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汽車領域好消息不斷,比如補貼政策延續、總體銷量環比回升等等。
然而,理想ONE的一場大火,讓市場又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自燃禍因聚焦增程器
「一臺理想ONE發生了前機艙冒煙的情況,經過現場檢測,車輛電池系統沒有出現問題。」
這是5月8日,理想汽車官方微博在車輛自燃一小時後,緊急發布的短訊。然而,這不僅沒有熄滅公眾的好奇心,反而點燃了消費者的怒火,因為這「煙」是火紅火紅的:火被熄滅後,前臉和前機蓋幾乎全部被燒毀,所幸無人員受傷。
理想ONE是2019年12月剛剛上市的車型,也是理想汽車唯一在售的量產車型。據媒體現場採訪車主報導,該車剛剛買入7天,使用的還是臨時牌照,基本可以排除線路老化以及碰撞漏油等狀況。
輿論的焦點在於起火原因。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系統是歷次自燃事件的主要因素,在這方面發生重大事故的不僅僅有特斯拉,還有造車新秀蔚來汽車——2019年的大規模召回事件,就是因為汽車電池系統故障。
與大多數純電動新能源汽車不同,理想ONE是一輛混合動力電動車,引以為豪的技術核心,來自於增程式駕駛模式。
此次自燃的主要部位來自於前機艙,由於這裡布局著增程器、前軸電機、高壓電路以及自動駕駛傳感器等核心部件,因此增程器成為自燃事件的主要懷疑對象。
理想ONE車輛動力架構
增程器採用東安動力的1.2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發動機不直接驅動車輪,但啟動過程中,依然會產生高溫高熱。
它相當於一個小型的發電機組,由發動機、發電機變頻器和控制器等組成,並不直接參與汽車動力提供,僅為汽車的電池組充電,從而延長續航裡程。
據車主介紹,在車輛自燃前,他使用了燃油優先模式,增程器處於工作狀態。而車輛先冒煙再起火的情況,是大部分車輛電器電路火災事故的主要特徵。但他昨日又蹊蹺地否認了絕大多數起火原因。
理想ONE售價高達32.8萬元,最大特點是增程技術帶來的高續航,續航最高可達800公裡。
理想ONE車型雖然屬於新能源汽車序列,享受混動車型的補貼優惠,但理論上並不需要充電,只需要補充燃油就可由電池組持續供電。
此次 「首燃」,打破了理想ONE長期以來宣傳的高品質形象。作為增程式電動車,其隱患除了電池部件,還要加上增程器部件,無疑讓大量消費者望而卻步。
正經社認為,此次自燃事件對理想汽車造成的影響不亞於去年電池問題對蔚來汽車的影響。
品質問題接連曝光
從車輛複雜程度上看,理想ONE兼具燃油車和純電動汽車的雙重特性,質量隱患「1+1>2」。
正經社梳理發現,理想ONE雖然交付不到半年時間,銷售也就6000多輛,但除了自燃事件,質量問題也被消費者頻頻投訴。
就在自燃事件發生的前一天,有車主爆料自己新購買的理想ONE在高速上突然遭遇「剎車失靈」,最後是動力回收產生的制動才讓車輛滑到了服務區。
剎車失靈的理想ONE車主吐槽
對此,理想汽車官方回應稱:「我們了解到這位用戶的車輛故障已經解決,並協助用戶做好了後續的服務。剎車系統不存在安全問題。」
有業內人士告訴正經社,除剎車卡鉗由泛博制動提供、機電伺服助力機構系統由博世提供外,理想ONE整車多是由外採「拼裝」而成,剎車系統較小概率是其自研。
作為汽車企業,外採零部件並不為過,但在國際知名的傳統車企,車輛的核心零部件必須有一部分來自於自研,比如自研的發動機、變速器等。
理想ONE雖然有部分自研部件,但這次引發消費者關注的增程器和剎車系統,均不是自研產品。除此以外,理想ONE動力電池pack的包裝、封裝都由寧德時代提供。
早在理想ONE上市前,首批試製展車就發現了諸多問題,包括設計不足、質量問題或試製車自身的裝配問題等。作為一款自主研發的新車,消費者也給理想汽車提供了極大的寬容度,允許其不斷跳票首發。
然而,正經社統計發現,自理想ONE正式開始交付以來,被投訴和報導的質量問題不少於十件。
尤其是剛發售後不久,就有消費者投訴出現發動機故障報警、用戶被限速和動力電池故障報警等問題。
無法享受國家補貼
雖然在新能源汽車補貼中,理想ONE獲得的只是最低等級的、不足萬元的混合動力補貼,但即便如此,這點錢車主恐怕也拿不到了。
因為剛剛出爐的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增加了一條限制:乘用車補貼前售價不得超過30萬元,但支持換電的乘用車不受此限制。
理想ONE的售價高達32.8萬元,且不屬於換電車型,無法享受到國家的新能源補貼,只能在一些限牌限行的城市,享受到同等於新能源汽車的上路優惠政策。
為此,創始人李想在微博中發言,宣稱新能源汽車將迎來「滅頂之災」,因為特斯拉會降價。果然,不久之後,特斯拉將主力車型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由30.355萬元下調到了27.155萬元,進入了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價格序列。
而理想ONE想要降價卻不容易。一方面, 2019年12月剛剛上市,預售客戶還沒有完成全部交付,降價意味著需要降低未交付車輛的價格。
另一方面,前車之鑑讓理想ONE不得不慎重。造車新秀小鵬汽車就曾因為新上市車型續航增加而價格大幅下降,被打上了「視老用戶不如狗」的標籤,品牌遭遇嚴重挫折。
失去補貼必然會讓一部分消費者對於理想汽車產生負面情緒。因此,理想汽車不得不表態,宣布汽車售價暫時不會變動,而產生的補貼費用,會自掏腰包支付給消費者,這無疑又加重了理想汽車的經營負擔。
現金流正從何來
雖然因為政策原因又要增加一部分運營支出,但在4月30日,在北京順義交付中心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李想卻豪言已經實現公司現金流轉正,而且不需外部輸血,近期也無融資計劃。
在一眾造車新秀中,敢聲稱現金流為正的,目前只有理想汽車一家。即便是已經融資近500億元的蔚來汽車,財報數據亦顯示,投入研發和換電站導致盈利水平不佳,現金流持續緊張。
2019年8月,理想汽車完成了C輪融資,至此累計融資額達到111億元。由於並未上市,財報也沒有向公眾公開,李想口中的現金流為正,遭到業內極大質疑。
正經社認為,理想汽車所謂的現金流,是包括融資資金在內的整體資金情況,而不是一般意義上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因為,李想隨後補充宣稱,現金流夠花36個月,並且C輪融資還一分沒動,顯然是將融資資金與經營現金流「並表了」。
經營上對於成本的控制,理想汽車要好於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因為在產品上,理想汽車目前只有一款量產車型,並且也表示將對此深耕,暫時不考慮新車型研發。而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等造車新秀的第二款車型,有的已經發售,有的正在量產籌備中。
另一方面,理想ONE因為使用增程式技術,理論上只需要給車輛補充燃油,對充電樁沒有剛性需求,根本不用考慮為用戶提供充電樁服務,自然也沒有這方面的成本負擔。反觀蔚來汽車,不僅投資於車輛的研發與生產,還要自建換電站;小鵬汽車也開始建設自己的超級充電站,這些都會對公司造成資金壓力。
技術路線決定理想汽車有了更低的經營成本,但在國內普遍認可純電動汽車的時候,理想ONE註定只能屬於小眾人群。
在資本端,理想汽車原本有望遵循蔚來汽車的模式,在量產後籌劃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今年1月,理想汽車也爆出過準備去美股IPO方面的消息。然而,由於瑞幸咖啡事件導致中概股信任危機愈演愈烈,這條路也變得飄渺起來。
理想汽車急於證明現金流穩定,但卻又拿不出有力證據。正經社認為,這意味著理想汽車的美股IPO之路已經遇到挫折,為了提振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才不得不放出現金流為正的消息,以平息市場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