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榜樣
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
是世界最大的
單體硫酸鉀生產企業
建有年產150萬噸硫酸鉀生產裝置
和年產10萬噸硫酸鉀鎂肥生產裝置
近日,國投羅鉀硫酸鉀廠被授予
「中央企業先進集體」
這份榮譽如何煉成?
今天,一起走進茫茫羅布泊
品讀國投羅鉀人的故事
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2000年9月,2004年成為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企業,以開發羅布泊天然滷水資源製取硫酸鉀為主業。公司建有年產150萬噸硫酸鉀生產裝置和年產10萬噸硫酸鉀鎂肥生產裝置,是世界最大的單體硫酸鉀生產企業,而硫酸鉀廠這個員工數佔公司總人數三分之一的大廠,承擔了公司硫酸鉀的主要生產任務。
在公司黨委的領導下,硫酸鉀廠這支「前鋒」團隊團結奮進,集思廣益,攻堅克難,連續九年超額完成生產任務,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011——2015年連續4年榮獲國投集團「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17年榮獲國投集團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7年申報的《化肥企業基於TnPM系統化思維模式下的設備精益管理》獲得新疆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2016——2018年連續三年榮獲自治區「節能減排先進集體」稱號,2018年獲得國投集團班組建設示範單位稱號,2018年硫酸鉀廠第二黨支部榮獲國投集團第一批「黨員示範基地」稱號,2019年硫酸鉀廠榮獲「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稱號,第二黨支部榮獲「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點擊查看國投羅鉀成長之路
一位老黨員的信念堅守
「作為一名合格黨員,堅持共產主義理想是最起碼的要求,否則不能稱其為共產黨員」,這句話老黨員劉生忠同志時刻銘記在心。他經常在業餘時間自學黨的政治思想,而且將關鍵的知識點記錄在筆記本上,他不僅自己學習,還帶頭在班組內部組織學習,通過領學宣講、黨課輔導、交流討論等方式定期組織班組員工和其他黨員開展學習活動,交流學習體會,使黨員、申請入黨的積極分子及班組員工更深入了解共產黨的精神內涵以及其先進性,通過「兩學一做」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來增強班組員工理論水平,將自己所學所悟知識給班組員工進行宣貫,讓大家共同認識黨的發展史,堅定自己對黨的信念。
每當看見他講黨課的時候,班組員工白錄姣都能感受到作為黨員的那份自豪,她很羨慕,和同事聊天經常會提及此事,要是自己能成為一名黨員該有多好,白錄姣通過努力學習和工作中的表現,終於在今年被支部吸收為入黨積極分子,已經成功的向黨組織又邁進了一步,像白錄姣這樣的員工還有很多,在劉生忠的影響下,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的人員佔了一大半。
��點擊看報導《奇蹟這樣創造!探訪「生命禁區」中的黨支部》
業務實現提質增效,思想政治教育要先行。硫酸鉀廠始終將學習作為重要任務來抓,通過「實事求是哲學讀書會」實現了黨員幹部「帶頭學」,通過每天班前班後會的「三分鐘學習法」實現了基層覆蓋「一起學」;通過支部委員講黨課、「內訓師大講堂」,實現了開設課堂「專題學」;通過開展知識競賽、現場測評,實現了學用結合「檢驗學」。書記帶支委,黨員帶群眾,全員在學懂弄通做實上狠下功夫,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硫酸鉀廠的戰略性工程,提升了團隊意識和創新主體意識,員工從原來的「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群眾心中。
創新隊伍中,他們都是寶藏男孩
黃文江就是硫酸鉀廠創新隊伍中的普通一員,他雖然性格比較內向,不太喜歡說話,但他卻善於思考,經常立足於自身崗位,以問題為導向,用心思考、觀察和通過試驗反覆驗證自己的想法,最終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自認為方案可行時便上報班長,得到許可後開始實施。記得改善初期,他雖然得到班長的支持,但鉗工忙於現場維修,根本抽不出人手配合他完成改善,他看到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己所提出的方案一直被耽誤,他也理解鉗工的難處,於是萌生了新的想法,自己學習電焊,這樣做改善就可以自己操作了,他把心裡所想告訴領導,最後得到車間領導和班長的支持,跟著維修工學習,通過師傅的教導和自身的努力,反覆的練習,很快便考取了焊工資格證,從那以後他便走上了自主創新改善之路。
2019年,他自主創新發明了 「機頭氣源清掃器」,此項發明以前每班需要2人耗費5小時才能清理完的落料,現在只需要1人耗費10分鐘就可以清理完畢;同時他還製作了移動加油車、拉料小車、格篩清料器等小發明。他個人與同事多次參與完成現場改善,自製工具五件,且多項現場改善榮獲部門級、公司級合理化建議獎項,這些改善在車間廣泛推廣,看到改善給現場帶來的益處,大家充分發揮智慧參與各項改善,遇到不解紛紛向他請教,他也常會通過日常培訓、單點課、案例兌標、現場學習、微信等多種形式向其他員工傳授技術知識以及如何發現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的思路。創新改善不僅提高了現場工作效率,改善了現場的工作環境,同時也帶動了其他員工,營造了班組的創新氛圍。
硫酸鉀廠中像黃文江師傅這樣的人還很多,他們依託 「三室」的引領和示範優勢,持續開展「工具開發」、「QC 小組活動」、「六項改善」、「金點子提案」、「合理化建議」、「手工作品大賽」、「班組吉尼斯」等優質創新活動,樹立開拓創新的精神,建立人人有創新、時時有創新、事事有創新的創新氛圍,努力為員工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智慧,使各位員工積極主動地參與公司的各項工作改善,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從而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硫酸鉀廠現有專利技術授權14項,2項已被受理。QC小組也多次榮獲自治區QC成果發布一、二等獎。2019年閃電QC小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優秀成果三級。
��點擊看報導《十八般姿勢!看國投羅鉀檢修人》
抓住安全生產關鍵。「企業發展、安全第一」。硫酸鉀廠始終緊緊圍繞「零傷害」理念和「零事故」目標,持續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及雙重預防機制建設,以承包商安全管理深化年,安健環文化建設為契機,通過「百日安全活動」、「安全活動月」、「消防活動月」、「職業健康宣傳周」、「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周」等活動,開展安全、環保、職業健康等方面,提高全員安健環意識和技能,從而將事故鏈中斷在事故前,現場環境本質安全水平得到了逐步的改善和提高。2019年安健環文化評定為三星(相當於NOSA四星水平)。
抓住創新驅動關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一直以來,硫酸鉀廠依託「技能大師工作室、孫斌勞模工作室、前鋒創新工作室」的「三室」平臺,以「發現問題是優點,解決問題是創新」的理念,持續開展的「工具開發大賽」、「六項改善」、「金點子提案」、「合理化建議」 「班組吉尼斯」等優質創新活動,在全廠上下營造了濃厚創新氛圍,依託創新求發展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有效助推了企業發展。創新項目《AO技術研發應用與推廣》獲2018年國投集團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僅此項技術每年較傳統工藝提升產量13%左右,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2017年,「前鋒創新工作室」被國投集團評為「優秀創新工作室」,陽光QC小組榮獲國投集團「優秀質量QC小組」稱號。截止目前,硫酸鉀廠共有專利授權14項,受理2項,標誌著硫酸鉀廠創新創效創優工作取得了跨越式進步。
抓住提質增效關鍵。「向內部管理要效益」是硫酸鉀廠一直以來堅持的管理方向。近兩年為滿足國內多元的市場需求和客戶需要,提升「羅布泊」牌鉀肥市場競爭力,國投羅鉀公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打破單一粉料產品的局面,引入了擴能、造粒、噸包項目。面對全新的設備和陌生的工藝,硫酸鉀廠打造的「一專多能複合型人才」計劃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崗」模範作用,黨員帶頭深入現場找問題、查隱患,利用工餘時間對崗位員工技能開展全方位培訓,擴能系統投料試車一次性成功,較擴能投用前班產平均增加404噸,達到了「協同提產」的效果。造粒項目自初次試車起,僅用了10天就連續穩定生產出合格顆粒產品,並實現當年達產。
一直以來硫酸鉀廠以現場問題為導向,以提質增效為目標,通過技術攻關、現場改造、修舊利廢等方法,充分發揮「黨員突擊隊」的先鋒作用,壓降生產成本。2019年在同比壓降15天生產時間的情況下,圓滿完成了生產任務,較預算壓降生產成本1.6億元,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身懷「絕技」的他們,演繹工匠精神
白旭輝一名普通的操作工,2014年底進入公司,被分配到氯化鉀浮選崗位,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歷練,2017年9月轉崗至氯化鉀浮選中控,主要針對工藝控制,氯化鉀浮選片區設備監控等工作。2019年4月8日,由於季節氣溫的變化,對氯化鉀浮選的質與量影響嚴重,導致班組當天產量出現波動,針對這種情況,他主動向班長提出想放棄休假時間留下來加班,跟著其他班組的浮選工學習經驗,那幾天他幾乎每天都是十一、二點才回宿舍,第二天又接著上班,大家都勸他讓他早點回宿舍休息,不然在高強度的工作下身體會受不了,但他總是笑著說沒事,趁現在年輕腦子靈活多學點,他積極樂觀好學的態度,身邊的師傅們都喜歡給他講解,經過幾天時間的加班學習,收穫很大。
之後,他將學到的知識與自己的想法有效的結合,很快在氯化鉀浮選方面有了自己獨特的操作方式,日常工藝調整也更加得心應手,有效的補缺了班組在生產方面的短板。他是一個敢闖敢做的人,膽大心細,對於困難,從不畏縮,都是迎頭而上,想辦法解決,通過思考、下現場,針對工藝、設備等改善問題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議。他依託班組建設這一載體,通過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指標PK、生產吉尼斯、員工技能分級等活動,練就了他一崗多能的本領,在技能比武中,以優異的成績奪得浮選系列的桂冠。
白旭輝奪得桂冠震撼了很多人,在平時看來,他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浮選工,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能,但通過努力也能成功,他成了大家心中的標杆,朝著心中的目標努力,平凡的人也能闖出一片不平凡的天地。技能比武大賽是員工自身崗位價值體現的一個舞臺,能在這個舞臺脫穎而出的人,都離不開背後的努力。
手術單上的特別籤字
2019年9月10日,員工王鳳玲因突發疾病被送往哈密紅星醫院急診科救治,車間主任立即聯繫哈密休假黨員馬欣同志第一時間趕到紅星醫院了解病情,醫生告知病情十分危急,需要立即手術,否則會有生命危險,由於王鳳玲家住烏魯木齊,一時間又聯繫不上家人,面對醫生的催促和手術的風險,馬欣沒有過多想後果毅然在手術單上簽字,當王鳳玲被推進手術室的那一刻馬欣焦急的等候在手術室外,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搶救,手術終於結束了,聽到醫生說手術非常成功後,馬欣總算鬆了一口氣,看著從手術室推出來的王鳳玲,馬欣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
同事們知道後也紛紛趕往醫院,在王鳳玲恢復意識後,想到自己從鬼門關走了一趟,想想都後怕,看到一張張熟悉的臉龐,她感動的留下了眼淚。在她手術後住院期間,因自己婆婆生病住院老公需要照顧婆婆和上學的女兒,自己則一直是由同事輪流到醫院陪護,直到出院。這期間大家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送飯、日常生活),馬欣也經常帶著自己一歲多的女兒到醫院陪護,鼓勵她好好養病,什麼都別想,有大家在,看到小朋友可愛的笑容,想到自己的孩子也需要照顧,心態特別好,積極配合治療,在大家悉心的照顧下,王鳳玲恢復的很快,看到漸漸好轉的她,大家心裡特別開心。她說:「雖然沒有家人的陪伴,但是有你們,我心裡很感動也很溫暖,感謝大家放棄了休假在家陪家人的時間,到醫院照顧我。」後來,她跟我們說:「她能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工作,她很滿足,一定會用自己的努力來回報大家。」
這種溫暖的舉動,帶動了身邊很多人,團員,普通員工也紛紛加入 「鄰裡守望互助服務隊」,為員工或員工家裡解決實際困難,消除員工上班期間的後顧之憂。一直以來「鄰裡守望互助服務隊」始終面向基層,朝著員工需求,向著員工盼望,充分發揮黨群連心橋作用。
搭建技能培訓平臺。「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硫酸鉀廠始終堅持「黨員隊伍建設與員工業務素質提升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思想,打破以往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將日常學習拓展到了網絡課堂,轉移到了崗位現場,以學促練,以練促賽,開展了技能比武、指標PK、生產吉尼斯、員工技能分級等活動,全面提高員工學習力,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隊。也湧現出了國資委最美一線工人—「狀元夫妻」、國投集團「先進工作者」、「國投集團技術能手」、「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等一批思想堅定、技能過硬的優秀人才,成為保障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截止目前,硫酸鉀廠41%的員工成長為高級及以上技能人才。
��燃爆!紅柳葉樂隊,在「死亡之海」迸發如火的青春
搭建企業文化平臺。堅持「一月一大動、一周一小動」,搭建員工展現平臺,積極開展各類員工喜聞樂見的攝影書畫大賽、籃球比賽、迎新晚會等活動,提升員工的凝聚力,推進員工隊伍建設,將企業文化植入員工心中。
在羅布泊年青人年青人佔大多數,他們選擇把青春留在這裡,把愛情定格在這裡,他們用堅守詮釋信念,用「羅鉀精神」指引方向。「紅柳葉樂隊」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支羅鉀人自己的樂隊,這群「草根」音樂人已創作了30多首歌曲,他們用嘹亮的歌聲、悠揚的琴聲、鏗鏘的鼓點,激情演繹著羅鉀人的故事,他們的歌聲唱出了羅布泊,唱到了央視三套群英匯的舞臺。
每年的7月29日,屬於員工自己的節日——「羅鉀員工文化藝術節」都會如期舉行,這場讓羅布泊盛夏熱切期盼的文化大餐,已經成為羅鉀員工放鬆身心,陶冶情趣,展現自我的巨大平臺。掏真心,動真情,接地氣的節目形式,在羅布泊已成功舉辦了6屆。民族服裝秀、和合之聲、青年論壇等硫酸鉀廠的特色活動都是一張張獨具特色的羅鉀名片,匯集成一條多彩的風景,展現出來的是羅鉀人自強不息、自信樂觀的群像,更是硫酸鉀廠員工在兢兢業業中書寫平凡、演繹精彩的鮮活寫照。
搭建互助平臺,建黨起群連心橋。硫酸鉀廠堅持「黨建帶群建」,統籌抓好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的建設工作,使黨建工作與群團工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建共贏。成立「鄰裡守望互助服務隊」,解除員工後顧之憂,架起了黨員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極大地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作為公司的「前鋒」,硫酸鉀廠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鉀肥企業為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堅定的信心、過硬的作風,立足羅布泊這片寶藏,為公司做出卓越的貢獻。
———— / END / ————
原標題:《從國投羅鉀硫酸鉀廠「前鋒」團隊4個故事說起…… | 國投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