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自閉症患兒被耽誤

2020-12-01 甌網

九成自閉症患兒被耽誤

2018/03/31 08:23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楊凡 瀏覽:4636

商報訊(記者 李楊慈 通訊員 黃瑞麗)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昨天記者從市婦幼健康管理中心兒童早期發展中心了解到,去年6月份以來,該中心對155例3周以下的兒童開展了行為發育評估和言語發育評估,發現了9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發育遲緩,其中有8例疑似自閉症。

兩周半的麗麗來自平陽,由於語言發展遲緩,半年前父母帶她到市婦幼健康管理中心兒童早期發展中心就診。在評估的過程中,醫生發現無論父母怎麼呼喊麗麗名字,她都沒應答。且整個診療過程中,麗麗不與任何人眼神交流,一直把小汽車倒過來玩輪子轉圈圈。醫生評估,麗麗的精細動作、認知能力、語言表達及社會行為均發育遲緩,需早期密集幹預。

麗麗於近日再次來中心做評估。醫生發現經過半年的密集幹預,麗麗對於父母發出的信號有了回應,和大家的眼神交流明顯增多。

「像麗麗這樣的孩子,去年以來發現不少。由於幹預治療早,大多數孩子都得到了改善。」市婦幼健康管理中心兒童早期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一組以社會交往障礙、言語和非言語交流障礙、狹隘興趣和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發育障礙性疾病,近年來發病率越來越高,患病率約為每萬名兒童中有2-5人。男童發病大約是女童的3到4倍,而女童症狀一般比男童嚴重。目前僅市區就約有70名病例。

記者從各大醫院了解到,90%以上自閉症患兒都被延誤治療。這跟家長的「否認」心理有關,很多家長會僥倖地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是自閉症,從而延誤了孩子的確診和治療。

據悉,自閉症孩子最突出的症狀就是缺乏與別人的情感交流,存在社交障礙。包括不愛搭理人,與別人甚至自己的父母都沒有眼神的交流,或者總是凝視空間、很少用語言和動作模仿別人、出現異常語言等表現。另外一個特徵就是重複刻板動作和興趣狹隘,或有異常興趣。這類兒童喜歡做一些單調重複的動作,如拍手、搖擺、旋轉、尖叫、腳尖走等。他們經常不適當地使用工具,如猛敲東西、不停開燈關燈等;對周圍環境的改變不適應,會出現煩躁、沮喪的反應。

「目前,早期篩查識別和早期幹預是減少兒童孤獨症發生和減輕症狀的最主要措施。」市婦幼保健所專家建議,1-3歲適齡兒童家長要定期帶兒童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健康體檢。若體檢不能通過的要及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相關焦點

  • 合肥網第e時間:合肥新生兒疾病篩查發現首例楓糖尿病患兒 發病率1/...
    安徽商報 合肥網 無線合肥訊(徐軍楊 張永)3月23日,記者從合肥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獲悉,自擴大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病種以來,新篩中心不斷發現各類罕見遺傳代謝病患兒。最近,該中心又確診了1例罕見的胺基酸障礙性疾病——楓糖尿病的新生兒,這是合肥市新篩中心確診的首例楓糖尿病患兒。
  • 一腔柔情 對患兒療病也療心
    感染科一方面對首例確診患兒進行密切的臨床觀察,並且進行一系列血液生化和細胞因子檢查,另一方面,請科研團隊積極介入相關研究及討論。1月25日,也就是徐翼提醒糞-口傳播可能的第二天,該院首次發現患兒肛拭子檢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  徐翼帶領團隊總結確診患兒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發現兒童病例中存在新冠病毒通過糞-口傳播的可能性,以及肛拭子核酸檢測陽性較長時間存在、腸道排毒時間較長。
  • 神經母細胞瘤患兒某周中醫治療醫案
    筆者目前接觸到的主要是四期高危的患兒,因為一般來說只有四期高危的患兒才會尋求中醫的幫助,更早期的患兒多選擇西醫治療。筆者多年來所見四期高危患兒,經常規的手術和放化療治療,無一得生,目前中醫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有效的案例也屈指可數,可見此病治療難度是極大的。 本例患兒周某,女,2010年2月18日生,湖南人,長期在湖南婁底生活,2018年7月13日初診。
  • 血液病患兒該如何預防接種
    那麼,血液病患兒的預防接種該怎麼權衡呢? 1、白血病 化療期間不建議接種脊髓灰質炎、麻疹、腮腺炎、風疹、乙腦等減毒活疫苗;骨髓緩解1年以上或未進行化療的患兒可以接種水痘疫苗。但注意任何正在使用激素如強的松的患兒不推薦接種疫苗。破傷風疫苗可接種於破傷風高風險者,但化療期間不推薦。
  • 遺失的保護傘,走近原發性免疫缺陷患兒
    趙曉東教授疾呼,「儘快將SCID篩查納入國家新生兒篩查項目,讓患有原發性免疫缺陷的兒童避免接種活疫苗,可以極大地挽救這些患兒的生命。」比如SCID患兒避免接種活疫苗,丙種球蛋白缺乏症患兒堅持通過輸丙種球蛋白進行替代治療,WAS患兒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都是挽救原發性免疫缺陷患兒的有效方法,甚至可以正常的成長,學習和生活。」
  • 江城近九成自閉症患兒未及時治療
    湖北日報訊 (記者楊然、通訊員鄧盛強)昨從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獲悉,江城近9成自閉症患兒未及時接受治療,直接影響就學及日常生活。據統計,兒童自閉症發病率約0.6%,武漢0至14歲兒童自閉症患者數量約6000人,但每年在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接受治療的患兒不到100人。
  • 苦盡「肝」來:讓終末期肝病患兒重生
    就在全家人一籌莫展之際,中華慈善總會「苦盡肝來」終末期肝病患兒醫療救助項目伸出援手,帶來希望。「此救助項目致力於為終末期肝病患兒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家庭紓難解困,幫助貧困家庭構築健康防線,讓更多絕望中的患兒及家人看到希望,重獲新生,享受健康生活。」
  • ADHD患兒的藥物治療和管理
    據統計,在學齡兒童人群患病率是4%~12%,其中有66~85%的患兒可以持續到青少年和成年期。2018年我國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兒童青少年整體的患病率估計是6.3%,預計按照我國的人口來算,我國ADHD兒童和青少年大概是2300萬人左右,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
  • 發熱患兒應急處置方法及注意事項
    1、減少患兒衣物、包裹.多飲溫熱的白開水。2、患兒體溫超過38.5℃時須口服退熱藥,服藥半小時內多飲溫開水.服藥1小時後開始物理降溫。
  • 人工血管重燃紫紺患兒「心」希望
    這是一種臨床上非常罕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1.5%,自然愈後差,50%的患兒於出生後兩周死亡,85%的患兒於出生後6個月死亡,死亡原因主要為缺氧和代謝性酸中毒。而琦琦所患的III型又是肺動脈閉鎖中尤為複雜的一型,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孩子病情危急,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心血管外科團隊隨即與兄弟科室麻醉科進行病情討論和風險評估,制定出最終方案,與琦琦家屬充分溝通後,決定進行手術。
  • 基因診斷讓遺傳病患兒救治提速
    國內首個快速高精度醫學外顯基因診斷方案近日落地上海市兒童醫院,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NGS)對疑難重症遺傳病患兒進行快速輔助基因診斷,7個自然天即可出報告,相較於常規基因診斷報告45-60天的診斷周期,為遺傳病患兒的救治贏得寶貴時間。
  • 航天醫院成功救治一名新生兒重症肺炎並氣胸患兒
    寶寶剛來醫院情況是氣胸合併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患兒,情況十分危急。醫護團隊緊急會診搶救,患兒轉入新生兒科後氣促明顯、面色發紺、呻吟,新生兒科廖主任立即帶領醫護團隊爭分奪秒進行搶救,予輻射臺保暖、清理呼吸道,面罩復甦囊療正壓通氣等治療,患兒目前已轉危為安,康復出院。新生兒氣胸是指新生兒胸膜腔內有氣體,大多是氣體從縱隔氣腫或胸膜下大泡破裂逸入胸膜腔所造成,可為自發性氣胸或繼發於疾病。
  • 先心病患兒心臟腫成球形 泰安婦幼醫生用患兒心包片為其重塑心臟
    近日,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從東平轉入一個僅3個月大的先心病患兒,病因正是心臟主動脈瓣狹窄。微微(化名),出生3個月,彩超發現其心臟重度擴大、腫脹成為球形,心率> 200次/分,同時患有重症肺炎且伴有呼吸衰竭,被東平一家醫院判定為危重先心病患兒,在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等急救處理後通過綠色通道轉到泰安市先心病轉診救治中心——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心臟中心。
  • 唐篩不通過就一定是唐氏患兒嗎?
    唐篩是很多孕婦在懷孕之後為了檢查畸形而做的一項孕檢,唐篩主要是排查唐氏患兒的存在機率,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手段。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孕婦,在唐篩檢查中不能通過,這不禁使得孕婦每日提心弔膽,擔心胎兒是唐氏患兒。 那麼唐篩不通過就一定是唐氏患兒嗎?唐篩不通過是怎麼回事?
  • 第二批西藏先心病患兒抵達我市接受免費治療
    晨報融媒體訊(記者 曲靖)11月30日早7時41分,來自西藏日喀則地區的第二批先心病患兒順利抵達我市當日抵達我市的第二批西藏先心病患兒共11人,其中,女患兒8名,男患兒3名,隨行陪護11人,領隊兩人,24人入住醫院後,醫院先對其進行核酸檢測,在其休整完畢後,醫院將組織相關診室的專家團隊,對第二批患兒進行會診,針對不同患者的情況,開展相應的治療方式。同時,在護理方面,每間病房均配有專職護士,為患者在院期間的日常及術後方面,提供專業的護理服務。
  • 方建培:大膽進行臍帶血移植破除患兒死亡魔咒
    移植倉內的患兒當然,除了常見兒童血液病以外,也總少不了一些難治病如重型地貧患兒和難治性白血病患兒,這兩種病只有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得以根治。筆者發現,方主任有一本專門記錄做過幹細胞移植病人的小本子,每次有病人過來複診,他都會翻開那本小本子,仔細查看病人做手術的時間、病史,以及現狀,再給出治療方案。
  • 3歲患兒手足口病並發腦病變 徹夜搶救昨出院
    浙江在線06月20日訊最近兩個星期,省兒童醫院收治了9例手足口病的重症患兒,PICU重症監護室裡忙得不可開交,除了救治直接來醫院就診的患兒之外,我還經常要趕赴寧波、蕭山等地醫院進行會診。  3歲患兒並發腦病變  6月16日晚12點,一名3歲多的小男孩來我院就診。
  • 協和醫院新造血幹細胞移植倉迎來首位出院患兒
    (湖北日報通訊員 陳有為 攝)湖北日報訊(通訊員聶文聞、陳有為、彭錦弦)8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兒科醫護人員為白血病患兒瑞瑞舉辦了一場出院儀式。經過50餘天的治療,瑞瑞目前造血功能恢復良好,符合出院標準。5月7日,協和醫院血液病研究所造血幹細胞移植新病區(移植倉)正式投入使用。瑞瑞成為該移植倉首位出院的患兒。
  • 金山兩患兒突然身亡 確診重症手足口病
    新民網蕭君瑋 攝   視頻:金山兩患兒突然身亡 確診重症手足口病。   金山醫院兒科主任王建設在接受新民網記者採訪時詳細介紹了兩名患兒的相關情況。患兒鄧皓軒,男,2歲8個月,來自安徽,17日16時45分急診入院,家長自述已經發燒兩天了,當時醫生檢查沒有明顯的不正常,身體沒有明顯異樣,初步診斷症狀表現出上呼吸道感染,對他進行了輸液和回家觀察,當晚回家後發燒反覆,還伴有嘔吐,第二天再次到醫院就診,醫院進一步檢查還是未檢出明顯異常,繼續補液。
  •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
    首例實施自體造血 幹細胞移植患兒出倉本報6月19日訊(記者趙汶)18日,在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經過30天的無菌隔離,海南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瓊海女童小雪順利出倉,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