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顯示,在我們佇立的這顆星球上,海洋總共佔據了總面積的71%,約為3.6億平方千米,遠在陸地之上。所以當太空人從太空中望向地球時,就會看到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人類作為現階段地球上最頂端的生物,它的出現一直都伴隨著戰爭這一爭鬥模式,可以說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因此,有不少人堅持認為,人類未來戰爭的主要開展場地將在茫茫大海上,畢竟海洋面積是如此廣闊。
要在海戰中優先搶佔制海權,就離不開一支戰力強大的海軍。說到海軍,朋友們可能首先都會想到航母,其作為海軍戰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的象徵。只是航母這樣強大的艦船,為什麼要定期返廠清理呢?看看維修工從船底刮下來什麼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航母作為海軍的作戰平臺,只有在海洋上才能發揮其作用,因此絕大多數航母的一生都浸泡在海水中。為了抵抗海洋腐蝕,航母對鋼材的強度、硬度等也就有著更高的要求,這也是航母難造的原因之一。
然而,即使航母採用了高強度鋼材,仍然要通過維護來延緩其被海洋腐蝕的速度。讓航母定期返廠清理,其實就是為了對航母進行維護,從而達到增加使用壽命的目的。
長時間浸泡在海水中的航母,在水位線以下的部分就會吸引大量海洋生物來吸附,借著遊動的航母為自己獲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營養。這些海洋生物基本都是貝類生物,形似常常出現在人們飯桌上的海鮮,維修工從船底刮下的就是這些東西。
海洋中的貝類生物為了牢牢吸附在航母底部,就會分泌大量含有酸性的黏液,如果長時間不處理的話,酸性黏液就會隨著貝類生物的增加而增加,最後對航母船體造成一定的腐蝕性危害。
此外,大量吸附在航母底部的海洋生物,不但容易導致航母失去平衡,影響艦載機起降的平穩性,還會加重航母重量,吃水線變深,進而減慢其航速。所以定期返廠後,維修工們就會對這些海洋生物進行處理,並塗上新的防腐漆。
為了讓航母更好的完成出海任務,延長航母的使用壽命,對航母進行定期返廠修理工作就十分有必要。只是航母作為一種大型船艦,清理工作必定耗時耗力,其維護成本也是只高不低。
航母除了高昂的研製費用以外,長年累月積累起來的維護保養費用也足以讓很多國家頭疼,所以你常常能看到一些國家在購買航母后,卻因為無力養護而將其廢棄。值得慶幸的是,中國作為一個能自主研製航母的國家,自然不會被養護難題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