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史11月15日:蘇聯首架太空梭發射成功

2020-12-05 中國軍網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國在阿爾及爾正式宣告成立。1988年11月15日,蘇聯第一架太空梭 「暴風雪」號發射成功。蘇聯首次發射太空梭的任務是,檢查太空梭的自動起飛和降落。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國在阿爾及爾正式宣告成立。巴解組織執委會主席阿拉法特宣讀了成立巴勒斯坦國的《獨立宣言》。巴勒斯坦國的誕生是巴勒斯坦人民40年英勇鬥爭的偉大成果。

1988年11月15日,蘇聯第一架太空梭 「暴風雪」號發射成功。蘇聯首次發射太空梭的任務是,檢查太空梭的自動起飛和降落。

相關焦點

  • 2003年2月1日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降落時爆炸
    1957年10月4日,原蘇聯成功地用「伴星」1號運載火箭把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這顆衛星正常工作了3個月,開創了人類航天技術的新紀元。  1958年1月31日美國成功發射了自己的第一顆衛星「探險者」1號。  1961年4月12日,原蘇聯用「東方」號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加加林成為遨遊太空的第一人。
  • 1981年4月12日 美成功發射世界第一架太空梭
    1981年4月12日 美國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升空  1981年4月12日當地時間上午7點(北京時間20點),美國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上天。發射時,只見「哥倫比亞」號尾部發出一道熊熊的火焰,冒出灰白色的煙雲,接著,它凌空而起。
  • 戰史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F型火箭發射成功,中國首位航天員被順利送上太空。飛船環繞地球運行14圈,安全飛行了21小時23分、60萬公裡,於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獨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之一。
  • 為運輸暴風雪號太空梭而生,安-225「夢幻」運輸機
    發射暴風雪號太空梭的能源號重型運載火箭 另外為解決暴風雪號太空梭的運輸問題,前蘇聯的安東諾夫設計局專門為運輸太空梭設計了一款全球最大的運輸機
  • 一波三折終發射 美"發現"號太空梭成功升空
    美國東部時間3月15日,因安全故障數次推遲發射的美國「發現」號太空梭終於成功升空,7名太空人將承擔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任務。據美國媒體報導,「發現」號太空梭當天傍晚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並將於17日到達國際空間站。機上7名太空人包括指令長李·阿爾尚博、飛行員託尼·安東內利和其他5名專家。
  • 暴風雪號太空梭
    11月15日,居家第298天,疫情發生第351天....
  • 科技日曆|NASA首架太空梭「企業號」揭開神秘面紗
    科技日曆|NASA首架太空梭「企業號」揭開神秘面紗  Winnie Lee • 2019-09-17 17:04:56
  • 真實的「星球大戰」:劃時代的「暴風雪」號太空梭為何夢碎蘇聯
    文|時間の凝固者2018年2月,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一手打造的「重型獵鷹」運載火箭成功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到了太空。「重型獵鷹」火箭最大的特點便是它的可回收性。眾所周知,太空旅行費用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就是昂貴的運載火箭都是一次性產品。
  • 首次商業載人可回收航天,SpaceX 5月31日發射載人火箭成功
    :●龍飛船首次載人航天發射●2011年太空梭退役後美國本土首次載人航天發射●全球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第一飛●全球私營太空公司載人航天第一飛●全世界第9款載人飛船發射(蘇聯東方號飛船、美國水星號飛船、蘇聯上升號飛船、美國雙子座飛船、蘇聯聯盟號飛船、美國阿波羅飛船、美國太空梭、中國神舟飛船之後)●美國第5款載人飛船發射(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阿波羅飛船、太空梭之後)●SpaceX第94次航天發射成功
  • 科普:什麼是太空梭?它能做什麼呢?
    1939年6月15日,德國飛機設計師恩斯特 默克爾研製的He-176 小型火箭推力飛機試飛成功,1943年,德國飛機設計師梅塞施米特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架火箭推力戰鬥機Me-16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曾設想將V-2火箭裝機翼,改裝成為A-9空間滑翔機以增大航程。1949年,中國留美學者錢學森提出用火箭助推的洲際滑翔機的設想。
  • 11月26日:中國發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圖)
    新華網北京11月25日電  歷史上的今天 11月26日  1919年11月26日,青年共產國際在德國柏林成立。它是第三國際領導下的各國革命青年的國際聯合組織。其領導機構是世界代表大會。1943年宣告解散。
  • SpaceX龍飛船發射成功:美國載人航天的輝煌與落寞
    5月23日,埃隆·馬斯克發布了這樣一條推文,此時距離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的發射大約還有一周時間。它直徑4米,高8.1米,發射重量最高可達15噸,可搭乘7名太空人;它取消了以往飛船必備的可展開太陽電池翼和逃逸塔,轉而使用環裝太陽翼和全新的自備動力逃逸系統。除此之外,載人龍飛船實現了高度自動化,能夠自主入軌、自主返回,這無疑讓未來的商業航天之旅變得更加令人期待。龍飛船的成功發射將「載人航天」這個詞帶回人們的視野,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
  • [3月23日]科學歷史上的今天——​「和平號」空間站成功墜毀
    「和平號」空間站是前蘇聯建造的一個軌道空間站,蘇聯解體後歸俄羅斯。它是人類首個可長期居住的空間研究中心,同時也是首個第三代空間站,經過數年由多個模塊在軌道上組裝而成。和平號空間站全長32.9米,體積約400立方米,重約137噸,其中科研儀器重約11.5噸。它在高350至450公裡的軌道上運轉,約90分鐘環繞地球一周。它的設計工作始於1976年,1986年2月20日發射升空。
  • 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成功發射升空(圖)
    美國東部時間8日晚上19時38分(北京時間9日上午7時38分),「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搭載7名太空人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飛往國際空間站。這是美國太空梭第21次飛往國際空間站,也將是美國太空梭今年的首次飛行。    「亞特蘭蒂斯」號此次飛行的主要任務是為空間站運送組件,安裝新的太陽能電池板,繼續進行空間站的建設。「亞特蘭蒂斯」號預計將執行11天的太空飛行任務。此次發射延遲了3個月,這是由於冰雹砸壞了「亞特蘭蒂斯」號外部燃料箱。
  • 天文史的今天:太空梭時代開端 哥倫比亞號首飛成功
    1961年的4月12日,尤裡·加加林成為首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整整20年後,1981年的4月12日,隨著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首飛成功,人類開啟了太空梭時代。  1981年4月12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升空,開啟了人類的太空梭時代 來源:NASA  STS-1(太空運輸系統-1號)是美國宇航局太空梭項目的首次正式太空飛行。
  • 衝出大氣層的飛機——太空梭
    1969年4月,美國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載工具的計劃。NASA第三任局長託馬斯·佩奇曾認為,太空梭因可重複利用從而可以降低成本,不用每執行一次任務就要造一個新的火箭出來;而且當時他還認為一架太空梭的發射準備時間僅需要兩周遠比火箭反應快。
  • 科技史上2月3日國務院規定新工時制
    1966年2月3日,蘇聯發射的不載人宇宙飛船「月球9號」首次在月球表面進行軟著陸成功,並向地球發回月球全景照片。  為了完成這一人類創舉,蘇聯從1959年1月開始發射了24顆系列月球飛行器。其中有三次從月球表面帶回標本,拍攝了月球表面498個形成物,並成功地拍攝到月球背面照片。
  • 沒有海運,蘇聯如何把太空梭和火箭運到中亞發射場?
    早在1976年,蘇聯開始研製「暴風雪」號可重複使用的軌道飛行器和「能源」號助推火箭,它們分別相當於美國的太空梭和固體火箭助推器。然而,與美國相比,蘇聯存在一個劣勢:地理-它沒有美國那樣令人羨慕的海岸線。工程師們意識到,如果沒有海運的優勢,巨大的火箭和太空梭將不能像美國那樣用鐵路來運輸。
  • 羅戈津:俄正考慮研發類似於暴風雪號那樣的太空梭代替聯盟飛船
    隨著美國在2011年退役全部太空梭後,人類航天史,關於太空梭的那一頁就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隨後相對便宜的一次性載人飛船接替了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的工作。太空梭「暴風雪號」太空梭是人類目前最大的太空梭,前蘇聯共設計建造了5架「暴風雪號」太空梭用於開展飛行活動,截止該計劃因沒有資金而被迫結束時,只有一架暴風雪號太空梭成功進行飛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