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GDP的7萬倍!3.7億公裡外的小行星,為何如此值錢?

2020-11-02 宇宙觀察

小行星帶裡的財富

在火星到木星軌道之間分布著數以十萬計的小型天體,它們所組成的鬆散環狀結構便是著名的太陽系小行星帶。

關於小行星帶的起源,科學界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結論,有人認為小行星帶原本就存在若干小型天體,也有人認為小行星帶的位置上本來有一顆行星,但一次不明原因的撞擊摧毀了它,今天我們看到的數以十萬計的小行星就是當年那顆行星的殘骸。

針對小行星帶內的「大體積小行星」,天文學家往往會為其命名而不是繼續使用編號,比如耳熟能詳的穀神星,智神星,灶神星,但論「奇葩程度」它們都比不上靈神星

因為靈神星的30%-60%都由金屬組成,幾乎可以視為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金屬坨

在其主要成分包括鐵、鎳、金、銀、鉑等貴金屬的情況下,位於3.7億公裡之外直徑226公裡的靈神星,經濟價值高達10000個千萬億美元,這筆財富相當於2019年全球GDP的7萬倍,從純數學角度來看,如果把它打包賣掉那麼地球上每個人都能分到930億美元

靈神星身世之謎

天文學家把小行星們按照組成成分,分為了s型,c型,m型,其中s型由矽酸鹽礦物和冰組成,c型由碳質化合物和水冰組成,m型則由高純度金屬組成,靈神星便是一顆典型的m型小行星,也是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在小行星帶內發現的最大m型小行星。

今天的科學家已經知道,我們腳下的地球也有一個類似於靈神星的金屬內核,但和靈神星不同的是,地球的金屬內核都被厚厚的巖石外殼包裹著

那為何靈神星就沒有被巖石外殼包裹,反而直接以「金屬坨」的形式暴露在太空中?


很遺憾,現有的小行星形成理論,並不能解釋靈神星這種「巨型高純度金屬小行星」的形成機制,甚至它究竟是不是小行星?也還得打一個問號。

現在有天文學家認為靈神星並不是一顆小行星或者矮行星,而是「第五大行星的內核」。

這顆行星就是理論上本應處於小行星帶附近,然而卻並未存在的「第五大行星」,在過去的某次宇宙事件中,原本位於小行星帶位置的第五大行星被外部撞擊或者木星引力徹底摧毀,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小行星帶,金屬核心也隨之暴露出來成了今天科學家們看到的靈神星。

未來對靈神星的探索


早在2017年5月NASA就和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商定,要在2022年發射無人探測器前往靈神星,預計2026年入軌並拿到第一手資料,如果技術條件允許的話,NASA甚至還準備在靈神星上著陸。

如果未來真的確定靈神星就是一顆行星的內核的話,對科學界而言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它意味著人類可以提早了解類地行星的核心結構,畢竟從廣義上來看,靈神星幾乎等同於地球的金屬內核。

未來產業:小行星資源的開採利用

雖然靈神星的資源折現後能讓每人分到930億美元,但你我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最直觀的原因就是沒人「買得起」

從近未來的角度看,太空資源尤其是小行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肯定要成為主流的,一來是地球資源日益吃緊,二來是宇航技術也確實要達到「常態化進出地球」的地步了,兩者相互促進的結果便是太空商業化。

從38萬公裡外的月球氦3,到數億公裡外的小行星礦藏,從地球之外近乎無限的太陽能資源,到木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氫氦元素,只要稍微向地球之外瞥一眼就不難發現,「資源困境」就是個偽命題。

雖然根據卡爾達舍夫的文明等級指數,人類目前只是0.7級文明,尚且無法利用地球上的全部能源,但只要技術達到一定程度,整個宇宙就都是人類的資源庫。

相關焦點

  • 3.7億km外,像極了地球內核的重金屬小行星,開礦還是探索?
    8大行星,173顆天然衛星,數億計的小星體...幾乎每一顆星體都有探索不完的秘密。今天要說的就是3.7萬千米外小行星帶中的一顆價值不菲、像極了地球內核的「普賽克16號」。這是他發現的第5顆星體,位於3.7萬千米外、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大小是所有小行星帶天體的0.6%,是一顆約225km直徑的橢圓體,大概有3個上海大小。
  • 小行星採礦成美國財富密碼?100億億美元小行星能解資源危機?
    該任務於2016年啟動,名為OSIRIS-REx,其主要目標是從小行星"貝努鳥"向地球輸送至少60克樣本,試圖在"貝努鳥"表面上尋找有機分子,以確定小行星能否給未來的深空探測任務提供燃料來源,並提供信息來幫助地球抵禦小行星。該項目全程耗時7年,從2016年發射升空,直至2023年返回地球,項目耗資高達11.6億美元。
  • 哈勃拍攝的小行星照片價值是全球經濟的7萬倍
    最近,它設法以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圖像捕獲了小行星16 Psyche的照片。有什麼特別之處?好吧,讓它與眾不同的一件事是它所含的鐵和鎳價值約10,000萬億美元。相比之下,這是全球經濟的70,000倍。 16 Psyche是很久以前發現的:1852年3月17日,義大利天文學家Annibale de Gasparis首次發現了它。
  • 7800公裡長,在7億公裡外發現迄今為止最大隕石坑,再次刷新紀錄
    太陽系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小星系」,運行著八大行星,還存在無數顆小行星,7億公裡外的木星是八大行星之首,不僅質量體積最大,而且衛星數量也是最多,截止到現在,我們一共在木星周圍發現了79顆衛星,其中質量最大衛星為木衛3,木衛3直徑約5262公裡,同時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衛星,沒有之一。
  • 3億公裡外,NASA探測器完成首次小行星採樣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首次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迎來重大突破——在3.2億公裡外,OSIRIS-REx探測器完成了對小行星貝努的樣品採集。對於OSIRIS-REx探測器的本次渡劫,最令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它是否採集到足夠的小行星樣品
  • 為世界經濟總量1萬倍!一顆小行星最新估價令人乍舌
    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妮巴萊·德·加斯帕利斯(Annibale de Gasparis)於1852年3月17日發現了名為「16普賽克」(16 Psyche)的一個小行星。而據澳媒30日報導,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它可能幾乎全部由鐵和鎳組成。
  • 美國宇航局:太陽系一小行星值千億億美元天價,但帶回地球不好
    金屬很值錢,太空中也有這類小行星,價值全球GDP的7萬倍,但美國宇航局NASA相關探索計劃的科學家稱,把上面資源帶回地球不見得是好事。 事實上,早在1853年,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尼巴萊·德·加斯帕裡斯(Annibale de Gasparis)已經在太陽系的小行星帶觀測到了類似的行星
  • 美國已經盯上了:這顆小行星估價為世界經濟總量1萬倍!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妮巴萊·德·加斯帕利斯(Annibale de Gasparis)於1852年3月17日發現了名為「16普賽克」(16Psyche)的一個小行星。而據澳媒30日報導,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它可能幾乎全部由鐵和鎳組成。
  • 美國已經盯上了:這顆小行星估價為世界經濟總量1萬倍
    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妮巴萊·德·加斯帕利斯(Annibale de Gasparis)於1852年3月17日發現了名為「16普賽克」(16Psyche)的一個小行星。而據澳媒30日報導,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它可能幾乎全部由鐵和鎳組成。本周,美國宇航局(NASA)利用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對這塊罕見的、長達226公裡的「太空巖石」進行了近距離觀察。
  • 美國已經盯上了:這顆小行星估價為世界經濟總量1萬倍!
    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妮巴萊·德·加斯帕利斯(Annibale de Gasparis)於1852年3月17日發現了名為「16普賽克」(16Psyche
  • 歷史性時刻來了,3億公裡外飛船將採集小行星礦石,需一氣呵成
    過去,地球附近外太空只有無數冰冷大石頭,用漆黑、寂靜四字來形容,而現如今的外太空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因為已經飛行著多個帶有能量的先進人造物。在2020年9月,帶著小行星礦物的日本隼鳥2號飛船與地球僅相隔2000多萬公裡,馬上就要進入近地軌道了,而可以與日本隼鳥2號飛船相媲美的美國OSIRIS-REx號也已確定採集小行星本努礦石,歷史性時刻即將到來。
  • 3億公裡外的直播:宇宙飛船登陸小行星,礫石噴飛,6秒採回樣本
    據了解,小行星「貝努」距離地球3.21億公裡遠,宇宙飛船歐西裡斯號自2018年飛抵「貝努」後,一直在其外圍繞行,已經進行了2年多的研究了。3億公裡外的直播NASA助理科學總管祖爾布琴說,歐西裡斯號是此次任務的最大功臣,「接下來幾天,NASA會對已經採集的樣本進行拍照摸查,搞清楚這些令人驚奇的樣本,因為我們已經盼望了好幾十年,此前從未完成過如此壯舉。」‍‍
  • 為何哈勃望遠鏡能看到100多億光年外的星系?卻看不到眼前行星?
    文/行走天涯為何哈勃望遠鏡能看到100多億光年外的星系?卻看不到眼前行星?作為目前世界上觀測距離最遠的天文望遠鏡,哈勃望遠鏡一直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據哈勃望遠鏡面世以來,也已經幫助人類觀測到了很多距離,地球至少有著百億光年之外的星系,也讓人類真正認識到了宇宙究竟有多麼的浩瀚,這也是為何人類一直堅信在宇宙中肯定存在著和地球一樣的文明,哪怕目前處在的階段是不同的,他們很可能比人類要先進百倍
  • 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去月球,而發射隼鳥2奔3.5億公裡?
    前一段時間,在中國的嫦娥5號採集到月壤返回的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也從3億公裡外的「龍宮」小行星挖土回來了。 由此可見,日本的航天技術也非常強大,也已經能進行系外採樣了!但是為什麼日本要選擇將隼鳥二號送上小行星去採集巖石樣本,而不去月球上採集樣本呢?
  • 估價為全球經濟總量的一萬倍,太陽系一小行星已被NASA盯上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的全球經濟總量達到了142萬億美元之多,這些錢如果掌握在我一個人手中,恐怕十八輩子都花不完。然而,這個數字卻遠遠比不上太陽系之內地球之外的一顆名為「16普賽克(16Psyche)」的小行星上所蘊藏著的巨量財富。
  • 你知道,3.21億公裡外的小行星長什麼模樣?
    美國宇航局飛船接近並降落到距離地球超過2億英裡(3.21億公裡)的小行星「本努」表面時的視場。這次採樣事件使太空飛行器一路降落到南丁格爾採樣點,降落在距離目標位置不到3英尺(1米)的地方。美國東部時間下午6點08分,地球上的團隊確認成功著陸。初步數據顯示,1英尺寬(0.3米寬)的採樣頭接觸本努的表面大約6秒,之後飛船進行了一次向後燃燒。太空飛行器的採樣臂被稱為「觸摸-移動樣本採集機構」(TAGSAM),可以在圖片下方看到。
  • 3.7億公裡之外,哈勃望遠鏡發現昂貴天體,可以進行開採嗎?
    但宇宙中的天體數量無法估計,即使在銀河系內大約就有2000億顆左右的恆星,而每個恆星都有自己的天體系統,以太陽係為例周圍有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以及其它天體碎片環繞公轉,在行星周圍還有眾多的衛星。科學家此前應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小行星帶發現一顆特別的小行星,目前該研究成果已經被發表在《行星科學雜誌》(Planetary Science Journal)上。和其它小行星不同的是「普賽克16」(16 Psyche)幾乎完全由金屬構成,雖然它的直徑近為225公裡左右,並非是最大的,但是它的金屬成分讓它成為小行星帶中最重的天體之一,密度非常高。
  • 美國有了「新目標」,距離地球約3.7億公裡
    據環球網報導,近期,通過長時間的研究,美國似乎又有了一個「新目標」,在距離地球約3.7億公裡的地方,這顆小行星的價值或將直接超出了142億美元,簡直令人咋舌!按照澳大利亞媒體的相關報導消息顯示,這顆「16普賽克」內部構造並不簡單,通過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這顆小行星幾乎全部都是由鐵還有鎳組成。
  • 最近距離3.5億公裡!小行星是怎麼找到的?
    引言2020年6月3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發布命名公報,批准編號281880的小行星命名為「吳偉仁星」,以褒揚吳偉仁院士在探月工程和深空科學探測領域的傑出貢獻。,直徑大約為5公裡,軌道傾角17.2°,軌道半長徑達3.2個天文單位。
  • 僅9.3毫牛推力,1.39億公裡遠飛船隻開啟一個離子引擎,是為何?
    趣味探索訊 無比黑暗深空看起來極其空曠,在浩瀚宇宙中,或許是最無趣的地方,因為數千萬公裡範圍內可能幾乎看不到一個物體,由於深空沒有空氣,無法傳遞聲波,你也聽不到一聲響動,但是在離地球1.39億公裡外深空中,有一艘正在返航途中的高科技人造飛船,它的前方是綠色地球,它的後方是火星軌道外的小行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