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犀牛最大分布國南非的保護行動

2020-11-25 中國林業新聞網

        編者按

        南非是最大的犀牛分布國,擁有犀牛數量佔全球總數的80%以上。2018年世界犀牛日前一天,南非環境事務部發布了2018年1月1日到8月30日南非犀牛保護的最新情況,希望國際社會關注犀牛保護,傾聽來自犀牛最大分布國的聲音。

南非犀牛

        南非環境事務部今年發布的《犀牛整合戰略管理項目》匯報,覆蓋的時段為2018年1月1日至8月30日。

        2014年,南非內閣批准了《犀牛整合戰略管理項目》,將司法部門、犯罪預防和安保部門納入犀牛保護工作範圍。該集群包括國防部、監察部、國家安全部、重點犯罪偵查指揮部、南非警察局等。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地方保護機關、南非稅務局、資產處置機構、財政局下屬的金融情報機構、國家檢察院也參與其中。在政府反盜獵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中,護林員繼續擔當著重要角色。

        強制幹預——建設高強度保護區

        南非政府通過設置高強度保護區,將有限的資源配置到最需要保護的地區,加強警察局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合作。在保護組織提供的技術支持下,保護區實現了早期預警和快速反應。同時,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為自然保護持續提供信息和人員培訓。誇祖魯納塔爾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整合參與到「犀牛行動」的信息收集和案例管理系統,誇祖魯納塔爾省警察局與保護區管理局合作打擊庫存偷竊分子,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和環境事務部不斷尋求新的適用技術手段,使執法效率倍增。通訊和其他相關技術的改善,大大降低了護林員的風險。

        目前,環境事務部開發的技術解決方案,可以將國家公園與終端用戶相聯接,比如可移動雷達系統。這套系統的應用,使犀牛分布區的盜獵情況下降80%,護林員在夜晚的巡護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通過開展「犀牛行動」,犀牛保護工作取得很大成效。自1月以來,南非大約逮捕了400名嫌疑人,結案70個案件,163名嫌疑人被判刑。

        犀牛種群管理——犀牛轉運

        事實證明,犀牛轉運是加強安保、提升種群數量、擴大棲息地的有效手段。然而,因犀牛結核病,克魯格國家公園犀牛轉運尚未充分發揮作用。目前,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在使用創新手段,緩解因疾病帶來的影響。

        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採用創新手段管理犀牛種群,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目前,在犀牛保護區,兩種黑犀牛數量都有所增加,其中中南黑犀增加了63頭,西南黑犀增加了199頭。其他國家公園內的白犀數量也在增加。

        2017年,克魯格國家公園的黑犀數量在427頭到586頭之間。通過黑犀特別保護計劃,克魯格國家公園內黑犀數量已經停止下降。然而,克魯格國家公園內白犀數量仍然有所下降。白犀牛比黑犀牛更容易受到乾旱的影響,而且大旱次年,白犀的出生率也會下降。

        與2017年同期相比,南非全國幾乎所有區域的犀牛盜獵量都呈快速下降趨勢。2018年1月1日到8月30日,共有508頭犀牛被盜獵;而2017年同期,有691頭犀牛被盜獵。

        令人遺憾的是,南非的大象盜獵數量有所增長。2018年1月到8月,克魯格國家公園內有58頭大象被盜獵。南非已經識別出大象高風險區域,並採取了積極應對措施。

        長期可持續幹預——活體犀牛出口

        根據國際公約要求,2014年以來,南非環境事務部批准了538頭活體犀牛出口,既包括向動物園出口,也包括為犀牛分布國再引入而出口。

        其中,361頭向犀牛分布國出口。這些出口大部分是根據《犀牛分布國保護計劃》而實施的。其中,2018年5月,向查德出口了6頭黑犀牛,這是該國時隔46年後再度擁有了犀牛。

        其餘177頭犀牛出口到犀牛非分布國,包括北美、亞洲、中東和歐洲。南非向動物園出口活犀牛,其目的地必須是世界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會員,或者區域動物園組織成員,這些組織都必須得到進口國相關管理機構認可。

        從2018年8月起,南非環境部要求對私人持有犀牛角進行全面合規審計,以確保各省能正確實施相關審計。

        南非環境部巡視員將負責監督各省的庫存審計情況,包括對每一根犀牛角進行標識、晶片、稱重等,並將DNA採樣以及照片傳輸到國家庫存資料庫系統中。審計也會覆蓋在禁令撤銷後已經銷售的那些犀牛角。

        南非即將發行的相關規範將增加一些內容,包括報告犀牛死因和庫存盜竊情況等。相關情況必須在事件發生後5個工作日內進行報告。所有保存犀牛的人員必須遵循新的相關規範。

        提高社區民眾保護意識,並讓他們參與自然資源管理,使他們的收入得到改善,也是南非政府《國家生物多樣性經濟戰略》的目標之一。目前,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向正在建設野生動物農場的誇祖魯納塔爾當地社區捐贈了3000頭野生動物,以後每年還會捐贈1200頭。東開普國家公園和旅遊管理局也承諾,未來5年將捐贈1500頭野生動物,用以支持當地貧困社區的轉型和發展。

        國際和區域合作

        今年是南非與中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20周年。在過去20年,兩國雙邊關係取得了很大進展,包括貿易、投資、經濟、人文等領域。

        2018年2月6日,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從中國駐南非大使館和中國社區獲得20萬蘭特的捐贈,用於打擊野生動物犯罪。南非政府高度讚賞中國政府為保護野生動物而採取的綜合措施。

        中國駐南非大使館還促成了阿里巴巴基金會和桃花源國際基金會在非洲設立護林員獎。目前,已有兩名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的護林員獲得了該獎項。

        另外,南非與莫三比克的合作備忘錄取得了實質進展,莫三比克政府正計劃從大林波波跨境保護區遷出255戶居民,具體將在2019年實施。

        (據https://www.environment.gov.za)

相關焦點

  • 非洲犀牛保護任重道遠
    原標題:非洲犀牛保護任重道遠 在位於南非東北部的巴伯頓地區,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犀牛「孤兒院」。這裡可容納約100頭犀牛,周圍布滿了高壓鐵絲網。參觀者都被告知必須關掉手機,以防止手機被定位引來偷獵者。
  • 非洲犀牛保護任重道遠 目前只剩下2萬至2.5萬頭
    在位於南非東北部的巴伯頓地區,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犀牛「孤兒院」。  偷獵行為激增是非洲犀牛數量急劇下降的原因之一。以南非為例,過去10年有近8000頭犀牛被獵殺。另一方面,人類活動範圍擴張致使動物棲息地減少,也導致犀牛數量進一步下降。  為了保護犀牛,非洲各國和一些國際組織紛紛採取措施。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為幫助非洲國家減少並最終杜絕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通過《禁止非法買賣野生動植物合作執法行動盧薩卡協定》。
  • 世界瀕危動物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成功繁育
    【解說】近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一隻南非雙角白犀牛。該頭犀牛幼崽於10月17日出生,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解說】10月20日,記者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的監控畫面中看到,小犀牛依偎在犀牛媽媽朵朵的身邊,一會豎起小耳朵傾聽周圍的聲音,一會用厚重的腳掌輕踩腳下的乾草,仿佛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據該園區動管部副部長苗慶琪介紹,小犀牛經過犀牛媽媽懷胎16個月才得以降生,在此之前,園區工作人員克服了諸多困難,保證其被順利生產。
  • 中國致力於保護野生動物 駐南非使館認養犀牛
    原標題:中國致力於保護野生動物 駐南非使館認養犀牛  中新社普利托利亞12月3日電 (記者 宋方燦)中國使館認養南非國家動物園犀牛揭牌儀式3日在南非國家動物園犀牛館前舉行。楊義瑞臨時代辦、動物園總經理恩克索馬尼博士、南外交部等政府部門官員、野生動物研究和保護專家、非政府組織和媒體代表以及部分中南小學生參加活動。
  • 瀕危物種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繁育 系江北地區首例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五周年之際,喜上加喜再添「重量級」新成員,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一隻。該頭犀牛幼崽於2020年10月17日凌晨出生,目前已成功吃食初乳,健康狀況良好。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作為國內重要的野生動物易地保護及珍稀野生動物繁育技術科研攻關單位,為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外來物種保有量,合理優化外來物種優勢血統,2014年12月,成功的由南非進口雙角白犀牛6隻至園區進行公眾自然保護教育及種用科研繁育工作。
  • 濟野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系江北地區首例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五周年之際,喜上加喜再添「重量級」新成員——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一隻。
  •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世界瀕危南非雙角白犀牛
    10月17日凌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一頭南非雙角白犀牛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作為國內重要的野生動物易地保護及珍稀野生動物繁育技術科研攻關單位,為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外來物種保有量,合理優化外來物種優勢血統,2014年12月,成功從南非進口雙角白犀牛6頭至園區進行公眾自然保護教育及種用科研繁育。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科研團隊歷經五年自主繁育技術實踐,終於喜獲成果。
  • 大象、犀牛和老虎在哪個國家最安全?
    多國政府正在日內瓦召開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年會,昨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最新報告,對亞洲和非洲地區象牙、犀牛角及虎製品盜獵和非法貿易最嚴重的23個國家進行了評估。記者獲悉,尼泊爾和印度在三個物種保護上獲得綠色評級。
  • 南非現大象與犀牛驚魂戰鬥
    人民網9月22日電 非洲象和犀牛是兩種身材碩大的哺乳動物,人們極少見到它們互相打架的場面。業餘攝影師Louis Kok近日在南非拍到了成年公象「踢死」成年母犀牛的震撼鏡頭。數天後,這頭母犀牛因內傷死亡。 攝影師透露,「肇事」的大象身強力壯,當時可能正處於發情期,因此顯得異常暴怒,將一頭帶著幼崽的母犀牛撞得四腳朝天躺在地上。
  • 南非白犀牛安家秦嶺 體重達3噸被稱「犀牛之王」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王迪 吳瑞生)昨天(9月29日)晚上,一頭「重量級的貴賓」經過萬裡跋涉,從南非遠道而來,在秦嶺野生動物園安了家。
  • 世界犀牛日:拯救北白犀的一線生機
    當時人們發現,這個亞種雖然只在當地區域內分布,並可能受到人類定居環境、草原棲息地的適宜性、熱帶稀樹草原林地和水源的影響,但牠們的種群數量還是相當多的。在查德南部、中非共和國北部和東部、蘇丹西南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和烏幹達西北部都有牠們的身影。
  • 本國犀牛已滅絕 尚比亞將從南非引入15頭
    新華網盧薩卡9月22日專電(記者石壽河)尚比亞野生動物局22日向記者透露,尚比亞政府計劃從南非再引進15頭犀牛,加上原先引進的6頭犀牛,尚比亞犀牛數量將可達到21頭。  動物局局長哈彭加告訴記者說,尚比亞在上世紀70年代曾擁有2000多頭犀牛,但由於偷獵者瘋狂捕殺,致使這一世界珍稀動物在尚比亞全部滅絕。
  • 盧安達從南非引進東非黑犀牛
    新華社基加利5月2日電(記者呂天然 楊孟曦)東非國家盧安達2日從南非引進首批10頭東非黑犀牛。這一物種在盧安達幾乎滅絕,該國最近一次記錄黑犀牛出現是10年以前。   盧安達發展委員會當天發表聲明說,該委員會與非盈利性保護組織「非洲公園」將於5月上半月從南非引進20頭東非黑犀牛,這些黑犀牛將生活在盧安達東部的阿卡蓋拉國家公園。   聲明說,盧安達已做好充分準備迎接東非黑犀牛,並將確保其安全。黑犀牛的到來將為當地居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盧安達旅遊業和全國人民都將從中受益。
  • 實拍南非黑犀牛白犀牛為爭領地大打出手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4日報導,南非東開普省一隻黑犀牛和一隻白犀牛為爭領地大打出手,導遊韋恩•霍沃斯(Wayne Howarth)錄下了這難得一遇的場景。白犀牛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體重可達3500千克,是除非洲象以外最重的陸地哺乳動物。
  • 「世界犀牛日」:野生犀牛為何從中國消失
    腳下的徒弟曾經是曾經犀牛的王國。如今,野生犀牛在中國早已蹤跡難尋。但古籍中卻有不少關於它們的描述,化石挖掘更顯示,這些身披「鎧甲」的巨獸曾遍布中國。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讓我們探尋野生犀牛從中國消失的原因。
  • 填補物種空白 查德從南非引入6頭黑犀牛
    查德3日從南非引進6頭黑犀牛,填補40多年前黑犀牛在這個非洲中部國家滅絕後出現的物種空白。 4頭雌性、兩頭雄性黑犀牛當天由警方護送,從南非阿多公園出發,抵達港口城市伊莉莎白港,在那裡乘飛機前往4800公裡外的查德扎庫馬國家公園。
  • 南非男子騎犀牛奔跑並可控制方向(圖)
    最威猛的牛仔據英國《太陽報》、《都市報》8月27日報導,在南非大草原生活著攻擊性極強的野犀牛,每年都會攻擊人導致多人死亡。不過,現年32歲的南非男子詹姆斯·諾德烏卻不可思議地受到一頭兩噸重大犀牛的青睞,他不僅可以近距離接觸這頭猛獸,還可騎著它在非洲大草原奔跑,堪稱全世界最威猛的牛仔。九年前搭救大犀牛詹姆斯是南非林波波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的一名動物飼養員。2000 年,詹姆斯和同事們在野外目睹了一場犀牛大戰。一頭異常兇猛的犀牛入侵另外兩頭犀牛的領地,結果這兩頭犀牛一死一傷。
  • 【眼界】犀牛角貿易禁令成廢紙,犀牛還有明天嗎?
    南非有世界上最大的犀牛保護區,偷獵者為了謀利,不斷獵殺,使得犀牛這一珍惜物種越來越少(第60屆「荷賽」獲獎作品)。 8月20日,南非一家法院裁決允許一個犀牛飼養主進行犀牛角網上拍賣。此前,南非政府擔心這場為期三天的拍賣會將破壞全球犀牛角貿易禁令,拒絕向拍賣組織者頒發許可證。拍賣組織者、南非犀牛飼養主約翰·休姆因此將政府告上法庭。
  • 犀牛瀕危的原因 保護野生動物的必要性
    受生態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犀牛數量不斷減少,非政府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辦公室在2010年發起世界犀牛日,設在每年的9月22日,目的是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生態環保活動,強化人們保護犀牛的意識,那麼犀牛瀕危的原因有哪些呢?
  • 非洲犀牛保護任重道遠
    在位於南非東北部的巴伯頓地區,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犀牛「孤兒院」。這裡可容納約100頭犀牛,周圍布滿了高壓鐵絲網。參觀者都被告知必須關掉手機,以防止手機被定位引來偷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