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年7月18日,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出生於英國懷特島的弗雷斯沃特。他以微觀觀察聞名,提出了」胡克定律「,是牛頓同時代的競爭對手。
胡克就讀於倫敦西威斯敏斯特中學,然後去了牛津大學,做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的助手。
1662年,胡克被任命為新成立的倫敦皇家學會的實驗管理員,之後被選舉為院士。
1665年,胡克成為格雷欣學院(Gresham College)的教授,在此後的四十年中,做了多個領域的研究,包括建築、天文、生物、化學、地質、海軍技術,物理。他還是一個多產的科學儀器發明家,包括組合顯微鏡和一種新型的反射望遠鏡。
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書《顯微圖譜》(Micrographia)中,發表了一系列用放大鏡做出的觀察,其中最著名的是跳蚤的圖像。在描述軟木時,他首次採用了」細胞(cell)「一詞,因為讓他聯想到了修道院的小隔室(cell)。
胡克最著名的還是在物理學上的成就,他提出的」胡克定律「描述了彈簧拉伸和力的關係。
胡克參與了不少科學論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和牛頓。他於1703年3月逝世。
胡克首創」細胞「(cell)一詞的使用
資料來源:
https://physicstoday.scitation.org/do/10.1063/PT.6.6.20170718a/full/
我們不需要英雄
但我們需要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