠色航空煤油箱,為4臺AL-31提供燃料;旁邊是整齊碼放的儀器。

貨艙內部容積可觀。

機尾下方開了口子,可以通過有機玻璃看到發動機艙內部。

發動機艙內部密密麻麻的線纜,每根線纜都經過了良好的綑紮和包裹。

太空梭尾部的升降副翼上也貼了隔熱瓦。

壯觀的BTS-002全景。

鮮紅的蘇聯國旗。蘇聯航空史未完成的傑作就這樣靜靜停在博物館中,訴說著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這是BTS-002出席1997年的莫斯科航展。


來源:烽火軍事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本公眾號原創或網絡轉載,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繫!轉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暴風雪號太空梭
    1988年11月15日,前蘇聯的暴風雪號太空梭發射升空~暴風雪號發射瞬間照片作者不詳暴風雪號(Буран)是前蘇聯暴風雪計劃中,唯一一架發射升空的太空梭,這架飛機的代號貌似是「11F35 K1」~而這架太空梭也只進行過這唯一的一次發射~1988年11月15日發射升空之後
  • 真實的「星球大戰」:劃時代的「暴風雪」號太空梭為何夢碎蘇聯
    為此,蘇聯還研發了飛彈武器綜合體、雷射武器綜合體和自主攻擊戰鬥模塊三種搭配「暴風雪」太空梭的武器系統。飛彈武器綜合體是搭載在太空梭上的一種以飛彈為武器的一種系統。通過一種特殊的飛彈在外太空攔截敵方的彈道飛彈。雷射武器綜合體同飛彈武器綜合體一樣,主要用於攔截敵方飛彈,只是將武器換成了雷射。
  • 渦輪噴氣發動機被用作超音速發動機的熱源設備
    據《航空周刊》網站5月15日報導,英國先進推進系統開發商Reaction Engines已經邁出了驗證其新型噴氣混合動力火箭在超音速條件下飛行的第一步,將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J79渦輪噴氣發動機作為測試的熱源,具體情況預計將在本月晚些時候發布。
  • 波音與美國海軍聯合開發彈載超聲速衝壓噴氣發動機
    據aviationnews網站2020年10月20日報導,繼美國國防部向美國國防工業部門徵求關於未來航母對地/海攻擊武器系統技術要求的建議之後,波音公司與美國海軍空戰中心武器部籤訂價值3000萬美元聯合開發彈載超聲速衝壓噴氣發動機(SPEAR)飛行驗證機的項目合同。
  • 為運輸暴風雪號太空梭而生,安-225「夢幻」運輸機
    研製背景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開始制定太空梭的研製計劃,目的主要是為了發展一種更經濟的太空軌道運輸工具來取代現有的運載火箭和宇宙飛船,而當時正值冷戰的高峰期,軍備競賽也是進行的如火如荼,蘇聯方面認為美國研製的太空梭未來會成為核武器的搭載工具,所以蘇聯方面在1976年也開始發展自己的太空梭
  • 蘇聯航天事業的最後的輝煌,暴風雪號太空梭
    我們知道在航天史上,曾經出現過太空梭,太空梭是一種能往返地球與近地軌道的飛行器。太空梭最早是美國研發出來的,並且美國也製造多架太空梭。不過蘇聯也曾製造出太空梭—暴風雪號太空梭。雖然是美國先研製出的太空梭,但是早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蘇聯的米高揚設計局就設計出一種小型的可重複使用的飛行器螺旋號。在70年代初,美國制定了研製太空梭的計劃。蘇聯在得知後,覺得太空梭是一種搭載核武器的工具,於是在1976年蘇聯也開始發展類似的飛行器,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暴風雪號。
  • 蘇聯航天事業的最後的輝煌,暴風雪號太空梭
    我們知道在航天史上,曾經出現過太空梭,太空梭是一種能往返地球與近地軌道的飛行器。太空梭最早是美國研發出來的,並且美國也製造多架太空梭。不過蘇聯也曾製造出太空梭—暴風雪號太空梭。,蘇聯的米高揚設計局就設計出一種小型的可重複使用的飛行器螺旋號。
  • 「卡普羅尼-坎皮尼N.1」驗證機 採用獨一無二的義大利噴氣發動機
    不過,卡普羅尼-坎皮尼N.1仍是世界上第一架配備兩臺發動機的噴氣式飛機。設計師塞孔多·坎皮尼(SecondoCampini)在這架原型機上採用了義大利獨特的噴氣式發動機,與德國的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截然不同,但性能並非更好。德國人依靠燃氣渦輪的方式獲得更大推力,而義大利人則試圖通過傳統活塞式發動機驅動多組葉片,來充當機身內涵道的壓氣機。
  • 沒有海運,蘇聯如何把太空梭和火箭運到中亞發射場?
    早在1976年,蘇聯開始研製「暴風雪」號可重複使用的軌道飛行器和「能源」號助推火箭,它們分別相當於美國的太空梭和固體火箭助推器。然而,與美國相比,蘇聯存在一個劣勢:地理-它沒有美國那樣令人羨慕的海岸線。工程師們意識到,如果沒有海運的優勢,巨大的火箭和太空梭將不能像美國那樣用鐵路來運輸。
  • 噴氣式發動機 噴氣發動機工作原理
    大部分噴氣發動機都是依靠牛頓第三定律工作的內燃機。噴氣式發動機歷史早在1913年,法國工程師雷恩·洛蘭就獲得了一項噴氣發動機的專利,但這是一種衝壓式噴氣發動機,在當時的低速下根本無法工作,而且也缺乏所需的高溫耐熱材料。
  • 飛機+火箭——空天飛機的發動機有多牛?
    協同空氣噴氣火箭發動機,啟動!經過三十多年的研究,一種新型火箭發動機終於能要成功了!火箭發動機和噴氣發動機的區別就是火箭發動機自帶氧化劑和燃油,而噴氣發動機使用大氣層裡的氧氣作為氧化劑;而協同空氣噴氣火箭發動機卻具有這二者的優點。當大氣層的有足夠密度的空氣,協同空氣噴氣火箭發動機使用空氣作為氧化劑,以減輕自身重量;一旦進入外太空真空環境,協同空氣噴氣火箭發動機將使用液態氧作為氧化劑。
  • 暴風雪號太空梭,蘇聯航天事業象徵,技術超越美同類型飛機
    太空梭是美國首先提出來的一種構想,上個世紀時由於美蘇冷戰的關係,兩國之間在航空航天領域方面投入的資金非常多,普通的運載火箭只能使用一次,造價和成本又十分的高昂令人意外的是,美國在提出這項構想後,蘇聯反而要更加重視這個項目,而在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金之後,一款名為暴風雪的太空梭也正式出爐,雖然世界上第一款航空太空梭仍然是美國首創的
  • 暴風雪號太空梭,蘇聯航天事業象徵,技術超越美同類型飛機!
    ,仍然是蘇聯當時生產的暴風雪。太空梭是美國首先提出來的一種構想,上個世紀時由於美蘇冷戰的關係,兩國之間在航空航天領域方面投入的資金非常多,普通的運載火箭只能使用一次,造價和成本又十分的高昂,還有一定的失敗機率,對於美國來說,這種損失完全可以通過技術的改進,或者另有蹊徑來避免,而航空太空梭這一構想的出現,正是美國為了節約成本才提出來的。
  • 探訪暴風雪號太空梭長眠地
    探訪暴風雪號太空梭長眠地
  • 連接天與地的大力神——太空梭運載機興衰錄
    □由波音747-100客機改裝的NASA905馱運「企業」號太空梭起飛。使用大型飛機運輸太空梭,是人類對航空器與太空飛行器有機組合的最初嘗試雖然太空梭名義上是一種兼具在大氣層內外飛行能力的太空飛行器,但事實上太空梭在大氣層內飛行時限制很多。
  • 暴風雪號太空梭,蘇聯航天事業的象徵,技術超越美同類型飛機
    ,太空梭可謂創造了人類航天事業的歷史。,蘇聯人因預感到了危險而坐不住了,立即於1976年投入資金開始相關設備的研製工作,這就為此後暴風雪號的橫空出世埋下了伏筆。為提升暴風雪號性能,蘇聯方面為其採用了無人駕駛操作技術模塊,並依靠試驗對其有效性予以證實。由此來看,暴風雪號在綜合技術方面確實比美國的太空梭略勝一籌。
  • 暴風雪號太空梭,蘇聯航天事業的象徵,技術超越美同類型飛機!
    作為一種執行地面和近地軌道之間任務的特種飛行器,太空梭可謂創造了人類航天事業的歷史。 隨著美國開始部署太空梭研製項目,蘇聯人因預感到了危險而坐不住了,立即於1976年投入資金開始相關設備的研製工作,這就為此後暴風雪號的橫空出世埋下了伏筆。
  • 暴風雪號太空梭,蘇聯航天事業的象徵,技術超越美同類型飛機!
    作為一種執行地面和近地軌道之間任務的特種飛行器,太空梭可謂創造了人類航天事業的歷史。隨著美國開始部署太空梭研製項目,蘇聯人因預感到了危險而坐不住了,立即於1976年投入資金開始相關設備的研製工作,這就為此後暴風雪號的橫空出世埋下了伏筆。
  • 油耗比渦輪扇發動機高,完全依賴燃氣流產生推力的渦輪噴氣發動機
    渦輪噴氣發動機(英文:Turbojet,簡稱噴氣發動機)是一種渦輪發動機。特點是完全依賴燃氣流產生推力。通常用作高速飛機的動力。油耗比渦輪扇發動機高。相比起離心式渦噴發動機,軸流式具有橫截面小,壓縮比高的優點,但是需要較高品質的材料——這在1945年左右是不存在的。當今的渦噴發動機均為軸流式。進氣道軸流式渦噴發動機的主要結構如圖,空氣首先進入進氣道,因為飛機飛行的狀態是變化的,進氣道需要保證空氣最後能順利的進入下一結構:壓氣機。進氣道的主要作用就是將空氣在進入壓氣機之前調整到發動機能正常運轉的狀態。
  • 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
    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