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星球大戰」:劃時代的「暴風雪」號太空梭為何夢碎蘇聯

2020-12-07 歷史研習社

文|時間の凝固者

2018年2月,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一手打造的「重型獵鷹」運載火箭成功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到了太空。「重型獵鷹」火箭最大的特點便是它的可回收性。眾所周知,太空旅行費用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就是昂貴的運載火箭都是一次性產品。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個大國為了應付高昂的太空飛行,研發了太空梭這種可回收的太空飛行器。但最後我們只看到美國的太空梭一飛沖天,但蘇聯太空梭卻沒能完成它真正的使命。

(「重型獵鷹」火箭發射)

蘇聯版的「星球大戰」計劃

早在50年代末期,蘇聯就計劃著研發有翼太空飛行器的計劃,並提出了一系列的設想。但這些設想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付諸實踐。而美國在有翼太空飛行器的研發卻上進展迅速。1977年,美國的第一架太空梭進行了機載試驗。蘇聯認為,美國的太空梭是美國未來核武器投放平臺,將對蘇聯造成嚴重的威脅。為此蘇聯重啟了自己的太空梭研發計劃,這便是「暴風雪」太空梭計劃。該計劃由「能源」科學生產聯合體負責研發,米格31的洛津諾-羅金斯基擔任蘇聯太空梭的總設計師。

(洛津諾-羅金斯基,「暴風雪」號太空梭設計師)

按照蘇聯軍方的設想,暴風雪號太空梭將是蘇聯太空部隊的武器搭載平臺,在太空中對抗敵對國家的太空飛行器、彈道飛彈並對敵軍的空中、海面以及陸上目標進行打擊。為此,蘇聯還研發了飛彈武器綜合體、雷射武器綜合體和自主攻擊戰鬥模塊三種搭配「暴風雪」太空梭的武器系統。

飛彈武器綜合體是搭載在太空梭上的一種以飛彈為武器的一種系統。通過一種特殊的飛彈在外太空攔截敵方的彈道飛彈。雷射武器綜合體同飛彈武器綜合體一樣,主要用於攔截敵方飛彈,只是將武器換成了雷射。自主攻擊戰鬥模塊是搭載在太空梭上的一種特殊滑翔核彈,通過太空梭在外太空投放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攻擊效果。

(「暴風雪」號太空梭上的自主攻擊戰鬥模塊,也可以用於空間站上)

裡根擔任美國總統後,針對蘇聯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為此蘇聯考慮利用暴風雪號太空梭研發一系列針對「星球大戰」的軍事實驗。如利用太空梭在外太空布雷,製造軌道高爆雲,搭載軌道光電偵查系統等。整個暴風雪太空梭計劃就是蘇聯21世紀太空作戰的核心,可以說成是蘇聯版的「星球大戰」計劃。

(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

蘇聯航天的巔峰之作

雖然「暴風雪」號太空梭外形和美國的太空梭非常相似,但其仍有很多細節上的仍有非常大的區別。「暴風雪」號太空梭的尺寸比美國的太空梭稍大,但因為沒有主發動機的原因,在重量上比美國的太空梭還輕5噸左右。這樣使得「暴風雪」號有了更多的有效載荷,這也是蘇聯為「暴風雪」號研發如此多武器系統的基礎。

雖然「暴風雪」號太空梭沒有主發動機,但其搭載了一套非常討巧的組合動力系統。在外太空軌道可以使用兩臺軌道發動機用於變軌飛行。同時還有38臺控制發動機和8臺姿態控制發動機用於太空梭的機動和姿態變化。同時要有4臺固體火箭發動用於緊急分離。這樣的設計使得「暴風雪」號在返回地球著陸普通飛機那樣,如果著陸不成功可以迅速拉起並進行姿態調整後再著陸,具有比美國太空梭更高的安全性。

除了武器系統,與「暴風雪」號配套研發的還有「能源」號運載火箭和安-225運輸機。「能源」號是蘇聯史上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按照設計,它可以將百噸以上的貨物送到近地軌道。除了超強的運載能力,「能源」號還有一項黑科技,那就是回收系統。要知道馬斯克直到2018年才將搭載可回收系統的「重型獵鷹」火箭送上太空。安-225是專用於運輸「暴風雪-能源」系統的特殊運輸機,至今仍是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大的運輸機。

(背著「暴風雪」號的安-225運輸機)

慘澹的結局

經過12年的研發,1988年11月,「暴風雪」號太空梭在蘇聯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在環繞地球飛行二周後,「暴風雪」號返回大氣層,並成功著陸,「暴風雪」號太空梭的首航圓滿成功。由於之前美國的太空梭發生過嚴重的事故,因此「暴風雪」號的首航採取的是無人飛行。

(廢棄的「暴風雪」號太空梭)

就在「暴風雪」號準備著搭載航天員進行太空探索之時,蘇聯解體。用於「暴風雪」號太空梭運轉的各個系統被原蘇聯的各個加盟共和國瓜分。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因為經濟原因,於1993年正式放棄了整個太空梭項目。至此「暴風雪」號太空梭的第一次飛行成為了它的最後一次飛行。「暴風雪」號完全造好的一共有2架,曾經飛行過的那架在2002年因機庫倒塌而報廢。另外的一架又叫「小鳥」號,則靜靜地躺在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博物館裡。

參考文獻:

季曉光主編:《蘇聯「暴風雪」號太空梭》

王岡,曹振國主編:《太空梭》

沈其忠,張南:《太空梭——開發宇宙的「挑戰者」》

相關焦點

  • 蘇聯航天事業的最後的輝煌,暴風雪號太空梭
    我們知道在航天史上,曾經出現過太空梭,太空梭是一種能往返地球與近地軌道的飛行器。太空梭最早是美國研發出來的,並且美國也製造多架太空梭。不過蘇聯也曾製造出太空梭—暴風雪號太空梭。雖然是美國先研製出的太空梭,但是早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蘇聯的米高揚設計局就設計出一種小型的可重複使用的飛行器螺旋號。在70年代初,美國制定了研製太空梭的計劃。蘇聯在得知後,覺得太空梭是一種搭載核武器的工具,於是在1976年蘇聯也開始發展類似的飛行器,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暴風雪號。
  • 蘇聯航天事業的最後的輝煌,暴風雪號太空梭
    我們知道在航天史上,曾經出現過太空梭,太空梭是一種能往返地球與近地軌道的飛行器。太空梭最早是美國研發出來的,並且美國也製造多架太空梭。不過蘇聯也曾製造出太空梭—暴風雪號太空梭。在70年代初,美國制定了研製太空梭的計劃。蘇聯在得知後,覺得太空梭是一種搭載核武器的工具,於是在1976年蘇聯也開始發展類似的飛行器,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暴風雪號。
  • 暴風雪號太空梭
    1988年11月15日,前蘇聯的暴風雪號太空梭發射升空~暴風雪號發射瞬間照片作者不詳暴風雪號(Буран)是前蘇聯暴風雪計劃中,唯一一架發射升空的太空梭,這架飛機的代號貌似是「11F35 K1」~而這架太空梭也只進行過這唯一的一次發射~1988年11月15日發射升空之後
  • 蘇聯航天的輝煌,暴風雪號太空梭???
    蘇聯航天的輝煌,暴風雪號太空梭????
  • 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
    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
  • 暴風雪號太空梭,蘇聯航天事業的象徵,技術超越美同類型飛機
    從一般意義上說,美國是太空梭的首創國,不過蘇聯方面卻在美國人之前就搞出過一款名叫螺旋號的飛行器,據說可以持續來回使用。,蘇聯人因預感到了危險而坐不住了,立即於1976年投入資金開始相關設備的研製工作,這就為此後暴風雪號的橫空出世埋下了伏筆。
  • 暴風雪號太空梭,蘇聯航天事業的象徵,技術超越美同類型飛機!
    從一般意義上說,美國是太空梭的首創國,不過蘇聯方面卻在美國人之前就搞出過一款名叫螺旋號的飛行器,據說可以持續來回使用。 隨著美國開始部署太空梭研製項目,蘇聯人因預感到了危險而坐不住了,立即於1976年投入資金開始相關設備的研製工作,這就為此後暴風雪號的橫空出世埋下了伏筆。
  • 暴風雪號太空梭,蘇聯航天事業的象徵,技術超越美同類型飛機!
    從一般意義上說,美國是太空梭的首創國,不過蘇聯方面卻在美國人之前就搞出過一款名叫螺旋號的飛行器,據說可以持續來回使用。隨著美國開始部署太空梭研製項目,蘇聯人因預感到了危險而坐不住了,立即於1976年投入資金開始相關設備的研製工作,這就為此後暴風雪號的橫空出世埋下了伏筆。
  • 暴風雪號太空梭,蘇聯航天事業象徵,技術超越美同類型飛機
    在航空航天領域 ,美國可以說是現在最強的國家,但是在上個世紀蘇聯還沒有解體的時候,即使是美國性能最好的飛行器,也無法與蘇聯的航空航天專業相媲美,因為蘇聯當時為了與美國進行較量,將國家的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了航空航天研究裡,雖然這種盲目的投資間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即使是現在,在同類型太空梭中位列第一名的,仍然是蘇聯當時生產的暴風雪。
  • 暴風雪號太空梭,蘇聯航天事業象徵,技術超越美同類型飛機!
    在航空航天領域 ,美國可以說是現在最強的國家,但是在上個世紀蘇聯還沒有解體的時候,即使是美國性能最好的飛行器,也無法與蘇聯的航空航天專業相媲美,因為蘇聯當時為了與美國進行較量,將國家的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了航空航天研究裡,雖然這種盲目的投資間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 為運輸暴風雪號太空梭而生,安-225「夢幻」運輸機
    暴風雪號太空梭 和蘇聯太空梭一起研製的還有兩位大傢伙,一個是能源號重型運載火箭,它主要用於將暴風雪號太空梭發射入軌道 發射暴風雪號太空梭的能源號重型運載火箭 另外為解決暴風雪號太空梭的運輸問題,前蘇聯的安東諾夫設計局專門為運輸太空梭設計了一款全球最大的運輸機
  • 拖垮蘇聯的暴風雪號今何在?被遺棄20多年現狀悽慘
    暴風雪號作為蘇聯的第一艘太空梭,也代表著蘇聯追求星辰大海的頂端,不過最終卻隨著資金緊缺停工到蘇聯解體後荒廢,曾經偉大的暴風雪計劃漸漸被埋沒在塵埃之中
  • 蘇聯的航天中心拜科努爾,為何由盛轉衰?
    原創 本星君 讀懂本星球 收錄於話題#讀懂中亞6個作者▏和碩怡親王出品▏本星君1988年11月,一架名為「暴風雪」的太空梭在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被譽為蘇聯航天史上的「巔峰之作」的太空梭,歷經12年研製後的首航,它的性能在當時冠絕全球,無論是在安全性、運載比還是經濟性上都優於美國太空梭,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暴風雪」號太空梭但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架人類智慧的結晶,會在不到四年後被遺忘在角落裡蒙塵,任由機器老化、設備失靈,甚至因廠房倒塌而被摧毀。
  • 暴風雪002驗證機,一種自帶噴氣發動機的太空梭
    本圖輯的主角是收藏在德國施派爾科技博物館中的珍品——蘇聯OK-GLI暴風雪號BTS-002驗證機。002號驗證機由「閃電」科研生產聯合體設計製造。該型驗證機由格羅莫夫試飛院於1985-1988年試飛了3年,共試飛了24次,總共8個小時。
  • 探訪暴風雪號太空梭長眠地
    探訪暴風雪號太空梭長眠地
  • 戰史11月15日:蘇聯首架太空梭發射成功
    1988年11月15日,蘇聯第一架太空梭 「暴風雪」號發射成功。蘇聯首次發射太空梭的任務是,檢查太空梭的自動起飛和降落。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國在阿爾及爾正式宣告成立。巴解組織執委會主席阿拉法特宣讀了成立巴勒斯坦國的《獨立宣言》。巴勒斯坦國的誕生是巴勒斯坦人民40年英勇鬥爭的偉大成果。
  • 美俄都不玩了,我們為何還要發展自己的太空梭?
    如同馬斯克的可回收獵鷹九號火箭?可以肯定的說:不是。原因就是火箭只是發射工具,而這次說的是航天飛行器,只有幾種可能:這玩意就是太空梭或者太空飛行器。至於更高級的航空飛機那是不可能,因為這次發射是用的長徵—2F火箭,航空飛機是平地起飛不需要火箭助推的。至於大致是個什麼樣子,咱們還得從這次的運載火箭來分析個大概。
  • 沒有海運,蘇聯如何把太空梭和火箭運到中亞發射場?
    早在1976年,蘇聯開始研製「暴風雪」號可重複使用的軌道飛行器和「能源」號助推火箭,它們分別相當於美國的太空梭和固體火箭助推器。然而,與美國相比,蘇聯存在一個劣勢:地理-它沒有美國那樣令人羨慕的海岸線。工程師們意識到,如果沒有海運的優勢,巨大的火箭和太空梭將不能像美國那樣用鐵路來運輸。
  • 前蘇聯的航天中心拜科努爾,為何由盛轉衰?
    」號太空梭但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架人類智慧的結晶,會在不到四年後被遺忘在角落裡蒙塵,任由機器老化、設備失靈,甚至因廠房倒塌而被摧毀。暴風雪號的第一次起航也成為了最後一次飛行,蘇聯的繼任者們無一能維持航天事業發展,前蘇聯的航天中心拜科努爾也是一落千丈,最低谷時期經費只能滿足10%。但它也有過輝煌的歷史,人類航天史上的許多「第一」都是在此完成。
  • 暴風雪號太空梭——紅色航天帝國的巔峰絕響
    暴風雪號太空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