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屎尿做成食物?這真不是玩笑,這是「宇航食品」!

2021-02-17 科學松鼠會

太空探索是人類的夢想,美國的火星計劃或許是目前投入實施最多的項目。這項偉大的計劃需要解決太多太多的跳轉——在地球上極為簡單的問題,在航天艙中都可能變成超級難題。比如,太空人的吃喝拉撒,就無疑是最重大的問題,至少是之一。在狹小的航天艙裡,數月乃至數年的食物從哪裡來,數月乃至數年的屎尿到哪裡去,就充滿了挑戰。

圖片來源:pixabay

即便不考慮長期吃乾糧的痛苦,帶那麼多乾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航天艙的空間,用「寸土寸金」也遠遠不足以形容它的寶貴。所以在飛行過程中如何搞種植、種什麼,就得到了相當多的研究。

藜麥這種古老的糧食幾乎已經被現代社會所淘汰,在NASA挑選「宇航作物」的時候因為「營養全面」的特質脫穎而出拔得頭籌。最終它是否能被用於太空旅行或但許還很遙遠,「宇航食品」的名頭讓它賺足了眼球。因為這場「選秀」,人們重新認識了這種南美安第斯山區的古人們救命的作物。從種植到食用,在幾十年間人類對藜麥的研究開發,或許超過了過去幾千年的成果。

不過,藜麥的單產依然不算高。在飛向火星的過程中要養活幾位太空人,需要的種植空間也還是相當大的。開源節流,提高食物的利用效率,依然還是非常重要的。

「把屎尿轉化成食物」,堪稱「黑得發亮」的科技。這真並不是開玩笑,而是嚴肅的科學研究。

這項研究是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Christopher House搞的,發表在2017年11月出版的《空間研究中的生命科學》(Life Sciences in Space Research)雜誌上。

他設計的反應器是一個設計緊湊的封閉圓筒。把人體廢物裝進其中,在無氧條件下用特定的微生物發酵,把人體屎尿轉化成了高蛋白高脂肪的物質,可以直接用於製作食物。

當然,這還只是一個概念模型,實驗中用的也只是人體廢物的模擬物。這項研究的價值意義在於展示了一種可能:這個生物反應其可以作為「太空飛行器中種植食物」的一個補充,把屎尿直接轉化成食物,從而增加營養物質與水循環的效率。

「宇航食品」對於許多人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其實「宇航食品」並不意味著更健康或者更美味,而只是更滿足宇航飛行的特定限定條件而已。比如說,如果這項黑科技民用的話,你會去嘗嘗嗎?

相關焦點

  • 不是玩笑,真有人打雞血
    原標題:不是玩笑,真有人打雞血 「打雞血」,我原以為只是一種調侃,沒想到,竟然真有人把雞血打到自己血管裡,而且是為數不少的人,說有一段人人打雞血的歷史,都不算太誇張。
  • 元氣乖乖口袋燕窩直播首秀,宇航食品黑科技還原本真營養
    宇航食品黑科技還原燕窩本真營養口袋燕窩採用航天食品FDF凍幹技術,這項技術堪稱食品行業的黑科技,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早將其應用在阿波羅登月太空人食品中,此次元氣乖乖採用FDFFDF凍幹技術譽為健康食品黑科技,是目前最頂級的物理脫水工藝,-40°真空升華脫水保留完整燕窩細胞組織和營養成分,裡面只有燕窩和天然配料,無添加劑無防腐劑,FDF凍幹技術避免了傳統脫水技術方法帶來的變色、變味、營養成分損失大、復水性差等缺陷,保存了原有食材的色、香、味、形及營養成分,所以不用任何添加劑,並具有良好的復水性。
  • 太空人的食物?太空食品你吃過嗎?
    不是每一顆星星都有自己的太空人或許它們未曾有過或許它們曾經有過每個人都要經過嚴格的選拔與訓練穿上120公斤的衣服不過營養又成了一個問題所以後來俄羅斯科學家發明了凍幹技術被稱為宇航凍幹技術這就是宇航凍幹技術蔬菜水果甚至米飯都可以用凍幹技術保存
  • 高血壓的「元兇」找到了,不是油炸食品,這4種食物儘量少吃
    一、高血壓的「元兇」找到了,不是油炸食品,這4種食物儘量少吃1、奶酪之所以會出現高血壓,就是由於體內循環動脈血壓增高,伴隨著心腦腎等功能的衰竭,如果情緒比較穩定,那麼血壓也會不斷上升除了穩固心情之外,也需要少吃奶酪
  • 航天科普基地大興揭牌 太空人太空食品380元一套
    航天科普基地大興揭牌 太空人太空食品380元一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2日 16:17 來源: 新京報 本報記者韓萌攝     太空人在太空中吃的罐頭、月餅、香蕉,一套這樣的太空食品,市民可花費380元買回去品嘗。昨日,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在大興區新概念梨花莊園舉行揭牌儀式,航天英雄楊利偉為基地揭牌。     在基地的太空館裡,陳列著神舟六號飛船以及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模型。
  • 宇航食品航天應用科技成果推廣新聞發布會在濟南圓滿舉辦
    ,實現宇航食品高科技向民用轉化的同時,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健康營養需求。北京神飛航天應用技術研究院毛宏偉院長演講會上,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宇航食品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神飛航天應用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毛宏偉院長滿懷激情的解讀了航天科技以及航天應用科技成果的推廣,毛院長表示宇航食品作為航天應用科技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宇航營養組方、開發具有宇航特色的、科技含量高的、充分保障食品安全的宇航食品
  • 真不是謠言!這6種食物確實能讓人瞬間變開心,看後記得告訴家人
    食物真的是個好東西,它不僅可以讓我們填飽肚子,而且還能提供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元素,最重要的它還可以讓我們治癒心情,你快樂嗎?我很快樂,這6種食物能瞬間讓你變得開心,你相信嗎?
  • 這兩所寶藏大學,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博士點,不是985也不是211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有航空宇航學科的學校,這些其中還有兩所寶藏大學,你一定要知道,它們學校就是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和空軍工程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在第四輪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獲得A+,非985、非211大學中,緊隨其後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超強實力的高校,重點來了,既不是985、211大學,又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博士點的只有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和空軍工程大學。
  • 這6種食物,其實名不副實
    椰果不是用椰肉做的?海膽不是膽?有些食物,其實「名不副實」……椰果不是用椰肉做的?是椰子水做的!椰果是奶茶輔料中最受歡迎的加料之一,很多人愛它Q彈和富有嚼勁的口感,但卻不知椰果其實並非用椰肉做的。生產合格的椰果需要用100%新鮮的椰子水製作最好,裡面還需要加入白糖、醋酸等一些食品級輔料。接著是對調配好的原料進行蒸煮、殺菌處理,然後裝盤冷卻和接種處理。通過生物發酵5-7天後,再清洗、成型、挑選,成型的椰果一般呈現出白色或乳白色凝膠狀,並且潔白無雜質。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海膽不是膽?其實是海洋動物!
  • 深度| 昆蟲薯片、人造食品、辣味番茄……未來你PICK哪一種食物?
    昆蟲,未來食物的主角? 未來餵飽我們的,會是哪些食品呢?科學家首先給出的答案是:吃蟲……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預計可達90億。現代食品生產方法以及現下獲取食物的模式將無法滿足人類對於糧食的需求。這就迫使人類重新思考現有食品之外、可持續的食物來源。
  • 印度「牛糞晶片」約12釐米長,真能阻擋輻射,有什麼科學依據?
    這款由牛糞製造的晶片真有如此奇效嗎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肯定對牛糞有了一定了解,將牛糞曬乾磨粉,用特殊粘合劑可以做成比較硬物質,不存在什麼異味,的確可以做成晶片,就算遇到水也不會鬆散,不管怎麼說,這是一條有味道的晶片
  • 怎麼把新鮮的魚泡怎麼做成花膠?按照這3個步驟,就能做成花膠
    怎麼把新鮮的魚泡怎麼做成花膠?按照這3個步驟,就能做成花膠魚膠就是魚鰾的幹製品,富含大量膠質,所以叫它為魚膠,還有一些地方稱呼它為魚肚、花膠等等。魚膠與燕窩、魚翅齊名,是「八珍」之一,素有「海洋人參」之譽。
  • 雞柳、魚柳、蟹柳,這些肉柳類食物是什麼做成的?吃之前先看清楚
    而烹飪過程大家往往也能看得到,先拿出表面裹著一層厚厚的麵包糠或者麵粉的雞柳,然後經過較長時間的高溫油炸,最後再撒上一些調味料,美味的雞柳就做成了。所以雞柳其實並不是很健康,大家在生活中要儘量少吃一點。 魚柳,容易被偷換魚種: 魚柳,並不是仿生食品,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魚肉
  • 解放軍抗缺氧食品PK俄國航天食品:我軍單挑全世界第32集
    60年代初,蘇聯和美國航天員食用鋁管包裝的肉糜、果醬類膏糊狀食物。航天員進餐時,用手擠壓管壁,將食物直接送入口中。第二代:一口吞一個的食品。作為牙膏產品的升級,它被做成一口一塊的壓縮食品。第三代:脫水復水食品。
  • 豪車突著火司機嚇壞,抽糞車熱心幫噴「屎尿救援」網友笑:有味道
    不過俄羅斯一名男子開著BMW時,轎車忽然起火燃燒,附近的水肥車駕駛靠近詢問是否需要協助,車主在「車被燒光」和「用屎尿救火」中天人交戰,最終選擇讓糞水車幫忙,畫面被拍下發在了網上,讓不少網友直呼「這是一段有味道的影片」。
  • 蔓越莓對人體有這5個好處,難怪人們稱之為「超級食物」!
    蔓越莓被很多人認為是一種非比尋常的超級食物,具有保護心血管、可以降低血糖、對癌症具有預防作用等等的功效,對泌尿道感染可以起到預防和治癒的作用。蔓越莓到底是什麼?真的是真的神奇「超級食物」嗎?蔓越莓,別名是蔓越橘、小紅莓和酸果蔓等等,它的名稱是源於「鶴莓」,得名於蔓越莓的花朵與鶴頭和嘴很是相似。
  • 衛生巾互助盒被嘲諷,真希望這是個玩笑
    這本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無奈的是,在很多人為推動女性生理健康作出努力的同時,總有令人作嘔的蒼蠅飛出來攪一下亂。「不會真有人覺得男生應該看到衛生巾互助盒吧」「沒有人比我更懂女拳」▽你很難理解他們的腦迴路,分明沒有傷害到他們的利益,他們卻跳腳的比誰都厲害,但這還不是最噁心的
  • 高血壓的「禍首」已找到,不是食鹽,這三類食物,儘可能不吃
    導語:現在大家對於養生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應該都知道每天吃食鹽不應該超過6克,否則很有可能會誘發高血壓的出現,其實高血壓真正的罪魁禍首並不是食用鹽,而是食用鹽當中的氯化鈉,鈉離子進入人體之後比較容易導致血容量上升,會讓水分快速流失,進而誘發高血壓。
  • 5種能挺過世界末日的食物
    但是咱們實話實說,無論他們多麼相信自己那些罐裝食物能挺過核戰爭,實際上蘑菇雲過後屁都不剩。 也就是說,我們相當確定,新鮮的水果蔬菜在大型災難中就是個擺設,而任何能夠應對末日的優秀囤糧計劃都應該囤積含有大量防腐劑和添加劑的食物。以下這5種產品可能挺不過核爆,但是也比一筐西藍花強。
  • 人類主動開啟了第六次大滅絕,8個跡象證實,這不是玩笑
    人類主動開啟了第六次大滅絕,8個跡象證實,這不是玩笑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長河當中,地球上的生物經歷了五次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