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從一段人類學家與怒族巫師的對話說起。
巫師說有病人來找我,我都會說你有病就去醫院,你治縣城裡治不好就去省城裡治,如果還是治不好你再來找我。
在巫醫的理論當中,人之所以會生病,不僅是因為物質性會對人產生某種不良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某些精神性的邪氣異靈與人相衝撞。
這種邪氣,既可以是來自自然界或者超自然界的,也可以來自人為作用的,來自自然界的叫做鬼神,來自人為的叫做巫蠱。
人類學家後來在他的書中說,當晚他在V字型的怒江大峽谷中,谷底傳來滔滔的江水,星辰像天花板一樣壓下來。
置身在這種秘境當中,身邊的朋友還講著一個又一個屍骨放骨以及巫師解骨的故事,他在那天夜裡仿佛明白了這一切傳說背後的真正奧秘,這位人類學家叫做鄧啟耀。
這場考察發生在1995年春節期間,這本書叫做《中國巫蠱考察》,鄧啟耀先生曾是中山大學的人類學教授,1952年是雲南昆明,17歲被下放到德宏州盈江縣的一個傣族寨子裡去當知青。
從此以後他有40多年的時間一直與最古老的苗疆巫蠱在打交道。
到了1999年《中國巫蠱考察》得以出版,現實中的巫蠱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分享《中國巫蠱考察》當中的幾則故事,一起探索。
1985年雲南怒江州境內公安民警正在盤查一個隊伍裡有4位白族姑娘和一個外地商人。商人正要將4位白族姑娘帶到內地去。姑娘們說村裡人說他們是養藥婆,他們在村裡已經住不下去了,只好跟人到外地去闖蕩。民警繼續了解了這個案情,發現事情的原因原來是這樣的。
當地有一戶白族人家的小女兒生病了,他們就請朵兮來降生,這位朵兮下神附體以後,一口氣講出了該村有13個殺魂和養藥者,並指認出病人是殺魂者某某所為,從此被指認的這13個所謂的殺魂養藥者就徹底在村裡無法居住了,整個村都開始躲避他們,村中的一切紅白喜事都不會邀請他們參加,村民們即使要繞一倍的遠路,也絕不會從他們家門口路過。甚至村民們正在吃東西,只要看見他們的身影會立刻吐掉正在吃的食物,因為村民們相信殺人者和養妖者是被黑巫術所控制的,他們想要自己活,就會對其他人下蠱殺魂,將自己的痛苦轉嫁給別人,他們還相信殺魂者可以通過某些人簡單的接觸,就將被接觸人的靈魂帶走,然後就將這些靈魂藏在河邊的石頭下面,或者藏在深山老林的巖石中。被殺魂的人只會迅速開始生病,甚至死亡。
殺魂者都是代代相傳的,多是父傳子,子傳孫。養藥婆呢則是秘密養蠱,放蠱的人被指認為養藥婆的人多是女性。傳說養藥婆都是一些年輕漂亮的女子專門害小孩,她們也會代代相傳,一般只傳女不傳男。殺魂和養藥者會被孤立,有時甚至被用私刑。這是1985年怒江白族的情況。
從沈從文的文章當中,我們也看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湘西也有曬草蠱的傳統,也就是在苗寨中誰被認為是在養蠱以後就會被稱為草蠱婆。草蠱婆先是被全村孤立起來,如果再被人發現草蠱,或者對某個小孩下蠱,全村人就會把這個草蠱婆綁起來,放在六月天的太陽下面,活生生的曬三天。而基本上沒有人能撐過這三天活下來。
當地的官府對於這種曬草蠱的私行也是從來不過問,可見在整個苗家人們對下蠱的行為都是零容忍。
草蠱婆養藥婆,這也成為了整個大苗疆範圍內,也就是今天的三峽湖南雲貴地區最惡毒的詛咒。
怒江的白族怒族等等民族和遼江其他地區有所不同,在怒江大峽谷中還有最古老的苗家巫師。
巫師他們為人正派,法力高強,據說他們能夠治蠱反蠱。若是被下蠱了醫院一般是查不出來也治不好的,於是這種病人就會請高明的巫師來治蠱。
但是巫師是一般不會單獨前往的,因為巫師還需要證明自己巫德高尚,畢竟黑巫術與白巫術之間只有一念之隔。
中蠱人一般要先請一個卦師來給自己算卦,算出自己種的究竟是什麼蠱,來自何方,然後再請巫師來對症施法,卦師巫師是相互監督的。
結束以後給病人吃半斤核桃油,加上一些激素子,病人就會翻江倒海的,又吐又瀉,排出蠱蟲。
在怒江的考察故事中,鄧老先生還講了一段小插曲。他說到了考察快結束的時候,他們結識了一位十分交心的怒族朋友。這一天他們在怒族朋友的家裡,偶遇了一位巫師。
巫師一進門就斷定他們身上已經被跟上了邪靈,而且準確的說出了邪靈的來源。原來他們是在請老巫師表演,體會儀式時,並沒有真正的病人要去蠱,而被召喚來的邪靈,失去了目標就跟上了他們。
怒族朋友一聽急了,讓巫師趕緊為他們作法驅邪,但是巫師不願意為外族人設立祭壇,他怒族朋友大動肝火,甚至以絕交相威脅,巫師最後才答應為他們做一次真正的驅邪儀式。
巫師用一個滴血的豬頭在他們頭上繞過,念誦長長的咒語,然後留下記號,帶上他們悄悄的離開,從而甩掉了邪靈。
而昆明省城的人對巫蠱的恐懼也不比山寨的少,鄧先生小時候他就被滾過雞蛋。
老人們說要是有娃娃生病了,就會有一種像蝴蝶又不是蝴蝶的蛾子飛過來。
這種蛾子是一種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這些鬼子要咬娃娃,以後娃娃的病就徹底好不了了。
吃了很多娃娃的蠱眼睛會特別的亮,非常嚇人,要是在這個巫蠱形成蛾子的時候,你抓住它用火燒,娃娃的病就會好,要是抓不住那往往就危險了。
老人們還說這個東西最怕的就是大煙味和鴿子屎的味,所以昆明城中以前有很多人養鴿子,還會煮大煙,點燃到處燻讓巫蠱現行。
如果蠱始終不現形就只有滾雞蛋了。方法是這樣的,拿一個新鮮的雞蛋在蛋殼上插一根新的針,每天黃昏的時候,就給病娃娃滾一邊用這個雞蛋滾過他的全身,一邊念咒語,念完以後立刻拿一碗米,把這個雞蛋和這碗米放在病娃娃的枕頭邊,蠱就會來吃這個粘著娃娃腥味的蛋。
連滾3晚以後,第4天清晨一定要在天剛剛蒙蒙亮的時候,趁這個時候恰好是蠱還沒有離開的,趕緊把這個雞蛋放到瓦罐裡,攪一把米和上一團亂頭髮蓋住雞蛋,再用一個破鞋蓋住瓦口加火煮透,等蛋煮熟以後還要剝開來檢查蛋白,蛋黃。如果像破布一樣不成形,那就說明確實是中蠱了,然後需要再繼續滾雞蛋,第2個還是那繼續滾,第3個第4個一般就會成馬蜂窩的形狀。第5個第6個窟窿會稍小一些,直到剝出來的雞蛋蛋白,蛋黃都是光滑的,娃娃的病也就能好了。
鄧老先生在這個故事後面還補錄了一段,他說50年代他家附近的一所大學也鬧過一次。最後弄的省城裡派人進學校才解決了這件事。
事情經過大致是這樣的,有一個班裡突然連著兩個女生發瘋了,醫生始終摸不清病因,束手無策,不久之後有傳聞說這兩個女生是中蠱了,而且說出蠱是從鄉下被人帶來的鬼蝴蝶。
一時間男生們群情激奮,各個手持長刀到處找蠱,還放言要嚴懲放蠱的人。事情越鬧越大,校領導有點控制不住了,眼看就有人要被指認為放蠱主人了,省裡緊急派人前來,後來有人發現犯病女生的床下有一隻鬼蝴蝶,然後鬼蝴蝶被抓出來,已經在地板上被釘住,男生幾十把長刀一起剁,最後連地板都壞了,更蹊蹺的是第二天兩位女生的病一下子竟然都好的跟沒有事一樣。
這是書中的兩個故事,後期我們再繼續更新其他的巫蠱。現實生活中你們聽過或者遇到過類似的事件嗎?可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