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化學家霍夫曼:先發明阿司匹林,11天後又發明海洛因

2021-01-09 清諾晗history

好心辦壞事,是坊間常用的一句話。有的時候,一個人幹一件事的初衷是好的,但獲得的結果卻是與初衷完全相悖的,這個時候,我們不知道究竟該不該怪他。尤其是當這個人做的事可以影響成千上萬甚至這個世界所有人時,即使他有著好的出發點,但錯誤的結果還是會將他釘在恥辱柱上,被無情地鞭笞。

費利克斯·霍夫曼是一個化學家,出於發明鎮痛藥物造福大眾的初心,他在十一天間先後發明了阿司匹林和海洛因。多年後的今天,人們還稱他是左手天使右手魔鬼。

楊柳青青,傷痛輕輕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自古以來,我國古代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對青青楊柳情有獨鍾,"柳"音同"留",寓意美好,常為世人引用,但楊柳除了具有文學價值和觀賞價值,還有至今被人廣泛使用的藥用價值。

人類慣常具有冒險精神,見到什麼都想著嘗一嘗,柳葉也沒有逃出人類的魔爪,但柳葉入口苦澀,並不好吃,人類轉而思考起了它的藥用價值。

早在公元前1550年,人類就發現了柳葉具有鎮痛效果。但彼時提煉技術有限,即使早就發現楊柳具有極大的藥用價值,也只能通過煮水、磨粉等手段來利用楊柳治療傷痛。直到1874年,退熱鎮痛的"主力軍"水楊酸鈉才終於從柳樹皮中分離出來,並被廣泛使用。但水楊酸鈉味苦燒胃,副作用很大。

有缺點的東西就總是有人琢磨著改進,德國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的父親患有風溼病,平常也是使用水楊酸鈉來止痛。

關節炎的痛苦或許真的有所緩解,但他的父親卻要同時忍受胃部被水楊酸鈉帶來的灼燒感,說不清到底哪個更痛苦。霍夫曼是個孝順的孩子,又正好是個化學家,不忍心看父親忍受痛苦,下定決心要發明出替代水楊酸鈉且沒有副作用的止痛藥來幫助父親。

彼時霍夫曼在德國拜耳公司供職,他在實驗室嘔心瀝血研究化學藥品,想要提煉出水楊酸鈉的替代品。皇天不負苦心人,霍夫曼還真的就提煉出了純淨乙醯水楊酸,同樣具有鎮痛清熱的藥用價值,但副作用卻極小的一種化學藥物。

確定了水楊酸的藥理功效之後,拜耳公司於1899年2月用"阿司匹林"這個名字註冊了這個藥品,並在市場上投用。

起初,拜耳公司並沒有大力宣傳和推廣阿司匹林,只是免費提供給醫生使用。"酒香不怕巷子深",由於阿司匹林的效果極好,用過的人都能明顯感覺到它的藥用效果,所以就算沒有打廣告,阿司匹林也開始在醫藥市場上供不應求。

僅僅兩年時間,關於阿司匹林文章和研究刊物就達到了160餘篇,阿司匹林開始在國際上打開銷路。除了廣為人知的鎮痛解熱消炎的效用,阿司匹林還被發現具有抗血小板過度凝結、預防冠心病、降低腦梗死發生率等重要藥用價值。

阿司匹林強大的藥用功能和低廉的價格,使它變成了市面上最常用的藥物之一,即使時代更迭,新的藥物不斷現世,阿司匹林也還是風靡全球最實用的藥物之一。

基於阿司匹林帶給人們的價值,它被稱為是"文明帶給人類的恩惠。"而它的發明者霍夫曼,不啻於是一位,送給人類安康快樂的天使。

左手天使,右手魔鬼

1897年8月21日,距離費利克斯·霍夫曼發現水楊酸之後僅僅只有11天,他又在實驗室合成了二乙醯嗎啡,它的止痛效果遠遠高於能讓人上癮的嗎啡。

霍夫曼的初衷是尋找止痛效果好的藥物,他也確實合成了這種藥品,拜耳公司將其註冊為"海洛因",在德文中是英雄的意思。經過簡單的實驗後在,在沒有進行臨床試驗的前提下,在海洛因問世不到一年,拜耳公司就急急將藥品投入市場。自此,開啟了海洛因的罪惡之路。

霍夫曼的初衷是沒錯的,但拜耳公司在沒有仔細研究海洛因除了鎮痛效果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副作用的情況下就投向市場明顯是不可取的。嗎啡這種藥物本身就具有上癮性,而海洛因在短時間內沒有爆發出它能讓人上癮的副作用,惡魔潛伏在人間,只等有一日轟然爆發。

海洛因自從投產,便開始盛行,因為它的藥效強勁,且暫時沒有被發現有副作用,讓拜耳公司大賺一筆,直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拜耳公司還在銷售高純度的海洛因。但潛伏的惡魔終將會甦醒,他的魔爪會伸向每一個曾經大肆利用他的人。

後來,海洛因被發現會在肝臟中轉化為嗎啡,同樣會使人上癮,自此海洛因開始從興盛走向人人喊打的路線,一時間,海洛因的副作用開始大肆爆發,曾經有多受歡迎,後來就有多受唾棄。

它成為了毒品的代名詞,它的製造者和生產公司被人人喊打,霍夫曼甚至被稱為惡魔之手。多諷刺?阿司匹林成就他的天使之手,海洛因造就它的惡魔之手,左手天使,右手魔鬼,天使與魔鬼的誕生,只僅僅相差了11天而已。

天使或者惡魔,究竟誰是推手?

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弱小的,但一個公司的力量可以是龐大的。正常藥物問世後總是要經過漫長的臨床試驗來確定副作用才會進入投產階段。

但拜耳公司在草率的的動物實驗和短期的人類實驗之後就投入生產,明顯是急於求成不負責任的態度,毫不誇張地說,這樣的態度影響了整個世界。

海洛因雖被發現了巨大的成癮性,但黑市已經看上了這其中的暴利,有暴利的地方 ,就有人鋌而走險。海洛因的生產鏈依然還存在著,法律並不能阻止有心人去不要命地獲取暴利。毒品由來已久,常人都是談之色變,猶如見到洪水猛獸,但這個東西一旦上癮,便難以根除,就像賭博一樣,賭場多金錢,金錢惑人。

霍夫曼將潘多拉魔盒遞給拜耳公司,魔盒裡面本來盛放的是希望和惡魔,但惡魔會偽裝,騙過了霍夫曼和拜耳公司資本家的頭腦,讓他們放出了惡魔。這場毒品帶來的世紀災難,究竟怪誰?是怪遞盒子的霍夫曼嗎?還是怪資本主義永不滿足的金錢欲望?

掰扯不清,但科學家沒道理替資本家背鍋,霍夫曼完成了合成的工作,臨床研究是整個實驗室的責任,銷售推廣是公司的決定,誰也逃不了干係。

相關焦點

  • 左手天使右手魔鬼:發明了阿司匹林的他,11天後卻發明出海洛因
    譬如費利克斯·霍夫曼前後發明阿司匹林和海洛因就是一個引人深思的例子。科研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霍夫曼前後腳發明的兩種藥物太過極端,一個是用於消炎鎮痛的良藥,一個是誘人上癮,要人性命的致命毒劑。當天使和魔鬼隔得太近時,稍有不慎,美好的創造就會在頃刻間坍塌成地獄的旋渦。
  • 既是天使又是魔鬼,此人發明阿司匹林救人,也發明了海洛因殺人
    說了這麼多,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海洛因究竟是如何被發現的,海洛因的發明者最初跟青黴素的發現者一般,最初的目的都是要緩解痛苦,卻陰差陽錯做出了可能造福世界或毀滅世界的東西出來。發明海洛因的霍夫曼早期其實還發明了阿司匹林,在他生活的時候,醫療技術不是很好,小小的發燒帶來的併發症就會要了很多人的命,大批的科學家發現,燃燒柳葉可以很好的緩解疼痛和發燒,這可是從源頭治療死亡。一些科學家從柳葉裡分離出了水楊酸,但是一些患者又對水楊酸有排斥、過敏反應。
  • 是天使亦是魔鬼:發明出阿司匹林的他,11天後卻發明了海洛因
    就像曾經發明了阿司匹林的人,在把這個曾經在戰爭年代救了全世界的藥品發明出來十一天之後,又發明了抽骨吸髓,致人成癮毒品海洛因,所以人是天使亦是魔鬼,所謂上帝耶和華,所謂地獄撒旦都不過是人的其中一面。阿司匹林的發明可以追溯到
  • 相隔11天!他發明了救命藥阿司匹林,但卻也研究出毒品海洛因
    費利克斯·霍夫曼發明的兩種藥物過於極端,一個是阿司匹林,一個是毒品海洛因。阿司匹林是一種緩解、消炎的藥物,現在在各大正規的藥店都是有出售的,可以給被疼痛纏繞的患者減輕痛苦,它在醫藥歷史上功不可沒,是三大經典藥物之一,在醫學界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 阿司匹林與海洛因竟同出自他一人之手,究竟是懸壺濟世還是禍國殃民?
    其適用病症之廣甚至連它的兄弟阿司匹林都不及而之所以用兄弟稱這兩者,都是因為一個化學家 的藥物稱霸了世界毒品界近一個世紀而僅僅在此11天前,他剛剛合成了阿司匹林讓這個世界醫藥史三大經典之一的藥物名揚世界超過百年這一切都始於一個孝順的研究員費利克斯·霍夫曼
  • 左手天使右手魔鬼:他發明了阿司匹林,同時也創造了海洛因
    在世界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物,他發明了鎮痛的良藥阿司匹林,11天後又發明了毒品海洛因,他就是著名的藥物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那麼他為什麼會在這麼短時間內實現如此大的轉變呢?為緩解父親的疼痛,費利克斯霍夫曼苦心研究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各種各樣的威脅。在遠古時期,為了躲避野獸的侵害,經常東躲西藏。在戰爭炮火的威脅下,生命隨時都可以失去。
  • 左手魔鬼右手天使:發明了阿司匹林的他,11天後又研製出海洛因
    天使和魔鬼雖然是兩大敵人,但撒旦在成為魔鬼之前,曾經是上帝耶和華座前的六翼天使,是地位最高的天使之一,但他想要跟耶和華平起平坐,但被上帝驅逐了出來,撒旦就召集了三分之一的天使反叛上帝,成為了惡魔,僅僅一念之差,就造就了兩種不同的「生物」,而阿司匹林和海洛因就如同天使和惡魔一樣。
  • 德國支柱!阿司匹林發明史:竟源自柳樹
    布紡出來,是要用的;要想用呢,就必須先給它染個色。因為種種原因,當時的歐洲必須從神秘的東方國度(就是咱們中國)進口染料。進口的東西本來就價值不菲,而19世紀初,拿破崙為了爭奪歐洲霸權進行的貿易戰爭,又進一步加重了染料短缺。在巨額利潤的誘惑下,染料商們紛紛求助於化學家;化學家們在研究各種天然成分的同時,自然沒有忘記柳樹皮這位老朋友。
  • 瑞士化學家「第二天才」霍夫曼逝世 曾發明迷幻藥
    核心提示:著名化學家艾伯特·霍夫曼因心臟病發作於29日晚死於瑞士巴塞爾附近的家中,終年102歲。英國去年出爐的一份「天才排行榜」將發明了迷幻藥物的瑞士化學家艾伯特·霍夫曼列在了第二位。艾伯特·霍夫曼(資料圖)新民網4月30日報導 據美聯社報導,著名化學家艾伯特·霍夫曼因心臟病發作於29日晚死於瑞士巴塞爾附近的家中,終年102歲。
  • 海洛因是被當做麻藥發明的
    海洛因是被當做麻藥發明的(東方IC供圖) 方舟子:所以能讓人麻醉以後讓人上癮,實際上是同一個物質,那個時候不知道,後來在這個嗎啡的基礎上又研究出海洛因,都是同一個研究的思路,都是想說弄出一個能夠起到麻醉作用,但是又不會上癮。 鳳凰健康:目的是好的。
  • 細數我們周圍這些生活用品,這些原來都是德國製造
    大家都知道德國人擁有創新精神,德國製造的東西也是質量非常的好,那麼到底哪些東西出自德國人之手發明的呢? 7.酒訴衷腸——啤酒 1516年,巴伐利亞公爵威廉四世發明了啤酒。其實這種醉人的飲料在他發明之前就有了,但其中經常摻有樹脂、牛膽或者蛇草。於是公爵製作了純粹的飲料:法律也規定,啤酒只能由大麥(包括外面的麥芽)、啤酒花和水製作而成。德國(啤酒)純度法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法律效應的食品法,並且成為衡量最優質啤酒的唯一標準。
  • 嗎啡與海洛因
    而鴉片類毒品嗎啡和海洛因,從提煉加工成功到粉墨登場,則是到了19世紀、20世紀的事情了。  嗎啡  鴉片是取自罌粟蒴果的一種毒品,而嗎啡則是鴉片中的主要生物鹼。德國西部小城帕德博恩的一個藥房技師澤蒂爾納,1804年首次提煉出嗎啡以後用於生產、銷售。
  • 百年「神藥」阿司匹林,是時候重新認識它了
    1897年,德國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又進行了合成,並為他父親治療風溼關節炎,療效極好。1897年,費利克斯·霍夫曼的確第一次合成了構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質,但他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學家阿圖爾·艾興格林的指導下,並且完全採用艾興格林提出的技術路線才獲得成功的。
  • 相同與不同:霍夫曼的化學故事
    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猶太人霍夫曼所著《相同與不同》為我們驅散了這團迷霧。化學是物理學和生物學的交叉點,它研究分子的世界。這是個中間的世界,既不是無限大,也不是無限小。是個世界很複雜,也充滿變幻。霍夫曼為我們揭開了這個世界的複雜性——相同與不同。霍夫曼,當代最淵博和仁慈的化學家之一,同時也是位文學鍊金家。
  • 德國科技崛起密碼:企業中央實驗室的誕生與「複製」發明家
    相比於彼時的英國,德國簡直是富豪河對岸的窮光蛋:既沒有富饒的殖民地,也沒有本土豐富的煤鐵資源。留給德國的路只有一條:拼人。如果說英國主導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催生了瓦特這樣的發明家原型,那麼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則建立了一種「發明家」制度——以制度化保證從科學研究、產品發明到量產的全流程運作。
  • 50個至今影響世界的德國發明
    黑膠)  1、電波手錶發明人:榮漢斯鐘錶有限公司(Junghans Uhren GMBH)發明時間>發明人:梅塞德斯·奔馳公司(Mercedes-Benz)發明時間:1971年:1797年11、聯動雙電梯發明人:蒂森克魯伯電梯公司(Thyssenkrupp
  • 這些發明獲得過諾獎,但卻飽受爭議?
    在1918年,德國化學家Fritz Haber因發現了合成氨氣的方法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該項研究為生產農業化肥提高糧食產量做出了巨大貢獻。但與此同時,Haber也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並監製了伊普爾戰役塹壕戰中使用的毒氣(氯氣)而被稱為「化學武器之父」。
  • 盤點死於自己發明的發明家!向他們致敬!!
    今天蛋蛋姐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被自己的發明害死的那些科學家,其中有些人堪稱人類文明歷史中的璀璨明星,有些人的發明則被證明是瘋狂的臆想。輪轉印刷機:卡住了自己腿1867年4月3日,美國發明家威廉姆·布洛克——1863年發明的輪轉印刷機憑藉出色的速度和效率幫助印刷業發生革命性變化——對其發明的一款新型印刷機進行改進。在試圖將傳送帶放上滑輪時,他的腿被卡在印刷機裡,造成重傷。
  • 微波爐與電冰箱的發明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我會陪著你,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微波爐與電冰箱的發明。微波爐的發明微波爐的發明者是美國的斯本塞。斯本塞於1921年生於美國亞特蘭大市,1939年,他參加了海軍,半年後因傷退役,進入美國潛艇信號公司工作,開始接觸了各類電器,稍後又進入專門製造電子管的雷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