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
河南省周口市居民田某等人近日因捕捉壁虎被刑拘。田某等6人使用自製的捕捉工具,捕捉到1600餘只「三有」動物——壁虎。因涉嫌非法狩獵,田某等人被警方拘留。那麼,什麼是「三有」保護動物?國家對此都有哪些相關規定?
什麼是「三有」保護動物?
「三有」動物,是指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和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強對我國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外的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2000年8月1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以國家林業局第7號令發布。
在「三有」保護動物名錄中,受保護動物包括獸綱88種、鳥綱707種、兩棲綱291種、爬行綱395種、昆蟲綱120屬所有種和另外110種,共計5綱46目177科1591種及昆蟲120屬所有種和另外110種。
法律如何保護「三有」動物?
我國《刑法》和《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受保護的野生動物包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益的和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即三有動物)3類。
《國家林業局、公安部關於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管轄及立案標準》規定,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非法狩獵陸生野生動物20隻以上的;在禁獵區或者禁獵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獵的;具有其他嚴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的。此外,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獵,非法狩獵陸生野生動物50隻以上的,為重大案件;非法狩獵陸生野生動物100隻以上或者具有其他惡劣情節的,為特別重大案件。
知識堂
「三有」動物致害如何補償?
各種野生動物頻繁毀壞莊稼、牧場、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果,傷害家畜家禽甚至人身等事件近年時有發生。各類法律法規規定了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的原則,但僅限於補償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的損害,而包括「三有」動物在內的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的人身財產傷害,缺乏明確的補償依據。
2010年,甘肅省出臺《甘肅省陸生野生保護動物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補償辦法》,所規定肇事野生動物的範圍,不僅包括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而且包括「三有」動物。這一《辦法》填補了「三有」動物造成損失無法補償的空白。
補償辦法依據野生保護動物造成人身傷害程度進行不同範圍的補償。例如,造成人身傷害但未喪失勞動能力的,補償金額最高為上年度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倍;造成死亡的,補償金額為上年度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0倍。
此外,對造成財產損失的,補償辦法也作了相關規定。
「三有」動物保護尚需完善
認定標準存爭議
我國「三有」動物的認定標準包含「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原則。有專家對比國外相關法律後發現,美國《瀕危物種法》在前言中明確,大部分動植物瀕危的根源就是人類過度注重經濟發展,因此受保護物種的認定應只根據物種的瀕危程度而不是經濟價值。因為,物種多樣性是潛在的資源,它所蘊含的基因多樣性有可能為人類治癒癌症等難題服務,甚至解答我們尚未想到的問題。
認定過程缺公眾參與
美國《瀕危物種法》規定,瀕危動物的認定須由動物保護組織等利益相關者提出申請,由聯邦政府商務部在90天內獨立做出決定。其決定的依據是生態科學方面的具體數據,且申請得到商務部認可後需要迅速召開聽證會,以保證公民參與和知情權。相較之下,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在立法時的程序公開和公民參與仍顯不足。
相關法規有待完善
以捕獵管理等方面為例,國家和地方對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明確詳盡的法律規定,但對於獵捕「三有」動物卻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因此,決定禁獵區、禁獵期等動物保護具體事項的權力落入了地方林業機構的手中。然而,一些地方林業機構在禁獵區等方面的規定模糊不清,且不少禁獵區並未設立標識,告知普通民眾。
知識普及力度不足
要求普通人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前提,是讓普通人有能力識別哪些是需要人類保護的野生動物。在我國「三有」保護動物名錄中,有34種受保護的壁虎,如果沒有動物知識的普及,要普通民眾區分受保護的耳疣壁虎和不受保護的普通壁虎顯然不易做到。
不少專家建議,我國應在出臺保護動物名錄的同時,加強知識普及。藉助非政府組織等各方力量,利用博物館、動物園等場所,開展科普活動,讓更多普通人能夠了解和分辨受保護的動物。
你知道嗎
它們也在受保護之列
《野生動物保護法》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劃分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類。一些野生動物雖不在這些名錄裡,但進入了「三有」保護動物名錄,同樣受到保護。
■野豬
野豬又稱山豬,與家豬外貌極為不同,成長速度遠比家豬慢得多,體重亦較重。野豬生存能力強大,分布廣泛。不過,由於人類獵殺與生存空間遭到擠壓等原因,數量已急劇減少,並被許多國家列為瀕危物種。
■鵪鶉
鵪鶉體小而滾圓,是一種古老的鳥類。鵪鶉常成對而非成群活動。分布極廣,品種繁多。中國是野鵪鶉主要產地之一。
■鱉
鱉,俗稱甲魚、水魚,水陸兩棲。我國現存主要有中華鱉、山瑞鱉、斑鱉、黿,其中以中華鱉最為常見。在自然環境中,鱉喜歡棲息於水質清潔的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
■黃雀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人捕黃雀,卻萬萬使不得。黃雀生活於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帶,飛行快速。以多種植物的果實、種子和嫩芽為食,也能啄食害蟲,有益於農林。
■中華蜜蜂
中華蜜蜂是中國獨有的蜜蜂當家品種。它是傳統農業的主要傳粉昆蟲,有採集力強、利用率較高、採蜜期長及適應性、抗蟎抗病能力強等優點。2006年,中華蜜蜂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