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們和出徵士兵緊急結婚】1945年8月美國分別向日本廣島、長崎投下了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致使日本數十萬民眾死亡。可有人卻說,「原子彈下無冤魂」,這是因為日本民眾助紂為虐,他們積極支援日軍發動侵略戰爭。筆者用日本女子在二戰期間的所作所為,來論證「原子彈下無冤魂」。
【女子挺身隊在前線慰問日軍】眾所周知,二戰期間日本全民皆兵,他們從方方面面支持日軍,比如女子組成挺身隊、國防婦人會等。所謂女子挺身隊,並非真正的女子挺身隊,而是是日本的女性慰安婦,她們同強徵的慰安婦不同,這些女子絕大部分都是自願的。
【女子們在磨武士刀】在日本軍國主義的鼓吹下,日本子女廣泛參與慰勞官兵、資源回收、愛國儲蓄、生活更新、女子挺身、家庭報國等工作。所有女子組織中,以國防婦女會的影響最大。這個組織吸引超過1000多萬日本女子參加,包括女學生、婦女、老奶奶等。這些女子徹頭徹尾為日本侵略服務,甚至願意為傷殘日軍生兒育女。
【練習投擲手榴彈】日本投降前夕,軍國主義分子瘋狂叫囂「一億國民玉碎」計劃。日本政府高層認為,如果美軍入侵日本本土,那意味著日本「國體」不復存在,與其這樣不如所有國民一起「玉碎」,跟敵人同歸於盡。在這一思想影響下,日本全體國民都被武裝起來。
【搬運物資】保羅·蒂貝茨是執行廣島原子彈投擲的小組組長,他去世前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知道自己所扔下的那顆原子彈已經殺掉了很多人,但同時也拯救了很多人,所以我和我的同事只痛恨戰爭,卻從來不為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幹的那件事後悔。」
【製作軍糧】照片中的女子都是國防婦人會成員,顯然她們在助紂為虐。婦人會的口號是「國防從廚房開始」,統一的服裝是象徵著家庭主婦日常生活的白色圍裙,身上斜背白色寬帶,上書「大日本國防婦人會」 。婦人會成員們從事生產、慰問等工作,是日軍的後盾與精神慰藉。
【婦人會成員在接受醫療培訓】國防婦人會的成立,源自一個新婚妻子的自殺。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中尉井上清一完婚蜜月,返營日期將至,他情緒非常低落,其妻22歲千代子居然割腕自殺,留下遺書,鼓勵其夫戰場立功。瞬間,千代子被日本朝野奉為榜樣。此後,安田夫人發起成立大日本國防婦人會,發動婦女支持侵略戰爭。」
【縫製千人針】千人針是日本文化裡的一種護身符,長約一米,上面由一千個女人每人縫製一針。通俗來說,千人針是經千人之手用紅線縫製的一條有文圖的布帶,每當青年應徵入伍後藏於身上,以保平安,即使戰死也能靠此轉世再生。
【送別上戰場的丈夫】有人會疑問,二戰結束前夕日本不是遭到了兩顆原子彈的轟擊,為何日本民眾還如此瘋狂?這與日本政府二戰期間的教育有關,尤其是軍國主義的不斷洗腦式教育,使得日本民眾以戰死戰場為榮。
【練習射擊】這張老照片真實再現了二戰後期日本民眾最後的瘋狂,所有人都不能倖免。1945年3月23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通過了關於非武裝民防單位的創建,決定成立國民義勇隊。當時要求15歲到60歲的男子和17歲到40歲的女子都要加入該組織,到最後連10歲的孩子都要求為上戰場做好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