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颱風遠離影響逐漸結束 今起廣東雨勢明顯減弱
中國天氣網訊 昨天(14日)「鸚鵡」登陸廣東陽江海陵島,受其影響,廣東多地掀起強風暴雨,不過隨著颱風遠離,今起廣東雨勢將明顯減弱。受「鸚鵡」影響,昨天廣東多地遭強風暴雨侵襲。
-
天文大潮日未見水位超常 專家指天文潮汐在廣東是家常便飯
本報訊(記者/孫國英 通訊員/粵水婷)昨天是農曆初三天文大潮期,廣東省水文局對有關重要潮水位站此次半月潮期最高潮水位的預測預報顯示,珠海三灶站、中山市燈籠山站、中山市橫門站、廣州市番禺區南沙站均無超警戒水位潮位。昨天接受採訪的海洋水文專家說,這次天文大潮對全省水情影響不大,與多年同期相似,屬於正常的天文潮汐現象。
-
暴雨預警降級 18日起盆地雨勢漸弱 但四川這些地方還有強降水
四川省氣象臺和成都市氣象臺雙雙將暴雨橙色預警降級,「明日(8月18日)起,隨著主雨帶東移,四川盆地雨勢逐漸減弱。」而成都,17日晚到18日白天陰天間多雲有中雨到大雨,西南部和東南部部分地方暴雨,個別地方大暴雨,偏北風4-6級,到後天(19日)也會迎來雨停風停氣溫「猛升」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連日降雨後的地災風險。
-
廣東或迎颱風雨!未來幾天這些地方雨勢猛烈,至於氣溫……
從目前的預報來看,颱風並不會直接登陸廣東,登陸的地點很可能是福建,但是受到颱風龐大的環流雲系影響,廣東或將迎來颱風雨,大面積的傾盆大雨正趕來,部分區域有暴雨。接下來關注一下廣東颱風雨的預報情況。預計在8月2日的時候,廣東大部將受到颱風環流雲系的影響,在東部預計將出現大面積的中到大雨,東南部沿海區域預報有暴雨。
-
2014最大天文大潮 廈門水漫鼓浪嶼 泉州衝毀建築
據國家海洋局廈門海洋預報臺預報,昨天的天文潮比前天更強,水位更高,是今年最大的一次天文大潮,預計水位超過藍色警戒線20釐米,今天仍會漲潮,但將減弱。專家釋疑:大潮和血月有什麼關係? 昨日,福建省天文學會常務理事、泉州一中地理老師陳華彪說,海水、江水漲潮倒灌,主要是受到天文大潮的影響,跟月全食沒有必然關聯,主要是地球、月球和太陽處在同一條線上。
-
2017年夏季廣州珠江三次天文大潮時間
【2017年珠江三次天文大潮時間】 第一次:5月27日前後 第二次:6月25日前後 第三次:7月24日前後 新快報訊 記者許力夫通訊員李建基報導據廣東天文專家透露:今年夏季,廣州珠江將會出現三次天文大潮。
-
廣東今日呈正常天文潮汐 運用潮差水害可變為水利
南方網訊 連日來關於天文大潮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今天(12月14日)是農曆初三天文大潮期,據了解潮汐對廣東水情無大影響。 廣東省水文局對有關重要潮水位站此次半月潮期最高潮水位預測預報數據是:珠海三灶站,14日22:30時潮位1.26米,低於1.5米的警戒水位;中山市燈籠山站,14日22:53時潮位1.24米,低於1.5米的警戒水位;中山市橫門站,15日0:29時潮位1.45米,低於1.5米的警戒水位;廣州市番禺區南沙站,15日0:27時潮位1.47米,低於1.5米的警戒水位;中山市燈籠山站,14日22
-
「杜鵑」登陸恰遇天文大潮 浙江沿海將出現風暴潮
浙江在線09月28日訊(通訊員 鄭盈盈 記者 段羅君 斯問 施雯 吳崇遠)颱風「杜鵑」備受矚目的另一個原因是,它來臨的時間剛好遇上大潮汛。颱風與天文大潮的高潮位相疊加,沿海地區將出現風暴潮,可能出現「強風、暴雨、巨浪、高潮」四碰頭的局面。
-
20號颱風「卡努」悄悄走了 今天下午起雨勢開始減弱
根據氣象預報,從今天下午起,雨勢開始減弱。省防指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切實加強山水庫山塘安全管理,確保安全。今天上午,舟山市防指啟動了防汛Ⅲ應急響應。寧波市防指維持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分析此次降雨,發現強降雨範圍集中。大暴雨範圍集中在舟山全境、寧波的東部(象山縣、北侖區等)和北部山區,其中舟山市普陀區和定海區降特大暴雨。
-
颱風「納沙」影響期間將現風雨潮三碰頭 危害較大
中新網9月29日電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今日表示,9月29日前後,正是天文大潮汛期,「納沙」影響期間將出現風、雨、潮三碰頭,加之時值汛末,海南等地一些水庫水位較高,可能產生較大危害。 中國氣象局29日召開10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在會上作如上表述。
-
暴雨疊加天文大潮 廣東沿海有可能發生嚴重城市內澇
新華社廣州5月19日電(記者 田建川)記者從廣東省防總獲悉,20日起廣東將迎來新一輪大範圍暴雨和強對流天氣過程。由於恰逢天文大潮,珠三角等沿海地區受天文潮頂託可能發生嚴重城市內澇,賀江、綏江、連江、梅江等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
-
農曆8月18廣東沿海將不會出現全年最大天文潮汐
中新社廣州十月五日電 (郭軍 李建基)據廣東天文學會的專家透露,今年農曆八月十八,珠江三角洲以及粵東、粵西沿海地區可能都不會出現全年最大的天文潮汐,廣州珠江也不會出現全年最高潮位,因為廣州珠江全年最高水位已發生在今年八月十一日(農曆七月十八)。
-
廣東結束防凍Ⅳ級應急響應,寒潮影響趨減弱氣溫回升
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攝記者從省三防辦、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鑑於此輪寒潮對我省的影響趨於減弱,氣溫逐漸回升,依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和省防總有關規定,省三防辦、省應急管理廳於1月1日12時結束防凍Ⅳ級應急響應。
-
今明兩天湖南大部雨勢減弱,湘西北局地暴雨仍需警惕
運用戰時思維防汛,緊急轉移320人 湖南大部雨勢減弱,湘西北局地暴雨仍需警惕; 懷化快速形成防汛應急體系,每個地質災害點都有責任人 今明兩天,湖南大部雨勢減弱,但湘西北雨勢持續,局地還有暴雨出現
-
2018年4月26日全國天氣預報:全國氣溫回升大面積破25℃ 廣東廣西...
今天起,我國大部升溫趨勢將更加明顯,並持續至月底,其中華北、黃淮多地氣溫衝擊30℃,江南大部氣溫也將升至25℃以上。28日前,南方地區雨勢較前期明顯減弱,強降雨範圍縮小,僅華南中西部、江南南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
廣東確認!氣溫「大轉折」!廣東的新一輪氣溫變化情況如下
目前廣東正受到滲透南下的冷空氣影響,氣溫還處於下降的狀態之中。因為冷空氣相對比較強勢,所以暖溼氣流都已經被吹散,廣東的降雨遲遲無法到來,而且在未來的幾天,廣東的降水仍將處於稀少的狀態之中。 今天廣東大部分是多雲天氣,各主要城市中,除了韶關以外,大部的最高氣溫是在18~22度。
-
廣州遇襲500年一遇風暴潮 潮水位50年歷史最高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黎存根,通訊員盧紹琨、朱楠潔報導:根據廣州市氣象、水文、海洋等部門的會商分析,22日起,廣州市將有一次大雨局部暴雨的強降水過程,南部將有5-6級陣風8級的大風,如「鯰魚」在珠江口登陸颱風風力將更大,由於颱風影響期間適逢天文高潮期,廣州市沿海地區可能遭受嚴重的風暴潮影響。
-
海平面上升和人類活動致廣東海岸線不斷縮減
而這樣迅速的後退速度與2008年9月颱風「黑格比」在茂名電白登陸的關係非常大,主要是風暴潮加速侵蝕的結果。並且,海灘地形地貌侵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颱風暴潮。 粵西沿海又是風暴潮頻發地區,加上漠陽江口臨近海岸以沙壩澙湖型為主,海岸地形地貌容易受海水改造,風暴潮對該區域海岸侵蝕貢獻率非常大。
-
浙江餘姚遭遇1962年來最強降雨 姚江水位創新高
適逢天文大潮,姚江水位超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記錄。近日,在「菲特」的襲擊下,浙江寧波小城餘姚遭遇了巨大的雨災。城區交通全面癱瘓,70%以上地區受淹,鄉鎮斷電缺糧。據寧波市氣象臺數據,截至今天(9日)07時,餘姚過程面雨量達467毫米,打破1962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極值。其中5日20時至8日17時,餘姚梁輝單站降水量高達708毫米,歷史罕見。
-
廣東海水倒灌 可能爆發鹹潮
我省鹹潮最為活躍的時間一般在每年枯水期的12月到次年2月,每年1、2月份尤其是春節前後尤甚,每月又以初三、十八天文大潮前後鹹潮最為肆虐。 林旭鈿告訴記者,鹹潮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首先是枯水期上遊來水量減小,江河水位降低,使海水在潮汐作用下向內河回溯,江河水鹹度上升。廣東今年以來降水量較常年偏少2成半,工程蓄水比正常年份同期減少二至四成,北江、東江、韓江等主要江河流量都出現接近或低於歷史同期最小流量,使鹹潮得以乘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