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現在很多父母都遇到過,孩子拿著小學作業題讓自己輔導。
起初對孩子的要求,父母一點也不以為然,小學題能難到哪裡?
直到他們硬著頭皮教完孩子,並看到老師的批改結果後,整個人都崩潰了——這是小學題?不是奧數難題?老子/老娘讀了十幾年書,為毛突然變成了「文盲」!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題目難倒了無數父母呢?
題目是這樣的:根據節奏,寫出乘法算式
1、叮叮叮,叮叮叮;2、啊,啊,啊,啊;3、嗚嗚嗚,嗚嗚嗚;4、喵喵,喵喵,喵喵。
或者是這樣的:
「小雞和小鴨一起在路上走,小鴨掉到坑裡了,小雞怎麼把小鴨救上來?」
又或者是這樣的:
「一條船上有75頭牛,34頭羊,問船長几歲?」
父母被這些毫無邏輯的題目弄到懷疑人生,雖然老師說是為了鍛鍊孩子的思維,但還是讓家長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書都白讀了,並感嘆道:「是社會變得太快,還是我脫節了?」
總之,家長們都有種被小學生試題掌控的瑟瑟發抖感。
直到最近,一個小學生的試捲風靡網絡,因為他的答題方式實在太奇葩了:
「問:用馬失前蹄造句;答:我馬失前蹄。」「問:用痛快淋漓造句;答:我痛快淋漓。」「問:媽媽手裡有10元錢,她要買6元的蘋果,應該怎麼付錢?答:用支付寶和微信付錢。」網友們覺得,孩子的答案沒錯啊,就是……放蕩不羈了點,但是這麼對待讓自己有苦說不出的「變態題目」。
網友們只感覺渾身酸爽,一個字——服!但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這麼答題的話,家長可能就會忍不住擔憂了。
這麼做,是不是有點挑戰老師的權威了呢?是不是有投機取巧的嫌疑呢?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孩子並沒有違反規則。
他的答案哪怕不是標準答案,也不能算錯誤。
那個「無可奈何」的老師不是也給「懶孩子」滿分了嗎,可見孩子的答題方式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之內。
也有很多網友扼腕嘆息:「服了!咱們小時候怎麼沒想到這麼答題呢?」
但是網友們忘了,這要是擱以前,敢這麼答題的話,妥妥的一個「大鴨蛋」抱回家,迎接他們的恐怕就是父母的混合雙打了。
如今教學方式改革,老師們不僅講究快樂教學,還講究要發掘學生的活力、潛力,不讓孩子變成死讀書的書呆子。
可以說,國家正在變得越來越好,而生活在這個國家的孩子更是幸運的。
梁啓超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我們國家的少年正在變得越來越好,他們蓬勃向上、積極昂揚,看到他們就可以看到祖國美好的未來。
不過這種造句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畢竟它雖然體現了孩子頭腦的靈活,但另一方面也是在投機取巧。
父母要多表揚孩子,激發孩子的自信心,發現問題也要及時指正,這樣他們才會更出色地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