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8月18廣東沿海將不會出現全年最大天文潮汐
中新社廣州十月五日電 (郭軍 李建基)據廣東天文學會的專家透露,今年農曆八月十八,珠江三角洲以及粵東、粵西沿海地區可能都不會出現全年最大的天文潮汐,廣州珠江也不會出現全年最高潮位,因為廣州珠江全年最高水位已發生在今年八月十一日(農曆七月十八)。
-
農曆八月十八將至 今年潮水有沒有看頭?
今天是農曆八月初五,距離農曆八月十八觀潮節還有不到兩周的時間。今年觀潮條件如何?一起來看看吧! 颱風「玲玲」北上 周四開始影響杭州 昨天白天,杭州大部分區縣出現了較明顯降雨,部分地區雨量達30-50毫米。雨水已經連降多日了,但並沒有停歇的意思。市氣象臺說,展望一周,依舊是被雨水「支配」的時光。
-
颱風「杜鵑」明天白天登陸福建,正遇全年最大天文大潮
昨天早晨,今年第21號颱風「杜鵑」加強為超強颱風,昨天17時位於寧波東南方向約926公裡的西北太平洋上近中心最大風力17級。 昨天早上,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黃色預警:預計「杜鵑」將於今天下午到夜間登陸臺灣東北部沿海,之後逐漸向福建沿海靠近,於明天白天在福建中北部沿海登陸。
-
「杜鵑」登陸恰遇天文大潮 浙江沿海將出現風暴潮
颱風與天文大潮的高潮位相疊加,沿海地區將出現風暴潮,可能出現「強風、暴雨、巨浪、高潮」四碰頭的局面。 昨日,省防指將防颱風應急響應等級提升為Ⅲ級。溫州市也已啟動Ⅲ級應急響應,杭州、寧波、台州、舟山、紹興市啟動Ⅳ級應急響應。截至昨日16時,溫州、台州、舟山、寧波等4市共轉移65637人(陸上轉移4782人,船上人員回港及上岸60855人)。
-
今年農曆全年有384天 省天文學會專家詳解農曆閏月
就農曆閏月的一些知識,昨日,記者採訪了福建省天文學會新聞發言人潘小清。為平衡時間差需要彌補潘小清介紹,我們常說的「一年」是指一個回歸年,即太陽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一回歸年為365.2422天。
-
天文大潮日未見水位超常 專家指天文潮汐在廣東是家常便飯
本報訊(記者/孫國英 通訊員/粵水婷)昨天是農曆初三天文大潮期,廣東省水文局對有關重要潮水位站此次半月潮期最高潮水位的預測預報顯示,珠海三灶站、中山市燈籠山站、中山市橫門站、廣州市番禺區南沙站均無超警戒水位潮位。昨天接受採訪的海洋水文專家說,這次天文大潮對全省水情影響不大,與多年同期相似,屬於正常的天文潮汐現象。
-
探訪我國最大潮汐發電站——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村裡的養殖戶徐明發至今都不知道,家門口那座假山綠樹掩映的寧靜院落,就是我國最大的潮汐發電站和試驗基地——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根據《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我省將綜合開發包括潮汐能在內的清潔能源。來自海洋的能源開發,有哪些特點?記者實地探訪了建成25年,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法國朗斯潮汐電站和加拿大安納波利斯潮汐電站的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
錢塘江觀潮時間表出爐,今年大潮更壯觀!
至於中秋傳統項目之一的潮水,昨天的預報也新鮮出爐了:根據目前的情況看,今年農曆八月十八的錢塘江潮水可能比去年更壯觀。▼昨天下午,杭州市水文站就農曆八月十八期間,錢塘江的潮汐做出了最新預測。由於海上颱風路徑暫不確定,今年農曆八月十八的錢塘江潮水,可能受外圍颱風影響,壯觀程度超過去年。
-
廣東今日呈正常天文潮汐 運用潮差水害可變為水利
南方網訊 連日來關於天文大潮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今天(12月14日)是農曆初三天文大潮期,據了解潮汐對廣東水情無大影響。據海洋水文專家說,這次天文大潮對全省水情影響不大,與多年同期相似屬於正常的天文潮汐現象。 因為目前正值枯水期和大旱,正常範圍內的正常潮汐難以構成洪澇水淹等災害威脅。水文專家科學分析,其實天文潮汐本身就是自然界的正常現象,對於廣東和珠江三角洲更是家常便飯。
-
錢塘江大潮觀潮時間表出爐,今年大潮更壯觀!!
至於中秋傳統項目之一的潮水,預報也新鮮出爐了:根據目前的情況看,今年農曆八月十八的錢塘江潮水可能比去年更壯觀。▼▼杭州市水文站就農曆八月十八期間,錢塘江的潮汐做出了最新預測。由於海上颱風路徑暫不確定,今年農曆八月十八的錢塘江潮水,可能受外圍颱風影響,壯觀程度超過去年。
-
今年最長:陽曆農曆天數均最多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李建基) 據廣州五羊天象館通報,今年「小寒」節氣將出現在1月6日6時44分,比去年推遲5小時49分鐘;同時,因為今年是雙閏年,陽曆農曆天數均最多。據統計,24節氣2012年與2011年比較,變化較大。其中節氣日期今年比去年提早1天有15個,節氣日期推遲1天的有1個。
-
今年錢塘江大潮將與超級月亮相逢 九年才有一次
中新社廣州9月7日電 (郭軍 李建基)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是觀賞舉世聞名的杭州錢塘江大潮的最佳時期。據廣東天文學會透露:今年的錢塘江大潮,將會比常年更壯觀、更迷人。原因是今年錢塘江大潮期間,恰逢「超級月亮」和月全食出現,非常罕見。通常,錢塘江大潮與超級月亮的重逢,大約9年才有一次。
-
專家表示,颱風和天文大潮相疊加劇今年我國沿海颱風災害
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羅沙)記者15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造訪我國的颱風數量多、強度大,再加上颱風登陸與天文大潮相疊,給我國沿海地區造成嚴重風暴潮、海浪災害。
-
強潮汐不會觸發陝西大地震 對西安不會產生影響
512大地震或關天文潮汐西安市地震局局長:目前餘震不會遷移到關中半小時連發兩次5級以上餘震 地震專家感到困惑互動話題: 大家來討論下強潮汐會否引起地震「天文因素對地震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和關聯,但這二者之間不具有必然性的。」
-
今年農曆四月為什麼要閏月?
今年的第一個農曆四月已經過完了!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第二個農曆四月!
-
2014最大天文大潮 廈門水漫鼓浪嶼 泉州衝毀建築
伴隨著前晚的血月,今年最大的一場天文大潮,就這樣襲來。預計今天仍有高潮,但潮位將有所下落。天文大潮·廈門多處倒灌,海水漫到鼓浪嶼島上。昨日上午11時許,廈門環島路附近的沙坡尾、鷺江道昇平路以及鼓浪嶼等,不少沿海低洼路段都被海水淹沒。
-
青島:沿海礁石遊玩需謹慎 留意潮汐變化規律
齊魯網8月27日訊 連日來,青島因受颱風影響常出現天氣多變情況,導致來青旅遊的外地遊客去海邊趕海、垂釣時被困礁石情況時有發生。
-
今年農曆有384天!
2020年是個「雙閏年」,農曆全年共384天,比我們熟知的一年365天整整多出19天,不僅多了個「閏四月」,還有「雙立春」!記者採訪天文專家,為你細數閏年那些事。今年是個「雙閏年」「今年公曆和農曆碰巧了,都是閏年。」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譚巍告訴記者,公曆主要以回歸年為制定依據。
-
泉州遇今年最大天文大潮!浦西園、沉洲園…被「淹」了!更有三十年...
連日來 泉州海域迎來了今年最大的天文大潮 晉江東石等一些沿海低洼地段 出現了海水倒灌的現象 在市區北濱江公園的沉洲園、浦西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