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都不玩了,我們為何還要發展自己的太空梭?

2020-09-11 不賭不毒不妒不獨

前幾天我們看新聞得知我們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飛行器順利返回。有人要問這是個啥?由於新聞也沒具體描述也沒圖片,咱們就瞎子摸象猜測一下。

(1)可重複使用航天飛行器究竟是啥?

有人說是可回收的火箭麼?如同馬斯克的可回收獵鷹九號火箭?可以肯定的說:不是。原因就是火箭只是發射工具,而這次說的是航天飛行器,只有幾種可能:這玩意就是太空梭或者太空飛行器。至於更高級的航空飛機那是不可能,因為這次發射是用的長徵—2F火箭,航空飛機是平地起飛不需要火箭助推的。至於大致是個什麼樣子,咱們還得從這次的運載火箭來分析個大概。

長徵—2F是長徵火箭裡功勳火箭,它的可靠性和運載能力都是中國火箭家族裡的很靠前的。2哥和胖五外形很像,如同後者的縮小版,起飛質量479.8噸,可以把8.4噸的有效載荷送入近地點200千米、遠地點350千米、傾角42°的地球近地軌道。由此推測出這個空間飛行器最大重量大概8噸重,2哥上面有個大的整流罩,裡面的空間是寬4米,高5米,這樣大概輪廓就出來了,這就是一個太空梭。

(2)太空梭老祖宗是誰?

提起太空梭你可能首先想到美俄兩國,其實最早提出設計製造太空梭的那是二戰中的德國納粹,23件末日武器裡其中一個,取名:「銀鳥」,這架飛行器能實現近地太空飛行。銀鳥搭載了一臺重達100噸的推進引擎,據估計時速可以達到21000公裡,可以飛到距離地面13萬米的高空。

冷戰時蘇聯在太空競賽初期佔據優勢,率先有了太空人加加林,隨後又搞空間站,類似咱們家裡拼裝的家具,要在太空搭建一個人類的鳥窩。美國一看蘇聯人如此厲害,自己也得努力啊,美國人自認為自己是市場經濟國家,必須有市場競爭力,有性價比,所以就推出來太空梭可重複使用。

蘇聯人原本正在大力搞自己的太空站呢,一看美國有了太空梭這麼個高大上的稀罕玩意,自己也要搞啊,於是也整出了自己的太空梭暴風雪號。

美俄兩國的太空梭最後結局大家都知道,很慘!美國1981年搞出來,2011年退役,原因就是除了幾次事故,太不安全。

蘇聯由於沒錢支撐太空競賽,暴風雪號太空梭常年停放在倉庫裡,有一年暴風雪特別大壓垮了倉庫砸壞了暴風雪,暴風雪號葬於暴風雪天。

(3)太空梭我們為何還發展?

美俄兩國的太空梭要麼安全問題要麼資金問題都停了,但是世易時移,現在無人操控系統,人工AI技術都很成熟,太空梭肯本不需要人,或者有人無人雙模。

太空站我們在搞,衛星給衛星加油我們能做,未來就差一種太空巴士,把我們的衛星裝進飛機肚子裡,平地起飛,飛到太空,打開肚皮,釋放衛星,然後回來時把太空裡報廢的衛星和太空垃圾抓一抓,塞滿肚子再飛到地面。(曾經美國也想這麼幹,把俄羅斯衛星偷走,俄羅斯人放話:衛星裡可是有炸彈,一旦不在軌道我們就引爆)。

(4)空間飛行器是軍用還是民用呢?

一個計算機軍方用就是涉軍,學生用就是民用,到太空偷別人衛星那就是太空武器,抓取太空垃圾,那就是商業。

相關焦點

  • 中國能研製出殲20,為何遲遲不發展太空梭?錢學森的建議很關鍵
    ,也發展出了「暴風雪」號太空梭,但是並沒有實施載人任務,2011年7月21日隨著「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成功返回地球,自此宣告太空梭時代的結束,因此大洋彼岸也成為了唯一一個使用太空梭進行載人任務的國家。
  • 為何我們中國不造「太空梭」?美國的前車之鑑?還是技術不行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這個問題沒有:世界各國都在說我們中國是世界航天大國,航天技術首屈一指,那為何我們國家就是不造太空梭呢?難道是我們的技術還不夠嗎?這其中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先不聊技術層面上的,其實美國作為前車之鑑,它們的太空梭就曾多次出現意外,造成過巨大的災難,只是現在很少有人提起罷了。
  • 中國都登上月球了,為何遲遲不發展太空梭?錢學森的建議很關鍵
    圖為「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與空間站對接2020年12月22日,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的成功首飛,除了滿足中低軌道衛星的發射需求之外,也開啟了我國在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上的初步探索,那這時可能會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直接發展太空梭呢,反而在火箭上大費周章?
  • 「長城一號」太空梭,雖沒成功發射,但卻是中國的先見之明
    說到太空梭,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美國,畢竟其最早就是由美國研發並成功發射。作為一種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是美國乃至人類航天史上的重要裡程碑,而至今中國卻還未發射太空梭,這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不發射就是技術落後的表現,其實不然,早在2008年中國就有能力發射,但最終以微弱差距敗給神舟飛船。當時我國提出至少3個相關計劃,最後「長城一號」脫穎而出。
  • 載人飛船和太空梭哪個好?我國為什麼不發展太空梭?
    眾所周知,目前的載人航天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載人飛船,俗稱宇宙飛船,目前我國和俄羅斯等都是使用的這一技術。另一種就是太空梭,目前掌握太空梭技術的只有美國一個。長久以來就有這麼一個疑問,載人飛船和太空梭哪個技術更先進?為什麼我們沒有選擇太空梭而是採用了載人飛船?
  • 中國為何不建造太空梭?美國作為前車之鑑,發生過多次悲劇
    於是開始了對於未知的探索和徵服,自然就包括我們遙遠浩瀚的宇宙。最開始對於宇宙和太空進行探索的美國,也是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不僅包括載人飛船,還有探測器等等,但是為什麼沒有太空梭呢?我們中國發展到現在,為何不建造太空梭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疑問。其實並不是中國沒有建造太空梭的想法,只是在經過研究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載人飛船,也是因為在之前美國一些慘痛的經歷,得出了這個經驗。
  • 中國為何不建造太空梭?美國作為前車之鑑,發生過多次悲劇!
    於是開始了對於未知的探索和徵服,自然就包括我們遙遠浩瀚的宇宙。最開始對於宇宙和太空進行探索的美國,也是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于是之後,眾多國家紛紛開始了追隨世界的腳步,踏上了對於宇宙探索之路,但是在眾多我們所熟悉的太空探索設備中,不僅包括載人飛船,還有探測器等等,但是為什麼沒有太空梭呢?我們中國發展到現在,為何不建造太空梭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疑問。
  • 可重複使用載人飛船都有了,太空梭還要嗎?
    而且,美國當年發展應用太空梭另一個原因,就是降低成本的想法,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也已經實現,由於採用可重複使用設計,新一代載人飛船的一些高價值設備都放置在返回艙,在完成一次降落之後,只需要更換返回艙的外層新型隔熱材料,再進行必要的檢測就可以再次使用,包括上述放置在返回艙的高價值設備,而這些新設計也都可以更好的降低中國載人航天的成本。
  • 解密:中國為什麼不造太空梭而造載人飛船?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樊永強)目前人類研製發射成功並正在使用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共有3種:載人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其中,太空梭綜合運用了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和飛機技術,堪稱人類智慧的結晶。既然太空梭代表著世界航天技術的先進水平,以跨越追趕方式進行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何還要從載人飛船起步呢?
  • 我們造了殲20,造了航母,為何造不出太空梭?
    而隨著人類工業時代的到來,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飛機,各式戰機,火箭,衛星探測器,國際空間站等等都相繼被人類研發出來,來幫助我們對外太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除了上述講到的各式飛機意外,太空梭的概念也曾被人們提出過,但是現如今卻幾乎沒有被成功建造出來。
  • 新聞背景:中國為什麼不造太空梭而造載人飛船
    目前人類研製發射成功並正在使用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共有3種:載人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其中,太空梭綜合運用了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和飛機技術,堪稱人類智慧的結晶。既然太空梭代表著世界航天技術的先進水平,以跨越追趕方式進行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何還要從載人飛船起步呢?
  • 美國為何放棄太空梭(組圖)
    自從1981年4月12日開始使用至今,30年內美國共建造6架太空梭,除了樣機「企業」號,投入使用的5架工作機包括「阿特蘭蒂斯」號,「挑戰者」號,「哥倫比亞」號,「發現」號以及「奮進」號。  其中,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7名太空人遇難;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7名太空人遇難。
  • 美俄:中國20年都造不出航母鋼材,話說太早註定慘敗被打臉
    ,就無法繼續推動研究進程向前發展,這麼久以來,有無數國家就這樣被那道無形的門擋在了門外。當初美俄成功建造出了好幾艘航母,掌握了航母鋼材的建造技術,並且表示給我們20年我們都造不出來,事實證明美俄註定慘敗,要被打臉。
  • 近半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為何不再登月?美俄兩國早已看透
    一直以來,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止步,從古時候起,人們就非常嚮往太空,中西方都有很多與之相關的神話故事流傳至今,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開始飛速發展,人類的幻想慢慢變為現實,越來越多的國家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其中最令人驚豔的就是美蘇兩國在冷戰時期的表現,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塵埃落定,世界各國都不想再次被捲入戰爭之中,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就算美國和蘇聯之間沒辦法正面開戰,依舊進行了一場激動人心的軍備競賽
  • 太空梭:不完美的完美謝幕
    在太空梭時代即將終結之際,各界人士紛紛發表言論對其功過進行評說。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首次微博訪談中對太空梭作了如此評價:「太空梭取得了非凡成就,我們都以此為榮。」  「亞特蘭蒂斯」號指令長克裡斯·弗格森表示:「沒有太空梭,國際空間站根本無法建設。」
  • 印度太空梭準備測試,技術突破還是新的煙花?NASA早證明不划算
    根據印度航天研究組織的透露,一直以來印度都在計劃建造屬於自己的太空梭印度航天局認為這種太空梭將能夠幫助印度節約未來發射衛星的費用。印度的太空梭,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是印度新款煙花。目前印度用於太空探測的火箭只有兩款,分別負責極地衛星的發射以及地球同步軌道的發射。雖然目前印度已經擁有了地球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但很顯然印度並不滿足於此。開始試圖研發屬於自己的太空梭。要知道,美國的太空梭在2011年便集體退役,為何印度還執意要發展太空梭呢?
  • 二十年前美國不帶我們玩,今天輪到我們不帶美國玩了
    自此,中國奮發圖強,在過去20來年時間裡,中國航天飛速發展。現在,中國的空間站「天宮」將上天服役,而美俄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卻已經超期服役,不久的將來將被迫停止運營。二十多年前,我們曾被你們拒絕,今天豈能那麼容易讓你進來?所以,毫無懸念,美國被直接拒絕了。
  • 美俄:誰先發現就歸誰
    儘管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非常迅速,但我們只關注到我們的強項領域,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我們還有很多科技比較落後的地方,當然,我們也不能做到盡善盡美,畢竟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做到每一個科技實力都是世界前列,因此我們不能因為現在有所成就開始妄自菲薄。
  • 美國可以把太空梭發射到太空,為何不能發射同樣重量的太空飛行器?
    從太空梭自身性能參數來說,其自身空重78噸、聯通助推器在內最大起飛推力2810噸,最大起飛重量2040噸,可以運送最多8名航天員和29.5噸的貨物抵達近地軌道或者其他軌道。至於美國可以把重達78噸的太空梭發射到太空,為何不能發射同樣重量的太空飛行器也是有原因的:一、因為太空梭本身就是具備飛行動力的軌道太空飛行器,和更為常見的衛星並不一樣。
  • 印度太空梭準備測試,技術突破還是新的煙花?
    根據印度航天研究組織的透露,一直以來印度都在計劃建造屬於自己的太空梭。印度航天局認為這種太空梭將能夠幫助印度節約未來發射衛星的費用。印度的太空梭,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是印度新款煙花。目前印度用於太空探測的火箭只有兩款,分別負責極地衛星的發射以及地球同步軌道的發射。雖然目前印度已經擁有了地球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但很顯然印度並不滿足於此。開始試圖研發屬於自己的太空梭。要知道,美國的太空梭在2011年便集體退役,為何印度還執意要發展太空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