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夏天,我和小夥伴們非常喜歡捉蜻蜓。在我們印象裡,蜻蜓柔弱、美麗、迅捷。其實,對於蜻蜓我們有很多片面的認識,下面我將大家不容易注意到的幾點總結一下。
蜻蜒是一類比較原始且種類較少的昆蟲,屬於蜻蜓目。
蜻蜓目,包括蜻蜓和豆娘。豆娘顏色非常豔麗,稱「蟌」 cōng,學名均翅亞目或束翅亞目(Zygoptera)
它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前後翅的形狀和脈序相似,體細長,停息時四翅多豎立胸的上方。
豆娘體纖瘦弱,飛翔力差,捕食能力也弱
蜻蜓也可以細分為「蜻」和「蜓」,對應的學名間翅亞目(Anisozygoptera)和差翅亞目(Anisoptera)。
蜻類,飛翔力強,捕食功能健全。特徵介於豆娘與蜓類之間,前後翅中室形狀與豆娘不同;中室末與蜓類不同。
蜓類(我們常見且認為的蜻蜓),後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飛行能力極強,在山間小溪迅速來回飛行捕捉獵物。
蜻蜓的性情並不是想像中的溫柔仙子蜻蜓是食肉性昆蟲,且攻擊性強,咀嚼式的口器,上顎非常發達。對它的捕獵對象而言,蜻蜓兇猛且殘忍。
蜻蜓捕食蒼蠅、蚊子、葉蟬、虻蠓類和小型蝶蛾類等多種農林牧業害蟲,是有益於人類的重要昆蟲。
蜻蜓點水不是捕食或飲水,而是產卵交配時,雄蟲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捉住雌蟲頭頂或前胸背板,雄前雌後,一起飛行。有時雌蟲把腹部彎向下前方,將腹部後方的生殖孔緊貼到雄蟲的交合器上,進行受精。
而後,在飛行中將卵撒落水中;有的種類貼近水面飛行,用尾點水,將卵產到水裡,就是我們所說的「蜻蜓點水」
蜻蜓屬於半變態,一生經歷卵、稚蟲和成蟲3個時期其幼蟲(蟲)生活在水中,生活期因種類而異,蜓類一般為2年,有的長達了3至5年。
稚蟲又稱水蠆(chài),常棲息於水中砂粒、泥水或水草間,取食水中的小動物,如蜉蝣及蚊類的幼蟲,大型種類還能捕食蝌蚪和小魚。
它們的下顎上有一個延伸的肢體,可以在20毫秒內向前射出,抓出獵物,並拖入口中。
這個延伸肢體可不得了,很多經典的科幻外星生物形象,都以此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