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多肉植物澆水是一門學問,澆多了輕則長徒,重則化水或爛根。可是根系深埋在泥土裡,又怎麼能知道它是缺水還是不缺水呢?
給多肉澆水有很多種方法,有的人會選擇定期一個禮拜或兩個禮拜澆一次水;有的人會選擇用純顆粒土,澆多了也不會積水;有的人會看鋪面石的潮溼與否,決定是否要澆水…
但是這些畢竟都還是憑感覺的做法,也沒辦法知道底下的土壤是否乾燥、是否缺水。於是,葛大爺就在想,如果能測量出土壤的溼度,不就解決了所有的問題了嘛!於是上某寶一搜,測試土壤溼度的儀器都非常貴,動輒大幾百或上千。搜著搜著,突然看到了Arduino單片機的平臺上有專門的土壤溼度傳感器,只要十幾塊錢,再加上Arduino的主機,總共也只要一兩百塊錢,於是葛大爺欣然下了單。但是,還沒收到貨,就看到了還有一款名叫「花花草草監測儀」的產品,小小的東西,幾十塊錢,就能測量土壤溼度、環境溫度、光照強度和土壤肥力。並且它還帶藍牙功能,可以與手機上的App連接顯示數據。在手機App上,據說收錄了上千種植物的簡介和特性,所以能夠比較針對性的給用戶提供各方面的建議。
聽起來很酷吧?但是用的怎麼樣呢?還是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花花草草監測儀
上面這張圖自然就是花花草草監測儀的真實面貌了,東西不是很大,形狀和叉子有點像,平時使用的時候,需要一直把黑色部分的2/3或更多的長度插在泥土裡面。土壤的溼度和肥力會影響土壤的電阻率,基於這個原理,黑色部分末端的兩個金屬點就能提供這兩方面的信息。上面白色塑料機身裡面則包含了溫度和光照強度傳感器。
▲花花草草監測儀的背面
▲花花草草監測儀的手機界面
花花草草監測儀的手機界面做的還是比較的可愛。這個軟體需要用小米帳號來登陸,也許是因為它是小米孵化的創業公司吧。
▲輸入植物名稱
▲把花花草草監測儀插到土裡
▲太陽落山時候的陽臺
▲太陽落山時候的陽臺上,也只有這麼一點光照
▲早上10點鐘的花盆,猜猜光照強度和溫度會有多少?
▲光照數值82386Lux,感覺不錯哦!比5000Lux的推薦值高了不知道多少,但是再一看溫度,31度!簡直嚇壞了,再這樣下去,這盆生石花非要被烤熟不可。於是趕快推回了窗戶玻璃,隔絕紫外線,試圖降低一點溫度。
▲只有9%的土壤溼度
由於給生石花配的土裡面顆粒的含量較高,所以土壤溼度測試的結果並不一定準確,這一點在軟體裡面也是特別提出來的。看到這兒,其實還是有一點小失望,因為畢竟當初買這個,主要還是為了能看土壤溼度信息!
▲直接往傳感器上噴水,App裡面的數值能到40%+以上。如果把傳感器浸泡在水裡面,肯定是能100%了。
▲花花草草監測儀App主界面
使用了11天後,獲得了更多的數據,下面我們來看看結果如何。
▲盆2的數據
盆2裡面安放了20顆生石花,由於在最靠窗戶的地方,所以光照強度基本上都能得到保證,相比這個位置,另外的兩盆光照這一塊則是全都不足、沒有分數的。水分和肥力這塊,由於使用的是生石花比較喜歡的顆粒土,間隙比較大,不像普通的土壤比較厚實,所以這兩項數值目前都沒法兒正常的進行測試。
關懷指數的計算則是非常的簡單粗暴:關懷指數=合適天數/總天數。就拿盆2來說,一共檢測了11天,四個方面的合適天數分別為5、0、11、0天,那麼(5+0+11+0)/(11*4)≈36%。
總體來說,花花草草監測儀做的還是比較不錯的,在那麼小的體積裡面集成了四個參數的測量以及藍牙連接,並且也將價格控制在了較為合理的水平。並且App資料庫裡面還有上千種的植物信息,能夠給使用者提供不少參考建議。但是,這個監測儀也許不是特別適合顆粒度較高的土壤,不過這也容易理解,畢竟插入土壤的傳感器無法和土壤進行充分接觸,所以無法獲取更為準確的信息。
▲▲▲掃碼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