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江穎教授喜獲2018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2020-11-24 北大新聞網

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在京開幕。30日下午,大會正式公布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名單並舉行頒獎儀式,今年共有六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六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教授以《輕元素體系的全量子化效應研究和調控》項目榮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數理科學獎。

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獎儀式舉行

江穎領獎

延伸閱讀:

個人簡歷

江穎,1982年出生於四川樂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教授。2003年獲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學士學位,2008年獲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2006-2007年為德國尤裡希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08-201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2010年任北京大學量子材料科學中心助理教授,2016年晉升長聘副教授,2018年晉升長聘教授。

江穎在實驗室

江穎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和物理化學研究,重點關注原子尺度上的物性及非平衡超快動力學過程。

近年來,江穎研發了一套超高分辨掃描探針顯微成像和譜學技術,在單量子態的精準探測和操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尤其是實現了氫原子的空間成像和精確定位,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揭示了水的核量子效應。

江穎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包括《科學》2篇、《自然》1篇、《自然》子刊(Nat.Mat.,Nat.Phys.,Nat.Chem.等)6篇。受邀在美國物理學會年會、美國化學學會年會等國際會議上作邀請報告40餘次。擔任Chemical Physics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等雜誌的編委,美國物理聯合會中國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理事。

江穎曾入選國家首批「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2)、英國皇家物理學會IOP-JPhys Emerging Leaders(2016)、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2017),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7)。其研究成果曾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和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017)。

獲獎項目:輕元素體系的全量子化效應研究和調控

江穎研究組

對於大多數材料體系,只需要考慮電子的量子化,原子核則被當作經典粒子處理。然而對於質量較小的輕原子核(比如氫核),其量子效應(隧穿和零點運動)會異常顯著,因此必須同時考慮電子和原子核的量子化,即全量子化。

核量子效應會導致輕元素材料(比如水)出現許多反常特性,但精確、定量的表徵核量子效應非常具有挑戰性,關鍵原因在於缺乏原子尺度上的實驗表徵技術。

江穎與合作者成功研發了一套同時對電子量子態和原子核量子態敏感的新型掃描探針顯微術,突破了傳統技術只局限於探測電子量子態的瓶頸;首次獲得水分子的亞分子級分辨成像並在實空間實現了對氫核的定位;直接觀察到水團簇內氫核的協同量子隧穿;在國際上率先測定了氫鍵的量子成分,提出了「核量子漲落弱化弱氫鍵、強化強氫鍵」的普適物理圖像。

這些工作開創了原子尺度上核量子效應研究的先河,刷新了人們對水和其它輕元素材料體系的認知,並為量子物性的調控加入全新的自由度。

陳嘉庚科學獎

陳嘉庚科學獎金質獎章

陳嘉庚科學獎是以對我國科教事業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勵,被稱為「中國的諾貝爾獎」。

它的前身是1988年設立的陳嘉庚獎。2003年2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國科學院和中國銀行共同出資成立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設立陳嘉庚科學獎,以獎勵近期在中國做出的重大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

2010年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又設立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在中國獨立做出重要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的40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

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共設有數理科學獎、化學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地球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和技術科學獎等六個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如無符合標準的項目,可以缺項。

十餘年來,陳嘉庚科學獎已有30項原創成果、共35位科學家獲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則已授予22位傑出青年科技人才。

「陳嘉庚科學獎」希望能引領一種踏踏實實的治學和科研風氣,旨在通過它進一步強化科學家一定要進行原始性創新的意識,鼓勵科學家,尤其是年輕的科學家去多做一些艱苦的原始性創新工作,做一些暫時發表不了文章的工作。

相關報導連結:

央視[新聞直播間]2018兩院院士大會 陳嘉庚科學獎等獎項今天頒發

央視[新聞直播間]2018兩院院士大會 陳嘉庚科學獎等獎項揭曉

央視[新聞直播間]新聞連結 陳嘉庚科學獎

央視[新聞直播間]兩院院士大會 陳嘉庚科學獎及青年科學獎揭曉

 

編輯:麥洛


相關焦點

  • 陳嘉庚科學獎和青年科學獎
    2020-08-29 04:36:3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吳月輝)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8月28日在京揭曉。5個項目5位獲獎者摘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分享了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2020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公布(附歷屆獲獎名單)
    8月28日,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發布《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關於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的決定》。根據《陳嘉庚科學獎獎勵條例》《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和《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經陳嘉庚科學獎各評獎委員會嚴格評審,並經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會審議批准,決定授予《實驗發現五夸克態》等5個項目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授予關啟安等6人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陳嘉庚科學獎和青年科學獎揭曉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8月28日在北京揭曉。5個項目5位獲獎者摘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分享了陳嘉庚青年科學獎。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北京大學高原寧教授以「實驗發現五夸克態」項目獲得陳嘉庚數理科學獎;四川大學馮小明教授以「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項目獲得陳嘉庚化學科學獎;西湖大學施一公教授以「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項目獲得陳嘉庚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研究員以「華北克拉通破壞」項目獲得陳嘉庚地球科學獎;清華大學雒建斌教授以「摩擦中微粒作用機制及超滑機理
  • 北大4人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北京大學共有4人獲獎,其中高原寧院士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陳興、關啟安、肖雲峰(按姓氏拼音排序)3位教授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關於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的決定「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 衡陽80後教授喜獲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8月28日,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名單揭曉,現就職於南京大學的唐朝生榮獲「地球科學獎」。據悉,這是唐朝生繼2018年12月12日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之後獲得的又一重量級大獎。據了解,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是以對中國科教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勵。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揭曉
    &nbsp&nbsp&nbsp&nbsp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經過評選,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共5項。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共6位。
  •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關於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的決定
    根據《陳嘉庚科學獎獎勵條例》《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和《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經陳嘉庚科學獎各評獎委員會嚴格評審,並經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會審議批准,決定授予《實驗發現五夸克態》等5個項目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授予關啟安等6人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公布,獎金100萬
    中國科學院今天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據介紹,經陳嘉庚科學獎各評獎委員會嚴格評審,決定授予《實驗發現五夸克態》等5個項目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授予關啟安等6人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度陳嘉庚信息技術科學獎空缺。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在京揭曉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中國科學院院長、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長白春禮,中國銀行副行長鄭國雨,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高鴻鈞,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局長、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秘書長王篤金以及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科學家代表等出席發布會。
  • 重磅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布
    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主要從事工程地質和城市環境巖土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201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14), 2012年獲IAEG-RWP獎亞洲唯一提名. 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四屆金錘獎獲得者, 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首屆谷德振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名單出爐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評選於2019年1月1日啟動,經過推薦、有效候選項目評審、國內外同行專家通信評審、正式候選項目評審和理事會終審等階段,最終產生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揭曉 施一公獲生命科學獎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經過評選,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共5項。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共6位。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1. 數理科學獎 實驗發現五夸克態 高原寧 北京大學2.
  • 2020陳嘉庚科學獎公布 北大收穫頗豐
    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於2019年1月1日啟動,經過推薦、有效候選項目評審、國內外同行專家通信評審、正式候選項目評審和理事會終審等幾個階段,最終產生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揭曉!施一公、馮小明等人獲獎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圖|中科院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為:數理科學獎——「實驗發現五夸克態」(北京大學高原寧)、化學科學獎——「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四川大學馮小明)、生命科學獎——「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公布,施一公在列
    今天,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青年科學獎公布,其中陳嘉庚科學獎獲獎共5項。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共6位,施一公項目榮獲科學獎。詳情如下:科學獎項目:1.數理科學獎 實驗發現五夸克態 高原寧 北京大學2. 化學科學獎 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 馮小明 四川大學3. 生命科學獎 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施一公 清華大學/西湖大學4.
  • 北大、南大、水稻所、金屬所等學者榮獲2020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根據《陳嘉庚科學獎獎勵條例》《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和《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經陳嘉庚科學獎各評獎委員會嚴格評審,並經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會審議批准,決定授予關啟安等6人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  5月30日下午,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舉行。共有6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施一公等5院士獲2020陳嘉庚科學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下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清華大學、西湖大學教授施一公等5位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分別獲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的各個獎項,獎金100萬元。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揭曉 5項目和6科學家獲獎
    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28日下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授予「實驗發現五夸克態」等5個項目陳嘉庚科學獎,授予北京大學關啟安等6人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一衡陽籍教授喜獲2020年度 「地球科學獎」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清華大學、西湖大學教授施一公等5位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分別獲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的各個獎項,獎金100萬元。北京大學關啟安等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金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