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新車以咖啡命名,希望像星巴克那樣重新定義「第三空間」

2021-01-20 騰訊網

■ ■ ■

1月14-15日,長城汽車WEY的全新旗艦SUV公布,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新車竟然以一款咖啡飲品--「摩卡」命名。

從該車的外形和內飾上看,其實跟咖啡也沒什麼關係,在發布「咖啡智能」這一技術品牌時,長城汽車曾表示:「咖啡」代表著品質升級、個性化以及全球化,並希望能像星巴克一樣重新定義「第三空間」,讓汽車成為移動的第三空間。正如一杯摩卡由咖啡、牛奶、巧克力組成,WEY摩卡將這三種元素對應為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服務。在「三智融合」的概念中,摩卡將具備網際網路時代汽車可成長、可參與、覆蓋全場景的智能特性,從而為用戶帶來千人千乘的駕乘體驗。

在汽車跟咖啡的結合上,雖說有些牽強,但「摩卡」這個名字無疑會吸引很多喜歡咖啡的人士,在營銷和銷售上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據說,後面還有以「拿鐵」、「卡布奇諾」等命名的新車逐一上市。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長城還邀請到了華為任正非的小女兒姚安娜為摩卡代言,並拍攝了一支15秒的時尚短片。

- End -

新浪微博搜索「每日咖啡資訊」

關注我們的微博帳號

關注每日咖啡資訊,一起發現生活的美好!

相關焦點

  • 咖啡也能當車名?WEY全新旗艦SUV命名「摩卡」,星巴克不淡定了
    在2020年中,長城汽車「開掛式」的車型命名成為了持續的熱點話題,先是歐拉黑貓、白貓、好貓以及哈弗大狗的「動物系」,後是坦克300這樣的「硬核」系,緊接著是哈弗初戀這樣的「浪漫系」…在當下大多以字母、數字命名車型的汽車市場中,長城簡直把車型命名玩出了花。
  • 初戀、大狗之後,長城新車再現中文命名,赤兔、後浪可還行?
    目前國內汽車圈對新車的命名方式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個人覺得一種使用英文顯的高大上,而另外一種則是中文命名。英文命名常見的有「PLUS」、「MAX」和「Pro」等,而中文命名則指的是長城汽車的「土味」方式,譬如大狗、譬如初戀等,現在長城新車申報,再現赤兔、後浪等名稱。
  • 咖啡貼紙偽裝,科技範兒十足,WEY品牌這輛科技SUV酷斃了
    與此同時,將該偽裝車與最近震撼業界的咖啡智駕「331戰略」相關聯,推測這款車或將全球首搭咖啡智駕,成為WEY品牌的一款「科技武裝到牙齒」的新旗艦SUV。在我們看來,如果將外形視覺變化和智能裝載相結合,這輛棕色的迷彩車很有可能是最先搭載咖啡支線駕駛的WEY品牌的新旗艦SUV。為什麼這麼說?數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這裡要展示小編的數學基礎。
  • 長城汽車李鵬:「咖啡智能」是軟硬體雙螺旋進化的高智能平臺
    2020年,長城汽車「三十而立」。這一年,它不僅推出了全新第三代哈弗H6、哈弗大狗、坦克300、歐拉黑貓等極具爆款潛質的產品,同時帶來了坦克、咖啡、檸檬三大技術平臺,並且,還開展了一系列組織機構調整。「『咖啡智能』是『軟硬體雙螺旋進化』的高智能平臺系統,體現在硬體平臺的進化和軟體平臺進化相互促進,快速迭代。」李鵬強調,咖啡智能是一個可生長的移動多變空間,將帶來多維、立體、沉浸式的極致用戶體驗。
  • 拒絕平庸,長城這是徹底放飛自我了,新車中文命名連魏派都沒放過
    自從大狗、白貓、黑貓與坦克出現之後,長城在車型命名上似乎開始走上另類道路,後期的初戀、嗨吧什麼的都不算個事,現在赤兔什麼的動漫型命名開始現身,更有意思的是長城高端品牌魏派也開始走上不歸路,整出了咖啡系列,看這架勢旗下的所有產品陣容都不會放過卡通化的命名思路。
  • 長城汽車命名新花樣!又是動物園又是咖啡飲品
    自從哈弗大狗、歐拉好貓、歐拉黑貓、坦克300等命名在市場上獲得了不錯的熱度後,長城汽車為了保持熱度,在車型起名上開始放飛自我。在工信部最新一批車型申報信息中,我們看到了長城汽車兩款新車,同樣採用了全新的命名方式。
  • 星巴克烘培工坊、藍瓶子…世界追捧的咖啡品牌都在這開店
    它是星巴克繼西雅圖、上海、紐約、米蘭之後的第五家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 由著名建築師隈研吾與星巴克設計總監Liz Muller一同操刀,是星巴克臻選®咖啡烘焙工坊首次與本地建築師合作。 圖片來源:星巴克官網   彼時,芝加哥星巴克臻選咖啡烘焙工坊還沒開業,東京這家店短暫性成了全球最大的星巴克臻選烘培工坊。
  • WEY品牌新車諜照曝光,萬眾期待的咖啡智能座駕如約而至
    時尚聖地打卡,星巴克休憩,這些操作向來是都市青年的標配。而最近,一輛咖啡色的偽裝車卻化身一位「都市時尚青年」,頻頻出現在北京最時髦的時尚地標。在看到這輛偽裝車後,許多車友紛紛推測,這款座駕與咖啡智駕有關,極有可能是WEY品牌一款全新旗艦SUV。除了這輛車咖啡色的貼紙和濃厚的科技元素之外,也因為時間節點上的關聯性。
  • 聽星巴克創始人的成長,看星巴克發展藍圖
    二、咖啡的故事 85年創辦「天天咖啡」,但這之前他在一家叫星巴克的公司工作。而星巴克如今的模式,則是和霍華德米蘭之行有關。 在米蘭的意式咖啡吧,霍華德感受到了人與咖啡的依依深情。與人交談時,喝咖啡使人健談;獨自品嘗時,喝咖啡令人遐思。
  • 我們去星巴克是去喝咖啡的麼?
    最近星巴克火了,做新媒體的朋友一定要蹭蹭這個熱度。話說在3月28日,美國洛杉磯法院下達了一紙裁定:加州的咖啡銷售者需要在咖啡的標籤上貼出警告,讓消費者知道咖啡裡含有一種「可能致癌的物質」。這一裁定,被《華爾街日報》第一時間予以發表,一時間全球譁然,各大媒體以及朋友圈被這一消息刷屏,讓那些愛喝咖啡,尤其喜歡星巴克咖啡的人們大跌眼鏡。咖啡為何會被標註致癌警告呢?這一切,只因為星巴克咖啡裡的丙烯醯胺。
  • WEY咖啡系列「拿鐵」來了
    WEY咖啡系列「拿鐵」來了以前國產車命名是比較謹慎的,往往會學習海外品牌採用字母加數字的代號形成一個固定的系列,比如哈弗h2到哈弗h9,很容易分清各種不同的級別。然而這種字母加數字的代號沒有什麼新意,而且很容易和其他的品牌重名,所以這兩年長城汽車開創了一種新的命名體系,完全採用一些生活當中常見的名詞來命名,比如哈弗大狗和歐拉白貓黑貓完全就是用常見的動物來命名,細分車型命名為拉布拉多或者哈士奇。而長城魏派高端品牌旗下推出了坦克系列越野車型,目前坦克300已經正式上市,後續還會有坦克600和坦克900。
  • 星巴克推出新品類 是加了氮氣的冷泡咖啡
    除了少數幾款,它們中的大多不含咖啡因,更像是冰飲料。但在去年 7 月,星巴克在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的幾個城市進行試點後宣布,冷泡咖啡(Cold Brew)將成為它菜單上常駐產品,為了配合造勢,當時的官網上也換上了關於冷泡咖啡是咖啡師用 20 小時製作而成的廣告文案。想到星巴克最近幾年頻頻提起的咖啡性,冷泡咖啡重磅推出合情合理。
  • 星巴克換全新造型!全球首家集咖啡&賞花&水族館的星巴克溫室花園店...
    眾所周知,作為咖啡界的扛把子星爸爸向來以「第三空間」俘獲人心,強調線下的用戶體驗以及舒適的第三空間,不同以往,今年光臨星巴克「全新造型」門店除了可以喝咖啡賞花之外,還可以在水族館餵魚呢。
  • 肯德基十幾元一杯的咖啡和星巴克幾十元的咖啡,差別在哪裡?
    肯德基十幾元一杯的咖啡和星巴克幾十元的咖啡,差別在哪裡?提起咖啡館,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想到了星巴克,在不少人眼中,星巴克是逼格的代名詞,喝星巴克的時候還得先拍個照發到空間才行,星巴克一杯咖啡都要好幾十元,那麼它和肯德基裡邊那種十幾塊錢一杯的咖啡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奈雪在精神內核最像星巴克
    比如咖啡、輕食,這些做法都旨在強調新式茶飲「第三空間」的概念,想要抓住商務人群工作、休閒的場景。除了匹配用戶需求的考慮,「奈雪的茶PRO」還承載著奈雪測試咖啡品類的使命,也就是說,咖啡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好的品類,但奈雪需要去測試顧客對於奈雪賣咖啡的接受度有多高,當顧客普遍接受奈雪賣咖啡這件事後,就是它成為奈雪所有門店常駐品類之時。
  • 聽星巴克講咖啡的故事
    後來,人們將這種果實製成的飲料叫咖啡。  1971年,美國西雅圖,世界上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開業。  11月27日,鄭州星巴克第一節「咖啡課堂」開講。10名河南商報的幸運粉絲相聚星巴克,在濃濃的咖啡香味裡,聽星巴克的River老師講咖啡的故事。
  • 星巴克如何講好雲南咖啡的故事?
    它們都有著特殊的意義,普洱保山綜合咖啡豆是星巴克中國首款雲南臻選拼配咖啡豆,而晴開農場臻選咖啡豆則是單一產區臻選咖啡豆。2019 星巴克中國雲南臻選咖啡系列這是星巴克呈現的第三份關於雲南臻選咖啡的作品。十年前星巴克曾推出採用中國優質阿拉比卡咖啡豆調配的鳳舞祥雲綜合咖啡;隨後,2007年,星巴克首次在中國推出單一來源雲南咖啡,星巴克用自己的行業地位為雲南咖啡背書。
  • 星巴克在美國賣黃金烘焙咖啡,40 年來首次更新核心豆子選項
    1 月 9 日,星巴克宣布在美國市場全線上市 Blonde Espresso(黃金烘焙 espresso),這是星巴克 40 多年來首次更新它們的基礎濃縮咖啡選項。多年來,星巴克深度烘焙的咖啡豆一直被咖啡愛好者詬病為過於苦澀。而所謂的黃金烘焙 espresso,簡單來說,它是輕度烘焙的,更甜,擁有柑橘香味,每一份擁有 10 毫克咖啡因。 星巴克全球咖啡副總裁 Andrew Linnemann 說:「我們一開始設定了一個深度烘焙的黑咖啡標準。這種情況下,我們決定用甜柑橘和順滑的風味打破自己的一些規則。」
  • 星巴克中國正在失去「光環」?
    這種定位得以延續至今,除了物以稀為貴,與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提出的「第三空間」概念也有很大關係。馥鬱的咖啡香氣、舒緩的音樂、柔和的燈光、舒服的沙發......星巴克意在將咖啡館打造成「獨立於家與辦公場所之外的第三空間」。它提供一種有格調的咖啡文化體驗,注重與社區和顧客的情感連接,從而讓那些對生活品質有高要求的消費者心甘情願承擔商業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