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遠鏡的目鏡種類與結構

2021-02-13 光行天下

1.惠更斯目鏡(H) 
 
 
 
荷蘭科學家惠更斯於1703年設計,有兩片平凸透鏡組成,前面為場鏡,後面為接目鏡,他們的凸面都朝向物鏡一端,場鏡的焦距一般是接目鏡的2-3倍,鏡片間距是它們焦距之和的一半。惠更斯目鏡視場約為25-40度。過去,惠更斯目鏡是小型折射鏡的首選,但隨著望遠鏡光力的增大,其視場小,反差低,色差,球差場曲明顯的缺點逐漸暴露出來,所以目前這種結構一般為顯微鏡的目鏡採用。  
 
2.冉斯登目鏡(R) 
 
 
 
於1783年設計成功,也是兩片兩組結構,由凸面相對,焦距相同的兩個平凸透鏡組成。間距為兩者焦距和的2/3-3/4,其色差略大,場曲顯著減小,視場約為30-45度,目前已很少採用。  
 
3.凱爾納目鏡(K、RK) 
 
  
 
是在冉斯登目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出現於1849年,主要改進是將單片的接目鏡改為雙膠合消色差透鏡,大大改善了對色差和邊緣像質的改善,視場達到40-50度,低倍時有著舒適的出瞳距離,所以目前在一些中低倍望遠鏡中廣泛應用,但是在高倍時表現欠佳。另外,凱爾納目鏡的場鏡靠近焦平面,這樣場鏡上的灰塵便容易成像,影響觀測,所以要特別注意清潔。美國一家公司在凱爾納目鏡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研製出了RKE目鏡,其邊緣像質要好於經典結構。  
4.阿貝無畸變目鏡(OR) 
 
 
 
1880年由德國蔡司公司創始人之一的阿貝設計,為四片兩組結構,其中場鏡為三膠合透鏡,接目鏡為平凸透鏡,該目鏡成功的控制了色差和球差,並把鬼像和場曲降低到難以察覺的程度,它還具有40-50度的平坦視場和足夠的出瞳距離,在各倍率都有良好表現,一直被廣泛採用。  
 
5.愛勒弗廣角目鏡(ER) 
 
 
 
1917年研製成功,是專門為需要大視場的軍用望遠鏡設計,是其後所有廣角目鏡的鼻祖,結構為5片三組,視場高達60-75度。非常適合觀測深空天體,由於邊緣存在像散,所以不太適合高倍設計,其在低倍時的表現是非常出色的。  
 
6.普羅素目鏡(PL)  
 
 
 
又稱為對稱目鏡。由完全相同的兩組雙膠合消色差透鏡組成,其參數表現與OL目鏡相當,但具有更大的出瞳距離和視場,造價更低,而且適用於所有的放大倍率, 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目鏡,曾派生出多種改進型。  
 
7.Nagler目鏡 
 
 
 
一種於1979年由美國人設計的高檔目鏡,有著82度的驚人視場,優質的邊緣像質和舒適的出瞳距離,以及複雜的結構和高昂的價格,和超過一公斤的重量。

十月廣告位低價出售

詳情查看:http://www.opticsky.cn/read-htm-tid-134685.html

光行天下:http://www.opticsky.cn
廣告合作:QQ 9652202 微信號 cyqdesign

免費人才與求職平臺:http://hr.opticsky.cn

稿件投遞:service@opticsky.cn(光電相關)

相關焦點

  • 小米有品上線星特朗天文望遠鏡,250倍率,普通人買得起
    一直以來人們對天空充滿著各種好奇和幻想,記得兒時第一次接觸望遠鏡時愛不釋手,可由於技術限制無法看到更清晰的天空。最近小米有品即將上線星特朗天文望遠鏡SCTW-70,250倍放大倍率,這一次更具有性價比,老百姓買得起,圓自己兒時一個星空夢。
  • 天文學較早出現的望遠鏡——折射式天文望遠鏡
    加州奧克蘭塞波特天文和科學中心天文臺的20 英寸折射鏡。望遠鏡發明後,天文學家們得以在凝望廣袤的星空時視野更加廣闊。這包括了看到諸如月球和行星等封閉物體的表面細節。望遠鏡也幫助我們看到了更多我們用裸眼不能看到的星星。
  • 自製天文望遠鏡才叫酷
    這個消息讓不少天文愛好者激動無比,銀川人馬浚哲也是其中一位。但和其他天文發燒友不同,除了愛好拍攝深空,馬浚哲還自己動手製作天文望遠鏡。 追星星的少年 馬浚哲對天文的愛好,要從兒時說起。那時候家住農村的馬浚哲,最喜歡在村裡放電影的時候,和小夥伴們躺在谷堆旁仰望星空。夜空中的點點星光,像夜的精靈,讓他疑惑而神往。
  • 望遠鏡重要參數出瞳直徑出瞳距離和被忽悠的目鏡直徑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經常會看到一些介紹,望遠鏡目鏡尺寸為多大,然後還會附上一個對比圖,大目鏡的望遠鏡比小小目鏡的清晰的對比圖等云云
  • 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深度體驗
    因為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三腳架自帶的是結構相對簡單的經緯儀,而不是赤道儀;赤道儀有懸重錘,在架設主鏡的過程中需要調平衡,相對來說複雜不少;但經緯儀的話就是完全沒有這些步驟,在使用中也不存在找北極星對極軸一說。
  • 哪種天文望遠鏡好?天文望遠鏡怎麼選?小白看過來
    常見的的天文望遠鏡一般分為三類:折射鏡、反射鏡、折返鏡。除了這幾類,其實還有別的天文望遠鏡,這裡舉幾個列子:紅外天文望遠鏡:比如在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投入使用的GTC天文望遠鏡。射電天文望遠鏡:比如,我國建設在貴州的FAST天眼,就是一個超大的射電天文望遠鏡。伽馬射線天文望遠鏡:比如NASA的費米太空望遠鏡。
  • 天文望遠鏡的性能及如何選購
    作為天文觀測的主要設備,天文望遠鏡首當其中排在第一位,每一位天文愛好者或者是喜歡天文的朋友都會希望有一架性能良好的天文望遠鏡。但是,大多數的人卻不是很了解望遠鏡的性能,對望遠鏡性能的了解上也只限於我們常見的景觀望遠鏡的性能。因此,很多人買天文望遠鏡只會關注望遠鏡可以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多遠,卻往往忽略了真正影響天文觀測的一些參數。
  • 走近天文之三:天文望遠鏡
    包括伽利略在內的一些科學家也對望遠鏡產生了濃厚興趣。1609 年,伽利略開始使用自製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天體,並進行了詳細記錄。他當時所使用的天文望遠鏡是由一片凸透鏡和凹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的折射式望遠鏡,觀測天體時呈現正立的虛像。但由於光學結構及當時光學鏡片加工精度的限制,這種天文望遠鏡口徑只有四釐米左右,目視成像倍率也只有30 倍。
  • 開啟星空探索:星特朗天文望遠鏡體驗
    -70天文望遠鏡。出品方是世界知名的優質光學產品設計、製造者和供應商——美國Celestron公司,星特朗是其旗下的世界知名品牌,星特朗SCTW-70天文望遠鏡是其最新推出的一款高性價比入門級天文望遠鏡。
  • 不會選購天文望遠鏡?這些知識點對你有幫助
    很多小夥伴可能都想擁有一架天文望遠鏡吧,我作為一個物理系畢光學專業的畢業生,也是天文愛好者,幫自己也幫朋友選過多款天文望遠鏡,這裡就專門挑重點撰文,給大家介紹一下天文望遠鏡選購中的一些具體參數和注意事項。
  • 369就能買到天文望遠鏡?小米有品星特朗天文望遠鏡眾籌開啟
    到現在科技發展足夠迅速,我們能通過許多的設備觀看到月亮或是離我們更遠的星體,那麼首先就會想到天文望遠鏡,想到天文望遠鏡的第一反應就是貴,但是小編這次給大家帶來的天文望遠鏡絕對是性價比極高的觀月神器,那麼就來聽聽小編的介紹吧!
  • 貴州小夥DIY天文望遠鏡月球隕石坑清晰可見
    貴州省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一小夥自製牛頓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在網上引起熱議。6月5日,多彩貴州網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上了該小夥。他叫郝元三,今年22歲。現在就讀於黔南民師範學院物理與天文系,目前是大三學生。說起為什麼想要做反射式天文望遠鏡,郝元三說:「因為家鄉在大山深處,海拔高星空真的特別美!」
  • 仰望星空——天文望遠鏡入門指導
    望遠鏡的誕生讓天文學有了巨大突破,原本統統看不清楚,現在太陽系內天體有了結構,系外天體則有了區分。在大尺度結構的觀察上,超新星餘燼、河外星系、星雲等等有了區分,人類對宇宙尺度的認識開啟了新篇章。天文望遠鏡使用的赤道儀底座,赤經軸與配對的赤緯軸是互相垂直的。使用的時候只需要讓赤道儀的赤經軸對準北極星,赤緯軸按照23小時56分鐘的地球自轉周期運轉即可跟蹤某個天體。因為現代天文學使用赤經/赤緯坐標定位天體,赤道儀望遠鏡可以直接按照兩軸的刻度找出某個天體。常見的赤道儀有德式和叉式兩種結構。德式赤道儀有一個特徵非常明顯的T型結構,但缺點是赤經軸的一端需要配重來平衡望遠鏡的重量。
  • 天文望遠鏡基礎教程——粗對極軸目視
    利用天文望遠鏡進行月球和行星的目視相對比較容易,只要目標肉眼可見,都能比較快速尋找並觀測到。在進行觀測之前。對望遠鏡進行必要的調節,將會使觀測過程更加輕鬆舒適。望遠鏡放大倍數=主鏡焦距÷目鏡焦距赤道儀各部分名稱
  • 想給娃買天文望遠鏡?不知道這些,全是白花錢!
    相比顯微鏡,望遠鏡價格要貴不少,到底有沒有必要買呢?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看看,天文資深玩家怎麼說。需要給孩子買一臺天文望遠鏡嗎?家長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已經對天空中和地球外的事情,有了或多或少的興趣。於是考慮讓孩子接觸一下天文望遠鏡,啟發孩子對宇宙和對星空的興趣。
  • 看穿世界星特朗慧眼114天文望遠鏡熱銷
    關鍵字:山西行情;太原行情;天文望遠鏡報價;山西望遠鏡;星特朗;慧眼114;牛頓反射;高倍高清;114az大口徑;色散小;山西中原    【PConline太原站 行情】星特朗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南部的公司,是優質光學產品的一個主流設計師、製造者和供應商!
  • 想入手天文望遠鏡?這些知識一定有用
    望遠鏡的誕生讓天文學有了巨大突破,原本統統看不清楚,現在太陽系內天體有了結構,系外天體則有了區分。在大尺度結構的觀察上,超新星餘燼、河外星系、星雲等等有了區分,人類對宇宙尺度的認識開啟了新篇章。望遠鏡的分類簡單地說,處射電望遠鏡之外的其他波段望遠鏡可以大致分為折射與反射式兩種。
  • 天文望遠鏡
    1609年,伽利略製作了一架口徑4.2釐米,長約1.2米的望遠鏡。他是用平凸透鏡作為物鏡,凹透鏡作為目鏡,這種光學系統稱為伽利略式望遠鏡。伽利略用這架望遠鏡指向天空,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發現,天文學從此進入瞭望遠鏡時代。  1611年,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用兩片雙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使放大倍數有了明顯的提高,以後人們將這種光學系統稱為克卜勒式望遠鏡。
  • 小米眾籌上架星特朗天文望遠鏡:極限倍率達250倍
    10月29日消息,小米眾籌第431期產品揭曉,它就是星特朗天文望遠鏡,極限倍率達到了250倍,眾籌價369元。這款星特朗天文望遠鏡型號為「SCTW-70」,標配了不鏽鋼三腳架,極簡組裝,為方便大家出行,還配了一個高檔防水布主鏡包。
  • 機械牛人自製天文望遠鏡,這次真的看到月球表面
    前段時間,中國從西到東很多地區都能看見難得一遇的日環食,再一次激發了很多人對探索天文現象的興趣。其實在光學和天文觀測方面,牛頓同樣有著非常大的成就,例如說牛頓利用小直徑的凹面鏡片,以及傾斜的平面反射鏡組合製成的望遠鏡,同樣能夠達到那些超長或者大口徑折射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