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了「自貿時代」的浙江義烏,「買全球、賣全球、買賣全球」的貿易紐帶作用進一步加強,也在加速打造「雙循環」商貿流通體系和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高地。
自貿區「後起之秀」
11月12日,在義烏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義烏市委副書記陳小忠介紹,義烏自9月24日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展區域掛牌儀式以來,正式跨入「自貿時代」。義烏建設自貿試驗區實施範圍26.2平方公裡,包括商城區塊3.1平方公裡為出口功能區,陸港區塊23.1平方公裡為進口轉口功能區和建設中的科創功能區,未來將帶動義烏聯動區域100公裡的發展。
接下來,義烏將按照「1+2+5」的總體布局全力打造一流自貿試驗區。「1」即「一都」: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2」即「兩個樣板」: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樣板城市、以世界「小商品之都」為特色的國際樣板城市。
「5」即「五大功能定位」:一是建設國際小商品自由貿易中心,以小商品為特色引領全球自由貿易;二是建設數字貿易創新中心,在eWTP合作框架下推進數字貿易實踐,探索數字貿易規則;三是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港,實現義烏國際陸港由「內聯外通」躍向「連結全球」;四是建設製造創新示範地,形成現代服務與先進位造深度融合的現代化產業鏈;五是建設「一帶一路」開放合作重要平臺,成為融入開放型世界的新窗口。
陳小忠表示,繁榮市場是義烏永恆主題,市場主體和企業的滿意度、獲得感是檢驗自貿試驗區建設成敗的唯一標準。為此,義烏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5+2」等19個專班,每周雷打不動兩次深改會、兩個半天專題研究改革事項,努力推進「百日攻堅」,試圖將義烏打造成為自貿試驗區的「後起之秀」。
義烏市副市長葛巧棣提出,獲批自由貿易試驗區,是義烏的最大政策紅包、最大戰略機遇、最大開發平臺,也是最大考題考驗。10月18日,義烏市召開全市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工作會議,全面啟動「百日攻堅」行動,提出到2021年1月底,實現區內GDP增速高於全省平均2%以上、新設立市場主體增長100%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30%以上、電子商務成交額增長20%以上等發展目標。
「百日攻堅」三周以來,義烏在重大規劃、重大改革、重點項目、重點產業等領域取得了較好的進展。其中,在重大規劃方面,梳理出近期可利用土地空間11369畝,分33個區塊,11月底完成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規劃和城市設計方案初稿。在重大改革方面,針對性提出十大改革50個方面135項具體改革事項,以「五張清單」為抓手,制定「5+2」改革作戰圖,專班化推進重點改革突破。在重點產業方面,布局和重點培育「4+5+4」產業集群:「四大」新型國際貿易產業集群、「五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四大」製造創新產業集群。在重大項目方面,已經安排第一批16個重大項目,總投資214億元。
同時,為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吸引、集聚更多企業和人才,義烏市推出了第一批創新政策:
一是人才政策。探索建立以納稅額為主要指標的市場化人才評價機制,制定國際貿易、工業設計等重點領域專才特才評價標準。放寬外籍人才準入,為優質外商籤發1年多次入境有效籤證。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給予一定獎勵。二是優化商事服務政策。將在區內推行「集群虛擬註冊」,由具有國資背景的招商平臺出資成立管理公司提供託管服務和各類商務配套服務,以快審批、大平臺、優服務招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義烏。三是金融政策。將建立本外幣合一帳戶體系,進一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為區內市場主體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銀行結算帳戶服務。
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
11月13日,2020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下稱「進口展」)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
本屆展會緊抓義烏建設自貿區新一輪改革發展的重大歷史性、戰略性機遇,以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為導向,創新辦展辦會模式,加強與國內外專業機構合作,致力將進口展打造成為中國進口日用消費品展會首選品牌,以及義烏構建「雙循環」格局的一扇重要窗口。
本屆展會共設國際標準展位2020個,展覽面積5萬平方米,設有品質生活館(葡萄酒&咖啡)、亞洲館、歐洲館、美大非&友城交流館及品質生活館(家居建材)五大主題館,展品來自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俄羅斯、波蘭、希臘、羅馬尼亞、土耳其、印度、馬來西亞、泰國、伊朗、斯裡蘭卡、亞美尼亞等41個「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沿線國家和地區。
受疫情影響,本屆進口展延期至11月在上海進博會之後舉行,充分承接和放大了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其中,上海進博會參展商報名參加本屆展會的數量為93家,遠超上屆的26家,展會質量進一步提升。
本屆展會參展商來源廣泛多元,近1000家參展企業和機構中有三分之一為新增參展主體,包括來自丹麥的第二大黃油曲奇生產企業、享譽德國的有機超級食品生產企業,以及多家知名澳大利亞企業。
俄羅斯作為本屆進口展的主賓國,邀約了以俄羅斯農業集團為代表的30多家優質企業,以及俄羅斯駐上海領事館、俄羅斯北京文化交流中心、俄羅斯國家出口中心等駐華官方機構代表,展會現場計劃圍繞經貿往來、文化藝術交流及美食品鑑等主題,全方位展示俄羅斯風情,參展規模創歷年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