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探索訊 在我們的太陽系內存在著許多小行星和碎片,它們主要集中在木星和土星軌道之間,據不完全統計太陽系內小行星數量多達幾十萬顆,科學家通天文光譜儀器對多個小行星構成進行了探索和分析,吃驚地發現大部分小行星都由鐵鎳元素構成。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鐵鎳元素也是極其豐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鐵鎳的應用也是非常廣泛。我們的地球,鐵鎳成為地球內心重要金屬元素,由於地球引力緣故,讓地球內心溫度超過5000度的高溫,那麼內心的鐵鎳元素都呈現液態。地球的快速自轉,讓內心液態金屬不停地翻騰轉動。金屬的轉動產生了電流,磁電效應讓地球產生了保護磁場。
說了這麼多無非只是想表明一件事,只有高溫液態的金屬內心才能讓星球產生保護磁場。
科學家正在嘗試改善太陽系裡的火星,最重要環節是給火星製造磁場,根據很多證據表明,火星曾存在過高溫液態金屬內心,只可惜突如其來的一場小行星的撞擊,讓這個液態的金屬內心被破壞,磁場消失,液態金屬由於撞擊被分散開來,一部分成為太空碎片,一部分融入了火星外表土壤。只有極少一部分還留在內心,由於缺少金屬元素導致火星磁場發動機將無法恢復。
所以給火星補充鐵鎳元素,才有機會讓火星恢復高溫液態金屬內心,既然太陽系中存在著很多含鐵鎳元素的小行星,我們何不改變距離火星最近的鐵鎳小行星運行軌跡,讓它們再次撞擊火星,反正火星都是死馬了!我們何不來個把死馬當活馬醫,宇宙中的一切天體要麼在大撞擊中新生,要麼在大撞擊中死亡。但這樣的撞擊至少能讓火星再次得到了鐵鎳元素,一旦大量金屬元素進入了火星內
心,那麼產生磁場的"電磁發動機"有可能再次啟動。
擁有磁場的火星,慢慢地將成為太陽系中第二個地球,也許比地球跟適合人類生存,一旦地球遭到不測,火星也能讓人類生命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