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著火星屁股跑的那小行星,為何長得如此像月球?真是雙胞兄弟?

2021-01-07 地球explore

那顆並命名為:(101429)1998 VF31的小行星,是一顆追隨在火星身後,與其同軌的特洛伊小行星。可作為L5火星特洛伊小行星群的其中一員,它卻獨立鶴群,看起來似乎有點不一樣!

在北愛爾蘭AOP天文臺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中,出現了一個讓天文學家們很意外的情況。從101429反射的太陽光光譜顯示:101429長得像極了地球的衛星——月球,兩個完全不搭邊的太空天體,在數據顯示下,卻看起來一模一樣,包括暴露於太陽光下的巖石、隕石坑和內部的山脈。它活脫脫就像小時候就被火星偷抱走的月球胞胎兄弟。

101429和月球表面的光譜比較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對此,主導這項研究的AOP 天文學家 Apostolos Christou,給出了自己的理解與解釋:

第一種可能,就是在太陽系的最早期,新形成的行星之間,是充滿著各種碎片,必然就會造就頻繁的碰撞。而其中一顆大型的小行星(星體),先後撞擊了月球和其他行星,而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一部分碎片,恰好落入火星的L5拉格朗日點位置,然後被其捕獲,讓它101429成為了火星特洛伊小行星群的一部分。

這個假設,很有故事巧合性,讓人充滿了遐思!

但也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比如101429,原本是火星的一部分碎片,就像月球的形成機制一樣。從火星上撞擊脫落的這部分,在太陽風和宇宙射線的不斷風化的過程,造就了它今天的樣子。就像月球從地球上脫落一樣,兩者形成過程極其相似,所以從光譜分析上,也很相似了。

但不管哪一種假設,迄今還是一種猜想而已。要想獲得更多實際性證據,科學家們還需要利用更強大的光譜儀,展開更深度地觀測。或許,也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從根本上破解,這兩個幾乎完全不搭邊的小傢伙們,為何長相如此相似。它們之間到底是否有真正的「血緣」關係,還是說僅僅是一種運氣的相似而已。

另外,聊到火星的L5特洛伊小行星群,其實還包括了:尤裡卡5261、(121514) 1999 UJ7和2007 NS2,它們與101429一樣,都追著火星的屁股,沿著火星軌道圍繞太陽公轉。

這些小行星,恰好是處於火星與太陽引力平衡的空間區域,與火星與太陽的連線形成60度的夾角,位於L5拉格朗日點的穩定位置上。

補充一下,在我們地球軌道之上,除了月球這顆衛星之外,其實跟火星和木星一樣,也有一群鞍前馬後的小行星小弟,比如:2010 TK7,它就是第一顆被證實的地球特洛伊小行星。

在宇宙空間中,三體問題,往往是最常見的宇宙場景,比如我們的地球、月亮和太陽,還有的是我們常常發射圍繞著地球旋轉的衛星。在地球、月球軌道間,也必然會存在「拉格朗日點」這樣的引力穩定點,人為地造就「特洛伊」小行星,讓其實現與月球共用軌道繞地運行。

所以,很多宇宙之外的小行星若一個不小心闖入我們這個區域的話,角度和速度恰好又剛剛合適的話,它們就有可能成為月球的特洛伊小行星,成為地球的新衛星。

相關焦點

  • 最新發現:那顆追著火星屁股跑的小行星,為何長得像極了月球?
    那顆並命名為:(101429)1998 VF31的小行星,是一顆追隨在火星身後,與其同軌的特洛伊小行星。可作為L5火星特洛伊小行星群的其中一員,它卻獨立鶴群,看起來似乎有點不一樣!從101429反射的太陽光光譜顯示:101429長得像極了地球的衛星——月球,兩個完全不搭邊的太空天體,在數據顯示下,卻看起來一模一樣,包括暴露於太陽光下的巖石、隕石坑和內部的山脈。它活脫脫就像小時候就被火星偷抱走的月球胞胎兄弟。
  • 一顆尾隨在火星之後的小行星實際上可能是我們月球被盜的孿生兄弟
    科學家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詳細地觀察到一顆尾隨在火星引力後面的遙遠小行星,而這張近距離特寫顯示了驚人的相似之處——這引發了一些關於該物體的遠古起源的有趣問題。我們所知道的大多數特洛伊小行星與木星的軌道相同,但其他行星也有它們,包括火星和地球。使(101429)1998年VF31(以下簡稱「101429」)有趣的是,在這顆紅色行星的尾隨木馬(火星繞太陽運行時緊隨其後的木馬)中,101429似乎是獨一無二的。
  • 火星小行星101429:或是月球 「失聯已久的孿生兄弟」
    特洛伊小行星跟某些行星有著相同的軌道,它們要麼在行星前面要麼在行星後面。木星以其許多特洛伊小行星而聞名,但實際上火星也有一些。其中一個火星同伴--小行星(101429)1998 VF31--可能是我們月球的替身。北愛爾蘭阿馬天文臺和天文館(AOP)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小組在一項新研究中近距離觀察了小行星101429的組成並將其跟我們的月球鄰居聯繫起來。
  • 科學家發現,火星扮演著月球失散已久的孿生兄弟的守護者角色
    由AOP天文學家領導的國際行星科學家團隊發現,一顆小行星的蹤跡與火星非常相似,位於火星後面。小行星可能是一塊古老的碎片,可以追溯到形成月球和太陽系中火星和地球等其他巖石行星的巨大撞擊事件。這項發表在《伊卡洛斯》(Icarus)雜誌上的研究對於尋找與我們自己的星球相關的原始物體也具有意義。
  • 一顆跟著火星轉的小行星,可能是月球早年失散的「雙胞胎」
    在火星軌道內,科學家注意到有一顆小行星緊緊跟隨,但成分卻與一般小行星不同,反而和月球驚人匹配眾所皆知,在木星穩定的L4與L5拉格朗日點內便攜帶了數千顆特洛伊群小行星(這些小行星與木星的引力在拉格朗日點達到平衡),不過除了木星,海王星、火星、地球等天體也都有特洛伊小行星,比如海王星的特洛伊小行星2001 QR322,或者最近發現的火星特洛伊小行星(101429) 1998 VF31。
  • 火星小行星101429 可能是我們月球的替身
    據外媒報導,特洛伊小行星跟某些行星有著相同的軌道,它們要麼在行星前面要麼在行星後面。木星以其許多特洛伊小行星而聞名,但實際上火星也... 據外媒報導,特洛伊小行星跟某些行星有著相同的軌道,它們要麼在行星前面要麼在行星後面。木星以其許多特洛伊小行星而聞名,但實際上火星也有一些。
  • 這顆繞著火星運轉的小行星,或許是月球的其中之一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月球的小塊分裂體正在繞著火星運行。據一份新聞稿稱,在火星的偏心軌道上有一顆小行星,名為(101429)1998 VF31,它的成分與一般小行星不同,反而和月球驚人地匹配。特洛伊群小行星(Trojans asteroid)是指一群共享行星軌道、與行星一起圍繞著太陽運行的特殊小行星,科學家對這種小行星相當感興趣,因為它們通常帶有太陽系演化早期的物質。
  •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水(水星)晶(金星)球(地球),火(火星)木(木星)土(土星),天(天王星)海(海王星)冥(冥王星-已降級為矮行星)"這是老師編的順口溜,然後還讓我們記住兩個小行星帶,一個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為的是防止火星之火燃燒木星之木,另一個小行星帶(後來改為'柯伊伯帶')在冥王星外圍。
  • 雪鄉出現白屁股動物,受驚嚇尾巴的白毛會炸開,被追就把頭埋雪裡
    近來,有村民上山採野菜,發現一群長得有點像梅花鹿的傢伙,站在路上一動不動,好像在思考什麼問題,村民經過它時也沒見跑。其實這是傻狍子,在東北有人稱之為野羊,也稱之為鹿,但是很多地方都叫它傻狍子。它是一種中小型鹿類,草食動物,被稱為東北「神獸」,又稱矮鹿、野羊,屬偶蹄目鹿科。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無角。
  • 火星同伴——小行星(101429)1998 VF31可能是月球的替身
    火星同伴--小行星(101429)1998 VF31可能是月球的替身(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特洛伊小行星跟某些行星有著相同的軌道,它們要麼在行星前面要麼在行星後面木星以其許多特洛伊小行星而聞名,但實際上火星也有一些。其中一個火星同伴--小行星(101429)1998 VF31--可能是我們月球的替身。北愛爾蘭阿馬天文臺和天文館(AOP)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小組在一項新研究中近距離觀察了小行星101429的組成並將其跟我們的月球鄰居聯繫起來。
  • 火星可能奪走了地球的衛星?太陽系的早期,一場撞擊改變了局面
    不過,最近的研究表明:月球可能曾經擁有一個「孿生兄弟」,但是,它如今已經成為了火星的追隨者,在幾千萬到幾億公裡外漂泊。這顆小天體,被命名為(101429)1998 VF31(以下簡稱'101429'),目前正在火星的第五拉格朗日點隨著火星公轉。最新的研究表明,它很可能曾經是跟隨地球的「馬仔」。101429是一顆特洛伊小行星。
  • 火星與木星之間為什麼會有小行星帶?科學家:那可能是一顆行星
    那就是本來在火星和木星為什麼會存在小行星帶?有些學者提出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可能是一顆和地球大小的行星碎裂的結果。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是一個行星碎裂而來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存在著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其他行星之間的距離都處在一個平均值內,但是唯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一個比較大的空隙。
  • 火星和木星之中為什麼有小行星帶?
    在紅色的火星和巨大的木星軌道之間存在小行星的數目有近50萬顆,為什麼在火星和木屋軌道之間會有如此龐大的小行星群而不是一顆大行星呢?
  • 巴夏:月球、火星及Maldek的歷史
    從那之後,在黑暗和混亂裡開始出現了光明,讓你們進入反思,讓你們男性和女性能量,以及你們內部的所有的極性再度結合在一起,來讓你們再次成為光的反映,而不再進入混亂。--是這個樣子的,就是這個樣子的,這就是你們稱之為月球的歷史。
  • 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條寬闊的小行星帶,為何早期沒有形成行星呢?
    當時並未發現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也未發現天王星。不過,這裡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提丟斯數列中,火星對應的n取值為12、木星對應的n取值為48,中間缺少了一個n值24;同樣,在波得數量中,火星的n取值為4、木星的n取值為6,中間同樣缺少了一個n值5,因此有科學家推測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原本應該存在著一顆行星。只不過後來由於某種原因發生了爆炸,碎裂為無數很小的巖石體和塵埃物質,逐漸飄散在原來的軌道範圍之內。
  • 登陸小行星、月球和火星哪個難度最高?中美日這三項探測告訴你
    在這兩年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對地外天體的探測事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日本隼鳥二號登陸小行星,我國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以及美國洞察號登陸火星了。通過這三者的探測行動比較,我們也能大致明白探測小行星,月球和火星到底哪個更困難一些?所需要的技術能力也更高一些?
  • 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有的行星並沒有衛星,比如水星和金星就沒有衛星;有的行星擁有的衛星數量很少,比如我們地球,只有月球這一顆天然衛星,比如地球的鄰居火星擁有兩顆衛星。而我們的鄰居火星,雖然擁有兩顆衛星,數量上比地球多,但是火星的衛星個頭都很小,遠遠不及月球壯觀。
  • 3.7億公裡外的小行星,為何如此值錢?
    在火星到木星軌道之間分布著數以十萬計的小型天體,它們所組成的鬆散環狀結構便是著名的太陽系小行星帶。,今天我們看到的數以十萬計的小行星就是當年那顆行星的殘骸。,也是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在小行星帶內發現的最大m型小行星。
  • 月球不能種菜,但火星有機會,中國踏過絕望,實力逼近美國
    不幸的是,雖然順利發射升空,但那之後俄羅斯的探測器未能按計劃變軌,這導致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螢火一號」墜落,這次失敗也成為中國航天黑暗的一頁。但這樣的絕望時刻不會打倒中國人,我國在那之後堅定了自主創新的決心,並選擇在今年重新奔赴火星。
  • 火星與木星之間為什麼會有小行星帶?
    那就是本來在火星和木星為什麼會存在小行星帶?有些學者提出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可能是一顆和地球大小的行星碎裂的結果。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是一個行星碎裂而來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存在著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其他行星之間的距離都處在一個平均值內,但是唯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一個比較大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