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水倒灌 可能爆發鹹潮

2021-01-08 搜狐網

  據《南方日報》報導珠江三角洲屬潮水活動區,受海洋影響顯著,每當枯季上遊來水減少時,潮流活動加強,海水隨著潮流潮汐進入網河區,形成鹹潮。遭遇四十年一遇大旱之年的廣東,由於江河來水減少,今年的鹹潮來得特別早,勢頭也比較猛。

  我省今年鹹潮影響的狀況如何?鹹潮形成的原因及下一步發展趨勢怎樣?我省各地採取哪些防禦鹹潮對策?日前,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廣東省水文局局長林旭鈿。

  連日來,「鹹潮」與「儲水」成了東莞市民談話用得最多的詞語。東莞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日前向全市呼籲,受東江鹹潮上溯影響,東莞短期內供水可能會不穩定,希望市民增強節水意識,做好儲水措施。

  據悉,近期氣候持續乾旱少雨,導致東江水位下降、鹹潮上溯。本月17日凌晨5時,東莞市第二水廠原水氯化物含量達到544毫克/升,超過了東莞市關於原水氯化物含量超400毫克/升停止取水的量化標準,為此,東莞市第二水廠停產兩個小時,造成城區水量減少,水壓降低,部分高層樓房甚至出現停水現象。據悉,與此同時,萬江、石碣、高埗、厚街、虎門、長安、道滘、沙田、望牛墩、中堂、洪梅、麻湧等鎮區的供水也受到一定影響。

  東莞如此遭遇,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城市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廣東今年鹹潮比往年略為加重,鹹潮影響情況估計不會比去年輕。今冬明春最嚴重的鹹潮將發生在今年12月至明年2月。」廣東省水文局局長林旭鈿這樣說。

  現狀

  鹹潮打破「初三潮、十八水」常規

  今年,位於珠江入海口的珠海市首當其衝,還在汛期的9月中旬就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最早的鹹潮襲擊。此後,中山在10月初、東莞在10月下旬都分別受到了鹹潮襲擊。

  據中山市水利部門反映,由於長時間乾旱缺水,導致珠江口海水早早倒灌。10月2日中山水文專家就在大湧口水閘一帶測到了今年進入秋季後的首次鹹潮,是中山有記錄以來最早出現的鹹潮,早於往年半個月。汛期結束後多次入侵的鹹潮近日已波及到神灣鎮南鎮水廠,鹹度已大大超過正常的生活及生產供水指標。

  當前東江徑流量比多年同期減少約五成,來水量減少使東江下遊、位於河口三角洲地區的東莞市今年受鹹潮影響較往年明顯。10月20日東莞宏遠水廠因鹹水上溯的下遊汙水同時上湧導致水質嚴重超標而停產;城區第二水廠對原水監測「氯化物」指標最高值本月16、17日分別達到356毫克/升和544毫克/升,並於17日6時至8時停止取水;東江水務公司第三水廠11月17日監測到原水「氯化物」指標達295毫克/升(衛生部頒發的《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範》中對該項指標的最高限值為250毫克/升)。

  根據廣東省水文局提供的情況,目前我省受鹹潮影響的地段主要包括:珠江口門地段沿伶仃洋一帶的珠海、澳門、中山、東莞、廣州南部的番禺以及廣州東部。受鹹潮影響最嚴重的是珠海、澳門。據珠江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區水文部門的跟蹤監測,因為乾旱嚴重導致近日的鹹潮入侵已經打破了「初三潮、十八水」的常規,鹹潮比農曆初三、十八提前多日「進軍」,波及的範圍陸續擴大,鹹害「賴著」遲遲不願離開,以往「初三、十八高低盡刮」的退潮規律不見了。這些現象正是江河湖庫水位過低、流量過小敵不過鹹澀海水上湧倒灌的結果。

  成因:江河流量小海水倒灌

  珠三角網河區鹹潮上溯一般是從每年10月份開始,第二年3、4月份退出,具體影響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於汛期來臨的遲早。我省鹹潮最為活躍的時間一般在每年枯水期的12月到次年2月,每年1、2月份尤其是春節前後尤甚,每月又以初三、十八天文大潮前後鹹潮最為肆虐。去年10月開始,由於上遊來水少,珠江三角洲網河區一直遭受鹹潮的侵襲,鹹潮持續了近六個月,是珠江三角洲3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鹹潮災害,鹹潮持續時間長,上溯距離遠,嚴重影響了珠江三角洲沿海城市珠海、中山、廣州、澳門等地的城鎮供水,對當地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用水造成極大的影響。

  林旭鈿告訴記者,鹹潮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首先是枯水期上遊來水量減小,江河水位降低,使海水在潮汐作用下向內河回溯,江河水鹹度上升。廣東今年以來降水量較常年偏少2成半,工程蓄水比正常年份同期減少二至四成,北江、東江、韓江等主要江河流量都出現接近或低於歷史同期最小流量,使鹹潮得以乘虛而入。

  林旭鈿說,如要保證珠海口門不受鹹潮影響,珠江出海口必須有2500立方米/秒左右的流量。而根據廣東省水文局的枯水展望分析,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西江流域控制站高要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在1500-2000立方米/秒,2004年冬西江徑流的總體趨勢是比去年同期偏少,因此西江網河區今冬明春的鹹潮也將與年初類似或稍為嚴重。位於珠海市上遊的中山市,受鹹潮影響比珠海小。東江目前流量比多年同期平均值減少約5成,預計今冬明春鹹潮線可能上溯至北幹流的大墩、南支流的莞城線上,可能影響到廣州東部的供水。廣州南部沙灣水道受鹹潮影響的時間較短,程度也相對較輕。

  除了江河來水少這個原因之外,近些年愈演愈烈的無序挖沙導致河道下切,使河道形成了蓄水庫容,水位降低,加劇了鹹潮上溯;海平面上升加劇鹹潮蔓延,有科學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區的海平面到2030年可能會上升30釐米,而珠三角的海平面每上升1米,海水便上推6-8公裡。鹹潮影響強度還受潮汐活動規律、近海海水鹹度、風力風向等多方面的影響。每月初三、十八天文大潮前後潮流活動頻繁,海水容易受潮汐頂託侵入內河。

  對策:加大水庫洩水以淡壓鹹

  雖然今冬明春我省將受較為嚴重的鹹潮影響,但總體而言,這種影響是可以控制的。全省水文專家對鹹潮進行預測、預報、預警的力度正不斷加大,我省各地已積累了不少應對鹹潮災害的經驗。如在今年10月22日珠海市召開的2004年防鹹潮預警專題會議上,省水文局就根據磨刀門水道的鹹潮分析和預測,對珠海、中山的防鹹潮工作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建議。

  目前我省已採取和下一步將採取的防禦鹹潮措施包括:

  1、蓄淡防鹹。今年我省防禦鹹潮準備早,在汛期結束前的10月份,各地已按照可能出現的鹹潮情況蓄水防鹹。如珠海境內的水庫在今年汛期結束前全部蓄滿了水,這些水庫蓄水可滿足珠海市在各水廠受鹹潮影響連續40天不抽水的用水需求,目前這些儲蓄的淡水還未動用過,將在鹹潮影響最嚴重時發揮作用。中山市有中型水庫長江水庫蓄足了3000多萬方備用水源,解決鹹潮影響期間的供水問題不大。

  2、建設臨時應急抽水工程。如珠海市把原在磨刀門廣昌的抽水口挪到上遊中山境內的大衝口一帶,該工程可在下月底完工。通過抽水口上移可為珠海增加供水量3600萬方。

  3、伺機「偷淡」。根據潮水運動的規律,在大潮來臨前和鹹水退潮時抓住時機加大抽水量。如東莞市第二水廠在鹹潮上溯厲害的幾天,在每天水質中「氯化物」指標超標的4個小時停止抽水,等鹹潮消退時抓緊抽水。

  4、加大水庫洩水以淡壓鹹。針對東江徑流減少造成東莞市鹹潮壓力大的情況,廣東省水利廳將發出水資源調劑的指令,要求位於東江上遊的白盆珠、新豐江、楓樹壩這三大水庫加大下洩流量,以減輕海水倒灌、鹹潮上溯的影響。下階段上述水庫的可調配水量為28.25億立方,在掌握調度規則的情況下,可保證廣州、東莞的取水口不受鹹潮影響。

  5、加強珠三角一帶受鹹潮影響的各有關市的工作聯繫。省水文局加強了對廣西境內大型水庫蓄水量的變化以及西江、東江的水情進行監控預報,並監測珠三角的鹹潮活動規律,為各地提前進行水庫供水調度、採取應急措施等作預警。

  生活提醒

  由於鹹潮含鹽度較高,不適合生產生活用水,當鹹潮入侵時,網河區的工農業和生活用水就會受到影響。衛生部頒發的《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範》中對原水「氯化物」指標的最高限值為250毫克/升,如果江河水中「氯化物」指標超過這個限值,自來水廠就不能正常取水,因為目前自來水廠尚無處理「氯化物」的工藝,無法消解原水中的鹽度。

  在受鹹潮影響時,即使原水中「氯化物」指標不超標,但其含量也會較高,人們的直接體會是「自來水變鹹了」。遇到這種情況,人們在做菜時可考慮少放鹽甚至不放鹽。腎病病人尤其要注意不要飲用這種鹽度較高的水,可考慮改用瓶裝水。城鄉居民要多注意當地的鹹潮預報預警,在鹹潮活躍期注意做好淡水儲備,以在「自來水變鹹」時作應急之用。

  (孫國英粵水婷)

相關焦點

  • 【地理科普】一文詳解海水入侵、海水倒灌和鹹潮的區別與聯繫!學霸...
    ,結果還是海水倒灌,大陸成孤島,形成礁石,最後消失在大海中。 5.過度採沙,河床下降,導致海水倒灌. 6.出現有固定時間的天文大潮。 7.季風氣候內河流的入海口:夏季河水海水水位相等,冬季,河水水位下降,導致海水倒灌。 8.喇叭型河口處。
  • 鹹潮來襲海水倒灌 南京自來水未受影響
    記者採訪相關部門獲悉:鹹潮警報不會對南京的自來水水質產生太多影響。 鹹潮最多影響到常熟 記者從專家那裡了解到,每年冬季11月至次年4月是長江的枯水期,上遊江水的流量、流速不足以稀釋東海鹹潮帶來的大量海水,加上枯水期長江水位下降低於東海水位,極易發生鹹潮倒灌「入侵」長江流域末梢的情況。 海水倒灌長江會否對同樣從長江取水的南京產生影響?
  • 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從而引發海水沿河道倒灌,我們該怎麼辦?
    還有義大利東北部的「水城」威尼斯,真的有可能要變成一座沉在水裡的城市了。此外,對於一些海洋中的島嶼國家,海平面上升更是會帶來滅頂之災,比如馬爾地夫、諾魯和吐瓦魯等國家形勢十分嚴峻。,海水和沿海地區的地下水之間也維持著動態平衡。
  • 雙潮疊加 海水倒灌
    昨日,珠海金海灣小區車庫被淹,被困人員被救出。    南都訊 颱風「天鴿」來襲,珠三角不少堤段超警戒潮,廣東多地更是出現了海水倒灌的現象。    受此影響,包括珠海、東莞、惠州、廣州在內的多地均出現海水倒灌的現象。    現場    珠海    多車庫被淹    兩人被救出    昨日,在珠海灣仔片區,周邊居民就經歷了海水倒灌。據居民稱,當時伴隨著狂風,湧上岸的海水直往低洼地帶流,其中就包括灣仔澳門街附近的商鋪區域。「那場景就跟發洪水一樣。」
  • 廣東擬建與三峽相當水利樞紐對抗鹹潮(組圖)
    如同淡水與鹹海水在珠三角地區爭搶地盤。當內陸的河流水流量下降,水位下降,鬥不過海水時,海水就倒灌進來,鹹潮就發生了。「真是不可思議,守著這麼多水的地方卻要喝鹹鹹的海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規劃計劃處高級工程師胥加仕是2005年「調貴州之水,壓珠三角鹹」這一前無古人的調水創舉的總設計師。今年3月1日剛剛結束的調水,也是他提供的科學預案。「其實這就如同淡水與鹹海水在珠三角地區的爭鬥,爭搶地盤。當內陸的河流水流量下降,水位下降,鬥不過海水時,海水就倒灌進來,鹹潮就發生了。」
  • 鹹潮來襲,COD監測儀紛紛罷工?咋整?
    鹹潮又稱鹹潮上溯,鹽水入侵。此時,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變鹹。鹹潮一般多發於河流枯水期,出現於河海交匯處。例如長三角、珠三角周邊地區。影響鹹潮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近幾年由於人們濫採河砂導致下遊河床坡度較小,鹹潮上溯範圍擴大,次數也慢慢增多。
  • 海水倒灌影響市民正常用水 寶鋼緊急供水緩解難題
    受海水倒灌影響,長江口原水鹹潮長時間入侵,使陳行水庫原水處理速度無法跟上市民用水需求。2月23日中午,寶鋼股份能環部接到求援信息,希望得到寶鋼水庫優質原水的緊急支援。接到請求後,寶鋼股份能環部立即響應,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將「避鹹蓄淡」時期貯存的優質原水及時提供給陳行水庫,緩解了市民用水緊張的難題。
  • 颱風天兔襲廣東致26人死亡多地海水倒灌漫堤(圖)
    昨日,汕頭海濱路人民廣場被海水倒灌形成內澇。22日19時40分,「天兔」在汕尾沿海地區登陸。新華社發粵東地區海水倒灌漫堤據廣東省民政廳報告,截至昨日8時,強颱風「天兔」造成全省356.3萬人受災,因災死亡25人,緊急轉移安置22.6萬人,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7100餘間。目前,廣東省減災委、民政廳已緊急啟動三級救災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查災核災,協助做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 非法採砂致河床下切 海水侵蝕福州飲用水源(圖)
    非法採砂致河床下切,海水倒灌,鹹潮威脅長樂唯一取水口  關注理由  海水倒灌閩江,閩江的鹹淡水交界已上溯至烏龍江螺洲大橋附近,福州四個取水口中有兩個受影響,多次出現水源氯化物超標(詳見:非法採砂加劇海水倒灌閩江影響福州飲水)。
  • 惠州多地遭遇海水倒灌 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惠州多地遭遇海水倒灌 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2017-08-23 15:34: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 廣東湛江過度開採地下水 海水入侵
    我國從2007年末開始在沿海各省份開展海水入侵和鹽漬化試點監測,包括廣東在內的11個省份的沿海地區均發現入侵情況,不少區域因此出現土壤鹽漬化,耕種能力大為下降。各地凸顯的共同困局是:在人類以採集地下水、引海水養殖等方式孜孜不倦地攫取水資源後,失衡的海水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逆襲」。它的進一步入侵又逼迫人們尋找更多的淡水資源,死結在如此循環中似乎一直難解。
  • 「天鴿」襲擊珠三角,海水倒灌,這些海景房怎麼辦?
    颱風來臨前的香港(每經記者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這次颱風中,很多靠近海邊的住宅都發生了海水倒灌的現象。  颱風肆虐,海景房不好受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人海子這句膾炙人口的詩句是許多人心中海景房的完美寫照。
  • 廣東湛江村莊因過度開採地下水導致海水入侵(圖)
    人類與海水的「爭地運動」,在湛江這個海邊村莊從未停止:一方面,颱風引起海潮暴漲漫沒農田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另一方面,由於村民超採地下水,海水也透過地下的漏空而漸漸侵入土壤。世喬村的情況並非孤例。我國從2007年末開始在沿海各省份開展海水入侵和鹽漬化試點監測,包括廣東在內的11個省份的沿海地區均發現入侵情況,不少區域因此出現土壤鹽漬化,耕種能力大為下降。
  • 一旦太平洋破了一個很大的洞,海水能穿透地球海水倒灌引發海嘯?
    當太平洋中心海底破了一個超級大洞,海水能不能穿透到地球的另一面,海水倒灌會不會引發海嘯?其實早在1970年的時候,前蘇聯就已經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科學家為搶先抵達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進行了一系列科學鑽探,其中最深的一個鑽孔的深度達到了12263米,你可能難以想像最後的那262米竟然花費了十年(從1983年倒1993年)時間。
  • 海水倒灌!晉江東石天文大潮遇上……
    受天文大潮和東北大風天氣影響,昨日中午,晉江東石鎮仁和西路第一社區部分路段出現海水倒灌現象,致使道路出現短暫積水。昨日14時15分許,記者來到該路段,此時潮水已經退去,積水基本排乾,路面留下一些泥沙、垃圾。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甸島不怕海水倒灌被淹啦
    南國都市報記者從海口市城建集團了解到,隨著位於海甸五西路排洪渠出口處的雨水排澇工程完工並投入使用,將確保海甸島排洪渠兩側大部分地區,今後再遇大雨及高潮位時不因海水倒灌而被淹。  □南國都市報記者 黨朝峰  雨水排澇泵站能阻止海水倒灌  「威馬遜」和「海鷗」兩次強颱風雖已過去一年多,但每當想起海甸島在兩次颱風中被大範圍淹沒的場景,仍讓人感到後怕和擔憂。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專家會診海水倒灌土地復耕問題
    今天上午,文昌市副市長符濤生向省農科院專家諮詢如何解決海水倒灌土壤復耕的問題。  省農科院黨委書記鐘鳴明帶領該院土肥所、糧作所、蔬菜所、科研處等處室的農業專家到颱風登陸地翁田調研,了解農業受災情況和災後恢復生產的農業科技需求,尤其是土地受大面積海水倒灌造成的危害。
  • 海水倒灌,高樓搖晃!更可怕的是還有謠言……
    預計登陸後將先後穿過廣東西部和廣西南部,強度逐漸減弱。受其影響,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掀起狂風暴雨,廣東、福建、海南多地高鐵停運,航班取消,停工、停產、停課。澳門出現嚴重海水倒灌👇從昨夜開始,風雨影響持續不斷廣東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高空墜物、樹木倒伏、海水倒灌等情況@央視新聞:【廣東南沙市民:我什麼都看不到了!】
  • 涵閘故障海水倒灌怎麼辦?溫嶺松門舉行防汛應急演練
    臺汛期,如果沿海涵閘出現故障,導致海水倒灌,危及塘內生靈怎麼辦?5月28日上午,溫嶺市松門鎮專門針對「涵閘故障海水倒灌」舉行防汛應急演練,參加演練人員除了鎮防汛辦工作人員外,還有應急管理辦公室、民兵應急分隊、派出所警員等。
  • 強天文潮汐非必然引發特大鹹潮襲擊珠三角
    連日來社會上風傳「強天文潮汐造成特大鹹潮襲擊珠三角」,至今令不少群眾產生飲水是否有安全保障的擔憂,為此,省政府新聞處責成廣東省水利廳權威部門正人視聽。  昨天,具有法定發布江河湖庫水情權威部門——廣東省水文局的專家指出:強天文潮汐不等於必然引發特大鹹潮襲擊珠三角,天文潮汐並非鹹潮大小的絕對決定因素;目前西江、北江、東江等各大流域的水情均在足夠抵禦鹹潮上溯、足夠保障廣東沿海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基本生態運行、足夠確保淡水供應的流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