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潮又稱鹹潮上溯,鹽水入侵。此時,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變鹹。鹹潮一般多發於河流枯水期,出現於河海交匯處。例如長三角、珠三角周邊地區。影響鹹潮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近幾年由於人們濫採河砂導致下遊河床坡度較小,鹹潮上溯範圍擴大,次數也慢慢增多。
鹹潮發生時,水中的氯化物濃度高達上千毫克每升。在日常生活中,飲用氯化物超過250mg/L的水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在工業上,許多設備都無法承受高濃度氯水的侵蝕,一旦氯離子濃度超標,設備的壽命將嚴重縮減。在COD監測裡,如何在高濃度氯離子的環境下確保COD監測準確,一直是一個難題。
COD監測原理是利用重鉻酸鉀作為氧化劑,硫酸銀作為催化劑,將水中可以被氧化的物質氧化後根據消耗氧化劑的量算出COD的濃度。而氯離子極易被重鉻酸鉀氧化,從而消耗氧化劑的量導致結果偏高;同時氯離子能與催化劑硫酸銀髮生反應生成白色結晶,對監測結果產生幹擾。因此常規情況下需加入掩蔽劑硫酸汞屏蔽氯離子的幹擾。但對於氯離子濃度超過5000mg/L的水樣,硫酸汞的溶解度達到限制導致其無法掩蔽。所以在高氯的情況下,硫酸汞無法有效屏蔽氯離子。
既然無法通過增加掩蔽劑解決高氯的問題,那能否通過稀釋解決呢?答案是不能完全解決。在對低COD的水樣進行稀釋後,COD監測根本無法實現。此外,新國標規定量程上限應為排放標準的2-3倍,因此也不能通過增大量程解決問題。
深圳朗石專門針對高氯汙水、海水環境開發了高氯版COD在線監測儀,利用獨特的抗氯離子幹擾技術,COD監測時,最大氯離子耐受濃度高達100000mg/L。無需稀釋、無需額外增加掩蔽劑即可精準穩定地對高氯水樣進行COD監測,有效解決客戶驗收困擾,節約可觀的運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