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學生,王者榮耀玩得,段子手當得,當真是一匹匹小黑馬,和父母乃至於祖父母的童年,還真是很不一樣呢!
就拿寫作業來說,我們小時候那都是標準答案,啥叫標準?就是唯一答案!現在孩子們的腦洞大的很,總是能突發奇想,出奇制勝。不過奇思妙想和偷懶可是有本質區別的,少拿這些作業來糊弄我!
小學生「偷懶式」造句,家長氣得牙痒痒,老師無奈打對號
要說數學題,會的人一點都不難,不會的交白卷也不稀奇,你讓他硬編他也編不出什麼花花繞來。可語文就不一樣了,那填詞造句真是「百花齊放」啊,看得老師直瞪眼珠子,家長氣得牙根痒痒。
這位小學生的偷懶方式,倒是很符合強迫症的做法,一招鮮吃遍天,還偏偏有理有據!
題目問「你是能幹的小朋友嗎?」隨後給了一堆空格留待填寫,比如我替爸爸做了什麼,又給媽媽做了哪些事情,不一而足。結果這位小學生答案都是統一的。
「我替爸爸掃地,我給媽媽掃地,我幫老師掃地……」這得是多麼大的執念啊,難道你就只會寫這兩個字嗎?這孩子不讓他去當勞動委員都浪費了。
老師雖然一眼看穿這種偷懶的把戲,奈何人家合情合理,也只能咬著牙給了一個大大的對號,沒毛病!
你別以為偷懶是一個人的事,小學生耍起小聰明來,真有點讓你招架不住呢,比如這個「只加主語」系列。
老師要求學生用新學的成語來造句,這兩個超懶的學生,一個加了「我」,一個加了「他」。不過孰優孰劣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心眼多的孩子寫著「他殊死搏鬥,他連滾帶爬」,懶到家的孩子根本不顧及這些,提筆就寫「我馬失前蹄」,哈哈哈哈哈,原諒我不厚道地笑了。
還有一種類型是,我只管填空不問邏輯,吹牛、裝慫在所不惜!比如老師讓用「有的」來造句,小學生毫不猶豫地寫道「我家有的是錢,有的是車」,感覺哪裡怪怪的亞子,又說不出來。
這個小娃就厲害了,明顯沒聽懂英語聽力,但是並不妨礙人家答題。「女人讓我緊張,女人讓我高興,女人讓我不好意思」,孩兒,你這些年都經歷了什麼?為了答題也算拼上了身家性命了吧。
其實有些「懶孩子」也是聰明娃的一種,不信你看看這種答題方式,敢說孩子笨嗎?
填寫古詩,明明是三首詩,可學生只記得一首,沒關係啊,咱可以「全面撒網重點培養」,這不是瞎貓碰到死耗子了嗎?至少還答對了一題,和都選C有異曲同工之妙。
孩子是偷懶還是「真不會」,家長要分清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小學生睡眠普遍不足,約有1/5 的小學生需要熬夜寫作業,另有近一半的初中生熬夜學習。
課業負擔加重,作業堆積如山,孩子就容易出現糊弄、偷懶的現象。這需要全社會來減負。落實在一個小家庭中時,建議讓孩子先可著弱勢的科目來做作業,以彌補不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另一種是孩子玩心太重,每天寫作業就當是完成任務,並沒有真正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下筆有如神助,幾分鐘一張卷子搞定。這樣的孩子父母還是要多加督促的,現在孩子混日子,將來混的還是自己,如何能激發他的內在驅動力才是關鍵。
最後一種其實是一種答題策略,例如讓你給打散的段落重新排序,如果你拿不準先後順序,那麼就兩個段落寫一樣的序號就好了(全寫一樣,一分不得)。
你被孩子的哪個答案給逗笑了呢?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