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喚醒的龍遊石窟

2020-12-05 超級解說

再次去龍遊石窟,已是七年之後,門票從三十元漲到五十元,新修了一個氣勢恢宏的大門,多了幾間高高聳立的廟宇,豎起了幾個巨型環狀測壓支架,走著走著倒有些不認識了。

不過石窟內的光景還是絲毫沒有改變,那一道道規則排布的斜劃紋還是和兩千年前一樣,泛著潮溼的水氣。是啊,兩千年都未曾改變,何況這短短的七年。

這不免使我想起石窟喚醒那天的驚心動魄。兩千年來它都安靜地沉睡在深山密林間,被從未乾涸的雨水泉水浸潤成一個個深極千尺的無底潭,這些歷經滄桑而又沉默不語的無底潭,從樹叢裡露出一雙雙水汪汪的眼睛,偶爾有幾尾魚淺淺地遊過它們的眼波。

公元1992年的某一天,幾個好事的村民,做了一個離奇的夢,指使他們扛著抽水機,突發奇想地想要將這些深潭的水抽乾看個究竟。連續七天晝夜不息的抽水,使他們越來越心驚,也許下面藏著富可敵國的寶藏,也許他們的這種行為將觸犯山神,喚醒水底盤踞的巨型水怪,更有可能,他們將一無所獲,那些沉默不語的無底潭只是山間平凡無奇是石洞而已。

直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當那些氣勢磅礴的石窟展現在他們眼前,當那些魚尾形的鑿痕冰涼著他們的肌膚,我無法想像那一張張沾滿著泥水和雨水的臉,露出了怎樣的笑容,我們不知道這石破天驚的發現能給他們帶來多大的經濟利益,但是事實存在的是,他們讓世人看到了「世界第九大奇蹟」!

於是探秘者無數,猜謎者無限,是什麼原因讓古代的人們開鑿了這些星羅棋布的石窟群,但又驟然從歷史中消失,沒有史書記載,也沒有口頭流傳,只供現在的人們把脖子伸得長長的,腦袋仰得高高的,看著石窟口漏下的一縷一縷的陽光,不斷猜測並相互爭論。

是採石說嗎?可是他們為何不採用露天採集的方式,那不是更經濟、更方便嗎?而這些容易風化的紅色沉積巖,又被運往哪裡,作以何用?既然是採石,他們用什麼工具,花了多少年,怎樣將那些重以噸計的巨石一塊塊搬運出去?

是練兵說嗎?越王勾踐的姑蔑地,這些驚天偉岸的石窟群絕非民間普通官民所為,是否是勾踐臥薪嘗膽的復仇練兵之地呢?可是挖掘石窟本身就是件勞民傷財的浩大工程,對於兵殘軍弱的越國來說不是雪上加霜嗎?更可況沒有任何採光遺蹟的石窟群內,他們是如何進行操練的?

是囤糧說嗎?可是潮溼的石窟內,不斷上滲的地下水,根本沒有任何條件可以儲存糧食、物件。即使有,為何打掃得如此乾淨,不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是陵墓說嗎?哪個煊赫的帝王之家,想要和秦始皇一樣,佔山為墓,再建一個兵馬俑。可是這些地下石窟洞,沒有任何陪葬或宮中遺物,而石窟的設計也不符陵墓之說的布局。

石窟不會說話,就像人們對恐龍滅絕的猜想一樣,不管是什麼「之說」,僅從目前開放的五個石窟來看,十多層大樓的高度,幾十米或百米的跨度,僅靠2-3根立方形石柱,巍然撐起個個漏鬥狀的石洞,在過去沒有任何機器設備的年代,光是完成這一項工程,都是足以使人驚嘆的偉大創舉!

相關焦點

  • 千古謎窟,龍遊石窟
    千古謎窟,龍遊石窟位於浙江省西部的龍遊,春秋時期是「姑蔑」古國的都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此置縣,至今已有2240年的建縣歷史。1992年在縣城北3公裡的鳳凰山麓有了驚世發現,那就是龍遊石窟群。鳳凰山其實只是個海拔69米的丘陵,一直荒無人煙。50年代山下村民為躲避洪水遷至了山上。村民很快發現山間有眾多深不見底的水潭,均被稱為「無底塘」。
  • 第九個奇蹟——龍遊石窟
    [帶你去旅行]我很幸運能參觀到浙江和龍遊縣西邊的龍遊石窟。這是中國古代水平最高的地下人工建築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一大奇觀。龍遊石窟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具體體現。龍遊石窟規模宏大,雄偉壯觀,玲瓏剔透。又稱「第九個奇蹟世界」。
  • 龍遊石窟:為何居千年而不變
    命名的原因是,地質工作者在此地,發現了3個似門狀的鬥拱巨巖,呈現3個方向的洞口,像3隻眼睛一般,層次錯落地蓄水成了無底潭,據初步勘察,地下有一萬多平方米的水域面積,深不可測,作為龍遊石窟代表性的原始洞窟,期待著世界的揭秘。
  • 龍遊石窟:曠世奇窟 千古之謎
    網媒行記者走進龍遊石窟  黃河新聞網訊 (記者 裴芬芬) >龍遊石窟,一個在地底沉睡了千年、舉世罕見的浩大地下工程,於1992年6月被發現,2003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4A級旅遊區,成為衢州市首家4A級景區。
  • 昨夜,龍遊石窟星光燦爛!!
    低垂的夜幕中,在20到40米不等的地底下,一束束經過改造的光影投射到洞頂、牆壁,預示著外星人的神秘字符
  • 龍遊人養不起龍遊石窟
    今年9月,龍遊召開了石窟保護國際會議,計劃將投入一些新技術、新成果,如化學加固技術、碳纖維布加固技術等。針對龍遊石窟風化的現狀,龍遊與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同濟大學、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等單位,建立了防風化等課題協作關係。  開放6年虧了2000萬  黃國平說,為了這座石窟,龍遊縣自2000年以來,已連續4年舉辦大型保護研討會。
  • 解開龍遊石窟的十大身世之謎
    謎一:龍遊石窟群的開鑿用人多少?用時多長?鑿於何時?       作為龍遊石窟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其建造非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然而,遍尋當地的縣誌及有關史料,竟然無片字的記載。
  • 天下迷窟---龍遊石窟遊記
    龍遊地處浙江衢州,一個小縣城,如若不是龍遊石窟,估計知道的人會更少。縣城不大,街道屈指可數,一個小時內可以沿著大街將縣城走個環線。龍遊貌似沒有更多景點,說得上名的就是龍遊石窟。對於龍遊石窟,終極印象是很值得思想卻不值得觀賞。理由是,洞窟內沒有什麼可看,只是向人們提出一些沒有答案的疑問。對於不喜歡考古和研究歷史以及地質的普通遊客而言,不會對石窟的來龍去脈之謎感興趣。
  • 探訪浙江衢州龍遊石窟
    龍遊石窟位於龍遊汽車北站東面1公裡處,是一處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之久的大型地下建築群。在方圓近一平方公裡的範圍內,似有規律地分布了24個大大小小人工開鑿的洞窟,規模宏大,是我國古代水平最高的地下人工建築群之一。
  • 【地下奇觀】龍遊石窟千古未解之謎
    觀光指數:★★★★推薦等級:★★★★歷史典故龍遊石窟位於浙江省龍遊地區的地下石窟群這就是被觀者驚呼為「曠世奇窟」的龍遊石窟擁有良渚、河姆渡文化遺址的中國浙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在其境內的錢塘江上遊、衢江、靈山江交匯處,有個並不起眼的小縣城,縣名「龍遊」。縣雖小,但其歷史可上溯至春秋時期,當時叫「姑蔑」,迄今為2500餘年,堪稱浙江省第二大古都。
  • 郎朗要在千年石窟中彈琴?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啟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10月14至17日,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將在衢州市龍遊縣龍遊石窟景區舉行。除了古典樂大師郎朗、歌壇常青樹齊秦等藝人將現身演出,盛典還將和身處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頂級音樂大師團隊「雲合奏」,在龍遊石窟為全世界樂迷獻上為期四天的音樂盛宴。今年的盛典以「音樂無界,『洞』聽龍遊」為主題,加持國際頂尖音樂人團隊,旨在打造「一帶一路」原聲音樂品牌IP。
  • 「琴韻朗音」郎朗專場演奏會在龍遊石窟奏響!
    10月15日下午,備受期待、萬眾矚目的「琴韻朗音」郎朗專場音樂會在龍遊石窟正式拉開帷幕,對於龍遊的鋼琴愛好者來說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
  • 龍遊石窟為何敢稱作「世界第九大奇蹟」
    近代有一個在地底沉睡了千年、舉世罕見的浩大地下工程,自從無意中被人們發現後,就像一個巨大的問號豎立在史學家、考古學家和建築學家的眼前,這就是被驚呼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的龍遊石窟。龍遊石窟 圖文/星雲視界龍遊石窟的位置在浙江省龍遊縣,因為其施工難度、施工水準在當代都無法達到,它究竟鑿於何時、何人開鑿、用什麼方法開鑿,有什麼用途?
  • 韻味|龍遊石窟 誰解千古之謎?
    當陽光穿過龍遊石窟的開口,投射入石窟內部,照亮了內壁紋路的時候,整個石窟的輪廓就清晰了……第一個發現石窟的人沒有解開秘密,滿腹學問的專家沒有找到確鑿證據,龍遊石窟聞名天下,千古之謎,至今未解。龍遊石窟位於浙江省龍遊縣,從1992年被發現以來,一經曝光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引起了考古界、旅遊界以及有關方面的關注。
  • 龍遊石窟的兄弟被發現了 在哪裡?
    日前,一群來自義烏的商客來到社塘村,探尋龐大的地下石窟群,「聽說比龍遊石窟還要大,我們特地來看看。」同日,專家、媒體和村民紛至沓來,央廣新聞也作了現場連線。這一龐大地下石窟的走紅,源於4月19日,有媒體爆出「蘭溪疑現全國最大地下石窟」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帶著重重謎團,今天記者前往社塘村探訪。
  • 音樂無界 「洞」聽龍遊 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開幕
    10月14日下午,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在他表示,近年來,衢州緊緊圍繞打造「浙江省大花園的核心景區」,積極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美麗經濟幸福產業,文旅工作有聲有色、亮點紛呈,其中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的衢州「更好看」了、「更好聽」了、「更好玩」了,也「更好吃」了。同時,他希望文化和旅遊領域的專家、翹楚,能借石窟國際音樂盛典的契機,為衢州文化和旅遊發展傳經送寶、指點迷津,多提寶貴意見。
  • 龍遊地下石窟之謎
    190年6月2日、浙江省龍遊縣石巖村的幾位村民將鳳凰山龍上一個地下洞窟的水抽乾時,發現洞下面意是一處龐大的地下工程,這就是龍遊地下石窟群。石窟在進入洞口之後向下、向前和向右擴展開去,除了幾根支柱外,窟裡沒有其他的間隔。到深約30米的地方,這些石窟的平均面積已達到1000平方米,平均體積達到35000多立方米。這些石窟有些相鄰,有些分散,相鄰的並不相通,高高低低布滿山中。
  • 中外藝術家龍遊石窟內「雲碰撞」
    10月16日下午,在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光風霽月」專場上,來自浙江本土的藝術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家們進行「雲合作」,為廣大音樂愛好者帶來了一場豐盛的視聽盛宴。   下午3點,「光風霽月」專場正式開始。
  • 龍遊石窟"原生態"演奏古典樂 千年石窟成天然音響
    龍遊石窟「原生態」場地演奏古典樂;朱亦兵六人大提琴演奏團登臺   沒有音響,沒有麥克,沒有電聲,沒有裝飾,只有樂器清音迴蕩在古老空曠的石窟裡。10月31日與11月1日晚,兩場原生態古典音樂會奏響在浙江龍遊石窟中。
  • 《盜墓筆記》龍遊拍實景 真人漫畫中可看到龍遊石窟
    這幾天,龍遊人陳江帶領了一個20多人的團隊,在龍遊石窟重新演繹了盜墓故事。7月30日,實景拍攝部分已經結束,盜墓劇組將移師杭州繼續綠幕拍攝。真人動漫製作完成後,將會在南派三叔的雜誌上連載。  授權:盜墓真人漫畫在龍遊開拍  憑藉《盜墓筆記》,作者南派三叔也走紅,半年前,南派三叔找到了杭州彌賽文化策劃公司,希望《盜墓筆記》第一本《七星魯王宮》可以拍成真人漫畫。最終這個拍攝計劃由陳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