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愛電影的人都關注了~
每日一片
獵殺星期一
題材:科幻 / 驚悚
片長:123分鐘
豆瓣評分:7.0分
上映時間:2017-08-06(洛迦諾電影節) / 2017-08-18(英國)
製片地區:英國 / 美國 / 法國 / 比利時
導演:託米·維爾科拉
「你問我的夢想是什麼?
sorry,只是活著,
我就已經耗盡了全部力氣。」
無論人口眾多,還是計劃生育,這部影片熟悉的主題都特別對中國人的胃口。
人口爆炸往往會導致非常多的社會問題,比如社會競爭激烈,人們心理焦慮、壓力大。
在一個人口眾多導致高度競爭的社會制度下,做自己和談夢想,簡直就是奢侈的。
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甚至還來不及談及自己的夢想,只為了不在這殘酷的社會競爭中掉隊,不被社會淘汰,我們只能選擇拋棄自我,迎合他人、迎合社會。
值得誇讚的是電影主女主一人分飾七角,成功塑造了個性鮮明的七姐妹形象,演技還是相當過硬的。因為她所扮演七胞胎中的每一個,性格上都有所不同。
即便對歐美人很容易臉盲的亞洲觀眾來說,也很難看出她們全部來自同一個人。
譬如星期一是強勢冷豔,
星期二嗜吃甜食、大麻上癮,
星期三牙口好,愛打拳擊,
星期四超有個性、短髮叛逆,
星期五IT狂人、天才怪才,
星期六愛酗酒,
星期日性情平和、喜愛演奏。
七個迥然不同的外在形象,要想一人分飾七角,表演難度可想而知,這裡也要為女主的演技點個讚。
電影獲獎情況
第70屆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提名)
綜藝施華洛世奇(公司)獎 託米·維爾科拉(提名)
劇情介紹
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未來,發生在傳說中的世界:
這個世界人口眾多,導致糧食短缺,資源非常匱乏。為了解決這個最根本的民生問題,科學家大量推廣轉基因&食品。結果產生了很多副作用,譬如畸形、多胞胎的情況經常發生。
原本就人滿為患的世界,還要生多胞胎,這可萬萬不能。所以當地政府就規定,誰家生了多胞胎,只能留一個。
有一個家庭出生了七胞胎姐妹,她們的祖父給其命名為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和周日。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
七姐妹
因為嚴格的計劃生育議程,姐妹們必須輪流使用一個人的身份生活。而星期一是符合家長,以及社會大眾認知的形象,所以七姐妹就輪流用星期一的身份生活著。
姐妹中每個人都可以每周外出一次,其餘的人只有在自己的公寓裡才可以自在生活。
除了星期一,每個姐妹都沒有自己真正的身份。她們共同的痛苦在於「被迫扮演她人」,不能「做自己」。
直到有一天,「星期一」沒回家,產生了一系列令人驚悚的故事......
電影整體緊張刺激、結構緊湊的劇情扣人心弦,燃點、淚點、痛點齊聚;而從電影故事情節來看,導演編劇有著強大的講故事能力和結構設計能力,但是細節處對於人物的性格形象則塑造上略顯不足。
很多人不滿吐槽的一點也是,看之前以為電影格局會很大,畢竟這故事的設定聽起來非常適合,可結果格局很小。
相信看這部電影的很多人是衝著科幻片,反烏託邦,計劃生育等等這些關鍵字而來的。雖然很可惜的是,反烏託邦電影格局小拍成渣是常態,而真正意義上做到格局大的我能想到兩部,黑客帝國和守望者。
電影做的好的方面,更多的是講述人物自我認同的探尋的過程,隨著情節的推進,每一個姑娘被殺都讓人惋惜心疼,淚點滿滿;親身姐妹的之間反目相殘的人性之惡也讓觀眾有許多反思和思考。
從小學開始,學校教給我們的只有各類學科知識,而對於最為重要的人生課程——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卻一無所知。
我們從程序化、體制化、模塊化的統一教育體系中出來,急急忙忙的湧入到一條夾雜著名為「生活」的湍急河流中。
在這條河流中有「房」、「車」、「婚姻」、「生育」這樣一關又一關的「大BOSS」等待著我們一個個去徵服,生存下去已經讓我們分身乏術。
我是誰、我的夢想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這些重要的人生問題,恐怕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靠自己來摸索出答案。
電影獲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