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美人」揭示火星早期太空撞擊

2020-11-18 光明網

一項新的隕石記錄顯示,火星在長期平靜之前曾遭受過一次早期撞擊。圖片來源:NASA

本報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天體化學家Martin Bizzarro花了50萬美元購買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價值的巖石,然後將其磨碎。這塊巖石並非來自地球,它來自火星。

Bizzarro最終得到了豐厚的回報。2011年在西撒哈拉發現的這塊有44億年歷史的「黑美人」隕石僅重15克,他的研究小組就此揭示了幾乎貫穿火星整個歷史的小行星撞擊和火山爆發記錄。

11月16日,Bizzarro及其同事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研究稱,火星在歷史早期經歷了一次撞擊,之後一切都歸於平靜,這是基於在隕石中發現的51顆鋯石晶體的年齡確定的。這些鋯石晶體很可能是在撞擊的高溫下形成,大部分鋯石的年齡在45億年前,這表明了行星撞擊火星的時間,從那之後,火星似乎相對平靜。

這一發現與最近對所謂火星「晚期重撞擊」的懷疑相一致。當科學家第一次分析阿波羅號太空人帶回的巖石時,研究數據似乎表明,近40億年前月球上發生過多次毀滅性撞擊。太陽系模型顯示,那時木星和土星軌道的波動攪動了小行星,使它們衝向太陽系內部。

但後來的重新分析表明,許多月球巖石都是由一次撞擊形成的,而其他撞擊則發生在43億年前。這表明撞擊並沒有激增,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

與此同時,更新後的計算機模型顯示,巨行星遷移到目前軌道的時間更早,大約在45.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之初,這引發了一場早期的猛烈撞擊,並從那時開始系統地減弱。未參與該研究的加拿大西部大學地質年代學家Desmond Moser表示,該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觀點,他認為這項工作為火星歷史描繪了一幅「令人信服的畫面」。

研究小組發現的鋯石晶體所記錄的早期撞擊發生在相隔僅3000萬年的兩個明顯的峰值上,這是當時氣態巨行星移動的間接證據。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阿爾比恩學院月球地球化學家Nicolle Zellner表示,即使在木星和土星不遷移的時候,早期太陽系中也有很多原行星碎片四處飛舞。

實際上,新的模擬表明,在這段時間內,大量物質繞著太陽系飛行,甚至有可能輸送複雜的分子,即為地球和其他行星孕育生命的化學物質。

即使Bizzarro的團隊不能說明早期撞擊發生的原因,「黑美人」也已經讓科學家看到了它帶來的成果:一顆富含水的行星。上月末,Bizzarro團隊在《科學進展》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他們推斷44億年前火星氧含量急劇增加,這似乎只能用水的存在來解釋,可能是富含水的小行星帶來的。「水要麼已經在那裡了,要麼是和撞擊一起來的。」Bizzarro說。(辛雨)

來源: 《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2011年在西撒哈拉發現的44億年歷史「黑美人」隕石揭示火星早期經歷了一次撞擊
    2011年在西撒哈拉發現的44億年歷史「黑美人」隕石揭示火星早期經歷了一次撞擊(Credit: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神秘的地球uux.cn這塊巖石並非來自地球,它來自火星。Bizzarro最終得到了豐厚的回報。2011年在西撒哈拉發現的這塊有44億年歷史的「黑美人」隕石僅重15克,他的研究小組就此揭示了幾乎貫穿火星整個歷史的小行星撞擊和火山爆發記錄。
  • 隕石之王(黑美人)火星隕石解析
    火星隕石是火星受到其他行星撞擊後,火星上的巖石逃離了火星,來到行星際空間後進入了地球軌道,穿過地球大氣層來到地球。對火星隕石的研究可提供火星早期歷史的重要線索。目前在地球上發現的火星隕石有100多塊,經過科研分析,這些火星隕石的年齡在1.5億年到6億年之間。
  • 「黑美人」隕石透露:44億年前,火星上就有水存在
    在行星科學中,關於水在地球、火星和其他大型天體(如月球)上的起源一直頗受爭議。有一種假說認為,它是在小行星和彗星形成後生成的;而另一些行星研究人員則認為,水可能只是在行星形成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眾多物質之一。 最近,針對一顆古代火星隕石的最新分析結果為第二種假設提供了支持。
  • 「黑美人」隕石透露:44億年前,火星上就有水存在
    在行星科學中,關於水在地球、火星和其他大型天體(如月球)上的起源一直頗受爭議。有一種假說認為,它是在小行星和彗星形成後生成的;而另一些行星研究人員則認為,水可能只是在行星形成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眾多物質之一。最近,針對一顆古代火星隕石的最新分析結果為第二種假設提供了支持。這一發現有助於填補關於水在行星形成過程中所起作用的知識空白。
  • 火星衛星來自於火星大撞擊?
    這些衛星的暗面類似於太陽系外的原始小行星,這表明這些衛星可能是很久以前在火星引力作用下捕獲的小行星。但衛星軌道的形狀和角度並不符合這種捕捉場景。根據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期刊-行星》上的一項新研究:重新審視火星全球探測者任務20年前的數據,支持了火星衛星是在對火星巨大撞擊後將大量巖石送入軌道後形成的這一觀點。
  • 火星新研究證明:宇宙中生命出現可能比想像的更容易
    火星新研究證明:宇宙中生命出現可能比想像的更容易  黃琨 • 2020-11-11 10:00:43
  • 比黃金還值錢的古代火星隕石,揭露了火星44億年前的一個秘密
    在行星科學中,關於水在地球、火星和其他大型天體(如月球)上的起源一直頗受爭議。有一種假說認為,它是在小行星和彗星形成後生成的;而另一些行星研究人員則認為,水可能只是在行星形成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眾多物質之一。最近,針對一顆古代火星隕石的最新分析結果為第二種假設提供了支持。這一發現有助於填補關於水在行星形成過程中所起作用的知識空白。
  • 遠古小行星撞擊,給火星和地球帶來了生命成分,但是火星不爭氣!
    為此,使用單級推進劑槍在實驗室撞擊設施中研究了二氧化碳、氮、水和鐵之間的反應,研究模擬揭示了甘氨酸和丙氨酸等胺基酸的形成。火星上曾經存在海洋也提出了有趣的探索途徑,當海洋存在時,二氧化碳和氮氣很可能是火星大氣的主要組成氣體。因此,撞擊誘導的胺基酸形成也可能提供了古代火星上生命成分的來源。
  • 或與火星撞擊有關
    ▲火星周圍有個兩個衛星,火衛一是其中較大的那一個,同時它也是太陽系中最暗的衛星。火星的兩個小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怪異的形狀和顏色引發了人們關於其起源的長期爭論。衛星的黑暗面類似於太陽系外的原始小行星,表明這些衛星可能是很久以前被火星引力捕獲的小行星。但是其軌道的形狀和角度卻與這種捕獲場景不太相符。9月24日,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上的一項新研究重新審視了火星全球勘測任務20年來的數據,支持了火星衛星在母星的巨大撞擊後形成的觀點。
  • 火星曾經被撞擊,地球也遭遇到碰撞,為什麼火星就不能誕生生命了
    地球曾經在45億年前被一個類似火星大小的星球撞擊過,這個撞擊使得地球在這個外力的作用下,加快了旋轉的速度,而旋轉導致地球內部的熱核產生電流並形成磁場,同時地球也得到了作為撞擊的副產品——月球。
  • 火星可能奪走了地球的衛星?太陽系的早期,一場撞擊改變了局面
    )實際上,101429並非是火星周圍唯一的特洛伊小行星,它和其他幾顆在火星第五拉格朗日點的特洛伊小行星並成為尤裡卡族小行星(Eureka family),這個名字來自於第一顆被發現的繞火星特洛伊小行星5261尤裡卡。
  • 月球是由「忒伊亞」火星大的小天體,與地球撞擊形成!
    這是一個爭論已久的問題,其中有巨大天體撞擊理論,該理論認為月球是由早期地球與一顆名為Theia(忒伊亞)的火星大小巖石天體碰撞而成,並已成為眾多解釋中的領跑者。但關於這是如何發生的細節還不清楚,科學家們仍在努力解釋許多觀察結果。
  • NASA拍下隕石撞擊火星的圖片
    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一張照片,照片顯示了隕石撞擊火星表面的後果。
  • 研究表明,火星上有水的時候,地球上生命還沒出現
    ,」日本東京大學的行星科學家高橋三口說,「這是我第一次研究這種特殊的隕石,因其深色而被暱稱為'黑美人'。一個未知數是水形成後是否通過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被添加到行星體中,或者它是否自然發生在行星形成過程中。
  • 太空秘語——火星的三個未解之謎
    ,火星的南部和北部是完全不同的,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火星北部非常平坦,然而火星南部有許多山脈以及火山,最受歡迎的解釋是40億年前的巨大撞擊導致了分裂,大約同一時間,撞擊形成了月球。那時候太陽系一片混亂,經常不斷碰撞,北部半球的撞擊導致了火山活動創造了南部半球的山,將巖漿噴射到地表,這是可能發生的,但如果它真的發生了,它就將是太陽系歷史上已知的最大的撞擊。
  • 讓太陽系內含鐵鎳的小行星群再次撞擊火星,這樣做不是在毀滅火星
    科學家正在嘗試改善太陽系裡的火星,最重要環節是給火星製造磁場,根據很多證據表明,火星曾存在過高溫液態金屬內心,只可惜突如其來的一場小行星的撞擊,讓這個液態的金屬內心被破壞,磁場消失,液態金屬由於撞擊被分散開來,一部分成為太空碎片,一部分融入了火星外表土壤。只有極少一部分還留在內心,由於缺少金屬元素導致火星磁場發動機將無法恢復。
  • 早期的火星是一顆宜居行星
    大約40億年前,火星赤道上的蓋爾隕石坑曾發生過規模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洪水。根據NASA「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收集的數據,以及美國傑克遜州立大學、康奈爾大學、噴氣推進實驗室和夏威夷大學的科學家聯合進行的分析,這暗示了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這項名為《蓋爾隕石坑大洪水的沉積物及其對火星早期氣候的影響》的研究發表在日前的《科學報告》期刊上。
  • 它來自火星,最珍貴的隕石沒有之一
    誠然,這顆距離地球至少5500萬公裡看似遙不可及的紅色星球,卻寄託了太多地球人最看得見摸得著的太空幻想——大家都知道,未來在星空。——火星登月50多年後,我們已準備進入第二個太空時代——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說,有朝一日他打算移居火星,並將於2024年定為載人SpaceX宇宙飛船登上火星的時間點;NASA也打算要在2034年以前把人送上火星
  • 歐空局發現火星上的三個罕見重疊隕石坑,揭示該行星的神秘過去
    據外媒CNET報導,火星上到處都是隕石坑,這是太空巖石在其漫長的生命中撞擊該星球的跡象。歐空局的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太空飛行器發現了三個罕見的重疊隕石坑,它讓科學家們了解了這顆紅色星球上的遠古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