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新聞聯播」「喜迎省兩會專題報導」:安徽下好創新「先手棋...

2021-01-12 瀟湘晨報

2020年,安徽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動科技創新,傾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科技創新進一步取得重大進展。

2021年伊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傳來好消息!潘建偉院士團隊與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合作,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這標誌著我國已成功構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這項成果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出錄音】「希望能夠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多橫多縱的量子通信網絡;另外一方面,為了跟將來遠距離的和移動目標很好地連結,那麼有高軌衛星、低軌衛星構成的星座和地面上的多橫多縱的網絡連在一起,就可以構建全球化的實用的就是廣義量子通信網絡了。」

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審稿人評價稱,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進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

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我省在量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原始創新,是創新發展的源動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使命。

數九寒天,在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群區內,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工程還在加緊建設中。這個設施建成後,有望成為國際磁約束聚變領域參數最高、功能最完備的綜合性研究平臺,同時,也將成為中國工程聚變堆重要的前期驗證平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科學中心與基礎設施處處長張壽彪:【出錄音】「我們計劃明年年底整個園區竣工驗收交付。然後設備陸續進場,設備全部完成要到2025年。」

已建成的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同步輻射光源3個大裝置性能不斷得到提升;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3個大科學裝置正在大力推進建設中。合肥先進光源、大氣環境探測、強光磁集成和空地一體量子精密測量實驗設施建設正在謀劃中,爭取納入「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規劃。在安徽,大科學裝置已呈集群發展之勢。

圍繞國家戰略目標和省重大需求,我省依託「四個一」創新主平臺、「一室一中心」分平臺和重大科學基礎設施,不斷優化科技創新基地布局,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聚力破難攻堅,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省科技廳廳長羅平:【出錄音】「我們將鍥而不捨抓創新,加強頂層設計,認真謀劃好「十四五」科技創新工作,夯實創新基礎,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聚焦核心關鍵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真正將科技創新的勢能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來源:全省新聞聯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要下好量子科技「先手棋」
    充分肯定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並主張「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發展量子科技,決不能只停留在做幾個樣品、發一些論文、開幾次會上。「真正要把它用起來,用來滿足用戶的需求,才能夠起到增強國力、保持競爭優勢的效果。
  • 中國網評 | 下好量子科技的先手棋,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中國網評 | 下好量子科技的先手棋,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2020-10-26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 打造世界一流綜合性創新平臺
    「十三五」以來,我省創新發展實現歷史性進步,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分平臺建設立柱架梁,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建設,首輪全面創新改革順利收官,安徽創新館啟動運營。   「根據國家批覆及《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2017-2020年)》等有關指導性文件,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進一步從『設計圖』轉為『施工圖』。
  • 「優化營商環境」下好「先手棋」 盤活「一池水」
    【優化營商環境】下好「先手棋」 盤活「一池水」——訪恩施市太陽河鄉黨委書記張麗紅全媒體記者 趙映雪 特約記者 馬戈「我們強調『以實取勝』,力求所有結對幫扶單位和個人切實擔當起張麗紅表示,優化營商環境是疫後經濟重振的重要手段,太陽河鄉將下好營商環境這一盤「先手棋」,變困局為機遇,構建好政企「親清」關係。鄉直單位將定位準確、責任上肩,給全鄉涉農市場主體爭取政策、搞好服務,補齊優化營商環境短板,為全鄉經濟發展提質效、增活力,助推鄉村振興。
  • 中國廣播影視雜誌刊發封面文章聚焦山東廣播電視臺兩會報導「創新...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6日訊 6月15日出版的中國廣播影視雜誌6月刊(下半月)刊發封面文章,以四個版面聚焦山東廣播電視臺兩會報導實踐,從科技賦能媒體融合、全媒體記者轉型、策劃創新交互式產品、打造智媒傳播生態等多維度點讚山東廣播電視臺兩會報導「創新永無止境」。
  • 融媒矩陣齊發力 雲中報導綻多屏——2020年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國兩會...
    ;《東方今報》策劃推出了《學習手冊》;猛獁新聞客戶端推出《向總書記匯報 我們這一年》《「萌」看兩會》等專題報導;映象網推出《再出發 更出彩 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專題策劃,在映象網首頁炸屏,獲得網民關注。
  • 居家環境,預防蟑螂需下好「先手棋」
    居家環境,預防蟑螂需下好「先手棋」——如何趁著冬季,提前預防蟑螂侵擾?轉眼,已是2021年,大江南北紛紛進入冬季最冷時節,最冷的冬季已經到來,那麼,春天的腳步聲也就離得不遠了……冬季小編特別提醒一下廣大市民朋友——居家環境,預防蟑螂需要下好「先手棋」。
  • 央視《新聞聯播》「十三五」成就巡禮專題報導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
    10月24日,央視《新聞聯播》「十三五」成就巡禮專題報導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精準扶貧工作。 四川省甘孜州甘孜縣牧民青麥卓瑪最近在家門口的縣人民醫院就做了肝包蟲切除手術,現在她又恢復了勞動能力。青麥卓瑪2014年被確診為包蟲病,當時縣醫院沒條件,需要到400公裡以外的康定才能做手術,一直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城鄉醫院對口幫扶等形式,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 銀行下好量子科技「先手棋」的相關思考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圍繞「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主題舉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
  • 聚焦2019年以來河北省新聞輿論工作: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守正創新...
    鐵肩擔道義,唱響時代最強音;妙手著文章,敘寫河北好故事!在日前揭曉的第三十六屆河北新聞獎評選中,來自全省各級各類媒體的300餘件作品獲獎。廣大新聞工作者用心謳歌光輝歷程、用情展現人民奮鬥、用功書寫精品力作,集中展現了全河北省新聞工作的豐碩成果。
  • 走好科技成果轉化「先手棋」
    【落實「六穩」「六保」一線見聞】初冬時節,在河北石家莊,中煤集團石家莊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石煤機公司」)大型綜合產品試驗場一派繁忙景象:多種新型純電動環衛車正在加緊調試,國產新型大功率單軌吊車在實驗場上往返試驗,20層樓高的新型深層石油鑽機鑽塔高高聳立……這些即將交付的新產品,正是石煤機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 央視《新聞聯播》專題報導成都二醫院精準扶貧工作
    10月24日,在CCTV《新聞聯播》「十三五」成就巡禮專題報導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精準扶貧工作。甘孜州甘孜縣牧民青麥卓瑪最近在家門口的縣人民醫院就做了肝包蟲切除手術,現在她又恢復了勞動能力。青麥卓瑪2014年被確診為包蟲病,當時縣醫院沒條件,需要到400公裡以外的康定才能做手術,一直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城鄉醫院對口幫扶等形式,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40周年媒體創新研討會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衛曉莉報導7月10日上午,《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開播40周年媒體創新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人民大學等多家單位的媒體專家探討新時期以《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為代表的傳統氣象影視節目如何應對機遇和挑戰。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於新文出席研討會。
  • 《新疆新聞聯播》有關文化報導的框架分析
    本文以新疆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為研究對象,找出其有關新疆文化的報導,從新聞框架理論出發,通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揭示出新疆電視臺是通過怎樣的新聞框架來建構新疆文化形象的。研究表明《新疆新聞聯播》對塑造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整體上來說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形象不夠全面、立體、文化創新較為缺乏等方面。
  • 央視:12個頻道參與報導 百姓「插話」代表討論
    3月25日下午2:30,中國記協召開2009兩會新聞報導座談會,交流探討兩會新聞報導的經驗,展示媒體在兩會新聞報導中的特點和亮點,探討兩會新聞報導的創新形式。  2009年新聞頻道的《兩會進行時》採用開放的大直播時段設計,貫穿新聞頻道白天9個小時。108小時的直播總量,把兩會作為一個不斷處在進行之中的動態事件來報導。其中又設了《見證履職 共商國是》、《泉靈看兩會》,《兩會動車組》、《趙普訪會》等子板塊,既互相聯動,又各自創新,使整個兩會報導中呈現出一系列新特點。
  • 走好科技成果轉化「先手棋」——中煤集團石煤機公司依託技術創新...
    抱殘守缺沒有出路,守正創新才是生存發展之道。「十三五」以來,石煤機公司不斷加大產品研發力度,2019年研發新產品達56項,轉型升級和產品創新步伐加快。「試驗場上正在進行測試的新型純電動環衛車包括電動洗掃車、灑水車、抑塵車等8種型號,目前該批電動環衛車已經被省內旅遊城市訂購,很快將成為提升景區衛生水平的得力助手。」石煤機公司環衛車研究所所長王可向記者介紹。
  • 科技廣角 | 北鬥三號上天 3450億元產業落地 你可知道浙江已經下了「先手棋」
    這就不得不提浙江在4年前高瞻遠矚下的一步「先手棋」:大手筆布局航天航空相關產業。4年來,浙江的航空航天產業不僅實現了「無中生有」,同時也在朝著星辰大海極速前進。浙江如此大手筆投入,不得不提一下浙江在今年3月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的一個目標: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這個目標,其實是與浙江的發展方向相一致的。西子聯合控股集團董事長王水福曾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過去30年,浙江靠短期經濟、民用產品來拉動經濟;未來30年,浙江要靠高端製造業來引領發展。目前,浙江發展高端製造業,亟需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
  •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2018全國兩會融合報導實踐
    3月14日,《河南新聞聯播》上出現了這麼一段30秒左右的消息:2018全國兩會特別直播節目「兩會進行時-河南時刻」將於明日下午13:30至14:30在人民網進行直播。這種不可多見的報導形式,正是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以下簡稱黨媒平臺)在全行業全媒體融合道路上不斷嘗試、不斷創新的亮點之一。
  • 將創意與新聞報導結合 新浪VR產品全景多維報導兩會
    中國網3月10日訊(記者 張豔玲)一年一度的兩會歷來是媒體爭相角逐的「戰場」。現在,各媒體競爭的武器絕不僅是「長槍短炮」能完勝的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媒體比拼也由PC端轉移到移動端。商業網站利用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實境)技術優勢,創新移動端兩會報導形式。
  • 人民網2018全國兩會專題:融合聚力奏強音
    原標題:融合聚力奏強音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黨的十九大後的首次全國兩會,可謂意義非凡。作為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的排頭兵,可以看到,人民網在此次全國兩會專題報導中,在鞏固傳統欄目的基礎上,積極策劃了融媒體系列品牌欄目,發揮全媒體傳播優勢,服務大局,為展示黨在新時代的最強音做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