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登陸恰遇天文大潮 浙江沿海將出現風暴潮

2020-12-02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9月28日訊(通訊員 鄭盈盈 記者 段羅君 斯問 施雯 吳崇遠)颱風「杜鵑」備受矚目的另一個原因是,它來臨的時間剛好遇上大潮汛。颱風與天文大潮的高潮位相疊加,沿海地區將出現風暴潮,可能出現「強風、暴雨、巨浪、高潮」四碰頭的局面。

  昨日,省防指將防颱風應急響應等級提升為Ⅲ級。溫州市也已啟動Ⅲ級應急響應,杭州、寧波、台州、舟山、紹興市啟動Ⅳ級應急響應。截至昨日16時,溫州、台州、舟山、寧波等4市共轉移65637人(陸上轉移4782人,船上人員回港及上岸60855人)。全省有22854艘漁船均已在港避風或處於安全水域;2560艘非漁船已在港。

  錢報記者從省防指了解到,國家防總已派出工作組到我省指導防臺抗災工作。

  沿海將出現風暴潮

  最高可掀起6米巨浪

  因為颱風「杜鵑」登陸時恰逢天文大潮期,浙閩等地沿海將出現颱風風暴潮,最高可掀起6米巨浪。

  國家海洋預報臺指出,9月28日到30日正是農曆八月十六到八月十八,福建、浙江和上海沿海恰逢全年天文最大潮期,各潮位站天文高潮普遍超過當地警戒潮位。受「杜鵑」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浙閩滬等地將出現颱風風暴潮過程。

  此次颱風風暴潮過程,28日夜間至29日夜間影響最為嚴重,9月30日白天影響趨於結束。

  專家表示,「杜鵑」登陸遇天文大潮,容易引起天文大潮、颱風雨和風暴潮「三碰頭」現象,破壞力更大。

  省氣象臺稱,風暴潮,是指強烈天氣系統作用下引起的海面異常升高現象,也被稱為「風暴增水」或「氣象海嘯」。由颱風引起的風暴潮,叫颱風風暴潮。當颱風移向陸地時,由於颱風的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強颱風的風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

  颱風風暴潮,嚴重時會導致潮水漫溢,海堤潰決,衝毀房屋,淹沒城鎮和農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省防指專家說,特別要注意的是,當前伏休禁漁期已結束,大量漁船正在海上作業,沿海還有一些無動力船隻;而且,這段時間正處於中秋、國慶雙節和中小學放秋假,沿海海島、山區景點遊客眾多,防臺安全任務很重。

  錢江潮會比預計的更洶湧

  觀潮更要選擇安全區域

  昨天下午1點,杭州市啟動城區防汛防臺Ⅳ級應急響應。

  杭州市氣象局提醒,要注意防範臨安、淳安和餘杭等地山區局部降水造成地質災害,山區遊客需特別注意安全。

  「杜鵑」及隨之而來的風暴潮,會對錢江潮產生什麼影響?

  據杭州市水文站預測:潮水會比原來預計的更加洶湧,來潮時間也會相應提前。農曆八月十七、十八兩天的潮水可能成為今年最大潮。

  對觀潮遊客來說,這算是個好消息,但正是因為潮水大,更要特別注意安全。

  2002年也曾出現颱風天遇到天文大潮,當時杭州百人受潮水襲擊。錢江晚報2002年9月8日曾報導:「受颱風森拉克影響,錢塘江出現風、雨、潮三碰頭。在杭州九溪和蕭山的美女壩,有100多人遭到錢塘江風暴潮襲擊,其中20多輛汽車和摩託車被潮水損壞。在九溪有一位大連女遊客死亡。」

  颱風天遇上最大潮,看潮的市民和遊客,一定要選擇安全區域和地段,注意警示標誌,並聽從現場工作人員指揮。

  上海鐵路局暫停發售

  沿海鐵路各次列車車票

  錢江晚報記者從上海鐵路局獲悉,從25日起已暫停發售9月29日始發、終到及通過沿海鐵路的各次列車車票。

  9月29日杭州開往廈門方向所有的高鐵和動車已經暫停售票,僅剩一趟K1209次普速車。而杭州發往福州方向也僅剩幾趟走合福客專的高鐵正常售票。省內方面,9月29日杭州經停溫州、台州、寧波且終到福州、廈門、深圳等地的動車和高鐵均已暫停售票。

  上海鐵路局表示,鐵路部門將密切關注颱風變化,已購票旅客請注意車站公告或撥打12306熱線,關注列車開行調整情況。

相關焦點

  • 颱風「杜鵑」明天白天登陸福建,正遇全年最大天文大潮
    昨天早上,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黃色預警:預計「杜鵑」將於今天下午到夜間登陸臺灣東北部沿海,之後逐漸向福建沿海靠近,於明天白天在福建中北部沿海登陸。  但凡颱風登陸閩中北,浙江必被拖下水,有時候甚至更坑,像之前「菲特」和「蘇迪羅」,最大雨量都在颱風的東北部,也就是浙南一帶。
  • 強颱風「美莎克」疊加天文大潮 風暴潮警報持續
    中新社北京9月2日電 (記者 阮煜琳)體型龐大的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強颱風級)裹風攜雨一路北上,並在東部海域掀起狂風巨浪,國家海洋預報臺2日繼續發布海浪橙色警報和風暴潮藍色警報。預計,「美莎克」將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東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於2日午夜前後在韓國南部沿海登陸。颱風「美莎克」8月28日下午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9月1日5時加強為超強颱風級,成為今年首個超級颱風。據專家分析,美莎克體型龐大,七級風圈半徑約300公裡,雖不會直接登陸中國陸地,但還是會深度影響中國。
  • 專家表示,颱風和天文大潮相疊加劇今年我國沿海颱風災害
    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羅沙)記者15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造訪我國的颱風數量多、強度大,再加上颱風登陸與天文大潮相疊,給我國沿海地區造成嚴重風暴潮、海浪災害。
  • 17級超強颱風"杜鵑"即將登錄,溫州啟動防颱風二級向應,預計分別將於28-29日二次登入!
    「杜鵑」已經升級為「超強颱風」。9月28日夜裡它將登陸臺灣東北部,29日白天在福建中北部沿海二次登陸。由於「杜鵑」登陸時恰逢全年最大的天文大潮,容易引起天文大潮、颱風雨和風暴潮「三碰頭」現象,破壞力更大,可能造成嚴重災害。 受其影響,瑞安28日夜裡~30日有暴雨到大暴雨。
  • 颱風「杜鵑」來襲,「龍王」再現?寧波今起將有大到暴雨
    與天文大潮相遇 浙江福建沿海小心內澇 預計「杜鵑」將於29日早晨到中午在福建連江到龍海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沿岸一帶將恰逢天文大潮的漲潮期,將出現風、雨、潮「三碰頭」,且風暴潮有可能給低洼地區造成海水倒灌,加重其災害影響,因此除了防範「杜鵑
  • 什麼是風暴潮?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颱風風暴潮,多見於夏秋季節。其特點是:來勢猛、速度快、強度大、破壞力強。凡是有颱風影響的海洋國家、沿海地區均有颱風風暴潮發生。溫帶風暴潮,多發生於春秋季節,夏季也時有發生。其特點是:增水過程比較平緩,增水高度低於颱風風暴潮。主要發生在中緯度沿海地區,以歐洲北海沿岸、美國東海岸以及我國北方海區沿岸為多。
  • 風暴潮
    風暴潮是一種重大的海洋災害,我國東部瀕臨渤海、黃海、東海,南部為南海,海岸線長達18000km,沿岸帶有颱風、溫帶氣旋或寒潮大風的襲擊,是世界上風暴潮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由颱風引發的風暴潮災害更為嚴重。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浙江、上海是颱風風暴潮多發區。造成風暴潮災害的因素有4個方面,即天氣系統、海洋系統、地理因素與人類活動。
  • [視頻]山東沿海地區遭受罕見風暴潮襲擊
    [視頻]山東沿海地區遭受罕見風暴潮襲擊     從昨天晚上開始,風暴潮逐漸影響山東,位於渤海灣、萊州灣沿岸和山東半島北部沿岸的濱州、濰坊、煙臺、威海、東營、青島、日照等地首當其衝。    記者:這裡是新港船閘,它地處渤海灣的灣底,我們在現場看到,受風暴潮的影響,這裡已經出現了增水,增水的幅度在70到100公分。
  • 專家解析今年第21號颱風「杜鵑」特點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許映龍這樣形容今年第21號颱風「杜鵑」。  9月27日14時,在距離臺灣省宜蘭縣東偏南方向59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颱風「杜鵑」正在加速向西偏北方向移動。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將於28日下午到夜間在臺灣基隆到花蓮一帶沿海登陸,然後穿過臺灣島,將於29日早晨到中午在福建沿海登陸。
  • 我國主要海洋災害之一——風暴潮
    是由熱帶氣旋(主要包括颱風、強熱帶風暴和熱帶風暴)、溫帶氣旋(寒潮)等風暴過境所伴隨的強風和氣壓驟變而引起疊加在天文潮位上的海面震蕩或非周期性異常升高(降低)現象。風暴潮的形成條件主要包括三個條件,一是有利的地形,及海岸線或海灣地形呈喇叭口狀,海灘平緩,使海浪直抵灣頂,不易向四周擴散;二是持續的刮向岸的大風,由於強風或氣壓驟變等強烈的天氣系統對海面作用,導致海水急劇升降;三是天文高潮。根據誘發風暴潮的天氣系統特徵,通常將風暴潮分為颱風風暴潮和溫帶風暴潮兩大類。
  • 專家解析颱風「杜鵑」路徑與影響
    預計,「杜鵑」將以每小時1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最強可達強颱風級,並向我國臺灣東北部到琉球群島南部一帶海域靠近。  記者:「杜鵑」的路徑變化和發展趨勢是怎樣的?最新預報顯示颱風將影響我國華東沿海地區,是何因素導致了「杜鵑」路徑變化?
  • 海南5市縣風暴潮風險區劃圖公開 標註風險區
    三亞風暴潮風險區劃圖由於颱風等災害性天氣導致海水異常升降,潮位大大地超過平常的現象,通常稱為風暴潮。而海南是受風暴潮影響嚴重的區域。同時,風暴潮風險區劃圖也能清晰地顯示出5個市縣沿海地區遭遇風暴潮的風險等級,為城市規劃、項目建設提供依據。海南風暴潮發生頻繁,「達維」之禍不可忘「風暴潮是由颱風、強冷空氣、溫帶氣旋等大氣擾動引起的海水異常湧、落現象,海南地處南海,熱帶氣旋影響嚴重,風暴潮災害頻發,是我國風暴潮發生最頻繁的地區之一。」
  • 煙臺遭受38年來最大風暴潮襲擊[組圖]
    截至記者昨晚發稿時,北部沿海一帶平均風力8-9級,陣風達到10-11級;海面風力平均10級,陣風最大風力12級。全市大港口無大險情,各港口相繼成功度過首個天文高潮。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寒潮增水與天文大潮極易高潮疊加,昨日午夜今日凌晨為抵禦風暴潮的重點時段,龍口、萊州水域更是重中之重。
  • 風暴潮及其危害-首頁-中國天氣網
    風暴潮的周期為1-102小時,介於地震海嘯和低頻天文海嘯之間。風暴潮的高度與颱風或低氣壓中心氣壓低於外圍的氣壓差成正比例,中心氣壓每降低1hPa,海面約上升1cm。較大的風暴潮,特別是風暴潮和天文潮高潮疊加時,會引起沿海水位暴漲,海水倒灌,狂濤惡浪,泛濫成災。北美的墨西哥灣、印度洋的孟加拉灣沿岸、大西洋北海沿岸以及日本南岸的風暴潮是世界著稱的。
  • 沿海地區如何防禦風暴潮災害?
    風暴潮是一種嚴重的海洋災害,對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和海岸帶的經濟開發有很大的影響。為了以較少的經濟投入,獲取最大的社會效益,必須在沿海的經濟開發中充分考慮風暴潮的危害。歷史上的教訓是很深刻的,例如著名的廣東省潮陽縣牛田洋圍墾工程,5米寬、3.5米高、8.5公裡長的圍海大堤,被1969年第3號強颱風洶湧的風暴潮伴著滔滔巨浪衝刷得所剩無幾。
  • 「杜鵑」恰逢天文大潮 溫州某地前晚已發生海水倒灌
    據浙江省氣象臺監測,颱風「杜鵑」已於昨日17時50分登陸臺灣宜蘭,登陸時為強颱風級。雖然「杜鵑」很大可能不會在溫州登陸,但相關部門預測,受狂風、暴雨、大潮三重影響,「杜鵑」給溫州等地造成的影響,尤其是降雨量,不會弱於以往任何一次颱風。
  • 颱風「美莎克」影響中國東部沿海 海浪風暴潮雙警報拉響
    中新社北京9月1日電 (記者 阮煜琳)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1日變身為超強颱風,成為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的最強颱風,給中國東部沿海帶來強風巨浪。由於目前正處於天文大潮期,受「美莎克」影響,江蘇、浙江沿岸將出現一次颱風風暴潮過程。國家海洋預報臺1日發布海浪橙色警報和風暴潮黃色警報。
  • 廣州遇襲500年一遇風暴潮 潮水位50年歷史最高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黎存根,通訊員盧紹琨、朱楠潔報導:根據廣州市氣象、水文、海洋等部門的會商分析,22日起,廣州市將有一次大雨局部暴雨的強降水過程,南部將有5-6級陣風8級的大風,如「鯰魚」在珠江口登陸颱風風力將更大,由於颱風影響期間適逢天文高潮期,廣州市沿海地區可能遭受嚴重的風暴潮影響。
  • 颱風「摩羯」登陸浙江 浙皖豫魯等6省市有暴雨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已於今天(12日)23時35分左右登陸浙江溫嶺沿海附近。登陸後,「摩羯」將深入內陸,受其影響,明後天,浙江、安徽、河南等6省市將出現強風雨,山東至福建沿海將出現風暴增水。「摩羯」登陸時強度不是很強,但恰逢天文大潮期,且降雨影響區域較廣。
  • 「安比」將在東海掀巨浪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風暴潮藍色預警海浪最...
    未來24小時「安比」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為颱風。颱風引發的風暴潮災害:受今年第10號強熱帶風暴「安比」的影響,預計:7月21日白天,長江口到浙江台州沿海將出現30到80釐米的風暴增水。上述岸段內的潮位站將不會出現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風暴潮預警級別為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