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生物細胞的天文學家,羅伯特·胡克對經典力學有哪些貢獻?

2021-01-09 網易

2020-12-17 10:48:38 來源: 每天一大樂PLUS

舉報

  在經典力學的創立過程中,作出過重要貢獻的另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就是英國的羅伯特·胡克。

  1635年7月,羅伯特·胡克生於英國的懷特島,他從小就十分好學,一直是一個才華出眾的好學生。羅伯特·胡克畢業於著名的牛津大學,以後一直致力於科學研究工作。他在許多科學領域裡都有著獨到的、超前的見解。羅伯特·胡克從牛津大學畢業不久就當上了著名的大化學家波義耳的科研助手。

  

  由於科學上的傑出見解,1662年,這位身手不凡的年輕科學家被推薦擔任了英國皇家學會實驗室的總幹事,當時,學會的許多著名的實驗都是他作出來的。不久,他又受聘擔任了著名的格雷山姆學院的幾何學教授。羅伯特·胡克是一個十分勤奮的人,他涉獵的學科非常廣泛,

  他既是一個物理學家、一個天文學家,還是一個著名的顯微鏡專家,

  只是由於和牛頓的論戰或多或少地使他在科學界的地位受到了一點兒影響。

  在顯微科學上,羅伯特·胡克的地位相當重要,是他第一個在顯微鏡下發現了生物的細胞。

  事情是這樣的:1663年,胡克應皇家學會的要求擔負起了演示顯微科學的研究成果的任務,於是他就開始在顯微鏡下作各種各樣的實驗觀察。胡克的工作十分認真,每次會上都有新的觀察成果。

  

  1665年,胡克出版了他的著名的《顯微圖象》一書,書中記載了大量的實驗觀察結果,有雲母的圖像、化石的成因,有軟木的結構和一些植物細胞中的物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對生物細胞的觀察和記載。胡克是在對軟木的顯微觀察中發現生物細胞的,他把觀察到的軟木組織中的小室命名為「細胞」,胡克還觀察了植物活體的細胞,並作了形象的描述:「在這幾種植物裡,當它們仍然是綠色的時候,我已用我的顯微鏡十分清晰地發現了充滿了汁液的小室或孔,並且發現其中的汁液在逐漸地滲出。」

  在物理學上,羅伯特·胡克發現了著名的胡克定律。

  胡克在他的《恢復力論》一書中說到:「我初發現這種理論,到現在已經十八年了,由於當時的目的是想把它應用於某種特殊的用途,所以沒有予以發表。從那以後大約三年光景,英王陛下曾在政府辦公大廳親見我根據這種理論所作的實驗以及關於彈簧表的實驗。」他在書中用十分通俗的語言論述了這個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任何彈簧的力與其張力同比。」這個定律今天是這樣表達的:在彈性限度內,固體發生形變與它受到的力成正比。

  

  胡克還是光的波動說的最早提出者之一,在萬有引力定律的確立過程中胡克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只是由於數學上的原因沒能得到最後的結果。

  在這些巨人們的肩上,偉大的牛頓進行了全面的綜合和總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看門人和科學家,兩人一起磨鏡子,結果看門人發現了細菌與細胞
    羅伯特·胡克對顯微鏡很感興趣,而且很喜歡自己磨鏡子來製造顯微鏡,羅伯特·胡克所製造的顯微鏡是相對複雜的,在外形上與現在所使用的顯微鏡基本相似,在一個管狀的鏡身兩端有兩個鏡片,分別是目鏡和物鏡,並在物鏡前方設置透鏡來聚光,物體的影像可以通過物鏡和目鏡進行兩次放大,最終,羅伯特·胡克所製造的顯微鏡可以將物體放大約130倍。
  • [7月18日]科學歷史上的今天——羅伯特·胡克
    1635年7月18日,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出生於英國懷特島的弗雷斯沃特。他以微觀觀察聞名,提出了」胡克定律「,是牛頓同時代的競爭對手。胡克就讀於倫敦西威斯敏斯特中學,然後去了牛津大學,做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的助手。1662年,胡克被任命為新成立的倫敦皇家學會的實驗管理員,之後被選舉為院士。
  • 356年前,他用繪畫記錄了顯微鏡下的生物微觀世界
    VOL.1羅伯特·胡克
  • 【科學家的故事】「倫敦的達文西」——羅伯特·胡克
    光學貢獻胡克是17世紀英國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在力學、光學、天文學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所設計和發明的科學儀器在當時是無與倫比的。他本人被譽為英國的「雙眼和雙手」。在光學方面,胡克是光的波動說的支持者。1655年,胡克提出了光的波動說,他認為光的傳播與水波的傳播相似。1672年胡克進一步提出了光波是橫波的概念。
  • 給細胞命名、為跳蚤寫真、跟牛頓吵架,這個科學家有點酷!|推薦
    書中有6 幅插圖為折頁圖,最大的一幅畫著一隻跳蚤。這幅跳蚤的插圖一經出版,即在英國引起轟動,從普通老百姓到王公貴族,都驚呆了,原來每天叮咬自己的昆蟲居然長這個樣子。胡克書中跳蚤的插圖,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張跳蚤的寫真《顯微圖譜》書中第一次使用了 「細胞」(Cell)這個詞。胡克有一次從一塊軟木上刮下薄薄的截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 50個孩子一定要知道的世界科學奇蹟-46.細胞學說
    細胞學說揭示了生命結構的共性,表明細胞生物有著共同起源,生物彼此之間有著親緣關係。這一學說的建立有力地推動了生物學的發展,並為辯證唯物論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學依據。恩格斯曾把細胞學說稱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另外兩大發現為達爾文的進化論和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  ⊙奇蹟探秘:  1.細胞學說的創立人是誰?是在什麼時候創立的?
  • 但是用經典力學模型去解釋,難免會帶來某些困惑
    是神秘的東西,即使理論上早已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現實中無法真正解釋清楚。如果說理論發展的緩慢,大概就是因為還沒有將現實中的量子力學應用到工程應用中。或許可以假設有些理論本來就是應用在工程上的,比如本身就是一種經典力學的新模型,或者是粒子模型。
  • 既是動物又是植物的生物有哪些?
    既是動物又是植物的生物有哪些?時間:2017-03-04 12:56   來源:蘭嵐瀾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無奇不有! 既是動物又是植物的生物有哪些? 海葵 它看上去很像花朵,其實是捕食性動物這種無脊椎生物就是海葵。據一份最新研究稱,從基因編碼上看,海葵屬於動物和植物的混合種。
  • 人體內的7萬億個細胞都有什麼作用?
    人體有7萬億個細胞。我們很快就要知道它們都做些什麼了。我們所做的一切,從運動到思考,從消化到睡覺,都依賴於各種不同的細胞:有盤狀的紅細胞,有纖長的神經細胞,有能伸縮的肌肉細胞……這些形態和分工不同的細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們的組織和器官,使我們成為複雜的有機體。
  • 長春長生生物有生產哪些疫苗產品 生物疫苗概念股一覽
    值得注意的是,該批疫苗早在去年11月的抽檢中就發現了,且吉林省食藥監局早在去年10月27日就已對此立案調查。當時這一批次的疫苗已全部銷往山東,共計252600支,打入了25萬多名兒童的身體。  問題疫苗事件持續發酵,而長生生物股價20日更是五連跌停,市值蒸發97.86億元,控股股東高俊芳身價銳減17.71億元。  深交所第一時間採取了系列監管措施,電話問詢、連續兩次向長生生物發出關注函,並20日啟動對長生生物及相關當事人公開譴責的紀律處分程序。  長春長生生物生產哪些疫苗產品?
  • 天文學家發現金星大氣層中存在有機分子「磷化氫」 或證有生物存在
    天文學家發現金星大氣層中存在有機分子「磷化氫」 或證有生物存在(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金星有濃密大氣層,但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以及硫酸云為主,強烈的溫室效應使金星成為全太陽系最熱的一顆行星,不管白天或是晚上,表面溫度都高達攝氏400度以上,這麼惡劣的環境很難想像會有生命存在,然而,天文學家發現,金星的大氣層似乎存在有機分子「磷化氫」,這種臭氣在地球上是生物所形成的,令人懷疑金星是否有生物存在。
  • 製作生物發酵飼料的常見菌種有哪些?
    生物發酵飼料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對養殖業貢獻很大。實際生產中使用的常見菌種有三大類,即乳酸菌類、芽孢桿菌類和酵母類,主要用於畜禽等的飲水、拌料、發酵飼料,旨在改善動物腸道菌群,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同時減少廢物排洩量,臭氣排洩量,實現源頭減排,降低糞汙處理壓力。 飼用微生物菌劑有哪些應用方法?
  • 康華生物在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貢獻累累碩果
    康華生物深耕生物科技領域多年,以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為基礎、旗下產品HDCV-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技術領先,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在業內佔據明顯優勢,正在引發新的科技革命,在用戶之間擁有較高的品牌信譽和口碑,是值得信賴的選擇。狂犬病是一種危害極大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它是有史以來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 現實版「工作細胞」 稻草、玉米秸稈是如何變成生物燃料的?
    一個細胞就是一座工廠早在6000多年前,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蘇美爾人就已經知道用大麥芽釀製出原始的啤酒。但人類從真正認識細胞到現在才不過三四百年。1665年英國博物學家羅伯特·胡克第一次發現細胞。十幾年後另一個經常被弄混的人—列文虎克觀察到活的酵母。而直到19世紀,巴斯德才解開酒精釀造與酵母的關係。1846年,酵母在歐洲首次實現工業化生產。
  • 它對人類健康貢獻有多大?
    人的成長過程,就是身體細胞不斷代謝的過程,細胞會分裂產生新細胞,但是它的分裂不是無限的。 但有一種神奇的細胞,它可以無限增殖,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多種疫苗,為人類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它就是海拉細胞。《科技周刊》記者採訪到生物醫藥領域專家,揭開其「永生」的秘密。
  • 生命形式和細胞的組成
    微小的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一個手指甲就有數千萬的細胞。19世紀時,隨著顯微鏡越來越精確,越來越強大,人們看到了細胞工作的奇妙景象。在公元前4世紀亞里斯多德的時代,科學家相信「活力論」可以揭示生命的本質。這是一個偽科學概念,認為存在某種神秘的生命力,它無法被歸結為化學或生物的可觀測的過程。17世紀時,情況才開始改變,研究者發現生物其實是由生化材料構成的。
  • 「細胞圖譜 」為人類建模,徹底解析人體奧秘
    科學家正在建立一個超詳細的「人類細胞圖譜」,即通過細胞內部的內容來定義活細胞。在1665年,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凝視著顯微鏡下的一塊軟木,在其中發現了無數像房間一樣的小格子。作為第一個描述細胞的科學家,胡克一定會被生物學的下一個大型項目震驚到:這是一個使用現代基因組學和細胞生物學中最強大的工具,來單獨捕獲和端詳數百萬個細胞的計劃。
  • 細胞治療領域將迎來大發展 細胞治療概念股有哪些?
    意見稿同時明確,當細胞治療產品屬於以下情況時,建議開展更多的臨床前研究:幹細胞及多潛能細胞,包括誘導多能幹細胞(iPS);基因修飾的細胞,關注導入基因的功能實現及安全性風險;生產工藝複雜、處方組成複雜的產品;長期、全身用藥的細胞產品或長期存留於人體的細胞。用於目前有治療手段、非致死性疾病的治療產品。
  • 細胞的發現
    自從有人類以來,人們就一直想弄清楚世界萬物的由來和構成,尤其是各種生物體的構成。對於生命體的構成,人們的說法千奇百怪。歌德認為葉子是各種不同植物的典型單位結構,而奧肯則主張脊椎節是一般動物原型結構的基本單位。雖然列文虎克的顯微鏡的發明使得人類看到了微觀世界,但因為顯微鏡的倍數不夠,焦點只能聚集在狹長的形狀上,人們很難使用顯微鏡聚集觀察到更細微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