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顆並命名為:(101429)1998 VF31的小行星,是一顆追隨在火星身後,與其同軌的特洛伊小行星。可作為L5火星特洛伊小行星群的其中一員,它卻獨立鶴群,看起來似乎有點不一樣!
在北愛爾蘭AOP天文臺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中,出現了一個讓天文學家們很意外的情況。從101429反射的太陽光光譜顯示:101429長得像極了地球的衛星——月球,兩個完全不搭邊的太空天體,在數據顯示下,卻看起來一模一樣,包括暴露於太陽光下的巖石、隕石坑和內部的山脈。它活脫脫就像小時候就被火星偷抱走的月球胞胎兄弟。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對此,主導這項研究的AOP 天文學家 Apostolos Christou,給出了自己的理解與解釋:
第一種可能,就是在太陽系的最早期,新形成的行星之間,是充滿著各種碎片,必然就會造就頻繁的碰撞。而其中一顆大型的小行星(星體),先後撞擊了月球和其他行星,而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一部分碎片,恰好落入火星的L5拉格朗日點位置,然後被其捕獲,讓它101429成為了火星特洛伊小行星群的一部分。
這個假設,很有故事巧合性,讓人充滿了遐思!
但也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比如101429,原本是火星的一部分碎片,就像月球的形成機制一樣。從火星上撞擊脫落的這部分,在太陽風和宇宙射線的不斷風化的過程,造就了它今天的樣子。就像月球從地球上脫落一樣,兩者形成過程極其相似,所以從光譜分析上,也很相似了。
但不管哪一種假設,迄今還是一種猜想而已。要想獲得更多實際性證據,科學家們還需要利用更強大的光譜儀,展開更深度地觀測。或許,也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從根本上破解,這兩個幾乎完全不搭邊的小傢伙們,為何長相如此相似。它們之間到底是否有真正的「血緣」關係,還是說僅僅是一種運氣的相似而已。
另外,聊到火星的L5特洛伊小行星群,其實還包括了:尤裡卡5261、(121514) 1999 UJ7和2007 NS2,它們與101429一樣,都追著火星的屁股,沿著火星軌道圍繞太陽公轉。
這些小行星,恰好是處於火星與太陽引力平衡的空間區域,與火星與太陽的連線形成60度的夾角,位於L5拉格朗日點的穩定位置上。
補充一下,在我們地球軌道之上,除了月球這顆衛星之外,其實跟火星和木星一樣,也有一群鞍前馬後的小行星小弟,比如:2010 TK7,它就是第一顆被證實的地球特洛伊小行星。
在宇宙空間中,三體問題,往往是最常見的宇宙場景,比如我們的地球、月亮和太陽,還有的是我們常常發射圍繞著地球旋轉的衛星。在地球、月球軌道間,也必然會存在「拉格朗日點」這樣的引力穩定點,人為地造就「特洛伊」小行星,讓其實現與月球共用軌道繞地運行。
所以,很多宇宙之外的小行星若一個不小心闖入我們這個區域的話,角度和速度恰好又剛剛合適的話,它們就有可能成為月球的特洛伊小行星,成為地球的新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