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藥有可持續發展巨大潛力

2021-02-12 中國食用菌協會

        藥用菌物資源是天然的有機小分子化合物庫,和其他有機體(植物等)一樣,在生命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或合成各種類型的能代表自身特性的天然產物以及次生代謝產物。早在100多年前,國外學者便開啟了對藥用真菌的化學研究,發現抗生素、真菌多糖等多種成分對抗腫瘤抗菌等有良好的生理活性,自此掀起了對藥用真菌研究的熱潮。我國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逐步對麥角、靈芝、蜜環菌、亮菌、冬蟲夏草等開展了深入研究,先後開發出雲芝、猴頭菇、冬蟲夏草等多種製劑產品,並應用於醫療臨床。從天然產物及其衍生物中尋找有顯著活性的先導化合物已經成為創製新藥的重要途徑,利用這些分子資源開發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藥是藥學領域的重大課題。

  近40年來,隨著發酵工業的興起和發展,利用液體發酵、固體培養方式、生產藥用真菌菌絲體製藥事業有了很大發展。菌絲體的培養周期短,適合於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目前猴頭菌、蜜環菌、亮菌、雲芝、樹舌、安絡小皮傘、槐耳、麥角菌、冬蟲夏草等藥用真菌已有較完整的發酵生產工藝,製劑大量投入醫藥市場,應用於臨床,如蜜環菌片、雲芝肝泰、槐耳的液體和固體發酵菌質等藥品。

  冬蟲夏草為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但因其生長環境特殊,產量十分稀少,價格也十分昂貴。正因如此,從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美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的專家就開始探討、研究,以現代科學方法培育冬蟲夏草。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以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楊雲鵬教授為主,先後有20多名專家參與,歷經18年潛心研究,終於用現代科學方法突破了培育冬蟲夏草的重大課題,從青海產的新鮮冬蟲夏草中分離出Cs-4菌株,再經人工發酵培養製成「冬蟲夏草菌粉」——金水寶膠囊。1987年由衛生部國家新藥評審委員會,金水寶膠囊作為全國第一個中藥一類新藥批准生產,在十多年的臨床應用當中,其良好的臨床效果以及可靠的安全性深獲國內外醫藥專家學者的認可。金水寶研製的成功,是中醫藥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典範。

  與此同時,冬蟲夏草相關產品的市場增長亦愈發迅速。根據齊魯證券研究報告,我國冬蟲夏草產量基本維持在100至120噸/年左右的水平。冬蟲夏草行業在2013年達到了360億元市場規模,冬蟲夏草深加工產品較原草獲得更快增長。2009年到2013年,冬蟲夏草深加工規模從4億元上升至77億元,4年複合增速達到109%。冬蟲夏草深加工產品作為保健品或藥品的產品規模日益擴大,預示著冬蟲夏草行業的巨大開發潛力,並將推動菌物藥的國際化發展。

相關焦點

  • 產業|關於加快我國菌物藥資源開發利用的初步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歷史的方位和未來的高度,從黨和國家發展的大局,把振興發展中醫藥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賦予中醫藥「五種資源」(即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的精準定位。
  • 菌物生存方式大揭秘
    菌物的分解能力是生命能量循環中不可忽略的環節。很多人都認為菌物的地上也就是子實體部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是他們的主體,但其實菌物真正的主體是隱藏在地下的菌絲體部分。菌絲體像植物的根須一樣蔓延開來,尋找著能夠供養自己生長的食物。
  • 農藥重要中間體——氯代吡啶發展潛力巨大
    在農化領域,有一種化學結構幾乎隨處可見,這就是吡啶。吡啶從結構上看,是含有一個氮雜原子的六元雜環化合物。在應用上,吡啶可以說是一種「橫掃」三藥(農藥、醫藥、獸藥)的重要中間體,不僅市場需求大,而且對推動農化等行業的綠色發展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吡啶類特種精細化學品種類繁多,其中又以氯代吡啶一類為發展潛力很大的高附加值產品。
  • 我國動物藥資源供給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我國動物藥資源供給現狀及可持續 發展的思考 趙潤懷,賈海彬,周永紅,朱悅, 劉睿,郭盛,段金廒 【摘要】本文回顧了動物藥在馴化養殖
  • 新疆生地所定量評價中亞地區生態安全及可持續發展潛力
    新疆生地所定量評價中亞地區生態安全及可持續發展潛力 2019-08-06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中日及泛亞太地區菌物學論壇在長春舉辦
    中日及泛亞太地區菌物學論壇近日在吉林農業大學舉辦。來自中、日、韓、俄、紐西蘭、加、美等15個國家菌物學界的20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
  • 梅雨季,正是觀賞蘑菇菌物的好時節!
    小皮傘科小皮傘不過梅雨季也是各種蘑菇菌物的生長季節,潮溼悶熱的空氣條件最適合菌物的生長繁衍。灰包科馬勃最直觀的菌物是生長在山間林下的各種蘑菇。它們種類太多太雜,讓人難以鑑定分辨。不過有些常見的,比較有特色的菌物還是可以來認識一下的。
  • 超長梅雨季成了菌物「狂歡季」!蘑菇鮮豔的有毒、樸素的無毒?不一定!
    已經持續49天的梅雨季還在繼續。讓我們叫苦不迭的梅雨季,卻是蘑菇等菌物樂此不疲的「黴」雨季。
  • 超長梅雨季菌物「狂歡」!鮮豔的有毒樸素的無毒?不一定!一起來了解下
    一說起蘑菇等菌物,有兩件事會自動「上頭」—— 一是腦子裡不由自主按下「播放鍵」,然後「採蘑菇的小姑娘……」以及一連串的「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噻籮籮籮噻籮」自動循環,停都停不下來; 二是那句「顏色越鮮豔的蘑菇就越有毒」。不過,都說了「人不可貌相」,蘑菇同樣也不可以「貌相」。
  • 郝躍:寬禁帶半導體有巨大的潛力和發展動力
    11月5日-6日,「2020年中國寬禁帶功率半導體技術論壇暨產業發展峰會」在浙江嘉興南湖舉行。會議由嘉興市人民政府、中國寬禁帶功率半導體及應用產業聯盟、嘉興市南湖區人民政府、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辦。
  • 能源先驅:太陽能、光伏產業在非洲的巨大潛力
    但是可笑的是,請問又有多少人聽說過這家公司呢?非洲的潛力遠不止如此,據經濟學家預計,在未來20到30年裡,非洲世界經濟的重要增長點,都將由非洲完成。而為了滿足其巨大的經濟增長需求,基礎設施及能源的先行穩定,無疑是戰略級的布局。豐富的資源儲備從地理環境和氣候來看,非洲具備了發展太陽能絕天獨厚的條件。非洲是世界上陽光最為充足的大陸,擁有著平坦及廣闊的土地。
  • 何良年|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
    將CO2定向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學品、能源與材料, 也可一定程度上緩解環境問題, 並減緩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將豐富、價廉、可再生的CO2「變廢為寶、高值化利用」, 以部分替代化石原料, 滿足可持續發展需求。當今世界正處於能源供給從過度依賴化石能源向基於太陽燃料轉型的過渡時期, 利用太陽能以及可再生電能將CO2還原為生產碳氫燃料, 已經成為本領域有巨大應用潛力及挑戰的熱點課題。
  • 南澗縣常見菌物及高等植物圖鑑出版
    原標題:南澗縣常見菌物及高等植物圖鑑出版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劉恩德博士主編,西南林業大學、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理局、雲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雲南維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參加編寫的《南澗彝族自治縣常見菌物及高等植物圖鑑》正式出版。
  • 郭廣昌在線調侃馬雲 稱讚海南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記者 劉洋 攝郭廣昌在演講提到了海南的發展潛力。他表示,海南有著碧海藍天,有著巨大發展的空間,在旅遊、消費以及大健康方面,海南還有巨大的開發需求沒有被釋放。他以洋浦港為例,他認為在政策和區位優勢的背景下,洋浦在製造業方面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海南也有著巨大的商機。
  • 我國光熱熔鹽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新華社西寧2月14日電(記者鄧萬裡)2月14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我國光熱熔鹽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的報導。文章稱,記者從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其旗下的青海鹽湖硝酸鹽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17年底向西班牙Sener(賽能)集團出口的首單熔鹽產品,日前已分批次到達賽能集團在非洲的光熱項目基地。
  • 臨床質譜檢測市場潛力巨大,上藥天普體外診斷又布一局
    這是繼2017年與日本一流診斷試劑製造公司富士膠片和光純藥工業株式會社(簡稱「Wako」)達成戰略合作後,體外診斷領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上藥天普企業戰略及聯盟副總裁勞家頌表示,「一直以來,天普始終專注於急危重症領域的藥品開發、生產及營銷,並致力於成為急危重症領域全方位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 植物藥市場發展加速 全球市場容量巨大
    【天地網訊】    近年來,植物藥在歐洲日益受到重視和青睞,其發展速度已快於化學藥品,目前正處於興盛時期。無論從經濟實力、科研技術、法律法規,還是從消費觀念來講,歐盟都是西方最成熟的植物藥市場,也是中藥巨大的潛在市場,有著巨大的拓展空間。     植物藥在全世界的應用歷史已經相當久遠。
  • 「糖」經濟產業潛力巨大
    除了作為能源/資源開發,糖類藥物的開發潛力巨大。 「目前發現幾乎所有疾病的治療藥物都有糖藥物的存在,如抗腫瘤、抗血栓、降血脂、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等。」肖敏說。 據介紹,糖類藥物主要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多糖藥物及其衍生物類:包括肝素、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真菌多糖等,以及他們的降解物及衍生物。
  • 菌物科學與人體健康
    文字整理 / 徐墉  真菌廣泛應用在人類生產生活中  自從生命起源以來,地球上的生物沿著三大演化方向發展,從而形成了今天的三大超界域,即細菌、古菌和真核生物。真核生物除了動物和植物之外還有菌物。  菌物包括真菌、黏菌、卵菌和絲壺菌,它們在形態、營養方式與生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從而構成了一個關係十分密切的生物類群。
  • 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
    當前中國城鎮化正步入城市群都市圈時代,房地產市場已進入總量平衡、區域分化的新發展階段,房地產長效機制加快構建、「一城一策」推行,城市發展潛力差異巨大,城市研究變得尤為重要。本課題是我們歷經一年多對經典框架的細化與量化,在前期60多個指標、超過10萬條數據基礎上篩出27個指標、約5萬條數據,以此建立多維度、多層次、可驗證的城市發展潛力基本面+市場面評價模型,對全國除三沙市及港澳臺外的336個地級行政單元的發展潛力進行客觀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