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颱風季」開啟:不可不知的風暴潮災害

2021-01-15 澎湃新聞
2020年「颱風季」開啟:不可不知的風暴潮災害

2020-05-13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抱歉!
您的瀏覽器可能不支持此視頻播放器,請用更高版本的瀏覽器試試!

今年「颱風季」開始了!不可不知的風暴潮災害(00:32)

1號颱風「黃蜂」

12日晚上,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正式生成了。雖然這個1號颱風比以往來的晚一些,但也不是最晚生成。

預計「黃蜂」後期將在我國南海東北部海域掀起大到巨浪,但對我國沿海影響不大。

「黃蜂」到來,今年的「颱風季」也正式拉開了序幕。針對颱風帶來的沿海風暴潮災害,我們也要提前做好防禦準備。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風暴潮,先通過這個30秒的小視頻,認識一下風暴潮吧。

風暴潮

現在你知道了,風暴潮顧名思義,就是

由「風」導致潮水異常升高

,也叫風暴增水。這個「風」可能是熱帶的颱風,也可能是冷空氣、溫帶氣旋等。

風暴潮是由於狂風的吹刮,導致海水在岸邊發生堆積,因此地形因素很重要,在河口等區域,非常有利於海水的堆積,一般是風暴潮的嚴重影響區域。

圖為颱風風暴潮示意圖

風暴潮災害

那麼當

風暴潮與天文潮

、近岸浪共同作用時,往往會釀成巨大災害,稱之為

風暴潮災害或潮災

風暴潮災害居海洋災害之首位,世界上絕大多數因強風暴引起的特大海岸災害都是由風暴潮造成的。

從世界範圍來看,

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北印度洋等沿岸國家容易遭受風暴潮影響

,例如孟加拉國、美國、菲律賓等國家均遭受過特大風暴潮災害

我國風暴潮災害

我國海岸線綿長,自北向南都可能遭受風暴潮災害。其中

渤海灣、萊州灣、浙江中南部、福建北部、廣東珠江口和海南東北部

為颱風風暴潮災害嚴重區。

20世紀以來造成嚴重人員傷亡的風暴潮災害

風暴潮災害也是造成我國直接經濟損失最嚴重的海洋災害。僅2019 年,風暴潮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116.38 億元,佔所有海洋災害的99%。

風暴潮災害防禦

風暴潮是一種災害性的自然現象。當我們無法阻止這種自然災害的時候,提前做好各項預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沿海城市為加強風暴潮災害防禦防範能力,應採取以下措施:

1、加強防潮堤壩的建設;加強珊瑚礁、紅樹林、防護林帶等植被的種植面積;合理開發利用沿海資源,科學規劃沿海佔點;

2、提升風暴潮觀測、預報和風險評估能力,提高風暴潮預警報的準確性。

3、沿海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風暴潮災害應急和搶險工作,及時疏導群眾,減少風暴潮期間外出活動,停止海上生產作業活動,加固漁業捕撈設施、養殖設施以及海上生產設施,加強巡查維護,做好防禦搶險工作。

公眾應該

提升自己的防災減災意識

,了解災害,懂得如何防禦災害。當有風暴潮預警時,最重要的是要

服從當地政府應急部門的安排

,有序轉移或撤離危險地帶。

這裡要特別提醒外來的遊客朋友,你可能不了解當地風暴潮災害情況,有時會不以為然,以致發生危險。所以有預警時,請一定不要冒險到海邊觀潮或觀浪。

國家海洋預報臺 原創

原標題:《今年「颱風季」開始了!不可不知的風暴潮災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019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重的海洋災害:風暴潮災害!
    2019年中國海洋災害特點與近10年(2010—2019年)平均狀況相比,2019年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高於平均值(100.16億元),死亡(含失蹤)人數低於平均值(63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重的災種依然是風暴潮災害,佔總直接經濟損失的99%,人員死亡(含失蹤)全部由海浪災害造成。
  • 大連市應急管理局發布颱風及風暴潮災害防範措施
    依照《大連市防禦颱風應急預案》的有關規定,大連市應急管理局緊急發布颱風及風暴潮災害防範措施預警。 若積水較深,超過以上二個標準,則不可強行行使,避免積水被吸入進氣管引發故障; (11)汽車涉水時除了要保持較低的車速外,還要儘可能不停車、不換檔,油門不回收,也不要加速,一旦汽車在水中熄火,切不可立即啟動,應儘快採取措施把汽車脫離積水區。
  • 建風險評估機制預防風暴潮災害
    有獎評新聞   上海地處世界最大熱帶風暴盆地——太平洋風暴盆地西北緣,頻繁登陸的颱風使風暴潮成為本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根據史料記載,風暴潮災害曾給上海造成多次重大災難。1949年以來,總計有22次強風暴潮襲擊上海。隨著上海快速發展,土地資源的匱乏促使上海城市不斷向風暴潮災害易發的海岸地帶拓展,新的災種和致災源不斷產生,災害的「放大效應」更為顯著。  近20年國際減災戰略的實施表明,災害預防、防備和減災三項工作中,預防工作最為重要,而災害風險分析是城市安全防禦的重要基礎。
  • 專家表示,颱風和天文大潮相疊加劇今年我國沿海颱風災害
    據介紹,今年以來颱風「飛燕」、「潭美」、「天兔」、「蝴蝶」等陸續造訪我國沿海地區,造成嚴重風暴潮、海浪災害。截至目前,共有25個熱帶氣旋在南海海域和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編號生成,登陸我國的達到9個,超出往年數量。颱風登陸強度總體偏強,在登陸的9個熱帶氣旋中,有5個都是以颱風或強颱風登陸的。
  • 國家海洋預報臺:7月盛夏需防範颱風風暴潮災害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份進入盛夏,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活動加強,颱風的風暴潮和海浪過程對東南部海區的影響進一步加大。7月份具體海況如何?一起看看國家海洋預報臺的預報。風暴潮預報預計7月份我國沿海:將有1—2次颱風風暴潮過程,還可能有1次溫帶風暴潮過程,其中造成災害性過程將有1次左右。 海浪預報預計7月份各海區將有4米以上的災害性海浪過程次數: 渤海、黃海海域可能有1次; 東海、臺灣海峽海域將有1—2次; 南海及北部灣海域將有1—2次。
  • 廣州遇襲500年一遇風暴潮 潮水位50年歷史最高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黎存根,通訊員盧紹琨、朱楠潔報導:根據廣州市氣象、水文、海洋等部門的會商分析,22日起,廣州市將有一次大雨局部暴雨的強降水過程,南部將有5-6級陣風8級的大風,如「鯰魚」在珠江口登陸颱風風力將更大,由於颱風影響期間適逢天文高潮期,廣州市沿海地區可能遭受嚴重的風暴潮影響。
  • 風暴潮災:海洋災害之首
    風暴潮 海洋災害之首的風暴潮災 海洋災害種類很多,像風暴潮、海嘯、赤潮、海冰、土壤鹽潰化等都屬於海洋災害。根據《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風暴潮發生的次數雖然沒有海浪(巨浪)和赤潮多,但是風暴潮影響廣、危害大,一直佔據中國海洋災害之首。風暴潮經常在夏秋發生,海面的異常升高、災害性天氣、強颱風等都會引起風暴潮的發生。當颱風逐漸靠近,風暴潮位也跟著急劇升高,達到最大值是在颱風過境前後。位於颱風中心的強風不停地把海水吹向岸邊堆積,海面會迅速上升,破壞力極強的風暴潮就這樣發生了。
  • 2020年的颱風季要開啟了,廣東今年颱風會比較多嗎?
    2020年以來,關於颱風發展的消息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而最近關於「颱風季要開啟了,廣東今年颱風會比較多嗎?」又受到了大家的熱議,那到底是多還是少?其實氣候中心很早就給出了數據說明,那就是據預測,長江、珠江等流域可能發生較重汛情,登陸颱風可能偏多偏強。而對於廣東來說,有點不一樣。
  • 珠海颱風預警升級!大風暴雨在路上!風暴潮消息……
    市氣象臺於10月12日11時40分將颱風預警信號升級為藍色今天上午08時熱帶低壓加強為今年第16號颱風(熱帶風暴級)從衛星雲圖上看,螺旋結構已經變得明顯根據目前預測路徑分析預計今天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趨向海南到湛江附近海域今天(12日)夜間至13日上午距離我市最近即使颱風離珠海較遠但其外圍環流還是會給珠海帶來明顯風雨今天早上我市海面已出現6-8級陣風預計今天(12日)白天維持晴朗乾燥的天氣,海面風力逐漸加大夜間起將轉陣雨,風力繼續加大13-14日有暴雨,局部大暴雨陸地陣風
  • 2020年下半年海洋災害預測
    2020年下半年海洋災害預測會商會 為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深入學習領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關於防汛救災工作的部署,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當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進一步貫徹落實自然資源部關於防汛救災工作的安排,近日,預報中心組織召開2020年下半年海洋災害預測會商遠程視頻會議
  • 「木恩」開啟中國颱風季 大數據看颱風登陸
    「木恩」取代了「菲特」2019年第4號颱風木恩,英文名稱:Mun,編號1904,名稱來源密克羅尼西亞,含義:六月(Yap語)。其實,「木恩」一名今年是第一次啟用,替代的是颱風「菲特」。強颱風菲特為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二十一個被命名的風暴。「菲特」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提供,是一種美麗芬芳的花朵。
  • 颱風會帶來哪些災害?
    颱風災害主要是在颱風登陸前和登陸之後引起的。颱風引起的直接災害通常由三方面造成:  一是狂風。颱風風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據測,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於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
  • 颱風「美莎克」影響中國東部沿海 海浪風暴潮雙警報拉響
    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已於1日5時由強颱風級加強為超強颱風級,上午8時其中心位於距離韓國濟州島偏南方大約780公裡的東海東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成為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的最強颱風。預計,「美莎克」於9月1日夜間在東海北部轉向北偏東方向移動,移速逐漸加快,趨向朝鮮半島南部。
  • 颱風「浪卡」即將登陸海南東部沿海 繼續發布風暴潮藍色和海浪黃色...
    颱風「浪卡」即將登陸海南東部沿海 繼續發布風暴潮藍色和海浪黃色警報 2020-10-13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主要海洋災害之一——風暴潮
    根據誘發風暴潮的天氣系統特徵,通常將風暴潮分為颱風風暴潮和溫帶風暴潮兩大類。其中,颱風風暴潮多發生於夏秋季節,具有來勢猛、速度快、破壞力強等特點;溫帶風暴潮多發生於春秋季,具有持續時間長、增水過程較緩慢等特點。
  • 颱風「劍魚」生成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和風暴潮藍色警報
    受今年第14號颱風「劍魚」(熱帶風暴級)的影響,9月2日14時至3日07時,海南島沿海出現了10到40釐米的風暴增水。上述岸段內潮位站沒有出現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今天(3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繼續發布海浪和風暴潮藍色警報。
  • 颱風越來越多?權威數據:2018年颱風災害偏重溫比亞損失最大!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裡,我們經歷了一個比較活躍的颱風季,在夏季,頻繁的出現多颱風和颱風胚胎共舞的情形,可謂活躍非常。而在9月以後,西太平洋又超強颱風一個接一個,讓不少朋友心驚膽戰。西太平洋的這種颱風高度活躍對於我國來說顯然不是好消息,2019年1月22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了《2018年中國氣候公報》,在公報中,中國氣象局指出,2018年颱風災害損失偏重!中國氣象局總結了2018年颱風的三個特點,特點一:生成和登陸的颱風多。
  • 颱風「浪卡」即將登陸海南 國家海洋預報臺下午繼續發布風暴潮藍色...
    颱風「浪卡」即將登陸海南 國家海洋預報臺下午繼續發布風暴潮藍色和海浪黃色警報 2020-10-13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生成!颱風季大幕拉開,廣東天氣接下來……
    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VONGFONG;名字來源:中國澳門;名稱意義:一類昆蟲)已於5月12日晚上8點鐘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先劃一個重點!來幾張今年第一號颱風「黃蜂」(強熱帶風暴級)的快照「黃蜂」是個小個子據@廣東天氣 最新消息,今年第一號颱風「黃蜂」(強熱帶風暴級)未來強度逐漸增強,可能能達到颱風級。預計15日登陸菲律賓,隨後轉向偏北、偏東北,在臺灣以東洋面減弱消失!1號颱風往年都什麼時候來?
  • 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將極為活躍 被命名風暴或達往年2倍
    中新網8月7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6日在其更新的預報中表示,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將極為活躍,被命名的風暴數量幾乎是往年的兩倍。該機構預計,在6月1日開始的颶風季中,將有19至25個被命名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