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遇襲500年一遇風暴潮 潮水位50年歷史最高

2021-01-11 搜狐網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黎存根,通訊員盧紹琨、朱楠潔報導:根據廣州市氣象、水文、海洋等部門的會商分析,22日起,廣州市將有一次大雨局部暴雨的強降水過程,南部將有5-6級陣風8級的大風,如「鯰魚」在珠江口登陸颱風風力將更大,由於颱風影響期間適逢天文高潮期,廣州市沿海地區可能遭受嚴重的風暴潮影響。目前,部分水庫、山塘較滿,如出現強降水,可能導致超汛限水位。

  據預測,本次超強颱風風暴潮增水可能達到1米到2.8米,如與1至1.8米的天文高潮相遇,最不利組合的風暴潮增水可能達200-500年一遇,廣州將面臨非常嚴峻的考驗。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廣寧,市委副書記、市長萬慶良再次指示,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超強颱風的防禦工作,周密部署,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

  廣州市三防總指揮部要求全力做好防風暴潮、大風、暴雨工作。副市長蘇澤群在會上強調,「鯰魚」超強颱風有可能帶來50年歷史最高潮水位的影響,廣州還處在8級大風半徑和暴雨大暴雨的範圍內,由於自然災害的不可抗力,由此產生的次生災害特別要引起高度重視,因此,各級部門要及早預防,各就各位,嚴陣以待,有備無患。全力做好防風暴潮、大風、暴雨工作。

(責任編輯:news5)

相關焦點

  • 水位高漲,注意「天文大潮」!廣東明起雨勢減弱,氣溫上升
    水位高漲,注意「天文大潮」!廣州五羊天象館常務副館長-李建基:6月6號發生了一次「天文大潮」,6月21號還會發生一次「天文大潮」,由於太陽、月亮、地球排成一條直線,其引起的「天文大潮」就比較嚴重。
  • 2017年夏季廣州珠江三次天文大潮時間
    【2017年珠江三次天文大潮時間】  第一次:5月27日前後  第二次:6月25日前後  第三次:7月24日前後  新快報訊 記者許力夫通訊員李建基報導據廣東天文專家透露:今年夏季,廣州珠江將會出現三次天文大潮。
  • 研究:風暴潮和潮汐周期推高荷蘭沿岸海平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15日報導,荷蘭的一項研究發現,風暴潮和潮汐周期導致2017年荷蘭沿岸地區去年的海平面上升到歷史新高水平。代爾夫特三角洲研究中心(Deltares)的測量結果顯示,2017年,荷蘭沿岸的海平面比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正常水位高11釐米。該中心上一次測到的最高差距是在2007年,當時的差距為9釐米。該中心指出,2017年一年內發生了多次風暴潮,是自2007年以來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這使得沿岸水平線被推高。
  • 「杜鵑」登陸恰遇天文大潮 浙江沿海將出現風暴潮
    沿海將出現風暴潮  最高可掀起6米巨浪  因為颱風「杜鵑」登陸時恰逢天文大潮期,浙閩等地沿海將出現颱風風暴潮,最高可掀起6米巨浪。  專家表示,「杜鵑」登陸遇天文大潮,容易引起天文大潮、颱風雨和風暴潮「三碰頭」現象,破壞力更大。  省氣象臺稱,風暴潮,是指強烈天氣系統作用下引起的海面異常升高現象,也被稱為「風暴增水」或「氣象海嘯」。由颱風引起的風暴潮,叫颱風風暴潮。當颱風移向陸地時,由於颱風的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
  • 2020年「颱風季」開啟:不可不知的風暴潮災害
    2020年「颱風季」開啟:不可不知的風暴潮災害 2020-05-13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重的海洋災害:風暴潮災害!
    2019年中國海洋災害特點與近10年(2010—2019年)平均狀況相比,2019年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高於平均值(100.16億元),死亡(含失蹤)人數低於平均值(63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重的災種依然是風暴潮災害,佔總直接經濟損失的99%,人員死亡(含失蹤)全部由海浪災害造成。
  • 2020鬼王潮觀潮時間 2020年鬼王潮是什麼時間
    導語:錢塘湖大潮分為多種類型,其中,比較有名的就屬「鬼王潮」了。所謂的「鬼王潮」其實就是在某一個時間,潮水達到最大,場面異常壯觀恐怖。那麼,具體2020年鬼王潮是什麼時間?每年時間不同,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最新2020鬼王潮觀潮時間。
  • 膠州灣東岸將築起防潮壩 可抗50年一遇風暴潮
      半島都市報10月29日訊(記者 王媛) 膠州灣東部將築起一道岸線長度2100米的防潮壩,可抗50年一遇風暴潮,抗地震基本烈度達6度。29日,青島市環保局官網發布了膠州灣東岸防潮壩項目的環評公示,該項目位於城陽區流亭街道雙埠片區。
  • 桂林單位小時降雨量50年一遇 灕江水位平穩
    桂林單位小時降雨量50年一遇 灕江水位平穩 來源:中國廣播網 2010年05月19日16:28
  • 行業首份「風暴潮區域地圖」 ,精準掌握風暴引發的洪水風險
    為什麼熱帶風暴讓人談「風」色變?風暴潮風險不容小覷熱帶風暴會帶來強風、強降雨以及風暴潮,其中強風與強降雨的危害顯而易見,但名字有點陌生的「風暴潮」,其實也很可怕。地勢平坦的沿海地區遭遇風暴襲擊,風暴潮可能是主要的破壞因素。由風暴潮引發的洪水可能深達數米,例如在美國的「卡特裡娜」颶風期間,當地測得的水位超過8米。因此,受風暴潮影響的人們可能遭受重大生命和財產損失。
  • 煙臺遭受38年來最大風暴潮襲擊[組圖]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寒潮增水與天文大潮極易高潮疊加,昨日午夜今日凌晨為抵禦風暴潮的重點時段,龍口、萊州水域更是重中之重。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的監測顯示:黃渤海最高潮位達到610釐米,已超出正常潮位50釐米到70釐米,為50年來罕見。萊州灣為我市影響最嚴重海域。
  • (聚焦風暴潮)親歷萊州灣畔風暴潮 海水衝毀養殖場
    如果風暴潮災情一旦肆虐,海水將蜂擁進三山島漁村、養殖場、港口內的石油化工企業,以及我市最大的漁港———三山島漁港。記者租車直奔三山島而去。  記者很快得知,昨天凌晨1時許,萊州市公安局通知轄區各邊防派出所,密切注意警情。上午7時,萊州灣轄區的三山島、金城、虎頭崖、海廟口、沙河鎮、土山鎮等邊防、派出所負責人匯集一起,部署了詳盡的搶險救災方案。
  • 廣州車展捲起「科技潮品」風暴潮跑全新MG5限定版和第三代MG6車系...
    【環球網汽車綜合報導】這一屆廣州車展的領潮者,當屬「科技潮品」最強天團!11月20日,汽車行業的「年終大趴」廣州車展開幕,百年國際品牌MG連發四款「科技潮品」新車,掀起「潮燃」風暴!第三代MG6數字曼巴限量版共推出三款車型,官方指導價12.68萬元-14.28萬元,在6000元紅包優惠的基礎上,超燃驚喜價僅需12.08萬元-13.68萬元,現在購車還可1999元搶「限量尊享萬元權益包」,包括終身原廠質保、2年7折回購、首年輪胎無憂保障;第三代MG6 PHEV數字曼巴限量版共推出兩款車型,官方指導價16.78萬元-17.58萬元,在6000元紅包優惠的基礎上,超能先享價僅需
  • 建風險評估機制預防風暴潮災害
    有獎評新聞   上海地處世界最大熱帶風暴盆地——太平洋風暴盆地西北緣,頻繁登陸的颱風使風暴潮成為本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根據史料記載,風暴潮災害曾給上海造成多次重大災難。1949年以來,總計有22次強風暴潮襲擊上海。隨著上海快速發展,土地資源的匱乏促使上海城市不斷向風暴潮災害易發的海岸地帶拓展,新的災種和致災源不斷產生,災害的「放大效應」更為顯著。  近20年國際減災戰略的實施表明,災害預防、防備和減災三項工作中,預防工作最為重要,而災害風險分析是城市安全防禦的重要基礎。
  • 青島海平面年均漲0.64毫米 未來30年海岸線後退50公裡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近期發布《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數據,數據顯示,去年山東沿海海平面比2011年高出55毫米,半島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各月海平面均高於常年同期,海平面最高月份出現在8月。  在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作用下,去年山東沿岸的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災害較重,颱風風暴潮影響較大。
  • 歷史上有三個颱風路徑和強度與「山竹」相似
    大洋網訊 記者從廣州市氣象臺獲悉,歷史上曾有三個路徑和強度跟「山竹」類似的颱風,它們分別是「黑格比」、「韋森特」和「天鴿」。這三個颱風給廣州帶來了嚴重的風雨浪潮影響。據廣州市氣候中心統計分析,在三次颱風過程中,對廣州產生最嚴重影響的「黑格比」和「天鴿」,還帶來風暴增水產生的嚴重影響,全市鄉鎮不同程度被淹,江海水倒灌。
  • 福建海平面未來30年將上升65~125毫米
    福建海平面近10年處歷史高位  《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2012年我國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海平面均明顯高於常年,與2011年相比,也均有明顯上升,其中,海南最高,較常年高154毫米。  去年福建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111毫米,比2011年高46毫米。
  • 廣東擬建與三峽相當水利樞紐對抗鹹潮(組圖)
    當內陸的河流水流量下降,水位下降,鬥不過海水時,海水就倒灌進來,鹹潮就發生了。但自從那天后,我就立即向鄰居要了一個送水電話,結束了從不使用桶裝水泡茶的歷史。」3年前到珠海定居的李平有點無奈地告訴記者。李平的媽媽告訴記者:「2004年底的鹹潮最厲害,開始時連用自來水煮出來的飯都是鹹的,有時煲湯不但不用放鹽,還要用純淨水衝淡一點。後來沒辦法,家裡只能訂購純淨水煮飯煲湯。」但為了省點費用,李媽媽一有空便會提著水桶上山取水去。
  • 國務院批覆珠江流域防洪規劃 2025年廣州可防200年一遇洪水
    若《規劃》得以實施,到2025年,廣州市將具備防禦西江、北江1915年型洪水(200年一遇)的能力。  新的《規劃》依照「堤庫結合、以洩為主、洩蓄兼施」的方針,進一步完善了《珠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報告》確定的珠江流域防洪總體布局,即建設西、北江中下遊、東江中下遊、鬱江中下遊和柳江中下遊防洪工程體系,正式確定潖江蓄滯洪區為北江中下遊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14米刺繡版《千裡江山圖》亮相廣州「潮墟」
    14米刺繡版《千裡江山圖》亮相廣州「潮墟」陳驥旻攝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漁村野市、水榭亭臺、茅庵草舍、水磨長橋……《千裡江山圖》是北宋王希孟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25日亮相廣州「潮墟」的《千裡江山圖》,全長14米,由廣東省清遠市刺繡文化協會的10名繡娘歷時五個月創作而成,表現自然山水的秀麗壯美。「墟」是農業文明的古老遺俗,定期而集,嶺南地區稱「趕墟」或「趁墟」,也叫「趕集」。隨著文化產業的日益興盛,廣州作為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千年商都,在文化、商業、旅遊融合發展方面,潛力巨大。為助力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潮墟創意市集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