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和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義烏借自貿區東風加速「買賣全球」

2020-11-27 第一財經

跨入了「自貿時代」的浙江義烏,「買全球、賣全球、買賣全球」的貿易紐帶作用進一步加強,也在加速打造「雙循環」商貿流通體系和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高地。

自貿區「後起之秀」

11月12日,在義烏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義烏市委副書記陳小忠介紹,義烏自9月24日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展區域掛牌儀式以來,正式跨入「自貿時代」。義烏建設自貿試驗區實施範圍26.2平方公裡,包括商城區塊3.1平方公裡為出口功能區,陸港區塊23.1平方公裡為進口轉口功能區和建設中的科創功能區,未來將帶動義烏聯動區域100公裡的發展。

接下來,義烏將按照「1+2+5」的總體布局全力打造一流自貿試驗區。「1」即「一都」: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2」即「兩個樣板」: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樣板城市、以世界「小商品之都」為特色的國際樣板城市。

「5」即「五大功能定位」:一是建設國際小商品自由貿易中心,以小商品為特色引領全球自由貿易;二是建設數字貿易創新中心,在eWTP合作框架下推進數字貿易實踐,探索數字貿易規則;三是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港,實現義烏國際陸港由「內聯外通」躍向「連結全球」;四是建設製造創新示範地,形成現代服務與先進位造深度融合的現代化產業鏈;五是建設「一帶一路」開放合作重要平臺,成為融入開放型世界的新窗口。

陳小忠表示,繁榮市場是義烏永恆主題,市場主體和企業的滿意度、獲得感是檢驗自貿試驗區建設成敗的唯一標準。為此,義烏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5+2」等19個專班,每周雷打不動兩次深改會、兩個半天專題研究改革事項,努力推進「百日攻堅」,試圖將義烏打造成為自貿試驗區的「後起之秀」。

義烏市副市長葛巧棣提出,獲批自由貿易試驗區,是義烏的最大政策紅包、最大戰略機遇、最大開發平臺,也是最大考題考驗。10月18日,義烏市召開全市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工作會議,全面啟動「百日攻堅」行動,提出到2021年1月底,實現區內GDP增速高於全省平均2%以上、新設立市場主體增長100%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30%以上、電子商務成交額增長20%以上等發展目標。

「百日攻堅」三周以來,義烏在重大規劃、重大改革、重點項目、重點產業等領域取得了較好的進展。其中,在重大規劃方面,梳理出近期可利用土地空間11369畝,分33個區塊,11月底完成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規劃和城市設計方案初稿。在重大改革方面,針對性提出十大改革50個方面135項具體改革事項,以「五張清單」為抓手,制定「5+2」改革作戰圖,專班化推進重點改革突破。在重點產業方面,布局和重點培育「4+5+4」產業集群:「四大」新型國際貿易產業集群、「五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四大」製造創新產業集群。在重大項目方面,已經安排第一批16個重大項目,總投資214億元。

同時,為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吸引、集聚更多企業和人才,義烏市推出了第一批創新政策:

一是人才政策。探索建立以納稅額為主要指標的市場化人才評價機制,制定國際貿易、工業設計等重點領域專才特才評價標準。放寬外籍人才準入,為優質外商籤發1年多次入境有效籤證。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給予一定獎勵。二是優化商事服務政策。將在區內推行「集群虛擬註冊」,由具有國資背景的招商平臺出資成立管理公司提供託管服務和各類商務配套服務,以快審批、大平臺、優服務招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義烏。三是金融政策。將建立本外幣合一帳戶體系,進一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為區內市場主體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銀行結算帳戶服務。

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

11月13日,2020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下稱「進口展」)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

本屆展會緊抓義烏建設自貿區新一輪改革發展的重大歷史性、戰略性機遇,以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為導向,創新辦展辦會模式,加強與國內外專業機構合作,致力將進口展打造成為中國進口日用消費品展會首選品牌,以及義烏構建「雙循環」格局的一扇重要窗口。

本屆展會共設國際標準展位2020個,展覽面積5萬平方米,設有品質生活館(葡萄酒&咖啡)、亞洲館、歐洲館、美大非&友城交流館及品質生活館(家居建材)五大主題館,展品來自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俄羅斯、波蘭、希臘、羅馬尼亞、土耳其、印度、馬來西亞、泰國、伊朗、斯裡蘭卡、亞美尼亞等41個「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沿線國家和地區。

受疫情影響,本屆進口展延期至11月在上海進博會之後舉行,充分承接和放大了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其中,上海進博會參展商報名參加本屆展會的數量為93家,遠超上屆的26家,展會質量進一步提升。

本屆展會參展商來源廣泛多元,近1000家參展企業和機構中有三分之一為新增參展主體,包括來自丹麥的第二大黃油曲奇生產企業、享譽德國的有機超級食品生產企業,以及多家知名澳大利亞企業。

俄羅斯作為本屆進口展的主賓國,邀約了以俄羅斯農業集團為代表的30多家優質企業,以及俄羅斯駐上海領事館、俄羅斯北京文化交流中心、俄羅斯國家出口中心等駐華官方機構代表,展會現場計劃圍繞經貿往來、文化藝術交流及美食品鑑等主題,全方位展示俄羅斯風情,參展規模創歷年之最。

相關焦點

  • 進博會溢出效應不斷放大,曾今膠片巨頭在上海自貿區設立開放創新中心
    第三屆進博會已經閉幕十多天,但在不少企業眼中,這場全球盛會並沒有停止,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正在不斷放大。 11月24日,富士膠片上海開放創新中心揭幕,選址正是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剛剛正式啟用的上海自貿區前灘片區新總部
  • 濟南:順應雙循環格局 承接進博會效應
    (資料圖)編者按 本屆進博會剛剛閉幕,但由此產生的經濟效應、社會效應和制度效應等「溢出效應」將持續釋放。進博會期間,濟南有一批優秀企業參展,還有許多商家在進博會上覓得商機。如何服務於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放大和承接展會溢出效應,這是相關政府部門和重點企業近期思考和謀劃的重點。進博會上,濟南企業有什麼可喜的收穫?各級各部門對承接進博會效應有什麼新思路?
  • 綠地集團促進參展商變投資商 推動進博會溢出效應輻射全國
    展會期間,綠地集團依託商貿全產業鏈配置及進博會常年交易服務平臺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以採購商、組展商身份全方位參與第三屆進博會,擴大商品採購,助力展品變商品,促進參展商變投資商,推動進博會溢出效應輻射全國。
  • 持續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復星加速推動全球醫療產業創新
    企業要如何將進博會的溢出效應覆蓋至各個業務板塊?復星醫藥的全球化發展路徑,得以成為行業借鑑的模版。「在這次的疫情中,無論是醫療物資的支援,還是新冠的治療,抑或是藥物以及核酸診斷試劑的開發,其實無一不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展開的,所以我們覺得未來全球化的技術合作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 第三屆進博會籌備火力全開,這個周末,「四葉草」 變身夜上海打卡地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說,疫情對全球經濟貿易的衝擊持續顯現,同時,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使得全球經濟貿易的發展又增加一重壓力。「在上述背景下,中國舉辦進博會,就是用實際行動來共同抗擊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的衝擊,恢復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 從進博會溢出效應看「雙循環」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得益於對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強大的內需市場,中國經濟迅速回暖,前三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為全球經濟復甦打上了一針「強心劑」。而第三屆進博會的如期舉行,不僅為各國市場構建了合作的平臺,也提振了全球經濟復甦的信心。「第三屆進博會的如期召開,為全球經濟的恢復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 ...距離、零時差」實現廣消費、熱購買——虹橋品匯延展溢出效應顯著
    第二屆進博會雖已結束,但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卻在持續發酵。坐落在國家會展中心旁邊的「虹橋品匯」就是一個縮影。11月13日至20日第二屆進博會國家綜合展延展八天期間,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以下簡稱「虹橋品匯」)充分發揮「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臺主平臺作用,立足「零距離、零時差」實現廣消費、熱購買。
  • 進博會,見證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2)
    藉助進博會主動擴大進口,讓更多企業分享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這是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有力舉措,必將為提振全球經濟和促進貿易復甦注入新動力。就拿第三次參加進博會的阿根廷一家牛肉加工廠來說,該廠每天的牛肉產量約為330噸,向中國出口約佔七成,正是得益於中國市場強勁需求,疫情防控期間產量和出口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無論是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老朋友」,還是帶來優質產品服務的「新夥伴」,越來越多企業藉助進博會這個平臺進入中國市場,獲得了實打實的發展紅利。
  • 承接北外灘新一輪開發建設溢出效應
    承接北外灘新一輪開發建設溢出效應 2020-09-03 10:49:00來源:上觀新聞
  • 承接北外灘新一輪開發建設溢出效應 今晨「彩虹班車」從彩虹灣開往...
    「這輛班車能夠開通真的太好了,免了我們在路上倒車折騰的煩惱,江灣鎮街道和虹口區有關部門為我們辦了件實事。」居住在虹口區彩虹灣公租房的葉甲偉說,他在北外灘地區上班,交通多有不便,現在有了定點直達車就方便多了。圖說:揭幕。龍鋼 攝(下同)作為中心城區最大的保障房基地彩虹灣處在虹口區最北端,交通出行還不是很方便。
  • 長三角發展規劃的溢出效應和輻射力
    眾多研究者認為,《規劃》不但指明了長三角經濟結構在新一輪增長周期中的調整方向,其巨大的輻射力和溢出效應將使鄰近地區受益。跨省份、國際化上海社科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鬱鴻勝認為,長三角規劃的最大特點是打破行政區劃、促進跨省份合作。
  • 進博會間隙,這些韓國「歐巴」組團去了「浦江第一灣」,還連連豎起...
    進博會的平臺讓參展企業與採購商能零距離「下單」做買賣共享中國加大對外開放的成果而留下這些優質企業幫助他們在上海獲得更大的發展則是進博會溢出效應的直接體現這不,就在昨天30多位韓國參展企業代表這些韓國歐巴們便是在衣戀的牽線搭橋下來到這裡衣戀集團是一家在吳涇紮根多年的韓國服裝企業目前年銷售規模已達到了百億級別張柱元稱自己是「義務招商員」由於感受到吳涇鎮在服務方面提供的方方面面的幫助他也想給韓國兄弟企業更多的機會在吳涇鎮共同成長讓這些韓國企業看到中國市場機遇的是進博會
  • 進博會,見證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評論員觀察)
    「進博會已經成為我們攜手中國夥伴合作發展不可或缺的平臺」「第一屆不知道進博會是什麼,第二屆搶著報名參展,第三屆挖箱底也要把最好最新的產品送到進博會」「這是非洲企業擴大出口、拓展中國市場的絕佳機會」……即將開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受到來自海內外參展企業的熱切期待,吸引著全球關注目光。
  •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進博會,見證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
    「進博會已經成為我們攜手中國夥伴合作發展不可或缺的平臺」「第一屆不知道進博會是什麼,第二屆搶著報名參展,第三屆挖箱底也要把最好最新的產品送到進博會」「這是非洲企業擴大出口、拓展中國市場的絕佳機會」……即將開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受到來自海內外參展企業的熱切期待,吸引著全球關注目光。
  • 一批昆蟲標本借「自貿區」東風順利登陸天津口岸
    一批昆蟲標本借「自貿區」東風順利登陸天津口岸 2017-05-10 17:04: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5月10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 上海虹橋海外貿易中心國際貿易投資帶動效應加速彰顯
    進口商品集散地建設成效明顯,全面服務進博會,以保稅展示交易、跨境電商加進博會政策延伸為框架開展了制度創新和通關流程再造,初步形成多點、多主體、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商務區承接體系。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建設再上新臺階,虹橋海外貿易中心規模和能級再提升,包括泰國文化經濟協會在內一批新機構正式入駐,聯繫全球超過150多家貿易及投資促進機構,建立了全球化的「朋友圈」。
  • 義烏邁入「自貿試驗區時代」
    機遇:承接國家戰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於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義烏對自貿試驗區的渴求由來已久。2011年,國務院批准義烏開展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讓義烏在轉變國際貿易發展方式上擁有了先行先試權。
  • 改革試點十年,貿易方式、開放體系不斷拓展— 義烏:續寫「買賣全球...
    順應外貿新形勢,近年來不斷有「新角色」亮相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舞臺。破除傳統路徑依賴,義烏正推動貿易數位化轉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等貿易型業態,合作拓展全球商貿網絡。  買賣全球  打造商品雙向流動的「世界集市」  2020年3月,義烏迎來重大利好——國務院同意設立義烏綜合保稅區。與現有的義烏保稅物流中心(B型)相比,這次創新升級成為義烏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橋頭堡。  有人說拿下「綜保區」,義烏是「十年圓夢」。在外界看來,義烏一直有「小商品出口王國」的盛譽,是「中國製造」走向全球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