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法天文學家發現「氦」元素
科技史上的今天【英法天文學家發現「氦」元素】1868年8月18日,法國天文學家讓桑在印度觀測日全食時,發現了幾條陌生的光譜線,英國天文學家洛克耶也獨自觀測到一些不能用地球上任何已知元素說明的亮線,他將該譜線歸於一種新元素。並把它命名為「氦」。1895年英國化學家拉姆塞才從地球礦石中解析出氦,氦是唯一不在地球上首先發現的元素。
-
科學歷史上的今天(8月)有哪些重大事件
歷史上的八月發生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大到世界矚目的科技發生事件與歷史上的科技的第一次的突破使用事件,在比如說世界歷史上的名人的誕辰與與逝世,並且還包括八月份名人操作的事件等等的許許多多的事情。但這僅是值得人類去記錄的一小部分而已,由八月份誕生於逝世的豈止名人,與名人事件的發生。各種平凡人與事件也同樣都在發生著。
-
百科 | 第一個在地球以外發現的元素——氦
氦,元素周期表的第2號元素。可是為什麼要叫它氦,是一種能讓人害怕的元素嗎?不是,氦氣比氫氣還要溫柔。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氫氣遇到明火時,會發生強烈的爆炸。1868年,法國的詹森利用分光鏡觀察太陽表面時,發現一種新的黃色譜線,通過眾多科學家的研究和觀察,才找到的一種屬於太陽上的未知元素,於是把它命名為Helium,元素符號定為He。
-
科技:氦被發現150年後
今天,我們向氦致敬,這是150年前發現的最高貴的氣體。你可能知道元素周期表上的第二種元素,它能填滿派對氣球,讓你的聲音聽起來像花慄鼠阿爾文,但這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並不是所有的樂趣和遊戲。氦是科技工業的主力。它執行的任務多種多樣,比如冷卻核磁共振掃描儀中的超導磁體,協助半導體晶片的製造,以及查找船舶的洩漏。
-
化學元素氦的發現和應用
氦的發現1.1 氦的發現1868年08月18日,法國天文學家Pierre Jules César Janssen觀察日全食過程中發現了一條波長為587.49nm的新譜線。氦光譜Pierre Jules César Janssen(1824.02.22-1907.12.23 )1868年10月20日,英國天文學家
-
曾拯救太空人的「太陽物質」氦和關於它的那些事
發現過程152年前的1868年8月18日,法國天文學家讓桑赴印度觀察日全食,當他利用分光鏡觀察日珥光譜時,他發現一條新的深黃色的譜線,與鈉光譜的D1和D2線接近。日蝕後,他同樣在太陽光譜中觀察到這條黃線,當時稱為D3線。
-
曾拯救太空人的「太陽物質」氦和關於它的那些事
發現過程152年前的1868年8月18日,法國天文學家讓桑赴印度觀察日全食,當他利用分光鏡觀察日珥光譜時,他發現一條新的深黃色的譜線,與鈉光譜的D1和D2線接近。日蝕後,他同樣在太陽光譜中觀察到這條黃線,當時稱為D3線。1868年10月20日,英國天文學家洛克耶也發現了這樣的一條黃線。
-
2017年8月21日美國日全食中國開始時間
1860年7月18日的西班牙日全食期間,英國天文愛好者家德拉瑞拍攝下第一張銀版日全食照片,並認為突出於月輪外的「紅色火焰」來自太陽,即太陽日珥。 由於色球的光比較弱,平時被光球的光掩蓋。1868年10月,英國天文學家洛基爾首次在有日光的條件下,觀測到了日珥光譜。進而認識到太陽光球層外面有一層稀薄的大氣——色球層。
-
你根本就不了解月球:這種能源秒殺地球-月球,地球,能源,氦-3...
149年前的今天,即1868年8月18日,天文學家發現了「氦」元素。氦-3是氦的同位素之一。這種清潔、安全和高效率的未來新能源,為什麼大量存在於月球呢?氦-3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性質穩定的氦同位素。
-
[9月18日]科學歷史上的今天——萊昂·傅科
1819年9月18日,讓·伯納德·萊昂·傅科(Jean Bernard Léon Foucault)出生於法國巴黎。他發明的傅科擺顯示出地球的自轉。
-
元素周期表-氦氣的發現
氦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He,它的原子序數是2。氦氣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味的單原子氣體,放電時發深黃色的光。氦氣是所有氣體中最難液化的,是唯一不能在標準大氣壓下固化的物質。氦的化學性質非常不活潑,一般狀態下很難和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氦是宇宙中第二最豐富的元素,在銀河系佔24%。
-
歷史上的今天1851年1月3日法國物理學家傅科證實了地球的自轉
歷史上的今天1851年1月3日法國物理學家傅科證實了地球的自轉 2013-09-02 10:47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科學掌故:人類在日全食中發現氦元素
新華網上海7月14日專電(記者楊金志、張建松)19世紀前,人們普遍認為,人類永遠不可能知道天體的化學組成,因為人類不可能把星星拿到地球上做化驗。但是,19世紀初,科學家發現太陽光譜不是連續的,而是有許許多多的暗線,這些線叫做吸收線。光譜就像人類的指印,不同的化學元素對應不同的光譜。
-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4年8月18日首屆空間科學大會在京召開。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4年8月18日,由中國宇航學會主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承辦的「首屆空間科學與技術發展及應用學術大會」在京隆重召開。
-
美物理學家稱地球25年之後或將「無氦」(組圖)
實際上,現在的氫氣球,填充的都是氦,元素周期表上排名第二的傢伙。 氦實際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科研工具。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惰性氣體,它本身很難獲取。然而,過於低廉的價格使氦被濫用了。最近,美國物理學家、諾獎得主羅伯特·理查森在接受《新科學家》雜誌專訪時發出警告:如果不立即控制對氦的濫用,25年以後科學家將無氦可用。屆時,人類在很多領域的科學探索工作將大受影響。
-
最高冷的元素竟然代表太陽?
氦有3He和4He兩種同位素,氦氣常壓下的沸點是4.2 K,是最難液化的氣體。液態氦在溫度下降至2.18 K時,性質發生突變,成為一種超流體,能沒有粘滯力地流動,熱導率變得非常高,約為銅的800倍;其比熱容、表面張力、壓縮性都是反常的。因此在元素單質中,氦不僅是溫度最低的流體,也基本不參與其他元素的化學反應,是名副其實最「高冷」的元素。
-
最高冷的元素竟然代表太陽?
液態氦在溫度下降至2.18 K時,性質發生突變,成為一種超流體,能沒有粘滯力地流動,熱導率變得非常高,約為銅的800倍;其比熱容、表面張力、壓縮性都是反常的。因此在元素單質中,氦不僅是溫度最低的流體,也基本不參與其他元素的化學反應,是名副其實最「高冷」的元素。
-
從直言的叛逆到摒棄良知忠誠——歷史上的今天:高爾基
瑪克西姆·高爾基,生於1868年3月28日,出身貧苦,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他也是一位政治活動家。 代表作有《海燕之歌》、《小市民》、《母親》、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
-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9年8月19西昌發射中星18號衛星工作異常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9年8月19日晚20時0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18號衛星發射升空,星箭分離正常。但衛星工作異常,正在開展故障排查。中星18號衛星是一顆高通量衛星,具有30個Ku頻段、9個Ka頻段、2個KaBSS頻段,定點於東經115.5°E(與中星6B衛星同一軌道),未來,中星18號衛星將與同屬中國衛通運營的中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中星16號一起,實現Ka頻段全國覆蓋,有效推動中國國內基於衛星通信的網際網路應用,為全國廣大地區提供寬帶網絡接入能力。
-
拍攝於1868年清朝時期香港,很多地方還是山區!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本組老照片均拍攝於1868年。1840年鴉片戰爭後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當時的香港只有4000多居民,其中一半人都住在香港島南部的赤柱村,可能是旁邊的赤柱灣適合漁民捕魚,所以都聚集在這裡。1868年時香港的某個海灘,具體位置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