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 用心呵護這份「美」(文明旅遊進行時)

2020-12-05 中國西藏網

  如果是前幾年,一說雲南旅遊,你也許會想到導遊強迫購物,甚至是遊客被打。

  可過去的2018年,公眾對雲南旅遊關注最多的,不是旅遊亂象,而是客棧關停,雲南旅遊市場回歸平靜。

  旅遊轉型,雲南正在探索新路徑;提質升級,雲南給自己劃前提。

  「如果環保沒做好,旅遊寧可不搞」

  綠的香樟、粉的櫻花、黃的中山杉,1月中旬的滇池溼地畔,層林盡染。

  200億投資,5億花給了溼地。古滇文化名城項目還沒運營,就先流轉了農田,建起了溼地。

  種花種菜有汙染,可是收益高。保護滇池,勢必要引導農民轉型,可轉型談何容易?文化旅遊產業成為昆明發展為數不多的選擇。「文化旅遊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夠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負責古滇王國文化旅遊項目開發的昆明諾仕達公司行政運營中心總監鄧萬傑說,整個項目前疏後密,越靠近滇池開發強度越低,儘量將空間讓給生態。

  「你現在看到的這片溼地,以前全是反光的蔬菜大棚。光是這片生態隔離帶,公司就投資了5個多億。」鄧萬傑說,作為企業當然要考慮經濟效益,可在滇池畔開發文旅項目,就必須要堅持生態保護優先。

  「做文化旅遊,沒有好生態誰會來?要是滇池水質壞了,咱們整個文化旅遊項目就全完了。」鄧萬傑介紹,當初國內知名規劃設計團隊做完生態隔離帶設計後,曾在林業局工作的鄧萬傑又徵集專家意見,將樹種儘量換成了昆明本土樹種,這樣樹木不用施肥,光澆水也能自然生長,儘可能減少對滇池的汙染。

  古滇碼頭遊船的操作臺上,專門有一部廢水錶,遊客洗漱、衝廁的汙水不會有一滴直排滇池,而是通過碼頭的專門管道抽到岸上的排汙管網,汙水處理合格後進入溼地淨化,轉一圈才會進入滇池。「整個過程,都要進行拍照存檔。」鄧萬傑說。

  大理則儘可能吸引旅遊產業往洱海流域外疏散。「如果環保沒做好,旅遊寧可不搞。遊客是來欣賞美的,如果水質被汙染,不僅破壞了美,也無法滿足遊客需求。」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和麗貴說。

  「雲南絕不能再走不合理低價遊的老路」

  雲南因為不合理低價遊等導致的旅遊投訴曾佔到全國同類投訴的「半壁江山」。這固然與雲南遊客數量多不無關係,但誰也沒法否認不合理低價遊存在的問題。「實際上還是經營模式出了問題。」和麗貴表示,從最早的剎車費到赤裸裸的購物回扣,低價遊看似市場行為,實際上充分暴露了監管不力導致的市場亂象。

  一位滇籍學者心痛地說:「看似賺了錢,其實代價是雲南旅遊的聲譽、雲南人的臉。」

  痛定思痛,痛下決心。2017年4月15日以來,雲南省出臺「史上最嚴22條措施」,以「零容忍」態度打擊旅遊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自開展整治工作至2018年11月,雲南全省各級各部門共查處涉旅案件3398件,查處旅行社362家、導遊251人、其他從業人員139人,吊銷旅行社經營許可證91家、吊銷導遊證20人,罰沒款1.23億元,僅雲南省稅務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金額就超過53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雲南省在旅遊市場違法犯罪行為「行轉刑」上更是取得重大突破:從業導遊強迫交易被刑事判決第一案——李雲強迫交易案宣判,部分地區藥託、酒託也受到刑事審判。

  「原來鋪天蓋地、喬裝打扮的低價遊基本沒有了;原來普遍存在、明目張胆的強制購物現象基本沒有了;原來居高不下、此起彼伏的旅遊投訴大幅下降,雲南已基本告別不合理低價旅遊與強制購物。」和麗貴介紹,2018年雲南省共受理旅遊投訴780件,同比下降53%;12301全國旅遊投訴平臺雲南旅遊投訴更是從2017年的第六位下降到2018年的第二十一位。

  不可否認,重拳打擊不合理低價遊,雲南旅遊付出的代價不小。部分導遊轉戰周邊,進而帶走了部分團隊遊的流量。但云南省依然立場堅定:「雲南絕不能再走不合理低價遊的老路。」

  「旅遊市場整治、環保優先,不是一陣風,雲南會一直抓、持之以恆」

  得益於滬昆、雲桂等高鐵線路的開通,雲南省團隊遊佔比下降,自駕遊數量迅速上漲。如何讓自駕遊客維權方便?

  「不管是電話、文字還是語音,遊客僅需提供事發地、投訴對象、投訴原因、聯繫方式等簡單的信息或『一句話留言』即可發起投訴。遊客不僅可以全程知曉投訴處理過程,還可以對不滿意的處置結果發起二次申訴。」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工作人員介紹,自201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雲南省共收到反映問題3578起、有效投訴3220起,其中3201起在24小時內辦結,24小時辦結率99.4%,平均辦結時間為6小時45分,相較原來投訴平均辦理時長12個工作日的處理效率提高約40倍。

  雲南旅遊投訴為何管用?這源自政府部門責任的夯實。雲南省構建的1+16+129+X(分別為省、州市、縣、涉旅商家)的投訴受理和處置機制,讓責任變得明晰。

  如今,雲南正完善涉旅企業誠信評價體系,對涉旅企業開展全覆蓋誠信評價,按照「應評盡評」的原則,2019年將實現旅行社、餐飲企業、住宿企業、旅遊汽車公司、租賃車公司等涉旅企業誠信評價全覆蓋,逐步引導遊客選擇誠信指數高的企業,建立優勝劣汰競爭機制。

  「雲南旅遊市場整治、環保優先,不是一陣風,會一直抓、持之以恆。」和麗貴說。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用心呵護自然之美(人民論壇)
    用心呵護自然之美,就是保護人類自身。天人合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人類衣食來源皆賴自然所賜。近代地理大發現以來,人類開啟了系統記錄生物多樣性、探求自然秩序的進程,博物學、生物學、地質學等學科相繼確立,人類也得以更好地認識自身。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 :用心呵護自然之美
    用心呵護自然之美,就是保護人類自身。天人合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人類衣食來源皆賴自然所賜。近代地理大發現以來,人類開啟了系統記錄生物多樣性、探求自然秩序的進程,博物學、生物學、地質學等學科相繼確立,人類也得以更好地認識自身。孟德爾從豌豆雜交中讀出了遺傳的奧秘,袁隆平從野生稻中研發出超級水稻,屠呦呦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這裡面閃耀著人類的智慧,但自然乃是一切發現的前提。
  • 用心呵護生態生命之美
    孩子們在這次直播的自然課裡,不僅感受到了春天,更是直觀看到了生態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  鳥是西溪溼地保護利用最好的見證者,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們最有「發言權」,它們擇木而棲、擇水而居,「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實在是生態質量的首席體驗官。這是杭州生態文明建設躍上新臺階的縮影,其背後凝聚著無數綠水青山守護者的心血和付出。
  • 解碼文明城市 雲南這6地為什麼能?
    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涉及城市建設、管理、服務等方方面面,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工程。為此,騰衝市先後投資30億元,實施「五美一最」(美麗縣城、美麗集鎮、美麗村莊、美麗公路、美麗河流、最美庭院)建設工程。同時推進基礎設施、老舊小區、農貿市場、公共文化設施、環境衛生改造提升和廁所革命。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是騰衝深化創建工作的成果,也是新徵程的起點。
  • 雲南旅遊必去的景點,雲南旅遊推薦景點
    雲南旅遊必去的景點?1、玉龍雪山。玉龍雪山,和古城一樣,是你到達雲南後,無論如何也不可避免的地方。一進入麗江,雪峰就像影子一樣一直陪你。走在麗江城,猛抬頭看,高興的餘地,還有一種安心的感覺。香格裡拉是人們逃離實際夢想,追求美的夢想。4.瀘沽湖。瀘沽湖年均溫度在17℃左右,夏季溫度在15-25℃,溫和宜人,絕對避暑勝地!冬天的溫度是3-18℃,早晚的溫差很大。因為光線充足,湖水一年四季都沒有結冰,所以早上去看日出絕對會讓你哭。秋天瀘沽湖的葉子變黃了,蘋果梨也成熟了,秋天的景色適合拍照。
  • 雲南旅遊幾月份去最好?雲南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來雲南吧,你會遇到雲夢縈繞的山,滿江春意的水,清新無染的空氣.雲南旅遊幾月份去最好?有人說是2月到6月,也有人說是5月到10月,其實雲南相對於其他的省份來說,沒有明顯的四季區分,氣溫變化比較小,每個季節來雲南都會發現雲南獨到的美麗和驚喜,雲南是真的非常適合說走就走啊!那麼雲南旅遊去哪兒好玩呢?
  • 雲南香格裡拉旅遊景點攻略自由行,雲南旅遊跟團走還是自由行好
    天氣晴朗的香格裡拉實在太美,說它是一片淨土一點都不誇張,不過還是需要認真做好攻略,合理安排行程,對景點交通門票等做到心裡有數,才能體驗到一個美好的香格裡拉之旅。選擇大巴車:大理或麗江都有直接前往香格裡拉的大巴車,用時和自駕差不多。不過沒法在路邊風景好的地方停留拍照。關於住宿香格裡拉沒有春夏秋冬四季,只有冬天和更冷的冬天,我們剛到香格裡拉第一天就下暴雨,需要開地暖睡覺,所以大家在預訂民宿時一定要提前打電話諮詢老闆天氣情況以及是否可以提供地暖或電熱毯。
  • 雲南舉行雲南省全國文明城市新聞發布會(第二場)
    應邀參加今天發布會的有中央駐滇、香港駐滇、雲南省內各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歡迎大家!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共有七項議程,下面,我們依次進行。  首先,請雲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海江先生發布新聞。
  • 來雲南,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影響力的重大機遇向世界展示雲南之美為美麗中國增添光彩當天召開的省政府黨組(擴大)會議強調要充分用好盛會平臺全面展示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效、鑑別、分析時發現了20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活動影像是該保護區建立以來首次用紅外相機對保護區動物的活動進行監測記錄國內首次拍到雙角犀鳥雛鳥出窩畫面7月6日上午
  • 冬季到雲南去旅遊
    「雲南只有一個景區,這個景區叫雲南。」雲南氣候立體、環境多樣,是中國野生生物種類資源和生態系統最豐富的地區,也是中國民族最多的地區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省份。2017年,應雲南省推動全域旅遊之勢,華僑城集團戰略入滇,深度參與旅遊大開發。
  • 自駕遊去雲南旅遊多少錢?幾月份去雲南旅遊最合適?
    最近很多人小夥伴私信我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不知道哪個月份哪個時間去 雲南 旅遊最合適,在這裡雲途阿詩瑪來告訴大家。9月是 雲南 旅遊的最佳季節。既避過了暑假、也避過了國慶的高峰期。可以走東線,南線,還有西線。
  • 2020編年紀|雲南旅遊在「變」中向世界獨一無二旅遊勝地目標邁進
    直到2017年,雲南旅遊仍然以傳統觀光旅遊為核心,隨著人們的旅遊需求和意願不斷升級,傳統的山水觀光型旅遊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旅遊產品、旅遊業態、旅遊品質的要求,遊客們領略完雲南的風光,需要深刻體會雲南旅遊資源之時,雲南能為他們提供什麼成了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而雲南旅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做出的努力和變革,就是取得前述成績單的原因。
  • 雲南舉行雲南省全國文明城市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下面,我們依次進行。  首先,請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宣宇才先生發布新聞。  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宣宇才: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省委、省政府把新時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列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龍頭工程進行部署推進,把新時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與「最美麗雲南」建設、「美麗縣城」建設、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等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多次作出指示批示,提出明確要求。省文明委領導經常深入創文城市具體指導具體抓。省文明委每年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推進會、培訓會,全面安排部署各項工作。
  • 【2019•奔跑雲南】關鍵字——勵
    每天深夜11時,她還在扶著欄杆、緊握著手電筒,顫巍巍地上樓下樓,檢查每一間教室和宿舍。記者 趙黎浩 攝  18年前,她兼任新建的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136個孤兒的媽媽,在她的呵護下,一個個孤兒健康成長,走進學堂。  11年前,她經過不懈努力,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女子免費高中——雲南麗江華坪縣女子高中,照亮了1645名貧困山區女孩的大學之路。
  • 中國首部旅遊與民族文化融合3D高清動畫片雲南造
    昨日,春城晚報記者獲悉,一支來自武漢的資深創作團隊結合雲南本土文化傾力打造的第一部作品即將問世。細訪得知,該片名為《毛毛旅行記之雲南十八怪》的本土動畫片即將於年底開播,除了本土元素外,主打「中國第一部旅遊與民族文化交融——3D現實題材高清動畫片」的創意也讓業內驚喜,在雲南也能做出全國一流的動漫原創片。值得關注的是,從動漫影片的創意出發到結合旅遊產業進行衍生產品的開發等都大大增加了該片的商業價值。
  •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2017年招生簡章
    1982年畢業於雲南大學物理系,1988年獲雲南大學高能物理專業碩士學位。曾任昆明學院信息技術學院院長。長期從事高校計算機專業教育和技術研究,對高等學校應用型辦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擔任雲南省高等學校計算機教學研究會副會長,雲南農業設施電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雲南省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雲南省現代智慧城市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
  • 雲南最佳旅遊時間表:一年四季分別最適合去雲南哪裡?
    除了賞荷能讓自己心沉靜下來和炎熱的天氣對抗,還有最激情的打水仗分分鐘幫你消暑。到了8月,雲南的雨季基本結束,藍天白雲,映著荷花,在綠油油的水稻中散步也是一種享受。普者黑旅遊地圖消暑必去:(1)普者黑打水仗:兩個碼頭可坐為划船打水仗的起點,分別是青龍山碼頭與蒲草碼頭。如地圖中的黃線部分為遊船打水仗線路。遊船票價:210元/人,可前往景區購買。
  • 雲南香格裡拉旅遊攻略自助遊,雲南香格裡拉旅遊攻略必去景點
    香格裡拉,雲南景點中最純淨聖潔的一個地方,也是很多人嚮往的聖地,那麼三天的行程該如何做攻略呢,雲途阿詩瑪這就來教你! 【必玩景點】 普達措國家公園 國內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重要組成部分,擁有高山草甸,湖泊溼地,河谷溪流,珍稀動植物等原生態景區,香格裡拉旅遊必玩之地
  • 「創文進行時」雲南景洪市曼搭村民小組:爭做鄉風文明建設「領頭雁」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依託,當地每年開展道德講堂活動,讓黨員幹部們用通俗易懂的民族語言講述道德模範的先進故事,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修養,推動「知行合一」的道德實踐,營造「崇德尚善」的濃厚氛圍;連續兩年開辦傣文培訓班,共2期28天,全村男女老少超過100人參加了培訓,傣漢雙語示範點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村民文化素養不斷提升,傣民族文化得到傳承發揚;每2年開展一次「十星級文明戶」
  • 健康防護,這份文明小貼士請收好
    健康防護,這份文明小貼士請收好 2021-01-08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