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李忠 趙登科 李海濤 撰稿:趙登科 插圖:李海濤內容來源:丈量城市公眾號
尼德河濱水區——特隆赫姆的動力源
特隆赫姆是挪威的第三大城市,
是挪威文化、科教的中心。
這座城市的起源與流經這裡的尼德河息息相關,
因為特隆赫姆地處尼德河入海口,
區位的優勢使其孕育出商業貿易的「種子」,
在早期形成商貿城鎮的雛形。
現在濱水區的三段格局,
正是城市在不同時代的歷史發展縮影,
17世紀漁業貿易為主的傳統城鎮風貌,
19世紀漁業發展遺留下的船廠,
20世紀末高福利下的濱水生活區。
空間承載的功能代表了對應時代的城市訴求,
而空間的活化則為塑造城市魅力創造了土壤,
總之,
濱水區始終是特隆赫姆城市發展的動力源。
國家:挪威區位:尼德河東段至入海口片區坐標:63°2552.2"N, 10°2415.3"E長度:約2公裡所在城市人口:市區人口約19萬(2019年)特色:特隆赫姆歷史風貌與現代生活的完美呈現
1、新生活聚集地
△ 老船廠改造片區
老船廠位於尼德河河口,
中世紀時期本是一個貨運繁榮的港口,
此後,
挪威第8大的造船公司就在此創建壯大,
成為城市重要的經濟支柱。
但是伴隨著造船業的衰敗,
以及後來特隆赫姆的產業調整,
老船廠及碼頭片區逐漸衰退,
功能轉型的片區改造也就應運而生,
老船廠片區也得以再次煥發活力,
成為了
集商業、休閒和辦公住區為一體的複合功能區,
及本地居民重要的夜色經濟消費區。
功能小而全
原有的船廠片區經過改造後,
成為了特隆赫姆老城地區最具人氣的地方,
這主要得益於其創造出了複合的功能類型:
△ 露天餐飲
船廠建築主體部分被改造為商業和餐飲區,
設置了露天外擺的餐飲空間;
△ 音樂廳
船塢東側被改建為一個小型的音樂廳,
為老船廠融入了現代、藝術化的氛圍;
△ 辦公居住區
而在船廠的南側則改造為小型居住片區,
並在建築色彩上與原有的船廠建築保持一致。
此外,
英國領事館、波蘭領事館、谷歌、
斯堪地那維亞航空公司等等,
200多家企業和服務機構入駐,
每日有超過1.5萬人在這個現代都市中心活動。
空間小而密
功能複合的原則不只體現在分區功能規劃上,也融入在建築空間設計中。
在露天餐飲區門外,
設置有頗具藝術感的運動場地和設施,
以吸引兒童和專業發燒友的聚集;
在音樂廳背街一側設置的小草坪,
為周邊居民的「鬧中取靜」開闢了一片天地;
與周邊建築在設計風格上,
既形成古典與現代的對比,
又在立面線條、開窗等元素上互相借鑑,
在功能上也形成酒店—餐飲—娛樂的互補。
2「舊」旅遊磁極
△ 老倉庫改造片區
尼德河兩側的倉庫建築,
始建於16世紀的貿易繁榮期。
1681年的大火將儲存易燃物質的倉庫燒毀後,
倉庫搬遷到河東岸的巴克蘭代街區。
1681年後,
為防止火災殃及住宅,
河兩岸的倉庫與住宅由街道分隔為兩部分,
但在巴克蘭代街區,
倉庫和住宅仍然是一個整體。
現在的老倉庫已經根據需要,
在保持原建築風貌特徵和主要結構的前提下,
被改造為不同的新用途,
既賦予了建築新的活力,
又獲得了經濟效益,
為傳統建築活化利用做出了示範。
建築「調色盤」
老倉庫改造片區,
是特隆赫姆濱水岸線中色彩最為絢麗的片區,
因此,
以老城橋為中心的這個片區,
成為了特隆赫姆最入畫、最吸引遊客的地區。
原有的老倉庫經重新粉刷明亮豔麗的色彩後,
恢復了舊時商貿村鎮的風貌,
以較為經濟的手法獲得事半功倍的視覺效果。
此外,
在濱水岸線上布置了幾處伸向河中的觀景臺,
這一規劃設計時就謀劃的舉措,
為遊客預設好了眾多適宜美拍的角度。
整個老倉庫改造片區堪稱以「巧實力」博眼球,
換取高人氣的典範。
舊瓶裝新酒
作為保有中世紀風貌的「活化石」,
巴克蘭代街區,
其風貌通過修舊如舊,
仍然保持著木結構和豔麗顏色,
深受遊客喜愛。
為了進一步增加遊客的消費深度,
在濱水區的背面街區裡,
還保留著古風貌,
同時,
引入咖啡館、酒吧、餐廳和設計商店等功能,
街頭遊走的遊客仿佛回到18世紀的特隆赫姆。
因此,
巴克蘭代街區,
不僅是城市最有吸引力的旅遊區域,
也是特隆赫姆乃至挪威的中世紀博物館,
其木屋建築被譽為歐洲最重要的建築代表之一。
3、生活世外桃源
△ 居住生活片區
尼德河,
從尼達洛斯教堂南側經過一個大轉彎向北流,
在大教堂的南側及東側濱水區,
形成了與尼德河北段、中段風格截然不同的,
安靜閒適的居住生活氛圍:
起伏的地形,
大片的森林綠地,
簡直是都市裡的世外桃源。
這裡不是吸引遊客的重點區域,
卻提供了本地居民所喜愛的戶外空間。
濱河中央園
△ 岸線公園
在挪威,
晴朗的天氣尤為珍貴,
尼達洛斯大教堂南側這一片開闊的濱河公園,
則是特隆赫姆市民
享受晴朗天氣、進行「日光浴」的最佳去處。
這裡儘管鄰近尼達洛斯主教座堂
(挪威朝聖之路的終點),
但鮮有遊客到來,
是真正屬於本地居民的戶外空間,
也是特隆赫姆老城十分緊湊的城市布局中,
最大的一片綠色公共空間。
△ 濱水住宅
△ 水上活動
在濱水區的整體規劃改造中,
此段尼德河兩岸修建了完善的步道,
以方便河兩岸居民前往;
甚至為了這一目的修建了小型的碼頭泊位,
有船的居民可以直接橫穿尼德河,
來享受這一片濱河大公園。
1/6圖片工作室出品
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圖片影像版權歸1/6圖片工作室所有,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