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已經盯上了:這顆小行星估價為世界經濟總量1萬倍!

2021-02-15 環球時報

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妮巴萊·德·加斯帕利斯(Annibale de Gasparis)於1852年3月17日發現了名為「16普賽克」(16Psyche)的一個小行星。而據澳媒30日報導,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它可能幾乎全部由鐵和鎳組成。

本周,美國宇航局(NASA)利用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對這塊罕見的、長達226公裡的「太空巖石」進行了近距離觀察。「16普賽克」位於太陽系木星和火星之間的主要小行星帶,距離地球約3.7億公裡,是太陽系主要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之一。

本周《行星科學雜誌》發表的這項新研究,標誌著對「16普賽克」進行了首次紫外觀察。據估計,這顆小行星直徑約230公裡,據信是一顆行星緻密核心的剩餘部分,這顆行星在多次碰撞中地幔被移走,從而未能形成緻密核心。

根據該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特雷西·貝克爾(Tracy Becker)估計,這個小行星總價值大約是100兆美元(100萬萬億),也就是1的後面有19個0。報導稱,這大約是2019年整個世界經濟產值(大約142萬億美元)的1萬倍。

雖然大多數小行星是由巖石或冰組成,但神秘的「16普賽克」小行星卻含有近27,200,000,000,000,000噸的鐵和鎳。這兩種金屬也是地球核心的主要組成部分。

貝克爾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已經見過大部分是金屬的隕石,但「16普賽克」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可能是一顆完全由鐵和鎳構成的小行星。」

貝克爾說:「之所以『16普賽克』和其他小行星如此有趣,是因為它們被認為是太陽系的基石。了解行星的真正組成,並有可能看到行星的內部,這是非常有趣的。一旦我們近距離探索『16普賽克』,就會真正搞明白這種判斷是不是正確的,即使結果和我們預期的不一樣,任何時候都有驚喜,總是令人興奮。」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計劃探索這顆小行星,這是其發現號計劃的一部分,預計將於2022年發射太空飛行器。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眾號ID:hqsbwx)

相關焦點

  • 美國已經盯上了:這顆小行星估價為世界經濟總量1萬倍!
    本周,美國宇航局(NASA)利用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對這塊罕見的、長達226公裡的「太空巖石」進行了近距離觀察。「16普賽克」位於太陽系木星和火星之間的主要小行星帶,距離地球約3.7億公裡,是太陽系主要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之一。
  • 美國已經盯上了:這顆小行星估價為世界經濟總量1萬倍
    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妮巴萊·德·加斯帕利斯(Annibale de Gasparis)於1852年3月17日發現了名為「16普賽克」(16Psyche)的一個小行星。而據澳媒30日報導,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它可能幾乎全部由鐵和鎳組成。本周,美國宇航局(NASA)利用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對這塊罕見的、長達226公裡的「太空巖石」進行了近距離觀察。
  • 這顆行星估價為世界經濟總量1萬倍
    本周,美國宇航局(NASA)利用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對這塊罕見的、長達226公裡的「太空巖石」進行了近距離觀察。「16普賽克」位於太陽系木星和火星之間的主要小行星帶,距離地球約3.7億公裡,是太陽系主要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之一。
  • 估價為全球經濟總量的一萬倍,太陽系一小行星已被NASA盯上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的全球經濟總量達到了142萬億美元之多,這些錢如果掌握在我一個人手中,恐怕十八輩子都花不完。然而,這個數字卻遠遠比不上太陽系之內地球之外的一顆名為「16普賽克(16Psyche)」的小行星上所蘊藏著的巨量財富。
  • 為世界經濟總量1萬倍!一顆小行星最新估價令人乍舌
    本周,美國宇航局(NASA)利用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對這塊罕見的、長達226公裡的「太空巖石」進行了近距離觀察。據估計,這顆小行星直徑約230公裡,據信是一顆行星緻密核心的剩餘部分,這顆行星在多次碰撞中地幔被移走,從而未能形成緻密核心。根據該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特雷西·貝克爾(Tracy Becker)估計,這個小行星總價值大約是100兆美元(100萬萬億),也就是1的後面有19個0。
  • 這顆小行星價值超過去年經濟總量,等人類開發
    在其他國家還為如何開發更多礦產資源以及如何提高開採效率時,NASA已經將目光投放到太空中的其他星球。這次被選為探索對象的是一顆名為 16 Psyche的小行星,據了解它完完全全是一顆「金屬星球」。科學家結合它的體積和地球上鐵、鎳的價格,對它的礦產資源進行估價,它至少值1000億億美元。要知道去年全球經濟總量只是這個數字的十萬分之一。 在探測16Psyche方面,NASA已經搶先行動了如果NASA對16 Psyche的探測情況符合事實,那麼其他國家航天機構沒理由眼睜睜看著NASA「先下手為強」。
  • 稀有金屬小行星價值超過全球經濟總量
    ◎趙臘平/譯加拿大礦業網 10月29日發表Cecilia Jamasmie的報導稱,美國宇航局的哈勃望遠鏡獲得了一顆富含稀有金屬的小行星圖像,估計這顆小行星上稀有金屬的價值10000萬億美元,足以讓我們全球的經濟總量蒙羞——2019年,世界經濟的價值約為142萬億美元。
  • 天文學家證實:1顆小行星或在美國大選前1天撞擊地球
    美天文學家證實:1顆小行星或在美國大選前1天撞擊地球根據美國知名天文學家泰森的描述,一顆命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有可能會在11月2日襲擊地球,這個時間點剛好是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如此的巧合啊,真是意味深長。
  • 哈勃拍攝的小行星照片價值是全球經濟的7萬倍
    哈勃望遠鏡已經採取了相當多的令人驚嘆的圖像在其三十年的長期存在。最近,它設法以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圖像捕獲了小行星16 Psyche的照片。有什麼特別之處?相比之下,這是全球經濟的70,000倍。 16 Psyche是很久以前發現的:1852年3月17日,義大利天文學家Annibale de Gasparis首次發現了它。到目前為止尚未對其進行探測,但NASA計劃在2022年派出一艘太空飛行器對其進行探測。 ,其大小為173英裡(279公裡)乘144英裡(232)乘117(189)英裡。
  • 紫臺專家"逮到"顆珍貴小行星前身疑為哈雷彗星彗核
    太陽系裡,除了我們能看到的一閃一閃亮晶晶的行星之外,還有一些並不被人所知,甚至不能被人看到的另類小行星,「醜得不能見人」用來形容它們還真的挺合適。2010年3月10日,紫金山天文臺趙海斌研究員發現的一個奇特天體「2010EJ104」小行星就算一個。
  • 這顆小行星掠過了地球的大氣層
    最初這顆13日周五的小行星被命名為A10sHcN。現在他有了官方名稱——2020 VT4。天文學家們測量出它大小約16—36英尺(5—11米)。這顆小行星以每小時30014英裡(48303千米/小時)的速度穿梭在太空中。小行星與地距離最近的日期是世界標準時間11月13日下午5點20分(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2點20分),在南太平洋。2020 VT4 的軌道高度與國際空間站的相同,但是他倆未發生碰撞。那麼碰撞會發生嗎?
  • 3.7億km外,像極了地球內核的重金屬小行星,開礦還是探索?
    這是他發現的第5顆星體,位於3.7萬千米外、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大小是所有小行星帶天體的0.6%,是一顆約225km直徑的橢圓體,大概有3個上海大小。今年10月28日的《行星科學期刊》為其估價約有1000萬萬億美元,約是全世界在2019年經濟總和的1萬倍。如帶回地球,按黃金市值計算,每個人可分到900億美元。但如此一來,必將使黃金等貴金屬貶值,最終使全球經濟崩潰。
  • 太空掀起「淘金熱」,一顆小行星價值頗豐,資源爭奪戰或將打響
    筆者-小文 在科技還不發達的過去,人們曾經以為地球就是世界的全部了,直到科學家研發了飛機,航天飛行器,人類有幸走出太空,人們才意識,地球在宇宙中是多麼渺小的存在。
  • 這就是小行星「造訪地球」的後果,不是科幻小說
    世界末日般的小行星與地球相撞是科幻小說中才有的情節。然而,這顆行星上坑坑窪窪的隕石坑顯示出小行星撞擊是多麼真實的事情。上個月,一顆足球場大小的巨大小行星掠過地球,讓天文學家們措手不及。這一事件更加嚴重,因為「2019OK」太空隕石以65000公裡的距離從地球上空飛過,這隻有到地月距離的五分之一。雖然這在短時間內不太可能發生,但一顆末日小行星確實有一天會撞擊地球。小行星對地球造成的破壞取決於三個因素:它的大小、速度和組成。小行星的組成主要取決於它離太陽有多近。離太陽最近的大多由碳構成,而離太陽更遠的則由矽酸鹽巖石構成。
  • 黃金儲量價值人均930億美元,美國將前往探測這顆黃金小行星
    首先這顆小行星被天文學家認為它很可能是太陽系形成出去一顆行星的核心,由於發生了碰撞導致這顆行星被摧毀,而剩下的鐵鎳重金屬核心被遺留在了小行星帶。這樣說如果我們現在按照地球上貴金屬的價格來衡量這顆小行星,那麼它的總價值為7000萬億美元(18個零!) 這是個啥概念,整個全球經濟只值78萬億美元。如果將這個錢平分給全球每一個人,人均大約能得到930億美元。
  • 小行星採礦成美國財富密碼?100億億美元小行星能解資源危機?
    一切順利的話,美國首個小行星採樣探測器——OSIRIS-REx 奧斯裡斯-雷克斯探測器,將在2023年帶著至少60克來自"貝努鳥"的原始樣本返回地球,這將是人類史上第二次從原始的、富含碳的近地小行星上帶回樣本,也是迄今為止採集量最大的一次。
  • 美國宇航局:太陽系一小行星值千億億美元天價,但帶回地球不好
    金屬很值錢,太空中也有這類小行星,價值全球GDP的7萬倍,但美國宇航局NASA相關探索計劃的科學家稱,把上面資源帶回地球不見得是好事。據msn news報導,美國國家航空和宇航局(NASA)計劃在2022年探訪這顆行星,並研究將行星上的金屬材料帶回地球的可行性。
  • 全球GDP的7萬倍!3.7億公裡外的小行星,為何如此值錢?
    ,科學界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結論,有人認為小行星帶原本就存在若干小型天體,也有人認為小行星帶的位置上本來有一顆行星,但一次不明原因的撞擊摧毀了它,今天我們看到的數以十萬計的小行星就是當年那顆行星的殘骸。針對小行星帶內的「大體積小行星」,天文學家往往會為其命名而不是繼續使用編號,比如耳熟能詳的
  • 能讓細菌去挖掘小行星嗎?比如這顆價值700萬億美元的小行星
    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一種不太可能的工具(細菌)從太空小行星上開採金屬的可能性。這聽起來可能像科幻小說,但所謂的生物模擬已經在地球上成為現實。現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地質科學系的科學家們已經從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研究與創新辦公室獲得了一筆種子基金,用於研究細菌在太空中的可能性。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航空航天工程科學系Ann and H.J.
  • 如果一個質量為地球33萬倍的小錐體做自由落體運動能否砸穿地球?
    既然塵土遮天蔽日,是不是就意味著空氣中的凝結核增多,這應該為降雨的形成創造了一定的條件才對,莫非是在小行星撞擊之後的數月裡沒有有效降水?鑑於此,我倒覺得有一種可能就是由於小行星的撞擊所釋放的巨大衝擊波將活著的恐龍給振死,然後沒有孵化的恐龍蛋也被振的組織結構損壞,無法孵出小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