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太陽系內含鐵鎳的小行星群再次撞擊火星,這樣做不是在毀滅火星

2020-12-05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在我們的太陽系內存在著許多小行星和碎片,它們主要集中在木星和土星軌道之間,據不完全統計太陽系內小行星數量多達幾十萬顆,科學家通天文光譜儀器對多個小行星構成進行了探索和分析,吃驚地發現大部分小行星都由鐵鎳元素構成。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鐵鎳元素也是極其豐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鐵鎳的應用也是非常廣泛。我們的地球,鐵鎳成為地球內心重要金屬元素,由於地球引力緣故,讓地球內心溫度超過5000度的高溫,那麼內心的鐵鎳元素都呈現液態。地球的快速自轉,讓內心液態金屬不停地翻騰轉動。金屬的轉動產生了電流,磁電效應讓地球產生了保護磁場。

說了這麼多無非只是想表明一件事,只有高溫液態的金屬內心才能讓星球產生保護磁場。

科學家正在嘗試改善太陽系裡的火星,最重要環節是給火星製造磁場,根據很多證據表明,火星曾存在過高溫液態金屬內心,只可惜突如其來的一場小行星的撞擊,讓這個液態的金屬內心被破壞,磁場消失,液態金屬由於撞擊被分散開來,一部分成為太空碎片,一部分融入了火星外表土壤。只有極少一部分還留在內心,由於缺少金屬元素導致火星磁場發動機將無法恢復。

所以給火星補充鐵鎳元素,才有機會讓火星恢復高溫液態金屬內心,既然太陽系中存在著很多含鐵鎳元素的小行星,我們何不改變距離火星最近的鐵鎳小行星運行軌跡,讓它們再次撞擊火星,反正火星都是死馬了!我們何不來個把死馬當活馬醫,宇宙中的一切天體要麼在大撞擊中新生,要麼在大撞擊中死亡。但這樣的撞擊至少能讓火星再次得到了鐵鎳元素,一旦大量金屬元素進入了火星內

心,那麼產生磁場的"電磁發動機"有可能再次啟動。

擁有磁場的火星,慢慢地將成為太陽系中第二個地球,也許比地球跟適合人類生存,一旦地球遭到不測,火星也能讓人類生命得以延續。

相關焦點

  • 「黑美人」揭示火星早期太空撞擊
    一項新的隕石記錄顯示,火星在長期平靜之前曾遭受過一次早期撞擊。圖片來源:NASA本報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天體化學家Martin Bizzarro花了50萬美元購買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價值的巖石,然後將其磨碎。這塊巖石並非來自地球,它來自火星。
  • 太陽系的小秘密:為什麼火星與木星之間會有一圈小行星帶呢?
    太陽系中在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有一處小行星非常密集的區域,就像圍繞著太陽的星環一樣。小行星帶與太陽之間的內側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四顆巖石星球,而在外側則分布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顆氣態行星。這樣就使小行星帶的存在就有了一定的神秘色彩,就像一條神奇的分界線。
  • 太陽系的秘密:為什麼火星與木星之間會有一圈小行星帶呢?
    太陽系中在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有一處小行星非常密集的區域,就像圍繞著太陽的星環一樣。小行星帶與太陽之間的內側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四顆巖石星球,而在外側則分布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顆氣態行星。這樣就使小行星帶的存在就有了一定的神秘色彩,就像一條神奇的分界線。
  • 火星衛星來自於火星大撞擊?
    這些衛星的暗面類似於太陽系外的原始小行星,這表明這些衛星可能是很久以前在火星引力作用下捕獲的小行星。但衛星軌道的形狀和角度並不符合這種捕捉場景。根據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期刊-行星》上的一項新研究:重新審視火星全球探測者任務20年前的數據,支持了火星衛星是在對火星巨大撞擊後將大量巖石送入軌道後形成的這一觀點。
  • 火星可能奪走了地球的衛星?太陽系的早期,一場撞擊改變了局面
    這種小行星最早是在100多年前被發現的,它們普遍位於木星的拉格朗日點上。除此之外,火星、地球甚至是海王星的拉格朗日點上,也都有特洛伊小行星的分布。)實際上,101429並非是火星周圍唯一的特洛伊小行星,它和其他幾顆在火星第五拉格朗日點的特洛伊小行星並成為尤裡卡族小行星(Eureka family),這個名字來自於第一顆被發現的繞火星特洛伊小行星5261尤裡卡。
  • 人類對小行星撞擊「又愛又恨」,南極隕石發現火星「生命」證據?
    宇宙的武器撞擊事件的地球的時間尺度來看,可以算得上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這就身處宇宙空間之中,保不齊哪天又想不開的隕石兄弟冷不丁來撞你一下,或者哪個彗星脾氣不好,千裡迢迢跟尋仇似的,從太陽系外圍飛過來給你刮擦一下,甚至哪個行星姊妹家裡有點啥事,扔出個幾個碎片,剛好砸到你的腦袋上多冤呢?
  • 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毫無徵兆的撞擊地球,人類能堅持多久?
    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毫無徵兆的撞擊地球,人類能堅持多久?要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非地球毀滅莫屬了。地球毀滅意味著人類以及所有動植物,都要走向一條不歸路,後果不堪設想。其實毀滅地球有多種方式,很多人普遍認為,核武器的威力巨大,可摧毀整個地球,也有人認為變異的病毒才會導致地球毀滅。
  • 地球孿生兄弟,火星曾遭遇過戰爭或小行星撞擊?古老文明被摧毀!
    火星的形成:來自於太陽系超心星爆發而形成大約經歷了46-47億年,表面的火星出現了大量坑窪,這些坑窪有三種可能。第三種火星表面的坑窪來自,宇宙中的小行星隕石撞落存在的一些隕石坑,火星生物也因此被徹底滅亡。眾所周知在6500-7000萬年前地球,經歷過一場生物大滅絕。 滅絕來源也是因為小行星撞落,導致地殼板塊破裂,發生特大級毀滅地震。為什麼地球挺過來了,火星沒挺過來,這也是有原因的。
  • 一顆尾隨在火星之後的小行星實際上可能是我們月球被盜的孿生兄弟
    這顆被稱為(101429)1998 VF31的小行星是共享火星軌道的特洛伊小行星群的一部分不過,看起來101429和尤裡卡族並不是親戚,分析結果顯示,101429的光譜與一顆離地球更近的衛星相吻合。天體化學家加林·鮑裡索夫解釋說:「這顆小行星的光譜似乎與月球上那些有暴露的基巖,如隕石坑內部和山脈的地方完全吻合。」
  • 為什麼不通過小行星撞擊火星,使它離地球近一些?
    自從火星發現地下液態湖以來,人類對火星移民的熱情更加高漲。但由於火星與地球的距離較遠,乘坐現代飛行器一般需要100-300天才能到達,對此,有網友表示:如果通過小行星頻繁撞擊火星,能不能使火星距離地球再近一些?
  • 小行星撞擊火星「拋出」火衛一和火衛二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的新模型顯示,火星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可能由一顆小行星撞擊火星表面拋出的碎片生成。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首個確定碰撞大小和類型的自洽模型。一個模型表明,它們可能由火星從小行星帶「偷來」;另一個則認為,它們由火星周圍的碎片盤形成。事實上,兩顆衛星赤道附近都有一個近乎環形的軌道,這為它們源於碰撞說提供了堅實證據。衛星由撞擊後產生的碎片形成絕非首例。科學家稱,大約45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導致月球誕生。地球直徑約12875公裡;月球直徑約3380公裡。
  • 太陽系最值錢的小行星—靈神星
    小行星,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似乎它一來就意味著破壞。東漢開國時期,一道隕石砸過來,滅了王莽百萬大軍。去年2019年8月&34;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地球倖免於難。然而有這麼一顆&34;星—靈神星,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財富。
  • 遠古小行星撞擊,給火星和地球帶來了生命成分,但是火星不爭氣!
    文章來自:(www.bokeyuan.net)在新發表在《科學報告》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海洋中的小行星撞擊地點可能在解釋生命必備分子的形成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聯繫。火星上曾經存在海洋也提出了有趣的探索途徑,當海洋存在時,二氧化碳和氮氣很可能是火星大氣的主要組成氣體。因此,撞擊誘導的胺基酸形成也可能提供了古代火星上生命成分的來源。
  • 2011年在西撒哈拉發現的44億年歷史「黑美人」隕石揭示火星早期經歷了一次撞擊
    這塊巖石並非來自地球,它來自火星。Bizzarro最終得到了豐厚的回報。2011年在西撒哈拉發現的這塊有44億年歷史的「黑美人」隕石僅重15克,他的研究小組就此揭示了幾乎貫穿火星整個歷史的小行星撞擊和火山爆發記錄。
  • 來自火星的照片,一顆流星撞到火星形成隕石坑,或不是個好消息
    我們在地球上時常看到一些流星,其實就是這些小碎片撞擊地球產生的。不過,由於地球大氣層保護的原因,所以這些小碎片基本上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只有尺寸較大的小行星才可能會撞到地面。對於那些沒有濃密大氣層的天體來說,就沒這麼幸運了。當這些小碎片飛向這些天體時,會直接撞向表面。
  • 最新發現:那顆追著火星屁股跑的小行星,為何長得像極了月球?
    那顆並命名為:(101429)1998 VF31的小行星,是一顆追隨在火星身後,與其同軌的特洛伊小行星。可作為L5火星特洛伊小行星群的其中一員,它卻獨立鶴群,看起來似乎有點不一樣!而其中一顆大型的小行星(星體),先後撞擊了月球和其他行星,而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一部分碎片,恰好落入火星的L5拉格朗日點位置,然後被其捕獲,讓它101429成為了火星特洛伊小行星群的一部分。
  • 追著火星屁股跑的那小行星,為何長得如此像月球?真是雙胞兄弟?
    那顆並命名為:(101429)1998 VF31的小行星,是一顆追隨在火星身後,與其同軌的特洛伊小行星。可作為L5火星特洛伊小行星群的其中一員,它卻獨立鶴群,看起來似乎有點不一樣!在北愛爾蘭AOP天文臺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中,出現了一個讓天文學家們很意外的情況。
  • 或與火星撞擊有關
    ▲火星周圍有個兩個衛星,火衛一是其中較大的那一個,同時它也是太陽系中最暗的衛星。火星的兩個小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怪異的形狀和顏色引發了人們關於其起源的長期爭論。衛星的黑暗面類似於太陽系外的原始小行星,表明這些衛星可能是很久以前被火星引力捕獲的小行星。但是其軌道的形狀和角度卻與這種捕獲場景不太相符。9月24日,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上的一項新研究重新審視了火星全球勘測任務20年來的數據,支持了火星衛星在母星的巨大撞擊後形成的觀點。
  • 火星偵察器再次拍到火星地表的奇特地貌,這次它像一隻張嘴的狼
    從目前的探測情況來看,太陽系中甚至是銀河系和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就是地球了。然而處於太陽系宜居帶的星球可不只有地球,還有金星和火星。在上個世紀「冷戰」時期,美國搶先探索了月球之後,前蘇聯為了在航天競賽方面超過美國,於是啟動探索金星的計劃。結果他們發射了多架探測器上金星,最終不是在金星上墜毀了就是失聯了。
  • 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
    衛星是宇宙中天體的一種,我們把圍繞著一顆行星軌道,並且按照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稱為天然衛星,與之相對應的當然就是人造衛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