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這是公認的事實。
那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呢?
原因很簡單,我們也在隨著地球一起自轉和公轉,所以我們感受不到也是正常的。就像我們坐在勻速行駛的火車裡,如果你不靠觀察車窗外邊,你也不能輕易判斷火車是否在前進是一樣的道理。
證明我們的地球在自轉的現象還是很多的,都有哪些現象呢?
比如說:龍捲風漩渦、傅科擺、河道的侵蝕、陀螺儀、太陽的東升西落等等現象,都能說明地球在自轉!
為什麼這些現象能說明地球在自轉呢?
地球的自轉,會對在其表面物體的運動產生影響,從而導致上述現象! 我們先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來進行解釋:
一個圓形的水平面,當水平面不動時,我們讓小球以一定的速度沿著半徑運動,這個很簡單,小球肯定是直線運動!
下面我們繼續讓小球以一定的速度沿著半徑運動,但同時要旋轉水平面,我們發現,此時小球走的是一條曲線,為了幫助您理解,請看下圖,紅點是水平面不動時小球應該到達的位置!
我們發現,水平面轉動時,好像有一個力拉著小球,使它發生偏轉,這個力叫做「科裡奧利力」簡稱「科式力」,是被法國物理學家科裡奧利發現的,「科裡奧利力」來自於物體運動所具有的慣性!
這個力的方向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來判斷:
北半球:右手張開、四指與拇指垂直、掌心朝臉,四指指向物體運動方向,大拇指指向就是科裡奧利力方向,也就是物體偏轉方向!我們發現,在北半球,不管物體朝哪個方向運動,它總是朝著自己的右方偏轉!
南半球:左手張開、四指與拇指垂直、掌心朝臉,四指指向物體運動方向,大拇指指向就是科裡奧利力方向,也就是物體偏轉方向!我們發現,在南半球,物體總是向自己左方偏轉!
赤道上科裡奧利力垂直於地表,不會使物體發生偏轉!
傅科擺
傅科擺是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傅科發明的用來證明地球自轉的設備,現在在很多科學博物館裡都有。
說簡單點其實就是一個單擺,但是它並不是總在同一平面內來回擺動,由於傅科擺在擺動時受科裡奧利力的影響,所以會發生偏轉,北半球擺動的平面向順時針轉動、南半球擺動的平面逆時針轉動,而且越往兩極、緯度越高、轉動越快,在兩極點旋轉一周大約24小時、赤道幾乎不轉動,這就說明了地球在自轉。
河道的侵蝕
北半球的河流常常會侵蝕右側河岸,導致右岸附近水流較急且深,而左岸常有大量泥沙堆積;南半球則相反。