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海水入侵是種海洋災害
和它的兄弟海平面上升一樣
都屬於偷偷摸摸的類型
悄悄的就跑過來禍害淡水
地表下埋藏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根據地下巖土特性分為透水層(一天內水的滲透距離超過1米)、弱透水層(一天內水的滲透距離在0.001-1米)及隔水層(一天內水的滲透距離小於0.001米)。當透水層下方存在弱透水層或隔水層時,水被較好地保存在透水層中,這種情況下透水層就成為含水層。
在天然條件下,含水層水位高於海水水位,地下水向海水方向流動。由於人類超量開採地下水,導致含水層水位低於海水水位,二者之間的水動力平衡被打破,海水侵入含水層並逐漸向內陸滲透。這種現象稱為海水入侵。
簡單說就是海水跑到別人家裡搗亂去了。
地下水是農業灌溉、工礦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一旦發生海水入侵,將對人類社會產生不利影響。
地下水水質惡化,威脅人畜飲水安全
地下鹹化水灌溉土地發生鹽漬化,農田減產
加速設備腐蝕與老化,影響工業發展
加劇淡水資源匱乏現狀,易造成「淡水不足超採地下水海水入侵」的惡性循環
防治海水入侵,既需要大層面上實施控制調整地下水開採、增加地下水補給、海水淡化等措施,同時也需要個人在生活中注意節約用水。
海水倒灌的原因還有哪些呢?有何危害呢?
海水倒灌,是指海水經地表到達陸地的水文現象,這是我國沿海地區普遍存在且日趨嚴重的問題。
一、海水倒灌的成因
海水倒灌成因主要取決於地質結構、巖層密度、潮汐、颱風、取水量和地形地勢等。
1.沿岸地質結構,巖石類型,巖層密度,裂隙大小,海水和地下水的連通性。
2.地勢低平地區遇到潮汐、巨浪時
3.地下水的過分開採
土壤中含有水層,人類過度開採,導致水層消失,那麼那一部分就是空的了,形成了漏鬥區,在未來的某一天要麼海水倒灌,要麼地表下沉,結果還是海水倒灌,大陸成孤島,形成礁石,最後消失在大海中。
4.中遊、上遊農業、生產用水多,導致河流下遊水量減少,水位下降。
5.過度採沙,河床下降,導致海水倒灌.
6.出現有固定時間的天文大潮。
7.季風氣候內河流的入海口:夏季河水海水水位相等,冬季,河水水位下降,導致海水倒灌。
8.喇叭型河口處。(錢塘江大潮)
二、海水倒灌的危害
1.海水入侵將造成土壤鹽鹼化,植被不能生長,造成大片土地荒蕪。
2.如不及時採取措施,海水入侵還將影響到城市,海水中的氯離子對混凝土和地下管網都有腐蝕性,海水入侵到城市,必然將大幅增加城市建設中的防腐成本。
3.海水入侵不僅加劇水汙染,而且將造成水環境生態系統破壞及土地鹽鹼化,危害人類健康。
三、解決措施
1.最關鍵的是要嚴控地下水開採量。制定禁止開採區和限制開採區的保護規劃,以恢復地下水的良性循環。
2.要強化節約用水管理,發展節水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工業用水提倡循環利用,農業要加大節水型新技術灌溉設施建設。
3.要支持截流、截潛和集雨工程,增加地表水蓄水量,增強地下水補給量,讓淡水資源最大程度在內陸消化。
4.建地下帷幕壩和地下水庫的方式,在海與陸地之間根據地形地貌向地下深處灌注水泥漿,水泥漿凝固後在地底形成一道人工擋水牆,它不僅可以阻擋海水從地下滲入陸地,還可以攔截經地下流入大海的淡水
鹹潮
(一)含義
鹹潮又稱鹹潮上溯、鹽水入侵,是一種天然水文現象,它是由太陽和月球對地表海水的引潮力引起的。當淡水河流量不足,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導致海水倒灌,鹹淡水混合造成上遊河道水體變鹹,即形成鹹潮。鹹潮一般發生於冬季或乾旱的季節,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間,出現在河海交匯處。
(二)分布
我國分布的典型地區:珠江口等。
(三)成因
1、自然原因
降水少是主要原因。鹹潮的直接誘因就是南粵大地連年乾旱。珠江上少雨,源水水量減少,下遊則受海水潮汐影響,形成鹹潮。
海平面上升加劇鹹潮蔓延。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鹹潮上溯。
2、人為原因
珠江無序挖沙也助長了特大鹹潮的形成。無序挖沙導致河段已基本沒有河沙;沒有河沙河段正沿著大江大河自下溯江而上;過量濫採河沙造成河床嚴重下切,引發鹹潮上溯。
生產和生活用水增加加劇鹹潮的嚴重。廣東南部沿海地區隨著經濟急速發展,工業生產規模擴張,常住人口增長,生產和生活用水急劇增加,導致江河水流量減少,這使當地鹹潮入侵日益增加。
(四)危害
1、水中的鹽度過高,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老年人和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病人不宜飲用。
2、水中的鹽度高還會對企業生產造成威脅。
工業生產設備容易氧化,鍋爐容易積垢。在鹹潮災害中,生產中用水量較大的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金屬製品、紡織服裝等產業受到的衝擊較大,其中一些企業不得不停產。
3、鹹潮還會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內的鹽度升高,造成給水質性缺水。
「魚米之鄉」的珠三角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危害到當地的植物生存。
(五)防治
1、建立預警機制。
加強對鹹潮形成機理的研究,運用先進的超聲波流速剖面儀等設備和技術,對鹹潮實施同步的嚴密監測,並建立預警機制,建立協調機構,在鹹潮到來之前做好防範。
2、採取調水以淡壓鹹。
由於鹹潮活動主要受潮汐活動和上遊來水控制。潮汐活動可調節的餘地有限,而上遊徑流的調節則是大有可為的。進入21世紀,抵禦鹹潮迫切要求水利樞紐的運作。從上遊水庫調水,以淡壓鹹,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應急辦法。通過調水以淡壓鹹可以允分發揮大珠江流域水資源的綜合效益。
3、加強河道採砂管理。
鑑於目前珠江三角洲河段過量濫採河砂造成河床嚴重下切,引發鹹潮上溯,有關部門應對珠江全流域加強採砂的管理,用立法手段嚴厲打擊違法採砂行為。
4、節約用水。
據廣東水利局統計,廣東省年總用水量持續多年遞增,年遞增幅度約5%,居全國榜首;全省用水浪費率高居全國榜首。珠江流域其他省份也與廣東省一樣用水浪費嚴重。用水的嚴重浪費導致河流水位下降,加重鹹潮的危害。所以,應提倡人們節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以減輕威潮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