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分省院科普徵文大賽作品展示】合成生物學——像「樂高...

2021-01-12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使用一盒「樂高」,我們可以組裝出一系列不同的結構。將各種不同形狀和大小的「模塊」拼接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不同功能的結構,例如:房子,車子,輪船,動物、甚至是——人。

  你知道嗎,現在的合成生物學領域,合成生物學家和工程師們正在通力地合作,也像玩「樂高」一樣用「模塊化」的方式來組裝生命體,小到微生物,大到植物甚至動物。如果你對生物學的認知還停留在很多年前克隆羊「多莉」的年代,那你肯定 OUT 了!

  Really? 像「樂高」一樣隨心所欲的拼接、組裝出一種新的生命體,而不僅僅是簡單的 複製?!That’s unbelievable!

  

  

  客官別急,容小編細細道來。

  話說,大約 90 年前,一個名叫 Griffiths的英國科學家首次證明了DNA 就是遺傳物質。25 年後(1953 年),美國人 Watson 和英國人 Crick 就提出了DNA 雙螺旋結構,從此「生命之謎」被打開, 「基因時代」 來臨。但那個時候,人們還不能隨心所欲的操作DNA,因為「原料(DNA)」稀少,「工具」匱乏,甚至 DNA 是如何工作的也不得而知,條件十分落後。

  

  

  但現在是 21 世紀!21 世紀可是生物學的世紀!經過 50 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們不僅知道 DNA 是怎麼工作的,還知道怎麼「讀、寫、複製、剪切、粘貼」DNA,這就意味著 我們擁有了改造生命體的能力。從此以後, 讓植物在夜裡發光,讓花朵改變顏色,讓蚊子不孕不育,讓細菌生產香水,等等,不再是幻想,在過去 20 年的時間內都一一變成了

  現實。是不是很膩害?!向默默奉獻的科學家們致敬!

  

  

  

  

  然鵝,這還僅僅只是開始!人類旺盛的好奇心和對科學的追求是永無止盡的,怎麼能滿足於只是改造生命體呢?我們要創造新的生命體! What?!生物學家和工程師們表示:我們是認真的!好吧,大俠,請收下我的膝蓋! 總而言之,在腦洞大開的科學家及工程師們的努力下,我們進入了合成生物學的時代,開啟了設計並創造新的生命體的漫漫徵程…

  就像蓋房子需要磚塊,造汽車需要零部件一樣,創造生命體同樣也需要許多這樣的

  「基本元件」,而這些「基本元件」都來自我們常說的「DNA」,它還有一個比較酷炫的名字叫「Biobrick」,類似於一種生物性質的「樂高模塊」。每個模塊兩端都具有標準化的「接頭」,便於不同模塊之間的隨意配對、拼接及組裝。

  

  

  不同的「Biobrick」具有不同的功能,比如,被稱為「啟動子」的「Biobrick」相當於汽車裡面的發動機,沒有它,後面緊跟著的「Biobrick」就無法正常工作。有起始,相應的就有終止,當看到「終止子」這個模塊時,我們就知道「本次旅行到此結束」了。除此之 外,還有類似電路 「開關」、「信號放大器」、 「節律振蕩器」等「電器元件」的模塊。有了它們,我們就可以像組裝電路一樣組裝出不同的功能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反應器,甚至是生物計算機。

  目前, 已有超過 2 萬個不同功能的「Biobrick」 被收錄在http://parts.igem.org 網站上,有了這些 「Biobrick」 的在線資源,合成生物學家們只需要像逛「淘寶」一樣,根據需求就在網站上搜索到相應的 DNA-「Biobrick」模塊,然後將它們加入「購物車」,提交訂單,付款,接下來就可以坐等收貨了。「模塊」到貨後,工程師們再根據設計圖紙,將這些「模塊」拼接、組裝,最後再放入到某種生物體中運行,一個 新的生命體就誕生了。是不是很神奇?未來, 設計一個新的生命體可能會像安裝手機中的 一款APP 一樣簡單。

  2010 年,美國科學家 Craig Venter 設計並組裝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造單細胞生物,並 取名為 「Synthia」。 作為一名瘋狂的科學家, 光取個名字,廣而告之當然不夠拉風,Venter 乾脆把一堆信息,包括 46 名科學家和研究員的名字及E-mail 地址,以及愛爾蘭作家 James Joyce 的名句:「生存、犯錯、倒下、戰勝,用生命創造生命」作為水印加入到了自己合成的DNA 中。是不是很酷炫?講到這,小編突發奇想---花式告白:將自己和愛人的名字及「I love you forever」作為水印加入到合成的DNA 中,送給心愛的她(他),保證你的女(男)神分分鐘到你碗裡來。

  

  

  更令人振奮的消息是:2018 年,我國科學家覃重軍課題組設計並組裝了世界上首例單條染色體的酵母,成功地把酵母的 16 條染色體合併成 1 條,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真核生命體。這標誌著人類離「造物主」又近了一步。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使樹上開 出「永不凋零」的花,使動物通過光合作用獲得 能量自行成長,使堅果種子按照人們的意願長 成一棟棟的房子,使史前滅絕的動物復活重生, 甚至在法律的許可下,DIY 設計創造出自己喜歡的專屬寵物…

  

  寫到這,小編的內心已經不淡定了,也想 趕緊回到實驗室,搗鼓出一兩個新的生命體來。

相關焦點

  • 【2018年分省院科普徵文大賽作品展示】絲綢之路話桑蠶
    我和弟弟們妹妹三人小心翼翼地把蠶卵放進鋪著棉花的小鐵盒裡,過了一段時間便孵出了像小螞蟻一樣的蠶寶寶。那時我們每天放學後,就跟小夥伴們跑到門前山溝裡長有桑樹的地方,上樹採摘新鮮的桑葉拿回家餵蠶。  蠶寶寶們一刻不停地吃啊吃,它們的小嘴就像鋸子一樣,不知疲倦地啃食桑葉,白白的身軀逐漸變得胖嘟嘟的。後來,小鐵盒子裝不下這些蠶寶寶,我們只好把它們的家換成大紙箱子。
  • 【2018年分省院科普徵文大賽作品展示】昆蟲的自我保護
    此外,它們中還不乏一些顏色鮮豔的夥伴, 像是和嫩葉一樣翠綠的中華翡螽(一種蝗蟲)、或是像蘭花一樣潔白的蘭花螳螂。、竹節蟲;或是像樹葉一樣的枯葉螳螂、樹螽、葉 脩、鉤線青尺蛾幼蟲;或是像花一樣的黑蕊尾舟蛾和像果實一樣的漿果螞蟻。
  • 海南省「全國科普日」青少年徵文大賽舉行複評
    近日,2020年海南省「全國科普日」青少年徵文大賽複評在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舉行。2020年海南省「全國科普日」青少年徵文大賽活動一經發布就得到了全省中小學生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他們放飛想像的翅膀、展現科技創新的思維,利用課餘時間撰寫科技幻想、科技活動感悟等各類科普文章。
  • 【第二屆分省院科普徵文大賽作品展示】寒號鳥:我只是一隻「會飛的...
    (第二屆分省院科普徵文大賽 三等獎 陝西省動物研究所 劉玉太 ) 《寒號鳥》是我國小學語文課本裡一篇經典文章,講的是寒號鳥和喜鵲的故事。從前,有隻喜鵲很勤勞,在天還沒冷的時候就銜草做窩,最後順利過冬。
  • 【第二屆分省院科普徵文大賽作品展示】大海雀,滅絕在歐洲人屠刀下...
    (第二屆分省院科普徵文大賽 一等獎 陝西省動物研究所 王程亮)  野生動物,是地球上的精靈,是大自然送給這個世界最珍貴的禮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面對大自然的每一次生存考驗,野生動物從未後退一步,反而在狂風暴雨中,一次次頑強的生存下來。但是,當人類出現後,野生動物保持了成千上萬年的和平被打破。
  • ...冒險、模型展示、舞臺劇……電子科技大學帶你開啟合成生物學之旅
    四川在線記者 徐莉莎什麼是合成生物學?作為21世紀初新興的生物學研究領域,合成生物學被認為是顛覆性的生物科技、探索生命的鑰匙。研究人員將「基因」連接成網絡,請細胞們來完成我們設想的各種任務。活動中,電子科技大學iGEM隊員們運用合成生物學的知識,幫助廢紙脫墨、像拼積木一樣設計蛋白質。iGEM是國際基因工程機器設計大賽的簡稱。這項比賽始於2005年,由麻省理工學院創辦,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國際性學術競賽。比賽分為10個標準track(診斷、能源、營養等)和2個特殊track(軟體、開放),重視不同學科和生命科學間的交叉融合。
  • 美國院士合成生物學實驗室落戶深圳先進院
    先進院合成生物中心主任劉陳立(左)介紹實驗室情況  9月27日,由國際合成生物學產業化先驅,美國工程院院士傑·基斯林(Jay D.  合成生物學學科集成性及其研究對象的高度複雜性,決定了其需要大量的工程化試錯性實驗,即需要快速、高效、低成本地完成「設計-合成-測試-學習」這一循環研發過程。通過合作生物學技術,將創新利用傳統中藥有效成分。
  • 第五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決賽暨2018年全國中學生科普...
    原標題:第五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決賽暨2018年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寫作夏令營 一、活動背景 國家2006年制定的2006-2020年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 開啟合成生物學之旅,周末大偵探帶你了解神奇的微觀世界
    2020年10月17日由美科新未來學院和電子科技大學聯合組織的2020周末大偵探——開啟合成生物學之旅活動在四川科技館開展,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神秘的偵探活動,解鎖合成生物學,在四川科技館裡,由電子科技大學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為小小偵探們一起來探察神奇的微觀世界,了解
  • 第二屆「水滴獎」科幻徵文大賽評選結果出爐
    第二屆「水滴獎」全國科幻作品徵集大賽已於11月4日和5日於海澱大街38號銀科大廈17層騰訊公司評出最終獲獎作品。現場評委對作品進行評議本次邀請到的評委老師陣容十分強大,他們在科普、科幻小說領域是著名作家,在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擔任重要職務
  • 「我心目中的宇宙」繪畫徵文大賽火熱進行中
    >活動時間:2018年10月15日-12月23日活動主辦方: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旅遊文物局陝西中科大西科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活動內容:組織中小學生抒發對宇宙探索及九號宇宙的參觀感想,低年級小學生採用繪畫的方式,高年級小學生及中學生採用徵文寫作或者繪畫的方式
  • 生物多樣性保護徵文大賽啟動!徵稿持續到明年3月31日
    12月21日,「相約昆明·相約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徵文大賽暨首場專家講座啟動儀式在昆明滇池中學舉行,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熊江研究員帶來《生物多樣性 概念與保護》講座,10場不同的講座將在昆明市各學校相繼舉行,此外,徵文大賽設立超萬元獎勵,鼓勵廣大青少年學生進一步了解、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
  • 第二屆「紅色日記徵文大賽」徵集扶貧日記
    歡迎奮鬥在扶貧一線的黨員幹部、駐村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聯戶扶貧工作人員等,參加徵文活動,用日記講述你的扶貧故事、分享你的扶貧感悟、傳遞脫貧攻堅正能量!一、第二屆「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大賽」內容徵文內容在原「不忘初心」和「紅色傳承」兩個部分的基礎上,增加「戰疫」主題日記。「不忘初心」以歷史遺蹟和英雄人物等為主要寫作內容。
  • 新技大孔院第一屆孔子學院杯徵文大賽圓滿結束
    神州學人網訊 9月30日,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孔子學院(以下簡稱「新技大孔院「)舉辦的第一屆孔子學院杯徵文大賽「我與漢語的故事」落下帷幕。作為全球孔子學院日框架下的系列活動之一,本次大賽的舉辦,也為國慶中秋雙節的到來增喜增色。
  • 首屆中國兒童文學徵文大賽榜單上線 TOP150 作品動態刷新
    11 月 20 日,恰逢世界兒童日之際,首屆中國兒童文學徵文大賽的榜單頁在人民日報數字傳播、中國福利會、閱文集團等平臺同步上線。閱文起點讀書站內作家倍梵能的《星遇空寂》、小鹿麼麼的《茅草垛裡的風箏》、QQ 閱讀站內作家克拉索特金的《獵人與輕騎兵》等多部作品均登上首日榜單。
  • 主題攝影徵文大賽獲獎揭曉 森林城市創建成就攝影展啟動
    8月1日,「走進市區城周綠化·點讚森林城市」主題攝影徵文大賽頒獎儀式在商州舉行。同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林業局共同主辦的「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林業改革發展暨森林城市創建成就攝影展啟動。「走進市區城周綠化·點讚森林城市」主題攝影徵文大賽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林業局主辦,市創森辦、市城周綠化辦、商洛日報社、市攝協、市老攝協、市作協承辦。
  • 省科協首屆科普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和優秀組織單位名單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緊緊圍繞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繁榮科普文化創作,拓展科普傳播途徑,藉助攝影藝術形式,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提升我省公眾科學文化素質,在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2019年9月省科協、省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了吉林省首屆科普攝影大賽
  • 中科院首屆科普講解大賽 43位科學達人同場競技
    中科院首屆科普講解大賽 43位科學達人同場競技 2018-04-18中科院 供圖   中新網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為期兩天的2018年中國科學院科普講解大賽18日落下帷幕,參賽的43位科學達人,帶著43個自然科學領域的科學知識同臺競技,為公眾獻上一場豐富的「科學大餐」。最終,6位科學達人摘得大賽一等獎,另有14人分獲二、三等獎。
  • 手工課堂大冒險、模型展示、舞臺劇……電子科技大學帶你開啟合成...
    四川在線記者 徐莉莎什麼是合成生物學?作為21世紀初新興的生物學研究領域,合成生物學被認為是顛覆性的生物科技、探索生命的鑰匙。研究人員將「基因」連接成網絡,請細胞們來完成我們設想的各種任務。10月17日,四川科技館聯合電子科技大學為大家帶來了「2020周末大偵探——開啟合成生物學之旅」系列活動。活動中,電子科技大學iGEM隊員們運用合成生物學的知識,幫助廢紙脫墨、像拼積木一樣設計蛋白質。iGEM是國際基因工程機器設計大賽的簡稱。這項比賽始於2005年,由麻省理工學院創辦,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國際性學術競賽。
  • 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30個作品獲發明類一等獎
    經過評委評選,惠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的作品「一種方便攜帶的迷你保鮮袋」,惠州市實驗中學的作品「電鍍除油除蠟清洗水採用納米碳+陶瓷膜過濾回用系統」,惠州市綜合高級中學的作品「5G高鐵軌道螺絲警報器」,陳江五一小學的作品「防溺水救援箱」,仲愷中學的作品「智能語音沐浴房」等30個項目作品獲得惠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新項目作品發明類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