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在精神內核最像星巴克

2021-01-20 艾瑞網


「現在任何品牌都無法單點取勝。」

1月初,奈雪的茶獲1億多美金C輪融資的消息不脛而走。這是奈雪成立以來的第五輪融資,在這輪融資後,市場上再次充斥起「衝擊茶飲第一股」的討論。

這樣論調,貫穿了去年大半年,也意味著新茶飲市場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就像此前作為奈雪的茶、茶顏悅色投資方的天圖資本管理合伙人潘攀,在接受36氪-未來消費採訪時所說的,新茶飲賽道已經「關門」。

頭部幾家品牌已經形成規模,喜茶、奈雪的茶,2020年的估值均突破百億,幾家品牌對於用戶心智的佔領,也已相對穩固,新品牌進入的機會越來越小。尤其是經過疫情的衝擊,大量的長尾商家被洗牌。 

從消費者端來說,新茶飲消費也進入到了一個相對常態化的階段。新茶飲品牌經過多年的用戶教育,讓消費者逐漸理解了新式茶飲是什麼,喝茶不是爸爸輩的茶館,奶茶也不是粉類勾兌的街邊奶茶店。

如果說五年前,新茶飲品牌們在做的的是讓產品好喝、空間有設計感,讓大眾消費者改變對於這個品類的認知,並願意為之買單。那麼五年後,在市場日漸成熟,門店裡不再大排長隊、競對間在產品層面無本質差異之下,新式茶飲接下來拼的是什麼?

剛拿到新一輪的融資的奈雪,會把精力、財力集中在哪裡?接連開出「奈雪的禮物」、「奈雪酒屋BlaBlaBar」、「奈雪夢工廠」「奈雪的茶PRO」多業態門店的背後,是怎樣的邏輯?

就這些問題,36氪-未來消費 專訪了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聽她聊了聊對於當下階段茶飲市場的思考,以及奈雪的下一步。

圖為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

從茶到酒再到咖啡

「如今對於任何一個品牌,都無法靠單點取勝了」。彭心這樣說道。

優化服務與產品、持續地打造品牌、自建供應鏈提高「護城河」、發力數位化及零售化……不管是喜茶還是奈雪的茶,過去兩年都在圍繞著這些做文章,很多時候二者的步調都是高度一致。喜茶這邊與各種潮牌、老字號做跨界聯名,奈雪那邊推出「奈雪CUP美術館計劃」 ,連去年登陸天貓,兩家都是前後腳。

大方向上雖保持著一致,在側重點上,兩家還是有所不同。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在營銷層面,喜茶的功夫下得更足些。一邊忙著拍微電影,一邊與萬物聯名。過去幾年,喜茶與太多品牌進行過跨界合作,跨越了從食品、服飾、美妝在內的諸多品類。

這背後的邏輯在於,除了喝露水的小仙女,喜茶還需要更廣泛的消費者。而很多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品牌,他們背後所對應的消費者,就是喜茶想要觸達的。

在拓展用戶這件事上,奈雪則走出了另一條路。奈雪的做法是,場景延伸到底。2020年底,奈雪繼「奈雪的禮物」、「奈雪酒屋」、「奈雪夢工廠」之後,又開出了第五種店型「奈雪的茶PRO」。據奈雪方面透露,截止1月11日,奈雪的茶PRO共開出8家:深圳4家,成都1家 ,南京1家,西安2家。

用奈雪酒屋切入夜晚都市小酌場景,借奈雪夢工廠豐富零售屬性,再借奈雪的茶PRO 進一步豐富商務場景,進一步填充奈雪覆蓋客群的空白區,並分擔現有常規門店高峰期時間段的壓力。拿奈雪的話來說就是,「成為全天候的都市候客廳」。

覆蓋茶飲、咖啡、烘焙、零食品類的「奈雪的茶PRO」,一度被視為奈雪重倉咖啡市場的重要一步。

「它不是為咖啡而生的,它是為商務人群、白領人群而生的,我們永遠不會為品類去做動作,我們永遠只會為顧客。」彭心告訴36氪-未來消費,從「奈雪酒屋BlaBlaBar」到「奈雪的茶PRO」,都是在不斷地發掘用戶需求的過程中產生的相匹配的服務工具。

在這家門店裡所有的產品都變成了一人份的量,同時補充了更多的商務和社交元素以及相關產品。比如咖啡、輕食,這些做法都旨在強調新式茶飲「第三空間」的概念,想要抓住商務人群工作、休閒的場景。

除了匹配用戶需求的考慮,「奈雪的茶PRO」還承載著奈雪測試咖啡品類的使命,也就是說,咖啡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好的品類,但奈雪需要去測試顧客對於奈雪賣咖啡的接受度有多高,當顧客普遍接受奈雪賣咖啡這件事後,就是它成為奈雪所有門店常駐品類之時。

據彭心透露,目前咖啡品類在「奈雪的茶PRO」中的銷售佔比,已經可以達到20%左右。

新式茶飲的下一個增長點在哪裡?

說起奈雪拓展咖啡、零售市場,外界往往都會將此拿來討論茶飲市場的增長瓶頸問題。在很多人看來,是茶飲市場日漸飽和了,才促使茶飲品牌們向其他市場去找增長空間。

此前奈雪發布了《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中提到,2020年底中國茶飲市場總規模將達到4420億元,中國咖啡市場總規模將達到2155億元,茶飲市場規模仍將是咖啡市場規模的2倍以上。而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超過1000億元,預計到2021年會突破1100億。

那麼這個增長點來自於哪裡呢?至少從短期來看,幾個紮根於一線城市的品牌是不太會向下沉市場大肆擴張的。

在彭心看來,增長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者是在新式茶飲重新定義奶茶品類的過程中,收穫的新消費群體;二者是通過高端產品,搶奪低端產品市場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存量市場。

「第一,我們為品類創造了很多客戶,比如你會發現新式茶飲的主要的消費客群並不是5年前喝街邊奶茶店的那一群客人,多了很多白領、商務人士;

第二,我們看到其實目前整個的品類可以分為大概的三個維度,其實中部和頭部這兩塊市場其實都是在增大的,尾部這種5塊、10塊左右的產品市場是在縮減的。不管是一二線市場還是下沉市場,都是越來越看重品質的,逐漸往高端消費去走。」

門店空間,也是產品的一部分

除了以奶茶、水果茶為代表的新式茶飲,整個茶飲市場也是奈雪一直所看重的,這也是奈雪做零售產品的原因。

奈雪做零售產品的起點,應該是幾家品牌裡最早的,從第一家門店起就開始銷售茶禮盒,這兩年又圍繞著茶做了定製零食、周邊等等。

茶飲被很多人歸為餐飲行業,而餐飲行業的一個共性困境,在於不斷拓展門店後的天花板、以及門店間互相稀釋客流的問題。所以很多品牌都在達到一定規模後逐漸走下坡路。為數不多能打破這個瓶頸的,就是走產業化的路,通過標準化的零售產品,來找到第二增長曲線的公司,比如又開火鍋店,又賣火鍋底料的海底撈。

於是,很多人也會以此思路來解讀奈雪做零售產品的邏輯。不過在彭心看來,奈雪並不是一家餐飲品牌,而是一家生活方式品牌。這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在消費者那裡更多是出於溫飽需求,可替代性較大,而後者消費者會出於對品牌的喜愛而忠誠度更高。

「當你餓了又沒有太多時間做選擇的時候,你可能看見旁邊的一家麵館就會衝進去吃一碗麵。但是放到茶飲消費這來說,你會發現很多客人對於他喜愛的茶飲店,寧可在那裡等候,也不願去隔壁人少還做活動的店。」

彭心說,從奈雪的第一天起,就不是定位於一個餐飲品牌,而是一個有體驗、有時尚元素的消費品牌。

而體驗、時尚元素都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來承載,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在喜茶開喜小茶、瑞幸開自提店,星巴克開「啡快」的當下,奈雪依然在堅持開大店。

「其實很多人都勸我們要開小店,顧客自助點單然後自取的店,但我們一直都沒有這麼做,我們的店均還是將近200平,依然提供人工點單,甚至我們Pro店服務這一塊是更重的,在店裡會泡茶給你喝,會給你講我們的茶文化。因為我們希望做的是一個有溫度,能夠去跟顧客交流茶和茶文化的品牌,而不是一個只追求最高品效或者是最高利潤的品牌。」

彭心說,茶飲、烘焙、咖啡是奈雪的產品。空間,奈雪同樣將其視作自己的產品。

「你會發現我們的空間產品,其實是非常強調場景和體驗的,比如說奈雪夢工廠有1000多平方,是我們的一個超級產品試驗田,我們的研發部就在這裡工作。再比如奈雪的禮物,我們現在已經3000多萬的會員了,所以我們想通過一些零售產品和IP衍生品,把傳統的積分兌換變成娛樂式的體驗和更有意思的互動。」

有點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意思了。

作為一個進入門檻較低的品類,茶飲從產品層面來說,品牌間其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異,這使得品牌間總有「我說你抄襲,你說我不懂創新」的嘴仗。

而這種現象其實不僅存在於茶飲,在任何一個成熟市場都是如此,大家賣的東西會越來越像。

為了打破這個瓶頸,品牌就需要在多方面齊頭並進地去發力,對於茶飲來說,就是既要有很強的產品,又要有很強的品牌塑造。產品層面既要有具有話題性的新品,在很多有話題的新品以外,又要有品質穩定的經典產品。

其從品質層面出發,就需要圍繞著茶葉、水果等原料做標準化,即圍繞著整個供應鏈端來做全鏈條式的研發。

同時還有門店的擴張,也很重要,因為足夠的門店才能保證品牌更快地服務到顧客。

除此之外,還有會員的運營以及內部效率的優化。尤其是後者,對於如今自動化程度還相對較低的茶飲市場來說,是尤為重要的。

「比如說如何利用智能決策讓門店可以自動排班、自動訂貨。茶飲跟咖啡不一樣,星巴克過去40年其實推動行業,研發了非常多的自動和半自動化的設備。但是茶飲在這一塊是非常初級的,所以我們也聯合了非常多製造廠商,在研發自動化的設備,想讓員工可以從生產中解放出來,然後更多投入到跟顧客的互動和交流上。」

以上這幾點,就是奈雪新一輪融資的主要用途。而放到再長遠一些,奈雪希望能夠把茶這個板塊做深,即純茶這個領域,這也是奈雪做零售產品的核心目的。

對於以芝士茶、水果茶為代表的新式茶飲,已經在5年的用戶教育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和認可,而以純茶為代表的整個茶飲市場,消費者認知還有待提升,而這是一個更加大的市場。就像奈雪的茶飲白皮書中所提到的,茶飲市場的市場規模是新式茶飲的四倍。

彭心告訴36氪-未來消費,茶是奈雪從創業第一天,就一直在堅持的一件事,即便在剛開始,所有消費者的關注點都在水果茶和鮮奶茶,冷泡茶一天只能賣出幾杯,她依然堅持在門店裡堅持銷售茶葉零售禮盒和冷泡茶,放到其他品類身上,賣的不好就是會被下架的。

不過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茶和茶文化認知的不斷加強,如今,純茶的銷售已經可以佔到奈雪整個茶飲的10%以上。今年雙11的時候,奈雪的茶禮盒賣出了15萬套。

「我們希望能夠成為年輕人接觸傳統茶的一個窗口,然後把它變成日常消費的口糧茶這樣一種定位,所以在零售這一塊,茶會是我們的重中之重。為了匹配客人喝茶的需求,我們也做了很多輕食和茶點,來作為茶的一個搭配,所以其實其他零售產品也是圍繞著茶來做的。「

而要在茶這個市場站穩腳跟,需要有更抓人的口感、也需要更穩定的出品質量,所以奈雪自建了包括茶園、果園、花園在內的供應鏈,其自研的「奈雪初露」和「茉莉初雪」,先後獲得過中國臺灣冬茶比賽頭等獎和全國茉莉花茶質量金獎。

今年,以茶為核心的零售板塊,也是奈雪接下來會重點去發力的一個方向。「在茶的零售這個板塊,我們希望成為未來這個客群的一個首選。」彭心這樣說道。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奈雪的茶啟動上市 因為愛情而誕生的這個品牌能否突出重圍?
    在產品定位階段,彭心就一反當時奶茶店傳統的低端模式——小鋪面、開在人流密集的街角或地鐵站口……這些都不是彭心想要的,她要對標的是幾年間席捲國內的高端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多年以前,彭心和朋友仨人一起,一人拿著星巴克咖啡,另外兩人拿著檸檬茶,在進入香格裡拉酒店時,幾經權衡,兩杯檸檬茶還是被丟棄在門外。
  • 彭心:奈雪的茶堅持做大店|專訪
    喜茶這邊與各種潮牌、老字號做跨界聯名,奈雪那邊推出「奈雪CUP美術館計劃」 ,連去年登陸天貓,兩家都是前後腳。大方向上雖保持著一致,在側重點上,兩家還是有所不同。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在營銷層面,喜茶的功夫下得更足些。一邊忙著拍微電影,一邊與萬物聯名。過去幾年,喜茶與太多品牌進行過跨界合作,跨越了從食品、服飾、美妝在內的諸多品類。
  • 奈雪的茶彭心:咖啡出杯量很高,用戶中「奶茶男孩」已佔到40%
    在產品和業務擴張上,奈雪在線下門店探索了很多新店型,包括「奈雪的禮物」店和奈雪酒屋BlaBlaBar,且還開了千平的奈雪夢工廠店,以及嘗試咖啡產品的第五類店型奈雪的茶PRO店。國際市場上,繼新加坡店後,2020年7月,奈雪還在日本開出了首家店。
  • 星巴克中國正在失去「光環」?
    而如今的星巴克,在產品線布局上正在逐漸背離創始人的初心。星巴克臻選咖啡·焙烤坊,是「以焙烤美食為特色」的全新臻選門店;星巴克Mixato酒坊,將酒與咖啡相互融合;2019年,星巴克推出5款以茶瓦納為基底的「玩味冰調」;2020年,星巴克部分門店推出了多款新茶飲產品......對此,有業內人士感慨道,產品開始烘焙茶飲化的星巴克,是「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
  • 星巴克貓爪杯又來了!連咖啡關閉大部分門店?
    過去這一周,星巴克「貓爪杯」又回來了,這次還帶來了「貓尾杯」;連咖啡被傳關閉大部分門店,但官方回應是「基於店面優化做出的處理」。還有哪些新鮮事,一起來看看——作者 | 金語星巴克貓爪杯又來了!這次還有貓尾杯4月7日下午,星巴克中國微信公眾號官宣兩款貓爪杯——紫櫻貓爪杯和萌趣貓尾杯,於4月13日上線,並在天貓旗艦店和門店同步發售。星巴克表示,考慮到今年情況更加「特殊」,紫櫻貓爪杯和萌趣貓尾杯將在4月13日至15日開啟線上預約的發售方式,每天兩次系統自動抽取預約機會。
  • 咖啡江湖「新咖」懟「大咖」:星巴克能否承受網際網路顛覆?
    星巴克一向被我國諸多企業當作學習標杆,其在線下擴張、場景營銷、客戶粘性等方面都具有獨到之處。近年以來,星巴克卻疑似「跌落神壇」,各種指責紛至沓來,被「懟」得不輕,其背後究竟是何原因?「咖中大咖」,星巴克獨步江湖在海外市場的擴張上,星巴克幾乎無往不利。
  • 都說星巴克奶茶杯子好看,直到看到這四款,網友:星巴克算老幾
    都說星巴克奶茶杯子好看,直到看到這四款,網友:星巴克算老幾夏天到了,相信不少朋友已經開始每天一杯奶茶的日子了,現在街邊上的奶茶店越來越多了,在節假日的時候,門店前面可謂是異常火爆,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四款杯子好看的奶茶。
  • 「奈雪的茶」深夜道歉!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奈雪的茶」紅谷灘萬達廣場店購買草莓魔法棒。在這家店,記者購買的歐包包裝上貼了標籤,提示消費者該產品要在離店一小時內吃完。不過,店員告訴記者,只要儲存得當,最晚第二天早上吃也沒有問題。這和之前區域負責人鄧女士所介紹的情況,有些出入。最後,記者又來到「奈雪的茶」銅鑼灣廣場店。草莓魔法棒的包裝上,貼了食用期限的提示標籤。
  • 星巴克人造肉菜單 星巴克今日上新人造肉午餐菜單
    星巴克人造肉菜單 星巴克今日上新人造肉午餐菜單 2020-04-22 13:57:37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移民 | 字號:A+ | A- 【星巴克人造肉菜單】說起星巴克,大家都想起了咖啡
  • 奈雪的茶完成C輪超1億美元融資?光賣奶茶為啥能賣這麼多錢?
    來源:江瀚視野根據南方都市報1月6日的報導,南都記者從奈雪的茶方面獲悉,其已於日前完成了C輪1億多美金的融資,領投方為太盟投資集團。奈雪的茶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奈雪的茶將加大產品研發上的投入,並將持續深耕供應鏈及數位化建設,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體驗。
  • 探秘星巴克如何用咖啡豆磨出的人文精神!絕對值得一看!
    今天我們研究的題目是「咖啡豆磨出的人文精神,探秘星巴克如何成為與眾不同的跨國咖啡品牌」。題目很文藝,有些文化不能用一句話講清楚,我們一直在探索怎麼提升員工的體驗度。這是他們最喜歡的事情。「星未來暢想」大賽,蘊育未來之星,星巴克每年都會有,每一個夥伴都有機會報名參與。作為管理人員,我們在辦公室裡面,很多事情是不知道的,只有真正一線做事情的員工,才知道門店裡最需要解決什麼問題。所以,我們非常願意傾聽來自一線的聲音。
  • 借力紅杉資本,星巴克奇襲中國市場!
    星巴克中國牽手紅杉中國!他來了,他來了,他端著星巴克走來了。前日,那個「投出了半個網際網路」的男人沈南鵬帶著一杯星巴克,與星巴克的多位高管一同出現在公眾面前,官宣星巴克中國與紅杉中國達成合作。公開資料顯示,自1999年開始,星巴克已經進入中國市場長達21年,目前,其在中國境內的門店已經超過4200多家。
  • 奈雪的茶品牌IP首次亮相 「奈雪夢工廠」全球首家多場景體驗店開業
    本報記者 王小康11月15日,新式茶飲頭部品牌奈雪的茶全球最大門店「奈雪夢工廠」在深圳海岸城隆重開業,該店也是奈雪全球首家多場景體驗店。此外,據介紹,奈雪夢工廠的另一核心效用則是「研發前置」,在奈雪夢工廠,消費者的參與價值將被凸顯,研發部門會根據消費者對奈雪夢工廠產品的反饋情況,選擇受歡迎的產品在奈雪全國門店推出。而對於奈雪夢工廠未來的開店計劃,彭心坦言道,「這類門店的可複製性較低,我們不打算大批量的鋪開。相比數量,質量和體驗才是奈雪更加注重的方面。」
  • 科學家精神內核是什麼
    登海種業科研團隊代表陶旭東,新華社國內部科技室主任陳芳、光明日報高級記者金振蓉等代表共同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學風作風」進行交流,熱議科學家精神的內核。「團結協作也是我們重要的精神。」陳煜介紹,「每一個核電項目都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成千上萬臺設備,數萬人的系統合作參與,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核電人的優勢在於積極發揮主動創新精神,從設備、材料、實驗方法、軟體等方面的全方位創新,團結協作,最終讓自主研發的CAP1400示範工程成為中國核電技術在世界上領先的一個重要標誌。」「科學家需要無私奉獻的精神。」
  • 在SKP賣頂奢甜品的原麥山丘,鬥不過奈雪的茶
    今天是個好日子,領導批准我帶薪去逛逛北京最潮的商場——skps。 就算你和我一樣兜裡沒幾個錢,今天咱也能趕趕時髦,去見識下全北京城最貴的甜品店,到底有多凡爾賽。 賽博朋克風的甜品店,你見過嗎? NUDAKE Mars Cafe,這家北京最貴的甜品店,最早吸引我是在朋友圈,刷到過俊男靚女帶定位的九宮格。
  • 為什麼喜茶和奈雪的外帶袋子,你都捨不得扔?
    奈雪の茶(以下簡稱「奈雪」)在品牌粉絲的呼應下,出了一則官方視頻,來告訴大家如何獲取自家的外帶保溫袋——除點外賣外,還可以去門店直接購買,小號袋子2元,中號4元。對於這些品牌來說,外帶袋子除了它本身便於攜帶產品的功能之外,它更多的作用是「移動廣告牌」。
  • 「奈雪」喝到一半,漂起一隻蟲子!
    上周,網紅奶茶「奈雪的茶」卓悅匯店被查!那麼,作為網紅店的奈雪的茶麵對這件事會作何反應呢?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奈雪的茶:飲品中出現蟲子可能與風幕機老化有關今天早上,記者陪同劉先生來到這家奈雪門店。不過,經過初步排查,最有可能與餐廳的環境以及風幕機的老化有關。奈雪工作人員承認了其工作上的失誤,並表示今後會加強所有門店的防蟲措施力度。目前,涉事門店已經採購了大功率風幕機,並承諾在下周三之前更換完畢,減少乃至杜絕外部飛蟲進入門店。
  • 弘揚科學家精神 |科學家精神內核是什麼?聽聽張伯禮院士等專家怎麼說
    弘揚科學家精神 |科學家精神內核是什麼?「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學風作風」進行交流,熱議科學家精神的內核。對我們新聞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抓住歷史的關節點,在重要的時刻,在重要的工程中去展現科學家的群像,講好他們身上的創新故事。」「現在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候,每個國家的實力要靠創新。科學家是創新的先鋒力量,他們衝在最前面。」
  • 聽星巴克講咖啡的故事
    於是,他就摘了一些拿回去烹煮,沒想到這些紅色果實飄散出濃濃的香味,品嘗後覺得心情愉悅、精神振奮。後來,人們將這種果實製成的飲料叫咖啡。  1971年,美國西雅圖,世界上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開業。  11月27日,鄭州星巴克第一節「咖啡課堂」開講。10名河南商報的幸運粉絲相聚星巴克,在濃濃的咖啡香味裡,聽星巴克的River老師講咖啡的故事。
  • 「植物基」熱度再升級,星巴克、肯德基之後,喜茶、達能也來湊熱鬧了
    繼星巴克、肯德基等之後,又有品牌宣布入局「植物基」領域。5月18日,喜茶通過官方微博宣布,與人造肉品牌星期零合作推出「未來肉芝士堡」,在全國門店開售。與此同時,達能也攜VEGA ONE登陸中國,推出多款針對運動健身人群的植物基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