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教授專訪|充滿自信 相信未來

2020-07-10 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

陳曉簡介

陳曉教授專訪|充滿自信 相信未來

陳曉,2010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現任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浙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近十年專注於肌腱幹細胞及再生研究,根據組織特異性在肌腱的種子細胞和支架的基礎應用研究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創新,相關工作發表50篇肌腱組織工程、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SCI文章(平均影響因子6.159,SCI他引1861次,單篇最高301次,H指數26,26篇為近五年文章),其中第一作者/共同12篇,通訊作者/共同12篇(平均影響因子6.64,一篇為ESI前1%高引用論文,5篇為5%高被引論文)。包括了Science Adv以及再生醫學領域相關的幾個關鍵學會(國際幹細胞學會,國際生物材料學會,國際組織工程學會和國際移植學會)的TOP學會期刊—Stem Cells,Biomaterials,Tissue Engineering等。

基礎醫學院研博會採訪了作為優秀院友的陳曉教授,來一起聽聽他對學弟學妹們的期待吧!

感恩所得

「人生無非兩件事:首先是做人,然後再是做事。」我一直非常認同歐陽宏偉老師的這個觀點。在我學習、工作生涯中,我的導師歐陽宏偉改變了我很多觀念甚至人生的很多規劃。歐陽老師一直強調做人最基本的是有感恩的心,感恩我們能得到的各種支持,包括你能進入什麼樣的學校,你能獲得多少的知識……知識是由老師來教給你的,這些東西其實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傳授知識其實是外界給你的一個支持,可能在學生時代,很多人覺得這些都是我應得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很多東西不是說你努力就能得到,還需要身邊很多人對你的支持,所以做人懷有感恩的心。我最初的理想是搞基礎研究,感恩遇到歐陽老師,讓我重新審視自己。歐陽教授從新加坡引進回國,他的理想是振興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再生醫學,這是一個很大的理想,受到他的影響,我深覺自己的科學研究要與產業振興、國家命運緊密聯繫。


陳曉教授專訪|充滿自信 相信未來

追求做事的意義

做人要有理想,做研究也要追求科研的意義,比如我們做研究如果單純是為了發文章,那科研就失去了最初的意義,換個角度思考,如果為了創造新知識,開拓新領域等等,我們通過文章把知識傳播出去,這樣意義就不一樣了。其次,我也鼓勵大家,如果認定有意義的事,就要把事情做到極致。很多時候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報定應付交差的目標,往往事情做完也不盡如人意。儘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雖然它可能還不是最完美的,但也能做出讓自己感動的成果。

培養學習能力,適應社會變化

未來社會瞬息萬變,各種科技技術發展迅猛,在這個不確定的新時代,我認為,同學們最重要的是要具備迅速適應變化社會的能力。那麼如何培養這種能力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成為被別人需要或者被社會某個領域需要的人才,第二點是要有學習基礎知識的能力,這種學習能力應該在大學或者研究生階段建立起來,要去學習更豐富的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術。學習新的技術知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設立一個目標,每天朝著這個目標前進,慢慢適應這個不斷變化的社會,想成為頂尖人才,就必須每天保持前進一點點。這個過程實際也是邏輯訓練的過程,首先設定目標,根據目標做有關背景調查,出規劃,然後把它做成並且有能力講出來,這就是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做事能力的訓練。如果你具備了這種做事的能力,你就可以一直保持競爭力。

陳曉教授專訪|充滿自信 相信未來

充滿信心,相信未來

留校做教師後,我對學生生活還是非常懷念的。總的來說,學生生活還是比較單一的,外界壓力也不大,那時候的任務主要就是積累科研經驗,提高各種能力。工作之後,身份發生了改變,也要對更多的事情負責,這時候很多事情不可能像學生時代一樣,等著你慢慢成長成熟,這時候需要更多的勇氣,樹立理想和信仰支持你前進。我喜歡用幸福來評判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我認為只要自己覺得幸福,符合自己的追求,就是成功的人生。

對於學弟學妹們,我覺得大家已經站在浙大這樣一個很高很好的平臺上了,你們需要的就是堅定信心,明確目標和方向,挑選你們自己想要的生活,做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並用你們的行為感染身邊的人。

掃描二維碼 | 關注我們

今日頭條公眾號 : 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

微信公眾號 : 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

新浪微博公眾號:@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


陳曉教授專訪|充滿自信 相信未來

相關焦點

  • 堅定自信 未來可期——生92專訪梁鑫老師
    以下是我們的採訪記錄——1999-2003,上海交通大學  學士2003-2007,上海交通大學  博士2008-2014,馬克思-普朗克分子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所  博士後2009-2011,洪堡學者       2015-,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研究員/Tenure Track助理教授主要應用生物物理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細胞對機械力信號的感覺機制
  • 一個又一個奇蹟讓我們更自信(解碼幸福中國·為什麼我們對未來充滿...
    如何理解一個又一個奇蹟讓中國人更自信,中國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源自何處?本期觀察版圍繞這些話題展開探討。內容提要我們對未來的自信,不僅來自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財富迅速積累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更在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中國制度讓我們充滿自信,中國奇蹟讓我們對未來充滿自信。
  • 芝柏表今年天際行者主打,中國區代言人陳曉同款有聊,樂適運動款
    這次,跟他一起玩的是陳曉。7月3日,瑞士高級制表品牌芝柏表(GP)攜手中國區品牌代言人陳曉,共創天際行者(Earth To Sky)之夜,現場展示不同經典系列的「天際行者」概念腕錶。芝柏表(GP)執行長Patrick Pruniaux先生與中國區品牌代言人陳曉亮相「天際行者」之「天際行者」之夜:藍色、黑色,宇宙之色浩瀚宇宙,包羅萬象又耐人尋味, 「天際行者」概念完美契合的芝柏表(GP)腕錶首次於中國展出,將藍色和黑色調和諧搭配。
  • 陳曉課題組發文發現了全新的再生特異的線粒體相關細胞亞群
    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 昨天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陳曉教授團隊合作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構建了蠑螈肢體再生細胞動態圖譜,並發現了全新的再生特異的線粒體相關細胞亞群。本文第一作者為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博士生秦天、博士生範春梅和浙江省微生物技術與生物信息學重點實驗室王庭璋教授
  • 專訪施一公教授:基礎研究的喜悅無與倫比
    施一公教授、潘建偉教授、許晨陽教授也將迎來屬於他們的這份榮譽。今天,我們將為各位讀者送上未來論壇對三名獲獎人的專訪。讓我們一道在問答中,領略他們的風採。 專訪 施一公 & 未來論壇 keywords 2017未來科學大獎/ 生命科學獎 / 施一公
  • 自信的重要法則: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你才能無條件自信
    事實上,一個人的自信應該要基於一種無條件,那就是相信自己的獨一無二。許多人之所以不自信,根本上是沒有發現自己的獨一無二,我們總是看到別人的長處,忘記了自己的優點。如果我們想要學會自信,請首先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去發現自己的優點是什麼,並學會肯定自己,你才能變得無條件自信。蔣勳老師曾說過,東施效顰之所以醜是因為東施忘記了自己的美。
  • 陳妍希綠洲曬親子合照,開心分享教小星星英文趣事,陳曉新劇將播
    陳妍希曬出的這張親子照中,自己和小星星穿了同系列的親子服,畫面十分有愛,加上同吃爆米花的調皮動作,讓這張親子照充滿活力跟童趣。除了分享照片外,陳妍希還配文和網友粉絲們分享教兒子英文時的趣事,因為不會說"櫻桃"的英文,調皮的小星星直接用拼音將"櫻桃"兩個字拼了出來,童真十足。
  • 誰說陳妍希配不上陳曉?看她曬自拍卻「撞臉」老公,不愧是夫妻臉
    對於之前的陳曉與陳妍希來說,他們兩人的婚姻就是很不被大眾看好的,那時候甚至有著很多人吐槽陳妍希配不上陳曉,可這麼多年過去陳曉陳妍希兩人的生活依舊是很幸福,而在陳妍希如今減肥成功後其形象更是撞臉自己老公呢。熟悉陳妍希的人都清楚,之前她因為自己飾演「小龍女」的事情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吐槽,對比起她「小籠包」時期的臉現在的她真是瘦了很多。
  • 恩喜整形美容醫院張曉琴院長專訪—女人,應該用自信的姿態奔跑
    恩喜整形美容醫院張曉琴院長專訪—女人,應該用自信的姿態奔跑2015-12-11 16:34:23 來源:  中國網    張曉琴,系中韓整形學術交流第一批醫師,從事面部整形美容達10餘年,專注於東方人面部美學設計。
  • 陳曉陳妍希兒子叫什麼名字?小星星個人資料揭秘
    隨後陳曉微博轉發,並稱:「出拳的那小子,希望你堅強,要聽媽媽的話!」  此前有網友於12月18日在臺北林正宗婦產科探望朋友時,目擊陳曉現身,懷疑陳妍希在此生產。之後在育嬰院看到寶寶床位上掛著陳妍希本名「陳玫璇」的牌子,寶寶重3955克(約8斤)、身長53公分。
  • 陳曉一秒認出老婆陳妍希童年照 甜喊"星星的媽咪"
    網易娛樂12月3日報導 近日,陳曉在宣傳新劇接受採訪時玩起了互動遊戲看圖識人。網易娛樂11月17日報導 近日,有媒體在北京某餐廳外偶遇陳曉,當天晚上八點左右,陳曉頭戴棒球帽,身穿黑色棉服打扮休閒,收工後來到飯店參加朋友聚會。
  • 好劇扎堆上好看視頻宣發 陳曉化身「好劇星推官」
    開播前,飾演男主角「鄧子昂」的陳曉現身好看視頻獨家明星影視推薦訪談欄目,擔任「好劇推薦官」,透露了許多臺前幕後的故事,同時也為廣大觀眾在線糾正帶娃的醫學誤區,為新劇再添一把火。根植於好看視頻泛知識的內容生態,「好劇星推官」開始收穫影視行業越來越多的認可,陳曉、李庚希、董思怡、沈月等一眾明星大咖陸續做客,「好劇星推官」的陣容愈發壯大。
  • 陳妍希為陳曉慶生恩愛如初,小籠包的愛情也是很美好的
    7月5日陳曉生日,陳妍希發文為他慶生,並配文:「日夜拍戲的陳先生辛苦了。願你每日都能睡個好覺,願你的付出都能有所得到,生日快樂。」並曬出了一家三口的合照,打破前段時間傳聞兩人鬧不和的傳聞。然後陳曉也轉發,並感謝陳妍希的祝福,順便調皮了一下,說陳妍希文藝範十足。
  • 《未來簡說》赴美專訪諾貝爾獎得主 王星對話阿希姆·弗蘭克
    、教授、學者,將最前沿的科技知識、最一線的研究突破帶給關注創新的年輕一代。 《未來簡說》近期推出了重磅之作——科學領域最高峰的諾貝爾獎得主專訪,每一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是對於全球科學界的大盤點,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領域對全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將進入榮譽殿堂,《未來簡說》的製作團隊在2017年頒獎典禮舉行前夕前往美國,專訪了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分享他們在科學探索路上的挑戰與收穫,以及對未來的期待。
  • 漫畫:蜘蛛精對腿充滿自信,卻被人類嫌棄,理由就是腿毛太多
    赤松一六八有點迷之自信,她認為自己的原形很美。赤松一六八平時是不會露出原形的,學生們都以為她只是有點漂亮的保健室老師而已,但她聽老朋友說,財部筑紫知道他是蛇精,她就理所當然的以為,老朋友一定提起過自己,她才會在財部筑紫面前展露真面目。
  • 陳曉陳妍希兒子小星星大名曝光 陳睦辰有什麼寓意嗎
    近日,陳曉陳妍希兒子大名曝光,在兩人為小星星即將滿月準備的禮盒中,以小星星的口吻向來賓發出了邀請。而小星星的大名也被曝光,原來叫陳睦辰!這麼名字有什麼寓意嗎?    陳曉陳妍希兒子小星星大名曝光 陳睦辰的名字有什麼寓意?
  • 獨家|諾獎大猜想:夏普萊斯二拿化學獎?
    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熱火朝天的籌備過程中,WLF對199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厄溫·內爾(Erwin Neher)進行了專訪。問到了他對今年的諾貝爾獎的期待時,他表示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有非常多被廣泛討論的話題,比如說基因開關。
  • 專訪|未來科學大獎王振義:沒有基礎研究,臨床問題就很難解決
    來源| 網易科技《科學大師》欄目(ID:tech_163) 作者|孟倩 他們分別是 88 歲高齡的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和 96 歲高齡的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教授王振義。在接受網易科技《科學大師》欄目的獨家專訪中,王振義院士於言辭之間展現了作為一名醫生、學者,堅持在科學的道路上「成人為己,成己達人」的楷模風範。
  • 專訪韓國知名同傳專家金珍我:未來世界的中心是圍繞中國的
    原標題:專訪韓國知名同傳專家金珍我:未來世界的中心是圍繞中國的 金珍我教授(資料圖)   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記者 王凡)11月的北京,新寒初上,天朗氣清。其中,一位優雅動人的女士格外引人關注,她便是韓國知名韓中翻譯家、韓國外國語大學韓中同聲翻譯研究院院長金珍我教授。   在中韓翻譯界,金教授可謂是大名鼎鼎。她作為同傳譯員,曾親自見證過中韓歷史中許多重要場合。1992年8月24日中韓建交當天,正處於剖腹產術後第五天的金教授便擔任了韓國KBS電視臺中韓建交現場同聲傳譯的重任。當天,通過她的聲音,中韓建交的消息傳遍了整個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